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668章 考生酒肆争执

红楼之平阳赋 第668章 考生酒肆争执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668章 考生酒肆争执

第668章 考生酒肆争执

卢家的深宅大院,

正堂客厅之中,

伺候的下人早早离开,只有老管家一人留在那,立在卢阁老身后,随时听命,

堂下,

东首的椅子上,

右俭都御史孟大人,苦着脸,在那倒着苦水,说话间,像个女子一般肝肠寸断,为了自己那个不省心的女儿,费了多少心思,四处寻觅京城各家的青年才俊,多方打听,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耽误了女儿。

宁国府一家说两门亲事,要不是因为自己多疑的性格,还有冯永文那般处境,可不就是自己的吗,毕竟那媒人,当时候是先给自己说亲的。

咦!

想到这,心中起疑,阁老怎么会提起此事,难不成是给女儿说亲,

“阁老,您的意思是给学生的小女,说亲来着?”

孟历回了神,有些后知后觉的问道。

卢文山摸着胡须,面有微笑,顺天府衙门里的争吵,他们审案子的情况如何不知,要不是洛云侯出手,大理寺的冯永文怕是坐不住,案子也就没法审了,这样一来,宁国府贾珍,极有可能借此脱罪,那就功亏一篑了,

就是不知谁在背后出的手,保媒保的那么巧,好像是媒人定下亲没多久的事,要不是宁国府的贾珍蠢笨,今日就可能给他得逞了,想来,顾一臣那个老货早就知晓了,方才有所安排。

再看看眼前的人,好歹是自己心腹学生,有这名分,这富贵就当是赏赐他的,点下头,微笑的说道;

“老夫既然问了,就是有一桩富贵给你,你和老夫说实话,你家闺女真的没有许了别人?”

“阁老,看您说的,学生如何也不敢欺瞒您啊,小女确实没有许配别家,一直待字闺中!”

孟历赶紧应了声,解释道,以前的事,打死不承认。

“好,既然如此,老夫给做个媒,瞅個机会,让你家千金,入了荣国府的门第,你看可好?金童玉女,也算是天作之合。”

卢文山也不再打哑谜,这是一部先手伏笔,先出手落子,占据天时。

虽说文武对立,但仅限于朝堂,朝堂外,利益为先,文武联姻的也不在少数。

可是孟历在下面听得有些迷糊,荣国府嫡脉有两房,大房贾赦有两子,长子是贾琏早就和王家联姻,另一庶子几乎没听过,

二房贾政有三子,大公子病逝,二公子就是那个衔玉而生的富贵子,另一个庶子也没有听过,保的谁?

孟历现在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牵扯到儿女亲家身上,阁老能给自己女儿说的亲是谁,还在想着是哪户人家的公子,

“阁老,学生愚笨,不明白阁老何意,您想给小女说的是哪房的公子。”

卢文山微微睁开眼,看着孟历,一脸的狐疑之色,不像是作假,怎么那么精明的人,遇事到自己女儿身上,变得如此蠢笨了,不过想来也是,身在居中,关心则乱,

“你啊,那么精明的人,怎么想不明白,那些庶出子弟,没有家族帮衬,能有几个有出息的,老夫给保的媒,不是别人,就是荣国府二房的嫡脉,那个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天生富会的命,你可知道为师的一番苦心。”

孟历一听,张了张嘴,竟然会是他,这样一来,自己女儿入了荣国府,做了二房的儿媳妇,可是荣国府一直是王家女子当家啊,

女儿做了二房的儿媳妇,岂不是受了委屈,

“阁老,不是下官不愿意,虽说荣国府贾存周的儿子贾宝玉,天生富贵的命,但作为二房嫡脉,要不是贾存周的长子病逝,哪里轮到他,如今长子去了,留下遗孤男丁,那也是二房嫡脉长孙,就算分家,也需要占大头的。”

语气颇为沉重,有点勉强的意味,还没怎么着呢,孟历竟然替女儿想到了分家之后的事。

卢文山瞪了他一眼,有些怒其不争,非要说的明白不成,叹道,

“你看伱的样子,老夫岂能连这些都不知道,你好好想想,宁国府贾珍被夺爵,爵位只能出自贾家主家嫡脉,去掉庶出的,还有他们大房贾琏,那只有一人,就是二房的嫡脉贾宝玉,只有她才能让史老太君点头,你女儿过去,要不了多久就是宁国府的大夫人,你说,这么好的事,你不想着怎么接住,乱想些什么,天予不取,必受其乱!”

“啊。阁老,您说的这些,不,不会吧!”

孟历听了,显然有些大惊失色,结巴的咽了咽唾液,按照阁老分析的,只要贾珍被夺了爵位,能继承的,几乎就是那个贾宝玉了,要是自己女儿捷足先登,曾经仰望的勋贵,竟会是自己亲家,当时贾蓉说亲的时候,自己未必没有这种想法,

现如今,机会难得,

忽然,

孟历抬起头,看向主位上的卢阁老,小心又问道;

“阁老,您说的这些,有几成把握!”

