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691章 洛云侯是病了

红楼之平阳赋 第691章 洛云侯是病了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691章 洛云侯是病了

第691章 洛云侯是病了

荣庆堂内,

忽然安静下来。

毕竟二老爷和老太太的话,太过惊吓旁人,这些事,她们从未听过,好似又是什么密语一般,藏着掖着,陈年旧事中,又有着怎样,惊世骇俗的事。

二太太瞬间抬起头来,眸光闪烁,心头微震,这等关乎朝局的大事,二十多年前,她还未出阁,哪里知道这些,但是她在王家时候,也不是没有感觉,哥哥几乎夜夜不回府,忙的昏天黑地,外面也是风声鹤起,各种传言都有,那就算她待字闺中,也略微有所耳闻,这些她都清楚,至于后来,入了荣国府,没多久,老国公就去了,走的也蹊跷啊。

只有身边的邢夫人,脸色不变,可是眼里的精光比以往更加明亮,耳朵早早竖起,那是太在意了,说的这些,她是印象的,那段日子,荣国府里外不安宁,弄得府上人心惶惶的,她在自己的院子,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生怕给老太太惹了烦心,招来埋怨,原来竟然是这样。

至于王熙凤,明媚、艳丽的瓜子脸上也是现出思索,这些事她哪里听过,更没有听到老太太,还有自己的姑母二太太提过,她进门时,老国公早就仙逝了,直到她管家,接手了府院后,也没听别人说起此事,未曾想竟然那么复杂。

李纨和尤夫人暗自对视一眼,其中的事,多少是听过一点,具体的就不知了,同样将目光投在老太太身上。

贾母好似无意间,

又想到了不愉快事情,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

“再不久,第二年,也就是刚过完年,不久的时候,京城里,传言就变了真,朝廷忽然出了严令,不少官员被罢官,就连义忠亲王也被废黜了,太子之位,也”

老太太忽然停了话音,话锋一转,又道;

“那件事儿,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毕竟时间过了那么久,老身也是听国公爷说的,一知半解罢了。”

贾政坐在东首位子上,好似醒酒了一般,细细回想一番,在首辅大人府上,吃宴席的时候,襄阳侯和沈侍郎,还有洛云侯他们,都在猜测李首辅大人的用意,莫非首辅大人心中,还想要重新掌权,那卢阁老还有顾阁老又当何处,亦或者,是他们有了串联,毕竟四王府,还有忠顺亲王府,都是重礼上门的,不可能都是巧合,定然提前知晓,既然是提前知晓,那为何八位国公府,连一点信都没听见呢。

“母亲,此事万不得外传,儿子心中慌乱,本以为贺喜吃酒,谁知看见了太多,心中不安,此次,四位王爷都去了重礼,可是,咱们八位国公府,是一个人没去,这里面,有文章啊。”

贾政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也不知自己应该怎么办。

话音还未落,

门帘处,

荣国府的大总管赖大,赖总管急匆匆到了外面,急声喊道;

“老太君,二老爷,宫里来人传话了,明日,宫里大朝会,文武百官不得缺席,特意来告诉老太太和二老爷,大老爷那边,也去了人传信了。”

“什么,大朝会。”

贾母失声喊一声,因为陛下登基后,朝会并不是很多,大朝会更是寥寥无几,除非是天大的事,如今,那么巧?

堂内人皆惊讶,同时想到,不会就是说刚刚的事情吧。

李纨,尤夫人等人都默不作声,毕竟妇道人,也不懂这些。

只有王熙凤面色也是一惊,清澈的眼眸眨了眨,心底泛起一个词,

“屏退左右,密事详谈!”

好像那些说书的里面都是如此,也不知.

“老二,有些事你该知道了,朝堂为官。本就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做到心中有数,否则,不定犯了什么忌讳!”

