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687章 贾政宴席苦闷

红楼之平阳赋 第687章 贾政宴席苦闷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687章 贾政宴席苦闷

第687章 贾政宴席苦闷

首辅大人的宅院正堂,

喧嚣声小了许多,不少人把目光都投向这里,眼里闪着好奇,还有些说不明道不尽的意思,

没想到,第一个来的王爷,竟会是忠顺亲王,贺礼可不少,而且是送了大礼,作为陛下的亲弟弟,这内里的含义,就需要考量了,

张瑾瑜虽然坐在里间的屋子,可是靠近正堂,还有个窗户在,里外院子里,都能看清楚,这一幕,当然是看在眼里,

“柏兄,你看人家王爷给送的礼,啧啧,大气,玉如意一对,金枝银树一颗,忠顺亲王送的多好,更别说北静王水溶,好似商量好一样,人家刚送了树,他就来了什么,金枝玉叶一对,血珊瑚一颗,这是把树给装点好了,哎,四王八公,看来也不是那么合群。”

张瑾瑜坐在那,阴阳怪气的点评了一番,语气有些酸酸的,好像被摆了一道,襄阳侯柏广居,倒也苦笑了一下,拿着酒盅,轻轻抿了一口,摇了摇头,

“侯爷较真了不是,这应该是巧合,王府送礼,都是一样议程规矩,谁也不能多,谁也不能少,更不能送一样的,要不然,这脸面可就不好看了,当然,咱们都是凑巧罢了,拿着糕点作为贺礼,想来明日里,京城的闲话可就出来了。”

“就你说的轻巧,还巧合,本侯看,就是私下商量好的,然后瞒着勋贵,来个暗度陈仓,信不信,后面的那些王爷,也就冒头了。”

张瑾瑜回身,也没喝酒,从身上抓起水囊,打开灌了几口,也不知怎么,喝酒时候,头有些晕乎乎的,难不成是假酒,鼻子还有些堵,咳咳!

内堂里,

一屋子官员都是有些惊异,反而朝着朝内堂看去,首辅大人李崇厚,一脸的沉稳,起身对着门帘处抱拳,谢道;

“多谢各位王爷赏脸,老夫在此拜谢了。”

而那几个王府的管家,则是在门外受了礼,也各自回了一礼,就带着人回去了,并未留下赴宴。

仅仅一会儿的功夫,

大门处就热闹起来,只见一队队人马,抬着几口大箱子,走了进来,来到记账处,没多久。

贺礼唱喏的声音又响起来,

“东平王府贺喜,金莎帐篷一对,翡翠白菜一棵,白银五千两,江南红锦布十批,祝大公子李潮生早生贵子!”

“南安王府贺喜,金镶玉壁一对,白玉菩萨一座,丝绸十批,白银五千两,祝大公子李潮生早生贵子!”

“西宁王府贺喜,西域寒玉一对,车师沉木一颗,古墨云丝一箱。”

紧接着的三声唱喏之后,原本喧闹的大堂,此刻鸦雀无声,落叶可闻,就连新郎官李潮生都瞪大眼睛,显得有些不可思议,更别说其他众人了,

首辅李崇厚,面色如常,又往前挪动了几步,到了隔断门帘处,恰好里外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恭敬地躬身一拜,朝着大门处做了個虚礼,

“今日,多谢几位王爷记挂,还让王府递上了贺礼,那么久时间,能记得老朽,老夫实在是愧不敢当,只能回以虚礼,”

说完就是一拜,身后几位学生还有大公子李潮生,也随之一起下拜,

施完礼数,

首辅大人又道;

“诸位来的宾客,难得可贵的,多数是老面孔了,老夫坐在首辅的位子上,算下来也有一十八载,怎奈老夫身体不争气,久卧在床,疏于打理内阁,今岁想请辞回乡养老,感念圣上恩宠,让其留在位子上,