“都说你孟历多疑,果真不假,世上哪有必成的事,无非是想做与不做,做了就有一半的机会,不做是一点机会都没有,此事,老夫有九成的把握,史老太君操持贾家那么多年,总归是为贾家,她不会不过问的。”

卢文山知道荣国府史老太君的厉害,可惜终归是个女人,照看儿孙的利益为重,换成他,也不可能把族里的权利让出去,让偏房的人,接管主家权利,就算他再优秀也不成,所以,几乎可以肯定,能袭爵的也只有他了。

孟历神情有些不可置信,但是细细回想,阁老的话嫣然是给自己儿女寻了好人家,既然如此,未尝不可,

遂定了定神,回道;

“阁老的话,学生倒是同意,可是阁老,咱们同意也不行啊,荣国府那边,也不知愿意还是不愿意,毕竟贾珍父子可还在诏狱里,荣国府急着说亲,也说不过去。”

孟历此时也知道,此事可不能担子一头挑,一头重,郎情妾意,需要有人搭个桥,牵个线,荣国府要是不同意,不也是白想。

“这你就不要问了,今个,老夫就写封信,让管家送过去,明日,你让你家千金,登门荣国府做客,你要记着,荣国府是女子当家,有些事你要想明白,此事,宜早不宜迟,京城里想到的,可能不仅仅是老夫一人。”

卢文山知道,自己真要保媒,老太君定然会给面子,只要相中了,此事就算定下了,就怕有心人横插一手,勋贵那边,恐怕也有人能想到,不过很多人还在观望罢了。

“听阁老的,学生心中有数,这就回府,定要好好交代一番,若无其他的事,学生先行告辞了。”

孟历显然也知道机会难得,匆匆告辞,想回去把此事好给女儿月云说一说,顺便再和夫人仔细商量一番,看看应该如何办。

卢文山摆了摆手,让其回去,事情来得快,有的也急,

人一走,正堂里就清净了许多,也没了刚刚的烦躁,对着身边伺候的管家,吩咐道,

“来人,笔墨纸砚伺候,老夫还要手书一封信,回了,你给送去荣国府上。”

“是,老爷。”

老管家从身后屏风外,应声走了进来,身后的小厮,把文房四宝端了过来,研了墨,

卢文山提笔,略微思索了一番,立刻就落笔写了一封书信,折好后放入信封,递给了管家,

“你拿着这封信,去荣国府,亲自交给荣国府史老太君,要是问话,你就如实相告,要是没问,你就不要提。”

“是,老爷,奴才明白。”

管家接了信,点头答应,拿上了拜帖,就转身离去,人走后,卢文山让人收拾了一番,

想到了朝局,倒也不是这样乐观,勋贵不可能坐视不理,另外,城外玄真观的贾敬还在呢,

闭关修道十余年,也不知修成了什么,顺着窗户,看着远方,呢喃了一句,

“这么久了,你竟然还坐得住,难不成真的修道了,忘记了七情六欲不成!”

之所以没有十成的把握,此中最大的变数,就是城外玄真观的贾敬,要是他出手,定有变故,毕竟太上皇还在,

哎.

洛云侯府,

张瑾瑜收拾妥当,出门之后,也不再骑着马,直接上了早已备好的马车,

吩咐一声,就往西城满春院驶去,这几日,张瑾瑜去哪里,都是坐车而行,一是保密行程,另一个,就说这个马车,里面铺了软塌,能坐能躺,时间久了,骑马就感觉不舒服,

如今的车里,还摆上了一个小桌子,吃食零嘴,摆的满满当当,掀开帘子,偷偷瞧着窗外,往来的百姓明显是多了起来,更多的是那些学子,又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多是自在。

还能时不时的,看一眼四周阁楼上,艳丽的女子,日子过得,就是爽。

忽然,

拐角处,

一家酒肆,

有几个学子围着一张桌子,在争论着什么,一边的学子衣着华丽,显然是富贵人家,而对面,截然相反,一群人粗布衣裳穿着,脸红脖子粗,明显是寒门子弟,两方的人越聚越多,争吵声也随之传来,

另一桌同样聚会的人也随之看了过去,他们几人都是赶考的士子,去年同时科举,相互认识,可惜名落孙山,今年恩科,接着再来下场,碰一碰运气,

正巧遇见了老友,几人相对凑了一张桌子,

徐长文回头看了那些争吵的人,问道;

“高文兄,他们在吵什么?”

“还能有什么,相互看不对眼呗,说是恩科还分两场考试,对了,长文,你这次是红签还是白签?”

身边的高文也是好奇的问了一句,京城学子想要红签,说不难也不难,说难也难,毕竟这个推荐信不好拿,另外二人坐在那也是面有好奇之色,毕竟他们几人都是寒门子弟,手持白签,红签现在炙手可热,

徐长文愣了一下,倒也没有那么多想法,只想着今年好生考试,争取榜上提名,

“三位仁兄,承蒙夫子关照,在下自然是拿的红签,这里面难不成有什么说法不成?”

