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718章 先行祭天才是

红楼之平阳赋 第718章 先行祭天才是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718章 先行祭天才是

第718章 先行祭天才是

含元殿,

院子当中尽是忙碌的身影!

张瑾瑜带来的人,初步也把营地搭建起来,最起码帐篷什么的,早就给搭建好了,另外在东边墙院下的花坛里,埋锅造饭,

另外,从后院打了水,把一只肥羊宰杀干净,就等着生火烤了。

襄阳侯看的胆战心惊,洛云侯胆子也太大了,那几颗树,乃是江南上好的香樟树,驱蚊凉爽,如今,竟然成了拒马,和烧火的引物,实在是暴殄天物,关键,那口大鼎,几名士兵早就过去,拿着清水冲刷起来,忍不住又劝道;“侯爷,要不然找个地,挖了坑,把那羊烤了,这个大鼎,都是祭天用的,俗话说沐浴焚香,进了这里面,没祭拜也就罢了,怎可大不敬。”

张瑾瑜此时,坐在椅子上,旁边还有一个桌子,上面摆着瓜果糕点,还有茶水,椅子和桌子,自然是从偏殿里给搬过来的,话说露天吃饭,还真有看头。

瞧着襄阳侯紧张的样子,张瑾瑜再看看那口大鼎,祭天用的,他怎么不知道,储年也没说啊,

不过,既然襄阳侯说了,先给祭天不就行了,“柏兄放心,不就是祭天吗,咱们先给祭天就好了,来人啊,准备一下,宁边,可带有香。”

“侯爷,香有是有,只是咱们用的有些普通,引火之用的那些,要是用来祭天,会不会不太好。”

宁边在身侧听着,迟疑一下回道,哪有恩科的时候带香来的,军中用的香,都是作为引燃物之用,并不是太好,这会不会不合适。

张瑾瑜瞧着前面,已经洗刷一新的大鼎,竟然是金光闪闪的金色,不是自己想来的青铜色,话说,青铜色那样子,应是后来埋在地里生锈的,唐朝谁说的,金樽清酒斗十千,普通人也不能都用金子做的酒盅喝酒啊,这样一看,还真是美不胜收,“这你就说错了,所谓心诚则灵,咱们一起诚心拜一拜,香只要用了,那就是香火,没用,也不过是引火之物,柏兄,你说呢?”

襄阳侯也被张瑾瑜的一番说辞,说的无法反驳,抬眼看了看不远处,院子中央的大鼎,这个祭天之举,不管在哪里,确实要大办特办,可是如此简陋的条件,也只能心诚则灵,各路神佛,也只能将就了,罢了,看这样子,洛云侯是铁了心了,只是为何非要用它烤什么羊肉呢,遂问道;

“侯爷说的也算有些道理,但是为兄不明白,为何侯爷分要用它,烤羊肉呢,祭天用大鼎上香,没听过用来烤食物的。”

襄阳侯的疑问,也让宁边有些疑惑,说的也没错。

却没料到张瑾瑜哈哈一笑,竟然也赞同其说法;

“柏兄说的没错,都是天恩,祭天自然要有祭天的法子,咱们带的这些干粮等物,上不了供桌的,在关外,都是拿着各种熟肉摆上,”

张瑾瑜又伸手指了指整個含元殿,空旷肃静,但又极为感觉不妥,

“新修的大殿,无人居住,恰逢恩科考试,百无禁忌,作为主考官,祭拜也是应该的,既然需要祭拜,索性杀了头羊,直接放在大鼎里,不是更好,让含元殿有个生气,柏兄以为否。”

“这”

看似荒诞的解释,又颇为有些道理,柏广居迟疑的时候,身后传来一声爽朗的笑声,

“啊哈哈,侯爷说的好啊,下官还想着,开启龙门怎么祭拜呢,侯爷这是想好了,正好,下官拿了不少祭品还有上好的供香,”

