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696章 再苦一苦百姓

红楼之平阳赋 第696章 再苦一苦百姓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696章 再苦一苦百姓

第696章 再苦一苦百姓

时长日久,

入了夏,

白天时间就长了许多,大武江南金陵郡城,依旧是歌舞升平,天下太平的模样,不说经历过洛云侯大肆搜捕过后,金陵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临近夜晚,明月如镜,星光闪烁。

城内各户商家,千盏明灯点亮,好似繁星点缀一般。

沿着街道,店铺里亮堂堂的灯火映照在大街小巷,好似万花筒般缤纷,城内百姓用过了晚膳,则是在大街小巷里闲逛,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

不少南来北往的江湖客,也在街头卖艺博得百姓一笑,赚一些大钱,补贴家用,百姓也不吝啬,慷慨解囊,

在金陵,

万家灯火里,临近镜湖东首的位置,

最好的宅子,莫过于是甄家的深宅大院,

微风徐徐,吹过湖面,荡起了阵阵涟漪。

镜湖东首的岸堤上,

甄家大院的书房,此刻灯火通明,里面似有人影闪动。

甄家二房老爷甄应嘉,一身青色绸缎袍服,腰间系上银色宽腰带,腰间还附上一块羊脂玉佩,面色庄重的坐在书案之后,手里拿着密信,皱着眉在那品读,时不时还拿着毛笔,在上面圈圈画画,也不知说的什么事。

堂内,

甄家老大甄远道,身穿深色绸缎马褂,一双马裤上套着上好的皮靴,则是坐在下面,不耐烦的喝着茶水,看着二弟一言不发,阴沉着脸问道;

“老二,那封信你看了都不止一遍了,说的是什么,不就是个小小的巡阅使,怎么,他还想再背后使坏,想坑咱们?不是笑话他,要是他真的敢找咱们的事,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脸色着急,有些涨红,兀自在那骂骂咧咧的,也不知他着急什么,而端坐在书案后的甄应嘉,还是依旧沉稳,少倾,放下毛笔和密信,看着大哥那不耐烦的神色,笑着回道;

“大哥,稍安勿躁,一切都在掌握中,这封信就是敲门砖,景大人刚来的时候,第一个拜访的就是我们,咱们也给足了面子,这一点倒没什么说的,礼尚往来,

本以为他是曾经李党的人,是受了首辅大人的意思,来的江南任职,我就留心了一下,给京城北王府去了信,问了一下巡阅使景存亮,还有巡盐御史汪孟善的事,谁知传回来的信件,可不是这样说的。”

甄应嘉摇了摇头,从书桌中央底部,打开夹层,又拿出了一封密信,递给了坐在一旁的大哥,让其看看,

甄远道看着二弟说的神神秘秘的,放下茶碗,伸手接了过来,打开信件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那个什么景存亮,曾跟随大公子李潮生,后又拜入忠顺王府门下,而后再被委任江南巡阅使,负责改田亩为桑的要事。

至于那个巡盐御史汪孟善,也是亦然,拜在忠顺亲王门下,娘的!

细看下来,没有落款,但也说的够明白了,甄家老大赶紧把信折好放了回去,骂道;

“端不当人子,竟然投靠了忠顺王府,还想拉着李党虎皮敲打咱们,他算個什么东西,不行,需要给他点颜色瞧瞧,老二,你怎么看?”

老大发了一阵牢骚,只是那眼睛,不由得又看向二弟,甄家,还是他做主,有些事,现如今,他应付不来啊,

甄应嘉摆弄了一下书信,接过来整理好,就放回原地,笑了笑,如今江南上好的田亩,都在他们这些世家勋贵的手里,剩下的,也被那些世家豪族霸占瓜分了,其余的边角料地方,才是那些泥腿子的,就算是那些百姓在勤劳,也只能吃喝温饱,不至于饿死,遇上年景不好的,照样卖儿卖女。

要说改田为桑,朝廷的想法也是好事,生丝多了,织布局那些增加的织机就有了用处,不过,现在就怕织布局保不住啊,如今的制造局主管姓秦,曾经乃是甄家府上的门客,真要是巡阅使下手,也只能先送个替死鬼了,

剩下的,着手把府上的田亩,半数改成桑田,织造局生丝不够,那就只能买了,最后还是需要求到他们头上,就算是沈万和再厉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大哥,稍安勿躁,景存亮,还有那个汪孟善,能来京南任职这么重要的职位,定然是陛下首肯的,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可不能烧在咱们身上,还要引导着,把火给他烧的旺一些才好,让景大人知道我们的善意,”

甄应嘉心中想着苏州织造局,又想到了东王府的势力,更多的竟然想到了朝堂之上,李党烟消云散,可是卢阁老,还领着江南文坛,这些都可以好好思索,一番,

织造局太烫手了,虽然主政的官员秦生是自己人,可是织造局的营生,乃是江南豪商巨富沈万和在掌控着,此人和内务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牵扯甚大,自己对他也是小心又小心,

