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673章 孟历夜上贾府

红楼之平阳赋 第673章 孟历夜上贾府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673章 孟历夜上贾府

第673章 孟历夜上贾府

荣国府,

随着贾母的话音,外面的婆子丫鬟,都在里外忙着。

王熙凤早就安排人准备了饭食,合着一张桌子,在三春的陪同下用了膳,吃饱喝足后,王熙凤又拿出准备好的骨牌,重新铺了一张桌子,招呼探春,迎春二人一起,

同老太君玩了一圈,乐呵声传遍荣庆堂。

“哎呀,你看看,我就不适合玩着这些,每一次,都没赢过,也不知这牌怎么着,来哪个都不如意。”

王熙凤刚刚摸了一张牌,气哼哼的在那埋怨着对面坐着的探春脸色一喜,回了一句,

“哎呀,就是的,怎么二嫂子的手气那么差,想来是摸银子多了,嫌弃银子太重,怕累着了,所以这才给老太太送银子呢。”

“是啊,我也想要,”

惜春坐在下手,满脸的笑意,这一圈下来,让贾母笑的合不拢嘴,

“你瞧瞧,你瞧瞧,都长大了,敢这么编排你们嫂子,她那里也确实是银子太多,拿不了,怎么,你们不趁机多赢她一些。”

贾母笑着,也在那跟着一起,编排王熙凤起来,只有王熙凤故作生气的样子,把身边一些散碎的银子,拿出几块扔给了三春一人一块,

“行了,既然老太太说了,做嫂子的也不能小气,这样,一人一块,先得个彩头,剩下的,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府外,

侧门前,

门房管事坐在侧门内歇着,指挥几个小厮,轮换着在门口候着,到了这个点,也没有什么人上府,主要是瞅着洛云侯,万一来了国公府,手下的奴才不知道好歹,冲撞了贵人,那就麻烦了,

话说这几日,洛云侯竟然没来,倒是稀奇,老管事心中也有了猜测,自己想的那些还真有可能,但是万万不可再多想,主家的事,自有主子们操心,

正想着,

就往外看去,忽然从东边来了一辆马车,就在府外停了下来,这是有人登门了,立刻起身迎了上去。

侧门外,

右俭都御史孟历,车一停下,就急匆匆下了马车,走上了台阶,就看见门房管事迎了过来,

没有多话,递上了拜帖,说道;

“都察院孟历,拜见史老太君,”

“大人稍等,在下这就去通传。”

管事见了不敢怠慢,急忙接过拜帖,向荣庆堂跑去,府上都知道二奶奶在荣庆堂陪着老太太,应该都在那。

少许,

就到了荣庆堂的角门处,见到了几個老婆子守在门前,问道;

“老太太和二奶奶可在屋里。”

门口闲聊的几位婆子,见着是门房老管事,一脸焦急的样子,知道是有了事,不敢耽搁回了话,

“原来是您那,二奶奶和老太君就在屋里,刚吃了饭,还在那休息呢。”

话音还未落,

老管事就着急火燎的走了进去,留下一堆婆子眼神锃亮,低着头窃窃私语,在那小声的私谈着,

“哎,你说可真巧了,平日里老管事都是气定神闲,怎么今个就那么慌张呢。”

“哼,定然是有事了,门房那边的事,不外乎有人来了,”

“哎,你说会是谁呢?”

“那谁知道呢!会不会是洛云侯,”

“要死啊,伱敢胡说,”

几位婆子,吓得噤了声。

四下里看看,也没人过来,伸着头围在一起就讨论着,长舌妇就是如此。

荣庆堂后堂中,

王熙凤摸着骨牌,瞧了瞧,也没什么用,顺手扔出了一张,贾母看了看,随即大喊一声,

“胡了。”

然后就是探春一把把手中的牌洒落桌上,

“哎呀,也不知二嫂子是故意的,还是有意的,这牌打的可真蹊跷。”

“就是啊,你看看,刚刚还说来着,二嫂子会不会偷牌给别人,你看这不就有了。”

