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684章 江南稳天下安

红楼之平阳赋 第684章 江南稳天下安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684章 江南稳天下安

第684章 江南稳天下安

青湖河畔,

一行人的队伍走得极慢,

本来还开心打趣的张瑾瑜,没想到从襄阳侯的嘴里听到这些事,忠顺亲王周建安,虽然志大才疏,但也是一位极为精明的王爷,换成民间的还说,就是个敢干事的主,要不然陛下几次启用他,虽然这个用的不怎么滴。

至于天下几大藩王,要说成了气候那也是瞎扯,天下诸王,还需要看西王宫家和南王郎家的态度,他们二人直接就占了藩王称重的一半,至于郑王,宋王,吴王他们。

张瑾瑜脸色变了又变,简直不敢置信,那些藩王的鼻子比狗还灵敏,刚刚从宫里出来,两位公主密谋回京的旨意还未发,这些藩王就有了动作,不对,应该是早有动作了,恰恰如此,才找准时机,真是厉害啊。

想来要不是有太后,去北山静安寺进香的事,那他们不是还需要等着。

只不过时间上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更为蹊跷的是,那些藩王的世子,为何要急不可耐的,一窝蜂的入京,给太上皇尽孝,也轮不到他们吧,不会是想夺嫡储君吧。

本是胡思乱想,但是张瑾瑜心中一惊,未必那些藩王不是有这样的打算,陛下虽有三位皇子,可是储君未立,悬而未决的事,总归是要争一争,太上皇怎么想的谁都猜不透。

想来,前太子放火**,皇上得位,终归让那些藩王不甘心,此次陛下这样的安排,就是埋藏先手,宗人府可是有大用的,

不过自己就不能太过参与其中,甚至于还要仗着两位公主的身份,借机行事,避嫌,

“柏兄慎言,此事,你我就当个笑话过去,无论如何,有些事能想,却不能做,天家的事,天家解决,咱们的事咱们自己解决,恩科在即,该准备的东西,柏兄可要准备好,虽然是在宫里,但是吃喝用度的规矩,还和贡院那边一样,龙门落下,不考完是不能开的。”

张瑾瑜还是不放心,又把恩科贡院那边的规矩提一提,

“侯爷所言极是,为兄也是只想一想,恩科的事,还是以侯爷为主,具体如何,还要听侯爷的,至于侯爷说的那些,为兄谨记在心,等回了府上,就准备,必然不会耽搁正事。”

襄阳侯早就看清形势,镇国公虽然告知自己这些事,但也没让自己做什么,显然也是不插手,是不是真的作壁上观,还要看到时候是什么情形,至于恩科监考,无缘无故,陛下怎么可能让勋贵插手科举,定是文官的人出了事,至于说什么事,柏广居早就有了疑问,去年科举风波还没过去多久呢,最后也是给朝廷留了脸面,仅仅处罚几人,

文官这一次,不会又要重蹈覆辙了吧。

“哈哈,不愧是襄阳侯,说话滴水不漏,看得明白,做的更明白,许些事也就那样了,对了,刚见面的时候,柏兄所言宁国府的事,可有了变动?还是镇国公有什么话要说。”

张瑾瑜倒也没再说这些,还想着宁国府那边,能出什么变故,陛下要动勋贵的心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何下手就看众人的反应,宁国府这是撞到枪口上去了,但不是最合适的,毕竟分量太大,陛下也左右为难。

“侯爷,变故倒是没有,有些事算是默认了,只要给各方留一些体面,要说有变故,只是为兄前些日子,收到了城外玄真观贾敬的书信,”

顿了一下,有些犹豫,但又复言加了一句,

“镇国公也收到了一封书信,至于其他国公府收没收到,为兄就不知道了。”

“哦,贾敬写的书信,柏兄可否告知内容?”

