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701章 亏空怎么去补

红楼之平阳赋 第701章 亏空怎么去补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701章 亏空怎么去补

第701章 亏空怎么去补

乾清宫内,

李首辅父子二人,现如今成了焦点,一个默不作声,但是那明亮的眼神盯着殿内,似乎猛虎扑食一般,而其子李潮生,赤膊下场,寸步不让,极为引人注目。

随着李潮生的一声怒喝声,

坐在龙椅上的武皇,心中一惊,这些事他还不曾知晓,看样子,还是含元殿修建,造成的亏空,但是卢文山,和顾一臣二人,为何没有实情来报,是何缘由?

复又看向坐在前面的李首辅,还有他的儿子,显然是维护了天家的颜面,姜还是老的辣,想着以往李首辅的谏言,时到今日,才回味过来,心中忽然下了决定,李家父子,还不能走,留之有大用,

堂下,

户部侍郎沈中新,显然也意识到了不好,牵扯宫里,就是有话有理也不能再说了,立马回道;

“李大人,本官说的是工部亏空四百万两银子,可没说不该给宫里修殿宇,什么账册,都需要报备,以备留档查阅,户部也不是不给签字,就像边军的补给,不也是额外支出给了吗!杨大人,你说呢。”

牵扯到宫里,杨卓显然也意识到了危险,冷哼一声,并未答话,万事还需要想想再说。

而工部侍郎楼孝若,更是急了眼,显然二人的话,也引起了楼侍郎的警觉,一抱拳回道,

“沈大人,您刚刚说的没错,不管是与不是,留下账册备档,都是有迹可循,是与不是,你心中清楚,要想栽赃,还不如动手就是,哼,用不着这样,欲加之何患无辞,工部绝没有贪墨!”

“楼大人言重了,户部提出疑问,工部能说清楚就行,何罪之有,兵部的事,兵部也并未隐瞒,如实说出来,一查便知!如何说工部贪墨了!”

此时的兵部侍郎卫占英,眼见气氛不对,竟然出声打了圆场,试图缓和一下,可惜李潮生怎能会把好机会让出去,直接插言道,

“戴公公,刚刚议事的事,看样子诸位大人心中都清楚,今日反而把明白的事,拿来议事,年初的预算,政通司这边详细奏疏,都发给各部堂审阅,

从南边运送的木料,可是勘察过后,林密路难行,大料根本运不下来,这才改成从江南水运过来,三年的工期,今岁,一年就给完成了,工部是出了大力的,之所以内务府借船,皆因运送木料之事,船都翻了好几艘,

但是,含元殿,还是修成了,现如今正在改建,成了恩科分考场,对了,听说现在好像改建都完成了,为了皇上,我们这些人,什么苦都能受,可下官就是不懂,各位大人都是干着朝廷的事,为什么干的多的,受的委屈就越多,明白的事,还要想着怎么扳倒对方,何其阴险。”

看着平日里不出声的左丞大人,如今竟然明目张胆的在朝堂斥责,卢文山和顾一臣,就把目光看向坐在前段椅子上的首辅李大人身上,戴权此时脸色也不好看,陛下疑心,他是最知道的,怎么会这样,

“这些都是有迹可循,李大人说的没错,户部应该签字,”

目光竟然看向首辅李大人,可惜,首辅大人闭目养神坐在那,似乎是睡着了,

沈中新把账册一合,张口就说,

“诸位大人,说的都在理,但是,户部的银子就这么多,要是像去年一般,仅仅不到半年,就把户部一年的赋税,全部用完了,今年朝廷就需要另外增加百姓赋税,填补亏空,

来之前,核对了各地赋税,不少地方都已经把赋税加征到了元丰十一年的了,如此下去,户部难以为就,天下百姓更是难以为继,京南民乱就在眼前,前车之鉴啊,”

沈中新竟然提到了京南,显然也是急了眼,让张瑾瑜有些看不懂,户部挑起来的事,用意何在,吏部的阻拦在情理之中,但是李家父子,用意何在?左右帮衬,还是左右逢源,亦或者是另有深意,

这他奶娘的!

