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671章 孟月云的想法

红楼之平阳赋 第671章 孟月云的想法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671章 孟月云的想法

第671章 孟月云的想法

听澜阁,

方形的桌子上,除了几碗茶水摆在那,葛清又让丫鬟端来几盘糕点,和一些当下的水果,张瑾瑜也不客气,伸手捏了几块尝尝,味道有些淡,但是挺香的,就着茶水吃了几口。

永诚公主面色有异,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假的不知道,身子一侧,竟然也学着洛云侯一般,盘腿而坐,瞬间,如雪一般的小腿露了出来,光滑剔透,惹人怜爱。

见到洛云侯吃着糕点,嘴角一笑,

也不知是真的不注意,还是故意为之,坐的位子,竟然朝着洛云侯张瑾瑜身边靠了过去,

“侯爷说的,本宫听不明白,匪首都死了,怎么还能打那么久,至于侯爷吃的糕点,那可是葛清亲手做的,本宫最喜爱吃了,”

一股兰花的香气扑面而来,

张瑾瑜不由自主的深吸了两口,心旷神怡,好香,这浪荡的样子,有些顶不住啊。

压住心中的躁动,又看了一眼葛清,虽然没有对面白衣丽人惊艳,但属于耐看一类的,身子紧实,姿色上佳,至于永诚公主果然是人间尤物,也不知那个驸马过的有多好,身子能不能撑得住,

想想也对!

怪不得月如长公主的男人能被她抢走,一个热情似火,一个冷冰冰的,是个男人都知道怎么选,再说了,那個长公主是不是有些克夫,说不得永城公主的驸马,要不是离开她,这会坟头草都有一人高了吧。

胡思乱想了一下,

定了定神,

正色回道;

“殿下,臣说的可不是虚言,李唐如此盛世,却在一日间垮塌,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早有埋藏祸患时候,安史之乱不过是历史必然结果,

臣认为有三点,一是藩镇节度使兵强马壮,二是世家门阀利益矛盾丛生,不可调和,第三,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点,寒门子弟无出头之日,普通话百姓活不下去了,就算是当时的宰相李林甫,依照他的俸禄,都买不起长安最普通的宅院,您说,这样的朝廷,如何能撑得下去。”

张瑾瑜的话震耳欲聋,让堂内之人瞠目结舌,永诚公主更是听得无比震惊,没想到盛世的李唐竟然会这样,可是和大武有何联系,那东王府和北王府失了兵权,不还是老老实实待在京城吗。

“侯爷莫不是危言耸听,框我一个弱女子,你说的那是李唐,如今能和大武一样,现在朝廷励精图治,天下安定,虽有宵小之辈霍乱地方,可是朝廷大军立刻南下,弹指之间就可镇压,侯爷多虑了。”

“哈哈,殿下说的是,是不一样,可是前车之鉴,不得不防,纵然是西北没了宫家,也有可能出了一个李家,张家,北方草原不解决隐患,目前朝廷只能如此守着,要不然,恐怕又是一个李唐,如若西王逼得反了,挥兵东进,纵然朝廷大胜,不过是另一个翻版的积香寺之战,之后再无朝廷兵马对付外族。”

张瑾瑜也不是无故放失,早就想过目前大武处境,朝廷夹在中间,里外为难,西王宫家也有自知之明,所以对朝廷毕恭毕敬,相安无事。

这些事,朝廷那些朝臣不可能不知道,天下的有识之士也是一样明了,只有那些愚笨,自于忠臣的清流,还在想着上书削藩,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永诚公主撇了撇嘴,显然不明白,朝廷百万大军岂能怕一个小小西王,莫非是洛云侯怕了,想来也是,关外苦寒,又有女贞人肆虐,养不了太多的兵马,

“看来洛云侯徒有虚名,堂堂名震关外的洛云侯,竟然也怕这些,打仗哪里不死人的,再说了,什么积香寺之战,朝廷百万大军灭了一个小小西王,不是手到擒来。”

好像故意挤兑一番,把西王宫家说的一文不值,刚刚还在说西王势大,现在就变了个嘴脸,真是为女子小人难养也。

张瑾瑜毫不在意,说得轻巧,死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死的都是精锐甲士,那就可怕了,遂点了点头,承认道;

“回殿下,臣确实怕,别看臣在京城有一万精锐,要说在李唐积香寺一战,臣的这些人马或许撑不了一个时辰,就消耗殆尽,一天的时间,名将对名将,精锐对精锐,双方精锐人马死战不退,几乎无伤之人,近乎三十万大军的拼杀,一天之内,几乎死伤殆尽,从此,世上再无强盛之李唐,大武绝不能重蹈覆辙,殿下,兵事之凶险莫过于此,”

脸色沉重的张瑾瑜说完,又一指南边,现如今大武朝廷,自身麻烦可不少,说道;

“殿下,你可知京南民乱四起,朝廷南下大军即将去平叛,这才是重中之重,事权轻重,孰重孰轻,陛下心中有数,至于殿下说的叛逆之兵弹指可镇压,也不知殿下哪里来的信心,能在那么短时间内横扫京南各府,臣不信,那些太平教的人是泥捏的。”