徐长文一开口,高文面不改色,知道徐长文乃是青莲书院的学子,不管是寒门还是高门,只要是书院子弟都是红签,他也是,但是身边另外二人,庄锦云和徐东,脸色有些不好,

徐东苦笑一声,回道;

“徐兄有所不知,如今京城盛传,持红签者在宫里考,名额多于贡院,所以考上的几率大,而寒门子弟,持白签者,依旧是旧历,而今那么多人下场科举,几乎没有希望啊。”

“是啊,据在下所知,光是持白签童生试的学子,就有三千人之巨,如何能考得上。”

庄锦云满脸哀叹,本就是学的不怎么样的,去年差了好些也没遗憾,苦读一年,觉得补齐了短板,谁知竟然会是这样,哎。

徐长文一听,明显不相信,去年朝廷就因为此事不公,引得学子闹事,从而有的今岁加开恩科,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朝廷哪里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高兄,二位贤弟,此事真不真暂且一听,真要是这样,朝廷不会不管,去年的事历历在目,朝廷应该引以为戒,至于说红签和白签之事,听说是洛云侯提出来的,而且他还是含元殿主考官,侯爷刚正不阿,来京城为百姓办了不少事,不应该啊。”

这样一说,其他三人也不像刚刚愁眉苦脸,想想也是,洛云侯乃是勋贵,听说还是第一次参与科举之事,不会如此不智,那为何有这等传言,

再看酒肆中央,

里面的人,都是在为自己哪里考试争论,更有甚至说出,含元殿和贡院考试录取的名额不一样,这样一来,引得众人不满,尤其是那些寒门子弟,心中不平,质疑声随之传来,

而那些官宦子弟,目中无人,口无遮掩,说话更是目中无人,引起了众怒,所以双方就在酒肆吵了起来,

张瑾瑜路过的时候,恰好被听到,心中一惊,恩科的事,怎么还吵起来了,听起来还有蹊跷,

对外面喊了一声,

“宁边,马车靠对面停着,你和我带几个人过去瞧瞧。”

“是,侯爷,”

宁边往酒肆一看,确实是有情况,下了马,带几个人准备着。

张瑾瑜把腰间束带紧了紧,下了马车,领着几人就往街角酒肆走去,

刚入了门,

就听到双方人围在一起,吵作一团,酒肆老板带着伙计苦苦哀劝,

“诸位公子,都歇歇,小老儿店小利薄,也无什么背景,担不起各位公子的吵闹,饶了小老儿吧。”

店家现如今吓得不知如何是好,都是科举的文曲星,如何敢说其他的。

但是那些富家子弟显然气愤不已,领头的一人,直接从怀中拿出一锭银子,扔到了店家的怀里,

“今个,酒肆本公子包了,你下去,没你的事,我还真想听一听,这些泥腿子还能反了天不成,你们说说,恩科怎么有猫腻了。”

“就是,我看是他们没有机会去宫里考试,嫉妒而已,”

“说得好,这些泥腿子,还想入宫,做梦呢,哈哈。”

身后,一群富家子弟哄然大笑,那嘴脸,

看着张瑾瑜都想上去抽一巴掌,这么嚣张跋扈,还有那个什么,进宫考个试而已,值得那么骄傲?

看了众人都围在酒肆中央,张瑾瑜看准了墙角的一处空桌子,就领着几人走过去坐下,好好瞧一瞧说的什么事,毕竟持红签和持白签分考的事,是他提的,难道这还能做文章不成。

再看场中,

那些富家子弟对面,有一位白衣男子,虽然穿着有些破旧,但长得气质出尘,好一个儒家子弟,

只见此人对着众人拱手抱拳,道;

“诸位,在下徐长文,京城人氏,诸位谈论的,都是些紧要的话题,如今恩科在即,万不可如此过激,要是闹到了衙门,就怕被夺了科考的机会。”

徐长文说的不假,他也不是第一次来参加科举,有些考生犯了事,顺天府那边可是有机会收押,把考签划掉的,所以离了三人,过来阻止,

此话一出,

两边的人听了,都有所触动,为之一静,但是那些富家子弟却不服气,

“话虽如此,可是那些人竟然随意编造我等,岂能善罢甘休,”

哪知道,如此话语,显然激怒了对面为首的一人,反驳道;

“诸位,什么叫随意编造,有一说一,历来科举都是在贡院举行,无一人例外,如今恩科,竟然分了红签和白签,要知道,咱们寒门子弟都是白签,而那些书院学生,和国子监以及官宦人家的考生,都是持红签,并且在宫里含元殿考试,而我们寒门子弟,依旧在贡院,外面盛传,你们持红签者都已经定好了名额。”

“就是,外面都知道了,”

“你们花了银子,托了关系,进了宫里考试,我等寒门苦读,比不上你们的银子,圣人之学,都是被你们给败坏了。”

更多的寒门子弟,义愤填膺的在那吵着,也不知是不是真的被他们说中了,还是真有其事,那些富家子弟脸色难看,一时间冷了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