三股势力,打的是谁,看不懂啊,还有沈中新,聪明反被聪明误,不是自投罗网吗?

“既然沈大人仗义执言,那沈大人,你应该觉得,此事应该谁承担呢?”

李潮生目光如炬,咄咄逼人,冲着沈中新问道,

“李大人,本官可能没有这个意思,叫谁来承担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还是按照去年那样,不按预算开支,寅吃卯粮,则卯粮吃完以后,真不知我大武朝,还能有什么可吃的,”

稍等片刻,

没有出声的吏部侍郎杨卓,看到李潮生是向着自己的,心中计较了一番,又出来呵斥一番,

“沈大人言重了,照你这么说,去年江南修河堤,为朝廷赈灾,为边军送银子,这就把我大武朝吃的山穷水尽了不成。”

“那是杨大人自己说的,本官可没说。”

沈中新丝毫没有惧怕之色,立刻反驳道,让谁,都不能让吏部的人,平日里没看出来,杨卓竟然会如此难缠。

“那你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

李潮生一挥手,向前紧紧逼问,

“什么意思,你不清楚吗,是不是今年还要像去年那样亏空啊,这么多银子,未必没有人中饱私囊,沈大人说的极是。”

吵得正是激烈的时候,礼部侍郎萧子恩忽然出列,出言帮衬,仅仅是这一句话,众人还在惊讶的时候,

李潮生猛然站出来,大声喊道,

“戴公公,如此问题的回话,奸臣已经自己跳了出来了,沈中新是一个,还有萧子恩也是一个,”

这一句话,连奸臣都叫出来了,

不说文武百官,就算是武皇自己,脸色难看至极,阴沉的面目彷如能滴出水一般,武勋那边,直接噤了声,谁都不敢议论,奸臣要是坐实了,这官可不是没了的问题,那是要杀头的,

文官那边,静的可怕,更是落叶可闻,大气都不敢喘,

礼部侍郎萧子恩,脸色涨红,伸手哆嗦着指着李潮生,没想到刚开口就被逼到了墙角,立马反驳,

“李潮生,你算什么东西,仅仅是一個政通司左丞,跑腿的人,竟然在陛下面前,搬弄是非,口出狂言,要不是靠着你父亲首辅大人坐在那,哪有伱说话的地,奸字怎么写?是一个女字加一个干字,本官到现在,只有糟糠之妻陪伴左右,粗茶淡饭一日三餐!

李大公子,你呢!就在昨日,你已经娶过了四房妻妾,还要再娶,并且是妻妾同日进门,一娶就是两个,算起来,已经有六房妻妾,京城谁人能比,奸字一说,恐怕加不到萧某头上吧,”

此话说的极为漂亮,让整个堂内的文武百官,心中暗自赞叹,就连张瑾瑜,也多看了萧侍郎一眼,这话回的厉害,真不愧是礼部的人,随口一个借口,都能找出错误,话说的也对,奸字,还真是一个干一个女,娘的,这也太形象了。

只有李潮生满脸涨红,也不知是气的,还是被羞辱的,如今,整个朝堂都知道他娶了六房妻妾,急切间,吼道:

“不要东拉西扯了,萧侍郎,朝廷之事,人人可言,本官虽然官小,人微言轻,但是一颗心,始终忧心朝廷,

依下官看,不光是你,还有一些人,就是元丰六年,前年腊月时候,前户部侍郎元泽,诽谤朝廷,贪污受贿的后台,未必没有你们,是谁挑唆的,谁心里清楚,哼,此事,家父一直有疑问,堂堂户部侍郎,这边一死,沈大人竟然坐上了这个位子,原本的户部员外郎崔德海,如今还在诏狱蹲着呢,怎么,这一切,敢做还不敢承认吗!”