在旁边看的惜春,翘了翘嘴,也在那埋怨着,只有迎春,捂着嘴在那笑着,看得人眼花缭乱,如今三春长得愈发水灵,和放的开了,身段和样貌,皆是上上之选,

王熙凤把手中的牌扔在桌上,挑着眉说道;

“好啊,我看你们都是胆子大了,想来这个月月例可没发,那就等着吧,”

明显的玩笑话,威胁了三春,三春哪里肯依,起身过去,四处抓着王熙凤身上的痒痒,看的贾母是喜笑颜开,

“哎呀,你看看,凤丫头就是嘴硬,合该闹闹她。”

屋里正闹着,

门房老管事拿着拜帖,就到了内堂的庭门处,听见屋里的笑声,也不敢再进去,停下脚步四下张望,

只有那在外面伺候的平儿见了,疑惑地走了过来,问道,

“老管事怎么来了,”

“原来是平儿小姐,小的是来禀告老夫人的,右俭都御史孟大人递了拜帖,有要事要见老夫人。”

老管事不敢怠慢,见到了平儿小姐,就像是见到了二奶奶,急忙把拜贴拿在手里递过去。

平儿闻言有些惊讶,快步走了过来,接过拜贴,上面赫然写着都察院,右俭督御史孟历。

平儿脸色一变,荣国府可没有文官来的先例,会不会是来找政老爷的。

“老管事,来人是找政老爷,还是寻老太太的?”

“自然是找老太太的,政老爷还在部堂没回来,说是如今宅院改建的事,安排的有些急,所以每天回来的都要晚。”

老管事守着门房,也有好多年了,来往什么人,打眼就能看出来,今个来了的官老爷,明显是有急事,而且官威慎重,这急匆匆的样子,定然是有紧要的事要说,只是一个文官来此,来的蹊跷!

毕竟国公府,可是好久都没有那些文官来拜会了。

平儿自知老管事不敢胡言,揣着心思,转身就进了内堂,屏风后面,二奶奶她们犹自玩得高兴,老太君更是笑的合不拢嘴,这个时候怕是扫了兴,

顿足一会,还是小心挪动步子,走到了二奶奶的身旁,附耳说道;

“奶奶,有人来府上,拜会老太君,”

王熙凤听了,手中摸牌的动作就是一顿,这个时辰,还能来府上,拜会的可没几个,

“什么人来此,可问了?”

“有的,奶奶,是右俭都御史孟历孟大人,拿了拜帖过来的。”

平儿紧接着回道,

听得王熙凤手中摸的骨牌,直接掉落在桌面上,

霎那间,

屋内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这边,

贾母轻笑了一声,把手中的骨牌放下,笑道;

“怎么了,什么事还能让你吓着,说说,”

王熙凤知道自己有些失态,本以为是洛云侯那个冤家,没成想是他人,心中还有些紧张,这个督察院的人,就是审问宁国府珍大哥的主审官之一,今晚来此,是要挟,还是想密谈,甚至于有其他的目的,

“回老太太,确实有些事,刚刚门房老管事过来,说是都察院的孟大人递上了拜帖,想和老太太商议要事。”

“督察院的孟大人,不会是在顺天府衙门审案的孟历吧,他怎么来了。”

贾母此时还是有些印象的,审问珍哥儿的几人,她都是牢记在心,孟大人此时来访,心中有了猜测,还算是宁国府的事,这是要谈的,急忙问道。

“是,老太太,孙媳妇也是这样想的,无非是来人,不知受了何人嘱托,兴许可以谈谈。”

王熙凤嘴上说着高兴谈着,暗地里感到有些焦急,不会是有什么变故吧,真要回来了,尤大嫂子,和大嫂子怎么办。

“把这些撤了,让那个三春丫头回去,凤丫头,你去把人请进来,鸳鸯,准备茶点。”