既然如此,棋子该舍弃还是要舍弃的,就不知江南大营的焦将军,该如何想了,

“什么,二弟,你竟然想把织造局给让出去,虽然不是我等经营,但是有着那些便利,每年可利用织造局纺织锦布一万匹,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你说让出去就让出去,那北面的物资,难不成还要我们出钱真金白银的送过去吗。”

老大甄远道坐不住了,起身焦急的问道,这一万匹布,几乎是白送与甄家的,生丝都是甄家桑田产出,运到织造局,一个月时间就能织出来,上下打点花不了多少银子,几乎就算是白拿,要是主事官员换了,沈万和还能这样好说话吗,就算是焦家,恐怕也不会再给甄家面子了。

气哼哼的,站起来,来回走了几步,有些气喘,就拿回茶碗,狠狠喝了几口,只有书案后的甄应嘉沉着脸,细细思索一下,这次京城委派的官员,实在是蹊跷,景存亮可是李党,年轻一代的翘数,领头人大公子李潮生以往颇为器重,为何会投了忠顺王府,这样一来,不齿为人啊,

另一个,

就是江南巡盐御史,原是林如海担任,可惜天嫉英才,惨死扬州,后被洛云侯杀了一番人后,安稳没几日,这又来了汪孟善,这个汪孟善还姓汪,不会是那个被灭门的汪家的人吧,想了想应该不会,朝廷不会没想到这些,只是心底,还有些疑虑,万事小心为上,汪家的汪字,可写不出其他笔顺,哪有那么巧的事!

“大哥,多花一些银子,就多花一些,现如今金陵城,暗涌流动,许多人都在投石问路,景存亮,汪孟善,二人可不是善男信女,地方的那些知府,县令,也不是干看着的,所以咱们先退一步,让他们出来斗一斗,水搅浑了,才好浑水摸鱼,东王府,北王府,李党,还有内务府,如今又来了忠顺王府,江南热闹了,”

“怎么会这样,都他娘的吃饱了撑得,奶奶的,白花花的银子都扔了,谁不心疼,那个织造局主事,又当如何?毕竟跟了我们那么多年。”

甄远道虽然贪婪,可是府上的大事,都是以二弟为主,如今江南看似安宁,这样一说,可就危机四伏了,不就是瞎折腾,银子就那么多,吃的人多了,就需要抢了,谁抢到就是谁的。

“不用咱们出手,派个人,去巡阅使府上传个话,说今年咱们甄家交的税一文不少,换成生丝折价税银也可以,织造局就让给大人烧火了,把秦家和咱们府上,往来账册烧了,但是给衙门的账册不能烧,就送给巡阅使大人吧。”

慈眉善目的甄家二房,竟然把破家的话说的那么自然,让站在桌前的老大,通体生寒,

“老二,你这是借刀杀人,也太狠了吧,那景存亮必然会杀鸡儆猴,秦家,可就凶多吉少了,”

“是啊,凶多吉少了,可是,谁让他是个棋子呢,保他性命就罢了,抄家也不得已,毕竟景大人还需要银子办事呢。”

甄应嘉摇了摇头,这也是无奈的事,想要破局,必须先破其一点,这个点,可不能是从自家这边下手,那只能先从无关紧要的地方下手,改田为桑那个,还不是为了增加生丝产量,从而让织造局出锦布多一些,再不抽身,就出不来了,

“大哥,此事,还需要你的人走一趟,内务府从工部运送来的织机都已经卸下,说明时间很急,景大人定然会有所动作,所以时间紧,你的动作要快。”

“知道了,二弟,此事,大哥应下了,账本好似有一个小箱子,话说,景大人来赴任,咱们还没有送过礼呢,这就一起送了,正巧,乔红月从北地回来了,让他去办吧。”

甄远道大包大揽,办理正事没啥本事,就是这些腌臜事,他最在行,尤其是商会的大掌柜乔红月,深谙此道,

“哦。乔红月回来了,也好,能者多劳,让他再去一趟巡阅使衙门,给景大人送个礼。”

甄应嘉想了想,别人办事还真不放心,还需要自己人去办,看了一眼大哥,就赶紧让人寻了账本,挑好了账册,重新装了一小箱,又拿了些白银装了两箱,合在一起,让乔红月带着家丁护院,就着夜色上了街道。

往巡阅使衙门府邸而去。

此时的巡阅使衙门里,

依旧是灯火通明,各部主事官员,还在衙门大堂里,带着人,核对江南田亩之数,看看到底有多少,还需要开垦多少才够用,只是几天下来,算的田亩之数不少,可是,都挂在世家乡绅,还有勋贵豪族名下,真正的田亩之数,不足一半,这要是再把剩下的改田为桑,那今年粮食产量可就没了。

景存亮景大人,满脸阴沉,一身崭新的官袍,一尘不染,尖细的下巴,蓄了胡须,坐在府衙高台之上,看着眼前半数算清的良田之数,足足有五十万亩的上好水田,可惜啊,

自己本以为到了江南就是肥差,哪知道,单是第一件事就遇上了天大的麻烦,江南半数田亩都在士绅,豪强,还有勋贵世家手里,百姓仅有的田亩,还需要保证朝廷的赋税,这样算下来,别说增加生丝产量,就是保证去年的生丝产量都不一定了,

看着下面还在忙碌的官员,开口问道;

“诸位,可算清楚了?”