张瑾瑜二人听到笑声,回头一看,原来是储年大人已经从马车下来,手中还拿着几把粗壮的檀香,“宁边,把东西收了,让人,搬个桌子,把贡品摆好,记着,大鼎里面把那些烧的灰烬放里面,铺上一层,咱们先给大殿开个光。”

“是,侯爷,”

宁边一抱拳,招呼了几人,就过去了,张瑾瑜则是拉开身边的一个椅子,邀请道;

“储大人,怎么回去一趟,立刻就满面春风,精气神都回来了,快,坐下歇歇,这几日,可是劳烦你了。”

见着储年大人,一脸的红润之色,也没了走之前的黑眼圈,当然,淡淡的印记还是有的,不过这满血复活的样子,还真是好奇,难不成是储年夫人施以援手,缓解了储年大人的疲劳不成。

“见过侯爷,见过柏兄,二位久等了!”

储年走到近前,对着二人一抱拳,施了礼,就坐在身旁,不过,对着襄阳侯的称呼,也让张瑾瑜留了心,柏兄,难不成二人不光认识,还很熟悉吗,

“快坐下,喝口茶水,这可是本侯,从府上拿来的江南云雾茶,对了,储大人,你和襄阳侯这么熟吗?”

不经心的问了一句,手上还拿过一个茶碗,亲自给储大人倒了一碗茶,推了过去,储大人伸手接过,道了谢,抿了一口茶水,回道;

“侯爷,下官和襄阳侯也说不上熟悉,亦或者不熟悉,当年下官在翰林院的时候,柏兄常来借书稿,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后来也不知怎么,柏兄就不来借书稿了,好久都未见到,”

储年摇了摇头,轻笑一声,想当年,柏广居还没继承爵位的时候,在国子监读书,经常来借读书稿,本以为是苦读诗书经意,哪知后来,竟然是为了应付夫子的检查,而抄阅的,以至于有些日子,储年不想理他,后来也不知哪天的时候,人也就不来了。

襄阳侯叹了口气,脸色羞红,说到此事;“储兄是怪本侯抄袭书稿了,那时候不懂事,夫子查的严,不得已而为之,后来家父因病去了,继承了爵位,反而不需要去国子监了,也就把书放下了,但也要多谢储兄,那时候多亏了你的书稿,要不然,夫子检查课业,如何混过去。”

襄阳侯也不禁感叹,那时候的事,转眼间,都有十余年了,

这一番解释,让张瑾瑜不由的多看了他们二人一眼,尤其是襄阳侯的解释,这不就是在外面创业失败,不对,读书失败,回家继承家产吗,这也真的是**裸的炫耀,储年好歹也是科举出身,一步步考上来的,刚想怼一句,忽然想到,自己不也是一样吗。

“哎呀,原来柏兄读书,也是半途而废,这样说来,咱们三人,也就是储年大人,学问最高了,”

“侯爷,说笑了不是,侯爷诗词名满天下,下官怎敢在侯爷面前班门弄斧。”

一听见洛云侯的夸赞,储年就不敢认同,别人说了还好,可洛云侯,随便一首诗拿出来,自己也比不过,何来学问最高之数。

“储大人客气了,诗词是天赋,学问是苦读,要算恩科考试,我和襄阳侯二人加起来,也考不过储大人,说正事,明日考官入殿,后日乃是学子入殿,就按之前商量的,统考,至于睡的时候,分开睡,由着我领的亲兵看护,巡考官巡视,避免舞弊的事发生,你们二位觉得如何?”