张瑾瑜心中一紧,这关键时候,应该说是贾家定海神针,贾敬出手了,此人虽说是方外之人,可张瑾瑜一直有些不太确信,前太子的陪读,没有两把刷子,能在前太子身边呆得住,在玄真观,应该不是真的修道啊,

“侯爷,书信可以告知,贾敬写的,说的事不多,只有一件事,士可杀不可辱,勋贵爵位在人,不在位,其位更不可失也,”

襄阳侯脸色一正,言语沉重,这话在理,警醒啊。

张瑾瑜更是听得脸色阴沉,无法反驳,暗道,姜还是老的辣,厉害!这一手,让那些勋贵老亲,无法释怀了,也可以说是下棋围死了,难道贾敬想置之死地而后生,又该如何去做呢?

一时间,张瑾瑜沉默不语!

而六部给事的言官那里边,依旧是闲散惯了,无事可做,

朝廷下的旨意也到了内阁,拿着陛下的旨意,值守内阁的顾一臣,接到圣旨后然有些惊讶,什么时候科考的事,竟然会安排言官,作为审查官批阅卷子,闻所未闻。

不过一想到考生的人数,又有些无奈,人太多了,陛下应该考虑到了,只是言官他们,能行吗!

此时的内阁,

还有几位主事,留在内阁,在东屋那整理书案,顾一臣缓步入了内阁部堂西屋,今日,是吏部卢文山那老鬼,和自己搭班值守,

敲门而入,只见卢阁老一身红色官袍,须发花白,但那双眼,却炯炯有神,在部堂书案之后,正襟危坐,一脸的肃穆,手里拿朱笔还在那勾勾画画,略显苍老的面容上,有了疲惫之色,

就算如此,

顾一臣并没有什么好言语,先开口讥讽一番;

“卢老头,想什么呢,晌午都到了,也不回去用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朝廷怠慢了你,这么多奏疏,你还真的给批阅出来了。”

卢文山轻笑了一声,把手中朱笔放在书案上,僵硬的脸上,皮笑肉不笑的瞄了一眼顾一臣,同是大红色的官袍,分量算是不轻,就是那张嘴,不受人喜欢,

“我道是谁呢,原来是顾老头来此,怎么,给你时间,让你户部清查,来年陈芝麻烂谷子的账册,如今查的怎么样了,去岁,内阁拟票的账目,你户部为何不签字呢?”

卢文山根本没有在意陛下用人的旨意,今岁恩科也就这样了,用谁不是用,无关痛痒,他在意的,是去年吏部,还有工部所用的预算,过年那么久,牵扯朝廷官员欠款收缴的事,还有不少皇商的欠账,圣上一直在追问,户部竟然不签字,如何能过去,

“卢老头,那么急做什么,陈年旧账事多,好好查一查,也是对朝廷,和陛下一个交代,算下来,也快查清楚了,卢阁老稍安勿躁,该知道的时候,自然知道。”

顾一臣眯着眼,好似说着不相干的事,有些事,是该好好算一算,两部的亏空竟然么多,就连兵部都亏空五百万两银子,骇人听闻。

卢文山更是纹丝不动,顾一臣的那些想法,他自己早就知道,那些亏空的事,牵扯到宫里用度,如何能明说,做臣子的,为君分忧那是应该的,想让自己因为此事摔倒,他顾一臣还差点远呢。

二人似乎都知道对方的心思,隔着书案,目光相向,针锋相对,

良久,

卢文山冷笑了一下,开口道,

“那好,就等着顾阁老的好消息了,”

“那就等着吧。”

顾一臣一甩袖子,转身离去,留下内阁里的人大气都不敢喘,

而门外,

则是户部侍郎沈中新在外面等待,见到老师气势汹汹的走了出来,拱手一拜,道;

“老师,如何了?”