如今内阁不振,暂且还要待在首辅位子上,给朝廷,和陛下尽尽最后一点微薄之力,算是我李家,忠心天家的表现,”

就这一句话,

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一群人,有自己的学生,有内侄,有儿子,继续说道;

“老夫如今也无以为报天恩,至此大喜的日子,李家亲朋故旧皆在,只能在此叩拜天恩了,”

而后就在大堂里,率领整个李家族人,共同跪下,叩拜皇宫的方向,

堂内众人见了,哪里敢还坐着,急忙一同而跪,朝着皇宫的地方,行了大礼,扣了三叩首,完事后,才依次落座。

可是刚刚喧闹的气氛,一下子就平静了许多,好像这些美味佳肴,都如同爵蜡一般,这样子,李家的富贵和权势依然在,有些老人甚至眼里有些惊恐,首辅大人看来是不打算退了,那重塑李党也是指日可待了。

角落里,屏风后面,

内堂的那一幕,都落在他们三人眼里,

张瑾瑜诡异的,转过头看着襄阳侯,沈中新也是有些不可思议咽了口水,三人也是刚跪拜完起身,心中怎能不起波澜。

“柏兄果然厉害,这都能被你猜中,太巧了,四王可都是难得一见的,神龙不见首尾,没想到能在这见到贺礼,还都是商量好的一般,送的恰到好处。”

送的东西虽然不一样,但是划在一边的类型,可是一样的,一对,一颗,十批什么布,就是一门当家的,你也不可能说是每次买东西都是一个样式,

“侯爷,莫要取笑为兄,刚刚,不过是为兄胡乱猜测罢了,哪成想,会这样,再说了,八个国公府可没有来人啊,这就说明,勋贵老亲,还是心在一起的,至于他们,总归是有苦楚在里面。”

仿佛是为了印证襄阳侯话语一般,四王唱喏过后,确实没有再来人,张瑾瑜咂了咂嘴,那表情,一个字都不信,苦楚,什么苦楚,难不成还有人逼着他们来上礼,

“沈大人,你是文官,你来说说,李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看样子,给儿子娶亲是假,借此达成什么目的为真,你的老师顾阁老,和他的老搭档卢阁老怎么也没露个面,过来看看啊,都是老狐狸,一看一个准。”

沈中新四下里看了一圈,能来的,都是四五品的京官,三品以上的,也只有首辅大人身后那些人,看来阁老他们都不知晓此事,晚上还需要给恩师汇报一下,

“侯爷说笑了,恩师忙于政事,岂能耽搁,这里的事,侯爷姑且一观一看,至于刚刚的话,侯爷还是悠着点,毕竟阁老还是下管的老师呢。”

正堂大门处,

唱喏接二连三传来,倒是一人引起了张瑾瑜注意,

“工部员外郎贾政,玉花三对,礼金一千两。”

张瑾瑜抬头向着窗外望去,果然,是荣国府二老爷贾政,用的还是工部的头衔,这样说来四王八公,只有四位王府来了,没有多想,张瑾瑜站起身对着窗外招了招手,

贾政还有些踌躇不知坐在哪里,顺眼看去,却见到洛云侯在窗边招手,脸色一喜,疾步走了过去,

绕了几圈,这才来到角落的一处桌子,诺大的桌子上,只坐着三人,一抱拳道;

“下官贾政,见过洛云侯,见过襄阳侯,见过沈侍郎,”

张瑾瑜哪里会让贾政客气下去,贾家也就只有贾政看得顺眼,虽然迂腐不堪,但也是为人不那么小人,

“政老爷,来了这边就不要客气了,同朝为官的,”

“是啊,存周,都是老亲在这,何须那些礼节,”

襄阳侯赶紧让了位子,让贾政落座,就连沈中心都有些诧异,洛云侯对待贾政可不一般啊,这样子真不好说什么。

“谢过柏兄,谢过侯爷了。”