贾母朗声吩咐安排,起身去了厅堂的主位,彷如回到了以往的时候,周围的人显然被贾母神态所震,不敢言语,低头忙着手里的事。

三春知道事情有些急,也不多言,起身给老太太辞别,就顺着后门不见了身影,

王熙凤也不敢怠慢,起身领着平儿,去了外堂,招呼了老管事一起,就往贾府院门而去,

走在路上也有些忐忑不安,

“老管事,你也是府上的老人了,孟大人可有说些别的,比如宁国府那边的事,会不会有些关系。”

老管事跟在身后,知道二奶奶何其精明,显然不会问的这么简单,想了想,才回道;

“二奶奶,依照奴才看,来的孟大人显然不是因为东府的事,看着不像啊。”

“哦,那你说说,如何不像了。”

王熙凤放慢脚步,继续问道,身侧的平儿,眼里有些诧异,颇有不信的味道。

“二奶奶,要说真的是为了东府的事,那早就应该来了,而不是在珍大爷审问过后,签字画押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反悔不得,应该可能是为了私事,当然,老奴也就是猜测。”

老管事忽然感觉自己说话不妥,立马改了口,

王熙凤倒也没有再多说话,是不是等会就知道了,要是其他的事,倒也罢了,要是真的宁国府那边有了变故,自己还需要去侯府一趟,

“知道了,走,去瞧瞧。”

荣国府门外,

孟历孟大人带着几个小厮,站在正门前四下看看,果然是国公府,仅仅是个大门,就如此气派,以后自己的女儿真的入了这里,亦或者宁国府那边,不是更气派了,

毕竟来的时候,特意去了宁国府的府门外瞧了瞧,和荣国府门地一样,如此一来,自己倒也感谢卢阁老给的机会。

正想着,

府门侧门就开了,

只见一个艳丽貌美的女子,带着不少小厮走出了门,孟历觉得有些眼熟,好像在外面的商会见过似得,

“孟大人,小女子乃是荣国府王西凤,奉老太太的话,来接孟大人进去。”

王熙凤刚出了门,就看到一位中年男子穿着长衫,双手背在身后,四下正打量着府门,

几步走出去,满面笑容说道。

孟历一听是荣国府当家二奶奶,心中就有些恍然大悟,在京城东城这一片,荣国府二奶奶大名谁人不晓,

“原来是荣国府的二奶奶,那就劳烦二奶奶带路了,”

“孟大人客气,随小女子这边走。”

王熙凤还真没见过此人,客气了一番,领着人就进了府邸,前后脚进了院子,往荣庆堂而去,

路上,

王熙凤走在前面,试探的问了一句,

“孟大人,天色已晚,此时来府上,什么事这么着急,要见老太太,莫非是宁国府的事?”

走在后面的孟历,还想着自己女儿的事该如何说,听见领路的女子问话,知道是忧心宁国府的案子,这种事岂能私下里在这谈,

“二奶奶不必试探,本官来此不是公事,是因为私事寻老太君。”

“这样,倒是小女子有些唐突了。”

王熙凤忽然和颜悦色,心中大好,不是宁国府的事就成。

脚下走的也就轻快许多。

一路无话,

入了中庭院落,进了荣庆堂,

此时的贾母,端坐在厅堂,眼神时不时的看向屏风处,身边的鸳鸯见了,就给老太太端茶递水,安慰道;

“老太太不必担心,该来的总会来的。”

“是啊,该来总会来的。”

不一会,

房门处就传来动静,

只见凤丫头,领着一个中年男人进来,个头不高,但也是面白须净,一身长衫,看着也不像是难缠的人,

“老太君,在下孟历,特来府上叨扰,”

孟历刚进了屋门,绕过屏风,就看见一个满面沧桑,威严坐在那,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就知道是荣国府的史老太君,

离得老远,就躬身一拜,

“哎呀,孟大人客气了,多少年咯,老婆子也没有像今个这样开心了,快请坐,”

贾母高兴的让着孟历坐下,看着身边的鸳鸯,复又吩咐道;

“鸳鸯,快给孟大人上茶,”