“哼,卢文山那個老狐狸,根本就没有过问言官审卷子的事,反而是质问我等户部,为何不签内阁拟票的单子。”

顾一臣怒气未消,户部这一关,始终是顾一臣心底的病,以往户部那么多亏空的数目,加起来可不少,元泽更是因此是被庭杖致死,轰动朝野,虽说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但是不拿出来晒一晒,或者清理干净,那就是个大祸患,陛下眼里,可溶不了沙子。

沈中新眼神一凝,竟然是此事,

“老师,此事还需要向陛下言明,学生细细审查去年各部堂的单子,第一个就是兵部的拟票,核对了兵部所有账目,发现不妥,仅仅兵部的拟票,亏空就有五百万两银子,吏部,工部,还有翰林院,这些亏空的更多,学生怎敢签字,”

“是啊,怎敢签字,既然如此,就不能签字,此事,不应该由我户部一堂之人知道,更应该让天下的人,朝堂百官都知道,老夫早就写着折子递上去,明日,请开大朝会,”

顾一臣阴沉的脸上,竟然闪过一丝怪异,因为户部很多事竟然牵扯到了李党,首当其冲的就是内阁首辅李崇厚,这样一来,朝堂又该何去何从,

“这,老师,是不是需要再议一议,”

沈中新大惊失色,这是把户部逼到了墙角,

“不需在议了,以往的隐瞒,死了元泽,既然卢文山咄咄逼人,那就掀了他,那些账目,可是首辅大人当年拟得票,今日,你就去李首辅的府邸上礼,听说李家大公子又娶了第五房小妾,说是江南一户豪商的女儿,还有一位是江南转运使,徐德林的嫡女为平妻。”

顾一臣话锋一转,也不知意欲何为,沈中新有些摸不着头脑,李潮生娶个小妾而已,怎么还有平妻?如何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想到了户部那些账册,忽然心中一惊,李党的人

养心殿,

小云子在殿外值守,却见内阁参事急匆匆走过来,

“何事那么急?”

参事一见是云公公,赶紧躬身把奏折递了上去,

“云公公,这是内阁顾阁老加急上的折子,下官不敢怠慢,拿了折子就赶紧送了过来。”

说完,把明黄黄的折子递了过去,云公公一见,伸手拿在手中,点了点头,

“那赶紧的,杂家给递上去,今个,内阁值守的,是哪位阁老?”

“回云公公,今日值守的,乃是卢阁老和顾阁老,如今还在内阁部堂审折子。”

参事也不敢妄言,如实回答,

“行了,回去吧。”

云公公心中有数,摆了摆手,这才拿着折子,转身进了养心殿,直入了御书房内,小心走了进去之后,跪在地上,说道;

“启奏陛下,刚刚在殿外,政通司参事,递上来一个折子,说是内阁顾阁老所奏,奴才给拿了进来。”

说完,把折子双手捧起,戴权见此,走下去,拿在手中,而后给使个眼色,让其下去,

“下去吧,看好门。”

“是,干爹。”

云公公张了口,小声回了一句,起身赶紧退了下去,

戴权则反身回到了御案前,把奏折放在桌上,默不出声的站在那,

“戴权,这个时辰,顾一臣能上折子,你猜猜是什么事?”

武皇瞄了一眼桌子上的折子,拿在手里,打开之前,倒是先问了一句话,

戴权躬着身子,心中犯着迷糊,晌午时候快到了,陛下也到了用膳的时候,此时能上折子,应该是有事,但也不是大事,大事的话了,早在清晨的时候,直接递上来的,

“回陛下,老奴以为,应该是顾阁老有些悬而未解的事,可大可小,想来顾阁老心中还是有疑虑的,”

“哈哈,可大可小,伱这话说的圆滑,朕倒是认为,顾一臣应该是遇到难处了,不然不会单独上折子的。”

武皇笑着摇了摇头,临近午膳的时辰,但腹中不见饥饿,索性先看看,打开奏疏,先写的不是什么问安的话,而是顾一臣在奏疏上,写的一行行去年亏空的账册,再往下,就是元丰元年开始的,历年来旧账未平的,每年的亏空有多有少,今个乃是元丰八年,算下来,竟然有一千万两的亏空,这些银子,哪里去了,

再往下看,就是今年收缴的欠款,近乎有四千万两之巨,细细算来,应该是百官和勋贵反复向朝廷户部借银所致,那剩下的亏空何在?

