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752章 该来的不曾来

红楼之平阳赋 第752章 该来的不曾来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752章 该来的不曾来

第752章 该来的不曾来

酒楼内,

随着大公公问话,众人落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尤为是知府贾雨村,不断地给使眼色,提醒一番,但是马广诚故意熟视无睹,“禀大公公,下官曾派人去西城门迎接大公公到来,谁知没见到大公公车架,反而是见到有人带着车队,从西城悦来春酒楼,做了酒菜,端到西城门阁楼之上,好似是开了宴席。”

也算是马广诚胆大,没确定的事竟然都开口说了,本应该派人确认一番,知道时间不够,只能凭着猜测,毕竟沈万和组织在此摆下宴席,那西城门的酒宴,不定是给杨公公准备的,所以才敢大胆妄言。

只是这样,让有些欢快的气氛,沉闷下来,杨驰脸色瞬间阴沉,景大人这是,给杂家摆脸色不成。

此时,

沈万和心中也有些疑惑不解,不是安排自己接待大公公的,如何又在西城门阁楼上摆宴席,眼看杨公公脸色越来越差,就说道;“怎么回事,茶水还没有沏好?”

“回大人,这就好了。”

几个伺候的丫鬟,低着头,把已经冲泡好的茶水,一一分到几个茶碗里,而后各自送到几位大人身前,只是却没有送给沈万和,只有刚刚煮沸的白水,倒了一碗,端起来小口喝了一口。

而其余人,

被沈万和一插言,回了神,

“杨公公,请,沈大人的茶,可不一定能喝上。”

贾雨村迅速给马广诚使了眼色,后者赶紧落座,陪笑道;“是啊,杨公公,下官想喝一口沈大人府上的茶品,不一定能喝到,今个,就沾了杨公公的福气,喝上一口。”

“呵呵,看你们说的那么玄乎,杂家就尝尝,”

杨驰莞尔一笑,并不在意刚刚所说的话,端起茶碗细细闻了一下,深深一了口气,叹道;

“果然是好茶。”

沈万和笑了笑,

“杨公公,此茶,乃是今年的镜湖北山的云雾茶,赶在夜里露芽的时候采的,用的是镜湖,湖中央的那一封泉眼的水冲泡,殊为难得。”

刚介绍完,杨公公和几位大人,都端起了茶碗轻轻啜了一口。

“好茶。”

一声惊呼,贾雨村赞出了口。

“是绝品的好茶。”

马广诚也跟着附和。

只有沈万和歉意地笑笑:

“就是因为绝品,所以产得少,之前给庄大人和景大人各准备了两斤,各位大人委屈点,每人准备了一斤,至于大公公,剩余的五斤茶叶,全部孝敬给您。”

杨驰又抿了一口茶水,清香甘甜,回味无穷,果真是难得极品,五斤茶叶,也够了,回去还要孝敬督公,还有侯爷那一份必不可少,五斤可不够啊,布政使庄大人那边,倒是可以匀一些,“嗯,这东西,杂家收了,不过还是少了些,这样,听说庄大人不爱饮茶,偏偏喜爱摆弄天下鲜味,嘴上好那一口美食,所以那边就不要送了,就跟他说,杂家还要往京城送一些孝敬,让他多见谅。”

杨公公端着茶碗,继续抿了一口,言语间虽然是劝诫,但是语气却不容忽视,在京城的时候,就听到内阁说,江南庄大人的折子,上个不停,反对陛下定下的调子,像之前,听赵公公说过,此人单独约了洛云侯,品尝天下鲜味,不就是几个破豆腐炖的,还什么天下鲜味,京城名厨那么多,杂家怎么就没听说过呢,

也就是洛云侯心善,都给他点老脸,今个,偏偏杂家就不给他脸了,赵公公能办的事,杂家要管,赵公公办不到的事,杂家还要管,想进司礼监,就要心狠。

杨公公此举,落在众人眼中,都有些惊骇,看来大公公是不打算试探了,明摆着车马,警告布政使大人,可是布政使大人身后,还有着东王府的势力,这样一来,江南既不是又要掀起波澜。

沈万和显然也意识到了,迟疑片刻,笑着摇摇头,他还有选择吗,“杨公公放心,下官会派人去解释的,都怪下官,茶叶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劳烦公公不够捎带的。”

“嗯,你就明说,什么解释,有什么好解释的,至于茶叶的产出,无非就是这些,为何怪你,杂家也不是为难你,实话告诉你,京城要送的人多了,老祖宗那边,还有侯爷那边,都要分润一些,内务府的王公公,御马监的赵公公,杂家不都是需要照顾一番,五斤,一人一斤都不够啊。”

杨公公的话,让桌上几人,喝茶的手不自觉的抖了一下,从杨公公口中,随便一人都是高不可攀,更遑论眼前的这尊菩萨,沈万和有些坐立不安,这是埋怨他想的不周到,还是提醒自己,

“杨公公所言,下官定然去照做,都怪下官想的不周到,请大公公见谅。”