“回大人,初步算清楚了,仅仅金陵一地,就有上等水田五十万亩,下等水田一百五十万亩,苏州,扬州等地,也是如此,江北南端,也有良田五十万亩登计在侧,”

一个颇为干练的参事,在那汇报这几日的辛苦,整个衙门,召集了主事,参事,还有不少县衙主薄都吃住在府衙,清算田亩之数,总算是大体不差,

“好,算的好,那朝廷能收税的,有多少亩?”

景存亮也极为惊讶,不愧是江南重地,天下良田尽在此,按照这样的规模,什么税也绰绰有余啊,先要生丝翻一倍,那就要把桑田,也增加一倍才行,

这样算下来,剩下田亩之数,可以有足够的粮食上交朝廷了,

“这,.”

忽然,

几乎是整个大堂内,所有官员都是低下头不敢言语,江南的事,这些干了一辈子的小官,小吏,如何不知,

可是这一幕,让景存亮还有些热乎的心,被泼了一盆冷水,冻的通体生寒,脸色难看,宛如厉鬼一般,厉声呵斥,

“说,朝廷,到底能有多少田亩收税,”

“回大人,下官刚刚查了金陵城田亩登记的情况,两百一十万亩的良田,只有不到八十万亩可以收税,上好的水田,是一亩都没有,只有八十万亩的良田可以收税,其中还有不少举人,官吏的在里面,真正能收的,不到七十万亩。”

堂下的主事,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这些事几乎都是明摆着,在江南金陵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外面靠近运河两岸的上好水田,都是有主的,

只有景存亮,脸色惨白,仿佛死了爹一般,呐呐自语;

“怎么会这样,记得太上皇的时候,登计在册六十万亩,能收税的就有五十余万亩,现在增加那么多田亩之数,这样能收的还不到一半,如何能完成陛下所托之事,”

声音虽小,可是在寂静的衙门里,显得格外清晰,所有人低下头不敢言语,俗话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们这些小官小吏,更是怕殃及池鱼,祸临己身,

主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又道;

“大人,这剩下的田亩,大部分要种粮食,只有不到十一万亩的良田是桑田,原本收税基本上能维持平衡,大人要是想增产生丝翻一倍,至少把桑田翻一倍以上,稳妥的话,还要再加一点,这样算下来,就需要二十二万亩以上的桑田,要是这样的话,秋收的粮食,可就不够朝廷的数了,除非,除非”

主事忽然有些后悔,这种损阴德,断子绝孙的事,怎么是从他口中说出来呢,万一传了出去,他怎么在金陵城呆着,立刻住了口,但是景存亮如何能放过他,来到江南人生地不熟,特意按照大公子李潮生的法子,把各地有能力的官吏调用身边,这才能保证了解江南事情,果然如此,

“吞吞吐吐做什么,还不快说,”

“是,大人,小的意思是,还需要在金陵城外开荒,增加田亩之数,把亏损的粮食再补种回来,这样秋收时候,收上来的粮食不变,也好像朝廷交代。”

主事下的赶紧开了口,但是话到嘴边,又立马变了口吻,原本想说的加赋税,就改成了增加田亩,只要官府愿意,就能开荒,只是这法子,不好办啊,世家勋贵不一定同意,那些百姓也没那个本事去,弄不好田财两空,办法是说出来了,办不办是大人的事了。

景存亮站起身,在书案后来回踱步,想想也是这个说法,损失多少补回多少,可是能开垦的人数是相对的,那些流民百姓,多数被内务府那些恶鬼,都卖到了关外去了,开垦的人就算有,还需要官府出银子,出钱,时间久不说,未必能有效果,至于那些世家豪族,景存亮还没放在眼里,现如今,它有着圣旨,还有内阁的印章,

想要阻止自己,除非这个官,他不想做了。

“你说的也是个法子,可是这样一来,耗费朝廷银子不说,最后拖得久了,也不一定有效果,还有上好的良田都开垦完了,剩下的,要是增加田亩,就需要走得远一些,水源的事,就解决不了,所以想要完成朝廷的事,还需要再苦一苦百姓,今岁,增加赋税两成,这样一来,收上来的粮食,绰绰有余。”

其实,江南田亩产出的粮食就比其他省份的要多,增加一成的赋税就差不多了,可惜,做官的,总是要考虑头上的乌纱帽,万一遇到灾年,这怎么办,所以景存亮一开口就是两成,

底下人听了,不敢相信,这该如何是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