迎着屋里的所有人,惊疑不定的目光,贾母也第一次用这样的语气,对贾政说话,严肃而郑重。

虽说老二在工部,清闲的衙门,但毕竟是京官,一举一动牵扯众多,不解归不解,能做不能做,还要三思而行。

“是,母亲,儿子记下了,定然谨小慎微,不能逾越。”

贾母欣慰点了点头,人虽然迂腐不堪,倒也能听进去,做到文官里,只要你不犯错,也就没什么大麻烦,笑道:

“既然如此,东边有个午睡的暖阁,”

众人听罢,皆是低下了头。

不过转念一想,倒也平常,这里多半还掺杂着宫里的辛秘之事,讳莫如深,的确不适宜当着众人的面道出。

贾母点下头,看了堂内众人,先是对着邢夫人吩咐道;

“老大家的,时辰不早了,回去歇歇,平日里,多劝劝,酒少喝。”

邢夫人本还坐在那看着热闹,听了贾母的话,脸色一僵,极为不自然,至于劝劝,显然是说的贾赦,回道;

“是,老太太,儿媳这就回去歇着。”

无奈,邢夫人只得起身,欠了身子退下,

随后,

贾母又把头转而看向二太太以及宝玉,轻笑道;

“宝玉还有他娘,不用在眼前扛着了,也回去歇着吧,”

二太太一脸的不可置信,竟然会让自己离去,老太太这是什么意思?

去一旁说话还不算,还要将她远远的打发了,排除在府上的核心机密之外?这样说来,以后可就没有自己的地位了,本想留下,让政老爷出言留下自己,可是等了一会,也没见贾政开口,不得已,起身。

二太太强作镇定,笑了笑,说道;

“那老太太,我和宝玉先回去休息了,晚些时候再过来,给老太太请安。”

说完话,就拉着宝玉慢慢走了出去,还未走到门外的邢夫人,脚步忽然轻松了许多,心中高兴,二太太一天到晚的清高,还不是被赶了出来,真是会装。

贾母点了下头,有些疲惫,刚刚其实倒不是故意撵走王夫人,而是见了宝玉有些困顿,觉得这几日读书辛苦,还是早些回去休息为好。

屋内剩下的人,

见此就有了眼色,黛玉、湘云、探春面面相觑,合着薛家母女一起,也是纷纷起身,开口告辞。

李纨拉着尤夫人的手,看着王熙凤笑道;

“老太太,凤丫头,我和尤大嫂子吃饱喝足了,也该回去歇歇了。”

尤夫人自然是心里明镜,也开口告辞,

只有王熙凤心里不痛快,她可是管家的人,怎能离开,但是她们二人都走了,自己也无法,不乐意道;

“老祖宗,那我和平儿也就不留了,看看院子里有没有人偷懒吃酒耍钱的,等会再过来,”

虽然心痒难耐的想听,但是她也知道,大夫人和二夫人都撵走了,以她的身份,显然还不够格。

贾母先是对着几个丫头点了点头,应了声,

“都回去吧。”

屋内的人都起身离去,王熙凤刚起身,忽然被老太君贾母喊道;

“凤丫头,你就不必回去了,扶着我去暖阁。”

顿时,

屋内的人都赶紧回头看了王西凤,就连刚刚快要离去的二太太,脚下一滑,身子有些踉跄,李纨和尤夫人相互对视一眼,星眸眨了眨,嘴角都有一丝笑意涌出,

王熙凤更是欣喜异常,她本就是喜欢多事的人,老太太这是给她插手的机会了。

迎着众人疑惑,和不解的目光,贾母也开了口,

“荣国府现在的局面,都是凤丫头的功劳,不管如何,贾家现如今还能过得红火,老婆子心里清楚,看得明白,贾家,史家,不少族人子弟过来讨生活,是有大功德的。”

贾母一字一句的说道,外面的事如何不知,自己以往装作糊涂不知,可是那日送来的信件,湘云丫头还代替族人感谢自己,自己如何还能装作不知,虽然凤丫头有私心又怎能视而不见,

众人闻言,都是心头震撼,

一双双目光投向王熙凤,那艳丽的面容,如今激动地发红,丰硕的身段还那么吸引人,就是离去的二太太,竟然也停下脚步,一脸复杂的紧紧盯着王熙凤,她还做了多少事瞒着?