折子虽然列了账册,可是具体的钱款去向,却没有写出,最后,竟然是顾一臣请求开大朝会,想来是有眉目了,

武皇周世宏一脸的阴沉,上一次,各部联手参户部,说是账册银款混乱不堪,贪腐严重,户部侍郎仗责的时候,因为体弱,就一命呜呼,看来是有人不想他开口啊,

“戴权,户部历来给各部用度的钱款,可有具体的事项去处?”

戴权一惊,刚刚瞧见陛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想来顾阁老的奏疏不一般,听陛下所言,应该还是户部钱银的事。

“回陛下,全部都有留存,各部堂每年用度开支,都是内阁拟票,然后户部签字核销,一式两份,留存在户部还有内务府各一份,就是陛下的内帑,也都留存两份账册,不可遗漏半点。”

戴权心中明镜,牵扯陛下内帑的银子,定要万分小心,要不是以往林如海每年上交的盐税,还有洛云侯从江南查抄的盐商,如何能有此规模,陛下虽然不说,但他也知道,陛下是极为高兴的。

“那就好,有账可查,有迹可循,谁想糊弄,一目了然,你先派人,把内务府账册看好,万不可有一点闪失,另外,通知百官和勋贵,明日里大朝会,恩,就说恩科的事,朕要好好看看,这些年,银子花到了何处?”

武皇的手,反复摸索着奏折,怪不得历年户部的结余总是不够,哪里是不够,是直接亏空了,要不是每年的盐铁税补充,增开江南织造,这户部早就该散了,

“是,陛下,那北静王和东平王,还要让他们上朝吗?”

戴权心中一紧,大朝会,基本上陛下很少召集诸位大臣的,看样子是出事了,一般朝会,二位王爷可以不来,大朝会,则是需要陛下恩准。

“嗯,叫上他们吧,让他们好好听听。”

武皇为眯着眼,死死盯着眼前的奏疏,账册户部,内阁算不明白,就让勋贵来算,朕还不相信,银子会不翼而飞,就算长了腿,也需要知道去处,

“江南织造局的织机扩建了没有?”

“回陛下,早已安排内务府准备着,预计下个月,能增加一半的数量,只是生丝不足,无法开工。”

戴权赶紧回答,江南织造乃是内务府的产业,但是管事的,还是江南豪商沈万和管着,每年上交的银子都是固定指数,不限盈亏,倒是今年一改,沈万和早就派人来诉苦,织机增加,上交的银子就增加,可是,地方生丝不足,哪里能保证产量,

“嗯,督促景存量,抓紧办理改田为桑,多花些银子也是可以,”

武皇皱着眉头,江南的赋税,这些年一直保持原来的摸样,也没有再增加,难道是潜力用尽了,还是因为那些官员不作为,景存亮速度还是太慢了,田亩的事,要快。

“江南那边,盐税还好,改田为桑的事,他有什么困难,也一并说说。”

“回陛下,景大人是有些困难,说是江南不少县城州府,不少官员空缺,甚至是老迈不堪,无法深入,所以田亩清查就被拖延,此事就耽搁了,”

戴权说出的这些话,也是从内务府派去的太监管事,传回来的,江南富饶,几乎是当官最好的去处,俗话说江南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因为如此,江南官员任命牵扯甚多,所以任职官员的选调极为复杂,下面州府县令经常调换,有此情况不足为怪。

武皇合上折子,江南官员的情况,他亦所知,

“既然如此,就从翰林院放一批京官过去,应应急,今岁恩科,考中进士的,都补充过去,江南稳,天下安,江南熟,天下足,那块宝地,看好了。”

悠悠一声叹息,回荡在御书房内.

“是,陛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