李潮生的一番话,简直是石破天惊,内情竟然是这样,一问之下,无人敢回答。

寂静的大殿内,

气氛极为诡异,

忽然,

高位上的武皇,突然开口问询,

“李首辅,你来回答,你儿子说的,诽谤朝廷的元泽,有后台,而且后台就在你的内阁里,你来说,谁是元泽的后台?”

武皇这一问,让不少阁臣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卢文山和顾一臣脸上也绷不住了,尽皆跪拜在地,

首辅李大人,慢慢起身,回身之后,跪拜在地,这一拜,文武百官也随之跪下,

“回陛下,犬子孟浪,胡言乱语,这里,没有元泽的后台!”

“哼哼,没有后台,那元泽,为什么会把户部朝廷用度,核算那么清楚,你儿子,这么说的明明白白,朕听了,不像是编出来的。”

武皇摸着衣袖,虎目四下看去,人人都是低着头,人心隔肚皮,想着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首辅李大人,在地上磕了头,回道;

“启奏陛下,朝廷历来无私账,元泽身为户部侍郎,这一点核算,还算不明白,那他就该撤职了,去年账目,比之前年用度,江南运河两岸的修缮,扬州端,苏州口岸,还有金陵西岸,都是花了银子扩建的,京南大旱,都是明发折子上奏的,内阁司礼监用印,明发的银子,”

“那,宫里修建含元殿,还有其他殿宇的费用,这些他怎么也知道?”

武皇心思多疑,这些名目,元泽怎么知道的,

李崇厚不急不缓,回道;

“陛下,这就说明是工部走的明账,没有人中饱私囊,皆有寻可查。”

安稳的回答,让文武百官心中一松,张瑾瑜心里忽然冒出来一个词,姜还是老的辣,佩服啊,这都能圆过去。

“朕,最喜欢一首道家诗词,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这首诗,是唐朝李翱的问道诗,朕最喜欢的就是最后一句,云在青天水在瓶,你们这些人,有些是云,有些是水,所做的事情不同而已,都是忠臣,没有奸臣,起来,都起来吧。”

好像是雨过天晴,众人心中一松,山呼

“谢皇上,”

文武百官都起身立着,不敢造次,

起身后,

只有李潮生不明白,今日安排好的一切,为何,爹会收手,这眼神颇为不解的望着,前面父亲的身影。

龙椅上的武皇,哪里没看见,整个大殿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哼了一声,

“李潮生,不要这样看着你爹,要好好学着,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陛下,他们就是欺瞒,所言不实,甚至有些话,和元泽说的如出一辙,”

李潮生还是不愿意放弃,大好机会就此浪费,如何能让李党心灰意冷,

可是武皇周世宏,看着李潮生,忽然想明白首辅的用意,笑道;

“如出一辙,也没有什么不好,元泽罪有应得,只是背后哪个太监下的黑手,戴权,你去查查,让那些人也下去陪着,”

“是,陛下,老奴一定会查出来。”

戴权赶紧应了声,没想到,终日打雁,今日却被大雁啄了一下,

武皇笑了笑,继续问道,

“嗯,李潮生,听说你昨日娶亲,一次娶了俩,俗话说好汉才娶六房,不少了,洛云侯如今才三妻两妾,还比你少一个,他也不行啊!”

不说文官那边,武勋这边,不少人投来羡慕的眼神,张瑾瑜心中埋怨,怎么什么事都扯上自己,那些老国公,有的娶了九房小妾,都没人说,自己才得了几个,一,二,三,四,这,算下来,好像还比李潮生多一个,林黛玉陛下给算上了,但薛宝钗还没算上呢,另外还有妙玉。

娘的,大哥不说二哥,哎。

李潮生满脸大汗,跪下来,请罪,

“陛下,都是臣的错,臣回去后,就将几房小妾送回娘家,臣自罚。”

“哈哈哈!送回去,送回去你让那些女子怎么办呢,留着吧,以后心思向着朝廷,为朝廷考虑,今个说话,朕看在眼里,有些话能说,有些话斟酌的说,不可信口开河,至于说那些亏空,兵部的事,”

拖了一下长音,把目光看向躲在武勋人群中的洛云侯,莞尔一笑,

“洛云侯,你出来说说,兵部的事,那五百万的亏空,该怎么办?”