听到洛云侯问话,储年倒没有先开口,而是看了一眼襄阳侯,毕竟整个大殿改造,都是他亲自督促的,睡觉的地方也做成了隔断床铺,互不干扰,只要有人看着,舞弊绝对不会出现,见到二人把目光看过来,襄阳侯柏广居有些傻眼,他都没来,怎么知道内里的情况,哪里敢胡乱提建议,一抱拳苦笑道;“侯爷和储大人定下就成,这几日,我也没来一趟,不知其情况,但是贡院那里还是知道一些,都是单独的考棚,相互看不见,听侯爷说的统考,在大殿里人数那么多,想来就是和殿试一般,这也尚可,就怕睡觉如厕,排队离开的时候,那些人会不会有小动作,”

这也是张瑾瑜和储年担心的地方,不过也有了解决的法子,“柏兄说的没错,人混在一起,就显得麻烦,人一多,更是看护不过来,但也好办,不管干什么,一排排的人,排队走,沿途都有考官看着,应该无大碍,”

“侯爷,倒也是好办法,不过这样一来,考生还没什么,还能睡好,就是咱们的那些监考官,可就难了,需要的人可不少,南大人那边,翰林院不少官员,都上了年级,可不能这么熬着啊。”

襄阳侯听见侯爷的办法,倒也稳妥,人多排队,也就不会乱,可是维持秩序的考官,人就需要很多,历来科举时候的考官都是有数的,如今含元殿要的人多了,那贡院那边不就少了,南大人应该不会同意吧。

见到柏广居这样想,储年大人也随之笑了一声,“柏兄想的周到,这些,侯爷都想到了,贡院那边,南大人仅仅派了下官一人来此,翰林院那些官员,是一个人都没来,你可知侯爷要了哪些人监考阅卷?”“什么,就来了你一个人。”

柏广居瞪大眼睛,有些不相信,再看了周围一眼,难不成靠着侯爷身边的这些亲兵,人数也不够啊。

“储大人,那伱说说,阅卷的考官和巡查官员,侯爷要了什么人,无非也就是翰林院的人,比较清闲了吧。”

“柏兄这话可就错了,在京城,最闲散的可是那些言官,还有六部给事,他们没什么事,”

储年言到于此,不再多说,

只有襄阳侯咽了咽唾液,不会侯爷要了言官来此监考,那些人,侯爷真敢要啊。

“侯爷,不会是,您把那些言官给要来了吧?”

“嗯,要了,还要了不少,本侯觉得,那些言官都是人才,有血性,别人不敢说的话他们敢说,本侯就喜欢他们大无畏的精神,大武朝廷就缺的就是他们,储大人,柏兄,你们也知道,朝廷弊端很多,尤其是贪腐,只有这些言官,说了你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话,何错之有,本侯就是要他们监考,那些滥竽充数的世家子弟,勋贵之亲,望族族人,有些官员不敢说不敢问,但他们敢,本侯就是要看看,谁的头那么铁,敢舞弊科举。”

张瑾瑜冷着脸,摸索着身上宝刀,这一次,查案子,怕是不好查了,只能以铁血手段处置,让其家人出面闹一闹,顺藤摸瓜,看看能不能找出线索,毕竟花银子买考题,这银子,考生拿不出来啊。

二人见到洛云侯的样子,尽皆沉默,心中疑问更多,或许是陛下想的法子,这样一想,二人倒吸了一口冷气,回想去年科举的事,虽然查了,但也是无关痛痒,显然陛下还记得,尤其是储年,坐立不安,这些事,陛下要是真的要查,那南大人,不是受了无妄之灾,毕竟南大人也不可能知道谁舞弊了。

就在三人各自有着心思,沉默不语的时候,宁边领着人,早就把大鼎那边收拾妥当,一个杀好剥皮的黄羊,就架在大鼎里面,大鼎南边,有一张桌子,摆放了好多贡品,最前端,摆着几个陶碗,还放了一坛酒在上面,看着安排差不多了,

就回去禀告;“侯爷,都准备好了,羊也给架上去了,您看什么时候祭天。”

张瑾瑜拍了拍衣袖,起身看了过去,确实,弄得差不多了,“那还等什么,把人都喊过来,一块祭拜一下,保佑咱们此次恩科顺利,储大人,柏兄,你们说呢?”