“哈哈,厉害,不愧是洛云侯,天下兵事了然于心,本宫今日方知,为何皇兄会把侯爷留在京城,刚刚所言,不过是玩笑话罢了,本宫当然知道那些,

不过方才侯爷所说却有些道理,寒门子弟无出头之日,也不一定是朝廷造成的,京南之地不过是区区民乱,据本宫所知,朝廷大军皆是精锐,定然横扫京南,收复失地指日可待,侯爷无需担心。”

永诚公主挺直了腰杆,硕大的酥胸抖动,颤颤巍巍的,引人入胜,总感觉比长公主的要大一些,人也豪爽,

张瑾瑜看着眼前的女子,随意信口开河的模样,也不知是谁给他的信心,兵者存亡之道,如何能未打就能知道,自己也不敢说每战必胜,打的就是信心和谨慎,

“殿下此言差异,历来朝廷大患,在内不在外,李唐世家门阀在于五姓七望,现如今打破这一境地之人,就是民乱起身的黄巢,有道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仅此一人,杀得士族公卿血流成河,

远的不说,离得近的,当年白莲教民乱席卷天下,又是如何的猖狂,想必殿下不会不知道,朝廷的官员,在京南都死绝了,言尽于此,臣不再多言了。”

张瑾瑜忽然心中有一好笑,就是一个女子,和她说这些较真干嘛,又有何用,真的要是生逢乱世,什么公主公卿,天家贵女,抓到后寄人篱下的日子,岂非不是玩物。

此时的永诚公主,竟然直起身,依靠在洛云侯身边,拿起酒盅,递了过来,

“侯爷所说,本宫知晓,可是身为一个弱女子,倒也帮不上什么忙,侯爷的条件,本宫答应了,并且本宫还送你两个尤物,这两位花魁,以后就是侯爷的人了,可好。”

感受着手臂上的柔夷,温软,张瑾瑜顿时心猿意马,兰花香味入鼻,这酒别有滋味,不由得深吸了几口气,回味悠长,

伸手接过酒盅,喝了一口,嗯?竟然没有酒的辛辣味,低头一看,竟然是红色的,细细品味下,这不是葡萄酒吗,厉害,这都能搞得到,

想来,自己竟然在京城第一次喝到,也不知这酒从何处而来,不过很好喝,就谢道;

“多谢殿下美意,这葡萄酒,臣乃是第一次喝到,甘,醇,香,颜色纯正,果然与众不同。”

“侯爷竟然识得此物,京城几乎不能得见,就连宫里也很少有,不知侯爷何处得知?”

永诚公主周莹,面带有疑问,极为惊讶,此物甚是难得,毕竟产自西域诸国,中原之地难得一见,自己那里的,也是西王府送过来的。

张瑾瑜眯着眼,看着手里的葡萄酒,反而明了西王府如何供养那么对大军的,西域通商,这酒可是产自西域的。

“殿下也不必试探,葡萄酒史书早有记载,葡萄酒产自西域,自汉代传入中原,一直至今,鲜卑人占据西域,商路是断了,可架不住走私,这些想必是走私而来,能大规模走私的,也只有西王府能办得到,承蒙殿下厚爱,臣得以品尝,殿下,什么时候吃饭?”

“啊哈哈,好一个洛云侯,洒脱,本宫今日很开心,来人啊,传膳,今日,本宫好好陪着侯爷,喝一杯。”

“是,殿下。”

荣国府,

王熙凤安排好大嫂子院子里的事,就急匆匆去了老太太屋里,和贾母叙了话,

寻常热闹的荣庆堂,

如今除了三春留在此陪着,其余人各忙各的,显得有些冷清,

“凤丫头,你说其他人都在忙什么呢,这几日也没见到过,难不成嫌弃我老婆子了。”

“哎呀,看老太太说的,哪里是嫌弃,只是怕打扰了您老人家休息,这几天府上也忙,到是疏忽了其他人,我今个也就寻思着,不如找个好天,把姐妹们聚一聚,就在这屋里,乐呵乐呵,您看呢!”

王熙凤陪在老太太身边,一拍腿就开口解释道,顺手拿了一个糕点塞入贾母口中,那表情,要多乖巧就多乖巧。

看的贾母眼神一眯,笑容就挂在了脸上,倒也随口应道;

“那感情好,就这样说定了,马上就入了夏,江南那边,甄家送来了不少货物,还有稀罕的东西,那日都拿过来瞧瞧,看看什么好东西来着,把林丫头,还有薛家丫头,并着姨太太都叫着,对了,宝玉现如今如何了?”

贾母说着,说着就想起了心肝肉的,以往贾宝玉天天过来请安,心里别提多舒心了,如今这些日子,早晚见不到人,心中就空唠唠的,想得慌,

王熙凤见了,赶紧倒了碗茶水,递过去,劝慰道;

“老太太,您看看,宝玉如今早晚诵读,温习功课,变化极大,更别说其他的,还有一事,总归是要说的,今岁恩科,听说来赶考士子,人数历年之最,宫里面特设含元殿作为分考,需要持红签者入内,也就数官家的子弟,和书院子弟能进入,宝玉这是赶上了好时候,”

“哦,竟然有这等事,含元殿,老身记得是皇上新修的宫殿,没想到皇恩浩荡,竟然给咱们这些勋贵老亲,一个机会,何时科考?”