张瑾瑜心中咯噔一下,都这样躲着了,怎么还能被点名,再说了,十几万两银子的事,还能解决,五百万两,换谁来都搞不定啊。

有些为难的时候,感觉也不对,陛下的意思,是解决亏空本身的事,还是因为,刚刚他们这些争论把船给挪用的事,应该是两者兼顾,但话说回来,五十艘楼船大舰,你们说分就分,一条也没留下,这吃相也太难看了,真是没法说。

张瑾瑜先是挪步出列,对着高台一抱拳,拜道;

“回陛下,臣有些没听明白,按照沈侍郎所问,工部造的这些楼船战舰,本应该是给兵部,漕运总督府的,一共五十艘,但是年底一报帐,银子花了,船没了,换谁都不答应,但是船确实造出来了,说是挪用,但是挪用干了什么,做了哪些,又赚了多少银子,可有记录?”

张瑾瑜也不先回答,反问几个问题,目光看向前面几位部堂的侍郎,既然船给人拿了,拿去干什么,谁知道呢?

高位龙椅上的武皇,嘴角微微翘起,果然还是这小子,问出了关键,这点,朕还真没想清楚,

“楼侍郎,你说说船给谁了,拿船的人,各自汇报一下,用船干了些什么,赚了哪些银子?”

工部侍郎楼孝若听了,额头的冷汗都溜了下来,顾不得擦汗,回道;

“回陛下,和侯爷,工部五十艘船,去向刚刚也说明了,市舶司借用二十艘船,内务府借用十艘船,工部自留了二十条船,先不说那三十艘,毕竟借用就没有归还,工部自留的二十艘船,去年年尾前运送大料入宫,有一个月之久,

前年,则是帮衬运送了不少南北货物,一艘船赚银八千两,总计十六万两银子,年后地龙翻身,又往宫里运送些修缮大料,节省了工部费用,剩了约有十万两银子,总计盈余二十六万两。”

楼孝若口若悬河,账目历历在目,牢记于心,说的分文不差,这些船运送什么,怎么接的银子,都是他亲手安排的,怎么会不知道,所以,很快就说了出来。

但是他的话,让不少官员颇为吃惊,这么赚钱,就连张瑾瑜也没想到,几艘船,几个月就折腾出二十多万两银子,不过想来也是,现在运力最大的,也只有运河上跑的船,楼船也只有朝廷有,跑一趟商路,自然是赚的多,民间那些船小,只能赚个辛苦钱,关键投入太大了。

“楼侍郎不愧是工部的人,生财有道,这些,楼大人能如实说出来,也可见楼大人问心无愧,”

张瑾瑜夸赞了一声,而后对着高台高呼,

“陛下,珠玉在先,工部能在保证宫里修建大殿进度的时候,还能在短时间内,攒下这些银钱,臣认为,工部没错,而且是帮了朝廷大忙,不说别的,恩科后日开考,明日,考官就要进殿,今岁恩科人数,历年之最,几千学子如何安置,都是大问题,有了含元殿,也是照顾了朝廷大部分子弟,臣虽然说话不中听,但也是事实,”

文武百官一听,尽皆点了点头,家中有适龄待考的,还有些不一定能考上,但也让参与进来的亲朋好友,不在少数,能入宫参加恩科,说不得也是因为洛云侯的安排,这样一来,洛云侯送给百官的人情可就大了,毕竟下一次,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

“洛云侯,你倒是会取巧,说的中听,但是朕是让你解决亏空问题,不是让你提出问题的。”

武皇心中有些好气,但也知道洛云侯想要说什么,内阁做事,以后定要盯着些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