储年和柏广居同时起身,一同拜道;“听侯爷的,祭天保佑恩科顺利,”

“好,请。”

道了一声请字,率先迈步走了过去,

身后的宁边,紧跟着喊道;

“集合列队。”

一声令下,还在忙活的侯府亲兵,瞬间放下手中的活计,急速跑了过来,在宁边指挥下,立在供桌南侧,只见张瑾瑜三人,领头站在供桌前,捧了一把泥土放在供桌上,先是点燃了三炷香,嘴中喊道;

“今岁恩科,承蒙陛下开恩,令含元殿作为考场,实乃天家恩惠,恰逢今岁恩科人数,乃是历年之最,我大武朝正逢盛世,国泰民安,借此宝地,祭坛保平安,拜!”

念完之后,先插上了三炷香,另外还拿了一把香,扔进了烧的火旺的大鼎里,襄阳侯和储年,也随之后上了香,在那跪拜,

这一幕,也被刚刚走进含元殿的武皇,看的正着,望着院内,整齐的队伍,周世宏眯着眼问道;“洛云侯他们是在做什么?”

“回陛下,想来侯爷是在祭拜,含元殿刚建好,如今启用,理应祭天告知,看样子,侯爷领着人在祭天呢。”

戴权瞄着远处,

那一群人的前头,洛云侯和襄阳侯,先后上了香,把香火扔进了大鼎里面,但是,大鼎上面,放着一个羊在那烤,就有些看不明白了,不应该是放在供桌上的吗,

略有些惊异,想来陛下也应该看到了,偷偷瞄了一眼陛下的脸色,和平常一样,赶紧又把头低下,“嗯,亏他小子还记得,此事,做的顺心,就是,怎么把营帐,立在这边了。”

武皇周世宏,略微扫视了院内一眼,洛云侯的营帐,全部扎营在大门两侧,只留了一条路,路两侧,竟然还在搭建什么,看着长长的木头,还未修好,又问身边的禁军守将于定之,“于将军,你看这些是做什么用的?”

此时的于定之,带着禁军跟在陛下身后,一言不发,听见陛下问询,赶紧快步跑上前去,看了下两侧的长木,一看就是刚刚砍伐的,应该是搭建围栏之用,

“回陛下,这些长木都是刚刚砍伐的,想来是洛云侯作为围栏之用,把营地和路面隔开,要不然,营地和路混在一块,那些考生万一走错了可不好。”

显而易见,就是拦路的,话说他们禁军是不是也要弄这些,万一有的考生不长眼,进了宫里,走错了路,那不是自己的过错吗,想到这,心中一紧,不过他带来的禁军数量不也少,到时候,把路两侧围起来就行了,谁敢乱走,也别怪他于某人不给面子。

“嗯,说的也是,于将军,崇文门距离含元殿的正门,还有些距离,这距离,你可要留些心。”

武皇这话,算是提点于定之,含元殿内,是洛云侯的责任,殿外,则是禁军的责任,可别到时候,出了差错,让朝廷为难,

“是,陛下,末将早有对策,禁军人手不少,末将直接把路给围起来,必然不让考生胡乱走的,”

“于将军心中知道就好,别让朝廷为难。”

身后的戴权也随之附和一句,有些话陛下不好说,他能说,之所以把他调过来,就是因为宫中规矩多,这点路虽然不远,可是有些事不能大意,所以,用意昭然若揭,于定之岂能不明白,一抱拳道,“请陛下,和督公放心,这几日末将就守在此处,必然万无一失,”

“那就好,”

留了话,武皇早就领着人进了院内,戴权随后拍了一下于定之臂膀,带着人紧随其后,而前面,张瑾瑜见到二人都上完了香,又是大喊一句,“全体跪拜,”

自己领着头,先行跪了下去,又喊道;

“一拜天地,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