见沈万和开了口,剩下的三人怎么还坐得住,贾雨村一抱拳,先出声,

“杨公公,都怪下官没有眼色,下官不好茶水,所以下官的这一斤茶叶,还请杨公公笑纳,”

贾雨村出了声,余下二人赶紧起身,各自躬身一拜,“还请杨公公笑纳。”

这就是跟风了,

杨驰此时摇着头,伸手安抚,让其坐下,“哎呀,几位大人的好意,杂家心领了,不过就像沈大人所说,总共那么多,就稀罕,要是都给杂家,杂家心里反而就看轻了它,反而不美,这些茶叶,几位大人留下慢慢品,茶哪有不喜欢的,坐下。”

“谢杨公公赏。”

三人异口同声,复又安稳落了座,神情也不是那么的紧张了。

说完话,杨公公去放茶碗,眼角一撇,却发现沈万和的茶碗里,竟是一碗白水,这是?

“沈大人,你给我们喝的,是绝品的云雾茶,你自己呢?怎么反而喝了白水!”

这一问,又把知府三位大人的目光吸引过来,抬头一望,沈大人面前的茶碗,竟然是白水,清澈见底,这是为何?

沈万和摸着眼前破旧的茶碗,笑了笑,“回公公,下官习惯了,喜欢喝白水!”

这解释,让杨驰如何信,给身穿官服的几人,上的是绝品云雾茶,给自己的是一碗白水,别人都是崭新的青花瓷茶具,自己的却是个破碗,而且沈万和这一身衣物,并不是绫罗绸缎,穿的仅仅是粗布麻衣,脚下的补丁,清晰可见,这里面,是做给自己看的。

瞧了一眼,杨公公眯着眼,出声问道;

“都说你沈万和是江南首富,你们瞧瞧,都是跟自己过不去的人。”来江南的之前,织造局什么样,沈万和又是何人,皇城司的人早就查的一清二楚,想要瞒着他,如何能瞒得住,杨公公抿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

“三十五座作坊,四千架织机,江南运河边上,二十多万亩桑田,你沈万和府上,还有上百家的绸缎行、茶叶行、瓷器行,米铺行,包括眼下的这座酒楼,如此家财,却整天喝白水吃斋,不到日子不沾荤腥,鲜味绝不留口,还穿着粗布麻衣,裤子都是打着补丁!你这个穷!装给谁看呢?”

杨公公的话音一落,贾雨村和马广诚都对视一眼,显然这些事是毫不知情,不过也能理解,沈万和一直在苏州待着,金陵回不了几趟,而且自己不过是一地知府,见到次数也不多,沈万和这种穿着,却未见过,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些事,看走眼了,

除了身边同知胡文玄默不作声,通判马广诚也是心思灵巧,知道此事另有隐情,不敢插言,只是沈万和的举动,实在是想不通啊,堂堂江南首富,就算是不喜欢,也不应该吃的如此寒酸,每日粗茶淡饭,谁能受得住。

沈万和脸色有些哀荣,面皮上的皱纹泛起,鬓角的一丝发髻散落,显得有些落寞;

“都说卖油的娘子水梳头,不说寒掺是哭穷,下官这些织机绸行,各大商铺,可都是为织造局开的。哪一天,织造局要是不需要沈某,一脚踹了下官,下官粗茶淡饭,照旧能活。”

“哈哈,沈大人是说笑了,”

杨公公养抬高嗓音,看来,沈万和心中有着担忧啊,“就算杂家真想踹了你,可是朝廷的织造局,少不了你沈万和,好好干,干的好了,有赏,干得不好,沈大人心中有数,”

“杨公公放心,只要朝廷需要,沈某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沈万和脸色一正,自然知道杨公公话中的意思,干得好有赏赐,干得不好,那自是有惩戒,惩罚有重有轻,需要自己掂量,至于怎么是好,织造局产出的是绫罗绸缎,那不就是银子吗,

杨公公点点头,沈万和还算是个知趣的人,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能做到江南首富之位,人还能差了,索性开门见山的,就把织造局最为紧要的事说出来,

“好,既然如此,闲话少许,贾知府,马通判,你们二人也要好好听着,此事,事关重大,也是杂家来江南的意思,不管何人,要是挡着朝廷的路子,那可就别怪杂家不客气了,”

贾雨村三人听了,心中凌然,想起景大人在江南彻查田亩计数的事,虽然还没动手,但是调子定下,也只能前行了,赶紧起身,回道;

“杨公公哪里的话,只要是朝廷需要,我等必然竭尽所能,为朝廷,和陛下分忧,”

“好,”

杨公公大赞了一声,看着眼前的三人,心中就有数了,要想推行“改田为桑”的事,靠着景大人强硬手段,是不行的,还要有两手准备,俗话说先礼后兵,以柔克刚,现在金陵实行,只要金陵一动,江南各地,谁敢再阻拦,这第一步,是最难的。

“杂家也不废话,说正天吧,到了江南,老祖宗可是交代了,从工部运来的织机总数,加上原有的,织造局的织机要保持一万之数,那产的锦布丝绸,可最低要翻一翻,所以,生丝是关键。”