贾政虽然迂腐,但也明事理,顺势落了座,张瑾瑜给贾政端茶倒酒,又是一番客气,

问道;

“政老爷,怎么就你一个人过来上礼,也没用荣国府的名义上一份呢。”

张瑾瑜问完,其他二人也随之看了过来,这倒是奇了怪了,

贾政借着说话的空隙,喝了口茶水,也没想那么多,

“回侯爷,荣国府并没有接到请柬,只有我一人收到了,所以暂且用自己名义上了一份礼,”

贾政还是有些谨慎,毕竟许多事,他遇上也是拿不清楚,找府上的门客商议后,再过来的。

张瑾瑜好似料到一般,不再说此事,反而说了些家常,

“二老爷不必太过烦心,谁来都一样,恩科就在两日后,听说宝玉改了性子,在府上苦读,想来是有所准备,当然,性子还有些,嗯,总要慢慢改易才是。”

张瑾瑜本想说性子太顽劣,但是哪能真的说出来,贾政可就指望他了,当然,更不会说出什么安慰人的话,宝玉只要好好读书,以其天资,三五年就可大展身手了,安慰人也不是这样安慰的。

身边二人却不理解,反而接着说起了好话,襄阳侯满脸笑意;

“存周,伱就是太过苛责了,你家宝玉,从小名声在外,区区乡试还不是手到擒来,”

沈中新也点了点头,这次恩科录取人数那么多,说起来也好过,

“是啊,贾大人,今岁恩科可是放宽了许多,人数录取大幅上升,只要基本功扎实,中榜轻而易举。”

张瑾瑜瞪大眼睛,看着二人大言不惭,

世上最大的谎言,大概就是,只要我努力,只要我用心,我就……

这和躺在床上、雄心万丈,几无二致,万一没考上,不是啪啪打脸吗,还真是好话不嫌多。

贾政面色感激,点了点头,看着三人说道:

“那就借诸位的吉言了,多谢两位侯爷,和沈大人宽慰,宝玉顽劣,性子不定,还需要好好打磨。”

贾政这些日子,心思都放在宝玉温习的功课上,在府上日日检查宝玉的诗经书意,也知道宝玉石用了功的,功课扎实了很多,可是策论这一点,就有些不尽人意了,毫无新意,见解也是浮于表面,如何能入得了考官的眼睛。

张瑾瑜有些无语,沉吟了片刻,总归不能打击二老爷信心,话说宝玉还是在府上安稳过日子比较好,这性子真出来做官什么的,还不被人吃的渣不剩,但这话也不能说啊,至于考得如何,张瑾瑜在心中直接画了叉,那么多人,他不垫底谁垫底,那些书院子弟,不说真凭实学,国子监那些人,埋下心思苦读的,哪个不是“学霸”。

“政老爷,话虽如此,只是宝玉这性子,不说出将入相……”

贾政微眯着眼睛,用衣袖擦了擦嘴角的水泽,叹息了一口气,说道;

“侯爷说的也是,莫说什么出将入相,这个事,我从未想过,他能像他大哥贾珠那样,中个举人,混个进士出身,当个小官,我就心满意足,告慰列祖列宗了。”

朝堂之上,那些朝臣有几个,能做到出将入相的,就算他自己,只能待在部堂做些小事,他自己都做不了,

身边二人,脸色默然,都像是有心事一般,好像在说他们的子侄辈,张瑾瑜也随之在心里叹息,暗道,中举人,进士出身,很多人考了一辈子都没有考上,哪里那么好考的,再说上了榜的进士,都是参加殿试的人,出来都能主政一方了,最少也是个知府出身,这望子成龙啊.