能得到老太太这样的看重,族中的传言,她本是不相信的,如今,不信是不行了,那些营生!

就这样,带着不甘,和疑问,匆匆离去,

人走后,

王熙凤和鸳鸯,一左一右搀扶着贾母,向着里间暖阁走去,

荣庆堂以十二块高大屏风隔断内里空间,后面的暖阁,有個窗户,恰恰是贾母每日午休酣睡之所,此地冬暖夏凉,舒适宜人,

鸳鸯搀扶着贾母,落座于太师椅上,隔着一方小几。

王熙凤自来熟,准备茶水糕点,却被鸳鸯拦着,

“二奶奶,还是我来吧。”

“也好。”

贾政跟着进了屋子,坐在一旁,神情肃穆,贾母刚躺下,叹息了一口气;

“本不想说的,可是还要说,今日酒宴,明日大朝会,老身猜测,当年那个李党好似要回来了,老二,你万不可参和进去,”

“儿子想向母亲请教为何?”

贾政虽然依稀记着当年的事,可具体如何,却是不知,王熙凤更不敢言语,只能把鸳鸯将斟好的一杯茶,推至近前。

贾母又叹了口气,面上出现回忆之色,说道;

“天宝三十一年,太上皇那时候御驾亲征,在关外吃了败仗,二十万大军,还有平辽城,都折在北边了京城几乎家家带孝,户户支幡。”

想起往事,贾母苍老的面容上,竟也有几分恐惧,身后的鸳鸯见了,赶紧伸手轻抚贾母后背。

“就连平阳郡城的兵马几乎死伤殆尽,还有洛云侯的父亲,作为守将,也死在那了,”

贾政脸色发白,可想而知当时候的危难,王熙凤身子打了个哆嗦,也没了刚刚兴奋劲头。

贾母喘口气,接着说道;

“太上皇回了京城,首辅李崇厚入了养心殿,三日没出宫,没多久,就废黜了太子,东府的贾敬,原来早早中了进士,为太子陪读,后来是东宫参议,吃了挂落,罢官回府,

当时候,言官被杀了不少,罢免了不少京城大官,各府都不顺,到了天宝三十六年,太上皇不知什么原因,急匆匆又立了太子,到了天宝三十八年,宫里传来太上皇病重消息.”

言及此处,屋里人都知道,这是当今圣上被立了太子,贾母哆嗦着说完,面上还有几分惊慌,

“当时候,有一天夜里,也不知怎么回事,京城喊杀声四起,兵荒马乱的,不久后,就听说长公主驸马惨死东城门,前太子府上失火,全部遇难,没多久,就是今上继位了,前太子后来被封为忠义亲王,留了号,剩下藩王还有公主,先后被撵出京城”

此时的贾政如何还没听出来原由,

“母亲,宁国府的事,是不是也有此原由,珍哥儿还能回来吗。”

“哎,难说了,贾敬回了话,说他有办法,老亲故旧那边,都是顾虑重重,万一出了事,爵位决不能丢,不然,我老婆子死后,愧对贾家先人啊。”

贾母失声落了泪,为宁国府那边操碎了心,可是一个妇道人家,如何能解决,

王熙凤忽然开口问道;

“老太太,孙媳妇本不该开口,万一宁国府那边,珍大哥被夺了爵位,又有何人能继承,敬老爷还在,这过继过去的人,谁能来,”