这话一出口,就有些冷场,景大人改田为桑,处处受阻,不得已来个清查田亩之数,虽然查的清楚了,可是改田为桑的风声是出去了,却没个动静,想要增加生丝,就需要养蚕,蚕要吃桑叶,这无解啊,庄大人是明摆着反对的,让下面的人左右为难,只是不知,杨公公为何不上书朝廷,把庄大人调离呢,贾雨村心中存疑,拐弯抹角问询一番,“杨公公别着急,朝廷的事,我等竭尽所能,但是人微言轻,知府衙门能配合的,公公尽管吩咐,可是景大人来了这么久,也不见动静,只是听说布政使衙门传出话,想要江南安稳,一地官府,两个意思,我等实属无奈。”

“是啊,杨公公,中丞大人都不敢擅自动手,要是咱们出手过猛,这干系,可就是太重了,”

马广诚感触颇深,本以为景大人到了,能有一番作为,自己也有可以博个前程,谁知庄大人的反应竟然那么大,有不少官吏都被撤职查办,其他人在想担子压肩一头重,那就要好好想想了,“嗯,说的都在理,庄大人啊,是个好官,可惜看不到前路,也只能这样了,尔等是为朝廷效力,在其位谋其政,何故多想,”

杨公公笑了笑,并未回答其中缘由庄大人不懂,不仅是因为东王府,还是因为吏部尚书卢阁老,江南一句一句动,怎么会瞒住他,现如今,朝堂文官也不是两派相争之局,反而是三足鼎立局面,李党不甘寂寞,再加上勋贵在里面搅合,京城朝居怕是难了。

沈万和坐在一侧,一直聆听几位大人的话语,算是明白了官场这边的态度,织造局想要增加丝绸锦布产量,就需要增加生丝供应,说到底,还是改田为桑的事,织造局再有本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换谁来,都不能凭空变出来,也不知道朝廷为何这样着急。

“杨公公,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下官也不拿捏,想要绸缎锦布,就需要生丝,就是要增加桑叶产量,所以景大人的事,就不能不做,但是,江南百姓也需要吃饭,这些都是矛盾,”

说着话,沈万和伸出手手指,在茶水点了一下,然后在桌子上画了一个圈,里面又点上几个点,指着这些点继续说道;“杨公公请看,此乃金陵郡城地界,这是金陵,周围四个县,安宁县,上虞县,淳阳县和永宁县,皆是沿芸河的大县,田亩也是江南之最,百姓多富硕,想要改田为桑,那是难上加难,所以,此事,务必要寻景大人来此,商议妥当,先为试点,万事开头难,定要有备无患。”

“好,不愧是沈大人,来人啊,速去请景大人他们来此,”

“是,大公公。”

千户李云应了声,立刻派百户牛虎,率本部兵马,即刻奔赴西城门。

却说西城门阁楼上,

景大人他们,如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也不知是真的饿了,还是夜晚等的心焦,这一顿,把桌上饭菜吃的七七八八,酒也喝了不少,桌子上一片狼藉了,地上空了的酒坛,歪歪扭扭散落在地上,吃肉留下的骨头,扔的到处都是,糕点的碎渣,铺满了桌面,不知道的,还以为遇上了乞丐吃剩下的。

就连一向看不起商贾的江南知州江细雨,都喝的面红耳赤,倒把迎接杨公公的事忘在身后,“这酒,果然是够烈的,嗝!”

城墙外面,天上的雨还在飘着,风也在吹着,阁楼内几位大人,除了皇城司几位并没有喝多少,其余众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微醺,景存亮心中有了一丝快意,虽说改田为桑的事,到如今还未真正落实,可是庄大人的威势,被自己一点点的耗损不少,想来也是有用的,这顿酒喝的值当,

眼前这位盐商,瞧得也顺眼许多,

“苏员外,今个,可是劳烦你多跑一趟了,”

“中丞大人如何能这样说,都是草民一番心意,孝敬您和诸位大人的,之前大人在府衙忙着,草民无缘得见,如今寻了机会,那不是上天给草民的指引,好好孝敬中丞大人的。”

“啊哈哈,说得好,说得好,有心了,”

景存亮爽朗一笑,心中的郁结之气一扫而空,对着众人说道;

“诸位,既然吃饱喝足了,都回府休息吧,说不得明早的时候,还要起得早呢。”

“是,中丞大人,”

景存亮醉意来寻,一摆手就要撵人,众人也随之听之,起身就要走,可是如突然,转运使许大人忽然来了一句,“慢,不对啊,中丞大人,咱们不是来迎接杨公公的吗?”

其余人也是一愣,才回想起来,是来迎接杨公公的,身子顿时停下,目光寻了过来,

却见景大人摇摇晃晃起身,“是如此,但如今这个时辰,该来的也来了,不该来的,未必能来,回去吧,”

意有所指的一番话,让众人张嘴也说不得,只好一抱拳,就下了阁楼,苏金凯也算是有眼色,带着人去收拾一番,“大人,咱们怎么办?”

“自然是回去歇着。”

人一走,就让牛虎的人马扑了个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