想了想,再看身边的两个人都有此想法,换成自己应该也是,总归是要给孩子铺路的,也不好冷了大家的心思,就说道;

“政老爷说的是,像咱们这些勋贵,都想着给庶子寻个营生,嫡子一出生就有了,像宁荣二府这样的人家,历经四代,富贵已极,虽然爵位递减,其实,倒也不需要宝玉在官宦路上搏杀。

当然,想要维持家门声誉不堕落,也不能朝中没有做官的人,宝玉生性富贵,能不能科举入仕,还需要再过几次恩科看看,万一不成,考几次也要让他知道,家业守成之艰辛,似有所悟!”

张瑾瑜这番话也不是糊口乱说,好像记忆中有个朝代,就是族中子弟科举落榜,就去经商,操持族产,就是不能有无用之人,所以后期愈来愈难把控,还有的竟然借助父兄的威望,办起了书院诗会,形成了民间的党派雏形,当然,现在也有,可是前朝和今朝都是严格规定,书院山长不得入朝,才断绝此路,

贾政听着洛云侯言语,点了点头,回道;

“侯爷所言极是,这个还要再看看。”

明显的言不由衷,张瑾瑜也不在意,倒是开口微笑道;

“此事还需要时间不急,但是,政老爷,听说荣国府办了族学,那么多学子应该多备一些苗子,总归是有一两个有潜力的,都让他们参考试一试,未必不是坏事,可不能拦着人家,断了家族气运。”

张瑾瑜这就是意有所指了,兰哥儿都是你孙子了,竟然也不让参考,闻所未闻,不过就因为如此,他才得到了李纨,昔日的千金小姐,哎

想到了李纨,张瑾瑜心中有些感慨,记得红楼所书,有不少版本,

兰桂齐开,芳满园,就是说,薛宝钗和贾宝玉是有一子,换作贾桂,与贾兰一道,先后中举为官,贾家后继有人,还做了新朝的官,

故而书中才有了李纨的判词;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当然,最后的诗句写的有些凄惨,贾府被抄家之后,独自带着儿子回到老宅,熬到最后凄惨临近黄泉路,故而被人笑谈,

但是按着科举的规矩,贾兰科甲进士出身,光宗耀祖的观念,哪怕李纨走了之后,追加封为诰命夫人,也是光前裕后,含笑九泉,岂能是那些蠢妇人敢笑谈的?

好比后世,一个寡妇拉扯儿子长大,等儿子事业有成,为官一方,哪怕身子早就撑不住,没享过一天的福,世人绝不会笑谈,而是对她肃然起敬!

只不过,张瑾瑜心中一惊,做了新朝的官,那就说明现在朝廷没了,谁给干翻的,想了一圈,大武朝廷虽然隐患众多,可也没有谁有那个实力啊,

还有李纨的事,薛宝钗的事,和谁生孩子,当然是自己,怎感觉头上绿油油的。

张瑾瑜面色幽幽尴尬,将心头一些乱想按下。

“侯爷说的没错,为兄那时候也是和存周一般想法,可是我那兄弟贪玩,毫无建树,别说参加恩科,就是写几个大字都费劲,记得那时候,都把父亲气的卧病不起,后来也就不管他,给了些产业分了家出去,哪知道竟有经商天赋,帮了侯府不少的忙。”

襄阳侯似有所感觉,上一次京城朝廷追缴欠银的事,实际上要不是有弟妹相助,这算是侯府一道坎了,

沈中新感同身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家没有个纨绔子弟,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只不过不能为外人道也,看到贾政这样子,未尝不是所有人的写照,

提及族学,还有族中子弟,贾政脸色一红,心中惭愧,好像就是自己的夫人,直接下令,不让族中的子弟参加科举,还拦着孙子贾兰,这哪里能说,想他贾政一直光明磊落,就这一件事上,给族人落下口实,哪还有脸说这些,

烦闷之际,又给自己倒了碗酒水,一口闷下,心中的郁结之气散了一些,

“侯爷,荣国府的事,都怨我,耽误着了族中子弟参加恩科,都是那婆娘心眼小了,拦都拦不住啊,哎”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