“是,老太太。”

随着贾母的一声吩咐,鸳鸯让屋里的丫鬟,把早已经备好的茶点,全部端上来,

孟历落座后,倒也不着急,闻着屋内的香薰,看着眼前富丽堂皇的屋子,这才明白勋贵豪门的底蕴,说话间愈发小心一些,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荣国府,如今过得蒸蒸日上,

“不必客气,老太君,在下今日来,不是为了公事,是为了一点私事,才上门打扰一番。”

孟历也怕老太君问起宁国府的事,刚刚二奶奶问起,小辈的话可以搪塞,老太君就不能不回答,所以就开门见山,先把自己的来的目的说出,免得失了颜面。

贾母眼睛微眯,看着来人,私事,什么私事大晚上来,

“来者是客,公事也好,私事也罢,不就是一个谈字吗,孟大人,老身也知道你身在都察院,和贾政也算是好友,不知你所说私事,是何意思?”

听到贾母问询,孟历到口的话,竟然说不出口,只能先拿出卢阁老的书信递了过去,

“老太君所言极是,这是在下老师的书信,还请老太君过目,”

“也好。”

贾母眼神一凝,此人的老师?会是谁呢,

结果书信一看落款,竟然是内阁阁老卢文山,竟然会是他,再看书信内容,无非是些冠冕堂皇的话语,最后才说到儿女亲家的事,到是来给宝玉说亲的,竟然那么凑巧,自己前些日子还想着去甄家那边问一问,

“原来孟大人是这个意思,要老身说啊,此事是极好的事,只是孟大人来的突然,总有些话说不出口。”

“老太君尽管说来,在下知道来的有些冒昧,可是老太君,在下仅此一个女儿,还有老师作保,此事做父亲的,如何不急,”

孟历倒也没说假话,这些日子为了女儿的事东奔西跑,拖了不少人,就是没遇到合适的。

贾母见此,看着孟大人说的不像是假话,点了点头,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孟大人,老身觉得也是好事,可是也不能就凭你我二人直接定下,京城现如今保媒的,还要拿着双方画像给对方看呢,要不然寻个时间,找那红楼媒人做了画像相互看看也好。”

贾母也不是推脱的意思,就是事关贾宝玉,还需要和老二家的商议一下,再看看,

孟历哪里会看不出老太君话中含义,快刀斩乱麻,直接开口,

“老太君说的极是,见是要见的,看画像不如看本人,我那女儿从小知书达理,多有主见,在下和存周,也是翰林院时候的同窗好友,既然如此,明日,就让我那女儿来拜见老太君,相互间说说话,而后再商议如何?”

“这,”

贾母一愣,显然没想到孟历会这么着急,明日就见,是不是太仓促了,可是明着拒绝也不好,

早在一旁听着的王熙凤,更多的是诧异,没想到宝叔叔也大了,说亲的都到了府上,孟大人的女儿不就是孟月云,洛云侯在顺天府审案子的时候,因为贾蓉相亲的婚事,传过一些不好的话,不过说的是冯大人的女儿,也是好事,

看道老太太为难,起身插言道;

“哎呀,老太太,您看这是多好的事,孟大人都这样说了,岂能不同意,这样吧,明日里正巧,府上开了宴席,就让月云妹妹来此,一起乐呵一下。”

见到凤丫头出言帮衬,贾母也回过神,笑道;

“好,你看,年纪大了就容易忘事,明日就让那丫头过来,好好说说话,”

“好,老太君,既然这么说定了,在下就静候佳音了,时辰不早了,在下告辞。”

孟历见达成了目的,显然不想在节外生枝,起身鞠了一躬,就要走,贾母人老成精,看得出孟历也有些难言之隐,虽然还想过问宁国府的事,但也知道分寸,

抬眼一看凤丫头那边,说道;

“既然如此,凤丫头你再送送孟大人,老身就不在留着孟大人了,明日也不着急,让月云慢些过来了,老身也好好瞧瞧。”

“是,老太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