贾母闻言,还真是感到意外,历来科举都是在贡院,那地方,可不是一般人熬得住的,毕竟贾珠就是因为此事送了性命,所以老太太始终不太愿意再送贾宝玉去。

“应该没几日了,说是含元殿改建一些,几日方好,那些学子都在传,最多五日。”

王熙凤只是听来旺回来时候说了一句,并没有多在意,要是确定时间,整个京城随意打探一番就知道了,她的心思都在荣国府身上,

里外都要她留心,尤其是二太太和大太太屋子里,只要有个风吹草动,风也能吹到她院里,

“这么快,都到跟了,这样,就在恩科开考前,聚一聚,缓一缓紧张的气氛,也是好的。”

“听您的,老太太。”

紧接着三春也坐过来,好话陪着。

荣庆堂,顿时又是欢声笑语。

而都察院的孟历,怀中揣着卢阁老的信件,心中总归是忐忑不安,阁老的话犹在耳边,自己的女儿也到了婚配的年龄,早先说媒宁国府,自己未必没有这一番心思,可惜出了这档事,本以为没了希望,没成想柳暗花明,宁国府当家太太,可不就是自己闺女了,

就是有一点,袭爵的事,真的能这样顺利,

就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急匆匆回了府上,想和自家夫人商议一番,刚入了府,进了主屋后堂,就见到自家女儿和夫人在屋内说着闲话,

坐在那的孟月云,举止神态,由于长得高挑,堪比天家之人,实乃孟历心尖肉,为了寻个好夫家,只能是把老脸扔了。

门一开,

听到动静,

屋内的娘俩抬起头,就看到孟历急匆匆入了屋子,到了桌子旁,拿起茶壶,也不用倒出来,直接对着嘴,咕嘟咕嘟一气,就给喝的一干二净,

夫人赶紧劝道;

“老爷,什么事这么急,慢些喝,”

“是啊,父亲,别着急。”

孟历一口气喝完,这才顺爽了许多,看着二人,也不废话,拉开凳子就坐下,说道;

“夫人,为夫有事和你,还有月云相商,此事为夫想的,机会难得。”

孟历还有些激动,看的其夫人不明所以,

“看把你急的,能有什么事,还机会难得,难不成你闺女的婚事有眉目了。”

“娘,你看伱,”

孟月云见着母亲又是打趣,有些羞涩,

“还是夫人明鉴,就是女儿的婚事,之前,宁国府那里出了意外,我就去了卢阁老那边,商讨一番,这宁国府的爵位显然是要换人了,细细想来,只有荣国府的贾宝玉机会大一些,恰巧,此人还是未婚,所以,为夫就想着,这婚事是不是和月云合适一些。”

孟历也不含糊,一拍大腿,就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可是对面的母女二人,显然极为意外,怎么又是贾府的人,难不成没有贾家的人,自家闺女就没人要了不成,之前的事,显然恶了她们。

“老爷这话,妾身就听不明白了,为何偏偏要进贾家的门,其他人就不行,宁国府的事,整个京城传的沸沸扬扬的,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总归是饭后谈资,至于老爷说的袭爵的事,您怎么保证,难不成袭爵的事,你能安排。”

话语字字珠玑,一时间,孟历被问的哑口无言,好不容易才回来说说,这,急切间就把怀中的书信拿了出来,而后递给夫人,

“这是卢阁老给荣国府老太君的书信,就是为了女儿的婚事,当时候,我也有些犹豫不决,可是细细一想,贾家毕竟是高门大户,那二房贾宝玉天生富贵,最为受老太君宠爱,宁国府袭爵,多半是他,这样一来,女儿可是国公府的太太了,就算不成,也是荣国府二房嫡脉太太,总比外面小门小户人家好多了,”

孟历顿了一下,看向自己女儿,温润娴熟,花容月貌,总不能便宜了那些寒门子弟,

“我就寻思着,以后女儿过得好一些,荣国府虽然是国公府,可是女子当家,有些话倒也好说,当然,此事还得由夫人和月云决定,为夫一定支持。”

孟历也不是愚钝之人,此事还需要看看她们的意见,其夫人看完书信,也不复之前的语气,

“老爷说的话也不为过,京城都在传贾家是西贵东衰,宁国府那边,出了事,上次说媒的贾蓉,应该是回不去了,看阁老的话语,这个贾宝玉还真有可能,月云你怎么看?”

为人父母,哪里不疼爱自己儿女,孟夫人放下书信,握着孟月云的手,还是要听听女儿的意思,

就连身边的孟大人,好像也有些紧张,生怕女儿一口给回绝了,虽然刚刚说的大气,可是此中的事,涉及卢阁老,总不能面子都不给吧,

“是啊,月云,你什么想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