这一问,

把屋子里的人问住了,

贾政都些皱眉,贾珍还在诏狱里,生死未卜,这就要谋夺他的爵位,心中不喜,老太太也是烦闷,但一想也是对的,首先就想到了宝玉,可是要过继过去,这可不行,

“此事,容后再议,你心里怎么想的,老婆子索性也说了,荣国府的爵位是大房的,以后就是你和贾琏的,但是国公府产业还是二房的,那是老国公定下的,老身也不会去改,你自己经营的产业,既然是你的,还是伱的。

至于东府,还需要敬老爷安排,想来也能有个稳妥的法子解决,不过,嫡脉就是嫡脉,规矩就是规矩,长幼有序,爵位自然是嫡脉所出,贾蓉再不好,还是需要争取的,万一不成,在另想办法。”

贾母也迟疑不定,爵位事关重大,自然是自己人袭爵为好,宝玉就是首选,不过过继去宁国府一脉,老二家的岂不是嫡脉没人了,至于说贾环等庶出子弟,根本不在老太太眼里,不过好似也有贾兰留着,这,还是比不上宝玉啊。

“呕,呕”

一阵阵呕吐的声音传来,让洛云侯府平添了一份凝重,

东苑主屋内,

丫鬟婆子进进出出,端盆倒水,忙个不停,

屋内,

张瑾瑜感觉腹中难受,回到屋里,直接呕吐起来,鼻涕都流了出来,吐了好多,腹中才好受许多,暗自骂道,

“娘的,这酒宴吃的有晦气,竟然反胃了,”

伺候的宝珠刚端了盆清水,给自己净面,没听清侯爷说了什么,赶紧拿着锦布给侯爷擦了脸,

“姑爷,好点了没有,夫人和老夫人马上就回来,您看看您,刚回来就闹出这么大动静,子香那丫头也跟着一起玩去了,他哥和父亲都在大营,太不巧了。”

张瑾瑜头昏脑胀,应该是感冒了,听着宝珠那丫头的话语,心中也是无奈,真是太巧了,可是请外面的郎中,张瑾瑜却不肯,庸医太多,看不好可就难了,话说古代感冒是不是挺严重的。

“喝水。”

“哦,这就来了。”

宝珠匆忙放下锦布,又去拿着茶壶,给到了一万茶水,叫来几个丫鬟,扶着侯爷坐起身,喂了水,

一碗茶水下去,张瑾瑜这才好受了许多,奶奶的,那个酒有问题,李首辅也不知哪里买的假酒,喝着难受,睁开眼,看着眼前满脸担心的宝珠,似有欣慰,红楼里也只有她忠心护主,极为难得,

“行了,好多了,夫人她们去了哪里?”

“快,拿垫子过来,给侯爷靠着,”

宝珠又挥了挥手,让几个丫头去里屋拿着被子,垫在侯爷身后,张瑾瑜就着劲,靠在被子上,舒服了许多,

“谢谢你这个丫头了,”

“侯爷,你说什么胡话,什么谢不谢的,都是奴婢应该的。”

宝珠又给张瑾瑜拽了一下被子,又说道;

“夫人和老夫人她们,去了姚记商号,说是那边新做出了雪云糕点,还有待冰镇的,京城不少贵妇都去瞧着呢。”

一脸的开心,

张瑾瑜暗自撇嘴,姚记商号,净整这些糊弄,看着宝珠,起了逗弄之心,

“你怎么没去看热闹,”

“回姑爷,我不想去,又不好玩。”

宝珠摇了摇头,去哪里,哪有在府上自己耍威风好。

府外,

宁边焦急派人去寻了夫人,自己领着人在府外等候,忽然,又有宫里的人,去而复返,一位太监管事,领着几个小黄门到了侯府门前,下了马车,走过来问道,

“宁将军,侯爷可回府了?”

“回公公,侯爷已经回来了,就是不能见客?”

“哦,怎么回事?”

看着一脸焦急为难的宁将军,太监管事心中有异,追问道。

“回公公,侯爷染了风寒,得了热证,卧床不起,”

“什么.怎么会这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