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755章 宋大人的劝诫

红楼之平阳赋 第755章 宋大人的劝诫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755章 宋大人的劝诫

第755章 宋大人的劝诫

含元殿内,

高台上,张瑾瑜问询要了一支毛笔,储年不知何意,从身后桌上拿起毛笔沾了墨,递了过来,

张瑾瑜随后接在手中,对着此人答卷折子上的文章,就是一滑,一道长长黑道留在上面,“侯爷,你这是?”

储年大惊,侯爷是不是太过了,“嗯!如此甚好,此人卷子污了,不用入册,此人不录用,”

而后又在另一个答题折子上同样一滑,随之盖上,扔在一旁,放下笔,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总算心情好一些,只有储年大人坐立不安,

“侯爷,此人虽说有些狂妄,但才情还是有的,侯爷,会不会给他个机会,”

储年毕竟是文人,知道科举不易,实在不行给他个机会,把人叫回来,重新再答题写一遍,张瑾瑜转头看向储大人的矫情,笑道;

“储大人是心软了,爱才之心,人皆有之,本侯也不例外,要不然也不会在他进考场时候就放他进来,”

“那,侯爷这次又是?”

储年不解,怎么忽然又严厉了,

“那是在救他,此人不说性格,就是牵连靖南侯府和长公主,本侯就不能点他,在官场口无遮拦,到时候,牵扯的可不是少数,本侯在,就拦着,不在,随其他人怎么点,出了事,牵扯出来,可就不是本侯能管得了的,这一届座师,最起码,坐在这里的人,都是。”

这也是张瑾瑜刚刚想到的,不仅如此,还想到长公主府上,殿下虽美,可是苏家的事,他可真不想掺合,说不得京南那一片,乱的就是他们。

“这,也罢。”

储年皱着眉头,还真是沾手不得,侯爷看得清楚,毕竟座师可是有他一份,历来主考官为座师,副考官也可为,一旦登门拜访,名义可就定下了,至于其他的人则是没这个权利,也少有考生破坏规矩,所以侯爷所想,是对的。

“行了,储大人不要急,放宽心态,走,随本侯用膳去,肚子都饿了。”

“呃。是,侯爷。”

顺天府衙门,大牢里,被打过的贾芹,上过药的伤口也结痂了,人也醒了过来,只是头脑昏沉,难受不已,其余人见了大喜,总算没有性命之忧,如今在牢里也不知怎么办,“蔷哥,现如今咱们怎么办?不知主家如何处理咱们?”

贾芳不由得露出胆怯神情,其余人也一样,贾蔷躺在那,丝毫没有看出惊慌的神色,听见学堂几人的哭声,起身呵斥,

“怎么,都后悔了,此事既然做了,就要做下去,半途而废,轮到贾瑞报复,你们不还是更难受,想来贾瑞也该醒了。”

众人听了,觉得有理,不做不行啊,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毕竟之前族老,也派人来瞧了他们,言语中都有警示之意,各执一词不说,隐含的意思,贾蔷想了想,族老的意愿,竟然是宁国府一脉的爵位,这样一来,怕是真的要动手多想了,别说其他的,就是谁立为族长,谁立为继承爵位之人。

至于贾瑞,众人在牢房木栏内,挤着往那边瞧着,

只见贾瑞躺在地上,翻了个身,而后,伸手在门口地上摸了个馒头,边躺着边吃了起来,显然是没了事,两边的人都沉默,知道有些事需要在堂上对峙,

索性就都不再多言。

衙门里,徐加庆坐在高台上,冷着脸,也在想怎么审这个案子,身边的治中宋大人瞧见,颇有些不解,为何徐大人竟然没有接应荣国府的拜帖,里外都透着蹊跷,难不成大人还真想审一审此案。

“大人,牢头来报,说是关在牢里的,荣国府族人,都能吃饭了。”

所说的能吃饭,就是民间俗话,吃饭病不来,不吃病如山,所以徐加庆心头明白,事不迟疑,要审,至于怎么审,可就难了,牵扯荣国府,哪里会有这些事,

“把人带上来,”

“是大人。”

宋大人无奈,打发差役离开,而后赶紧诉说;

“大人,此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荣国府可不是宁国府,牵扯众多,如今又在关口,朝堂诡异,要是大人开了口子,难以收手,必定会牵扯朝局,大人,您坐在这位子上也不太容易,就怕,是捅了马蜂窝了。”

也不算宋大人危言耸听,都是难缠的主,万一从中查出天大案子,那就玩完了,贾珠可是太上皇时候的举人,正巧是赶在当今陛下登基之前,那时候,首辅大人可还管着内阁,正巧最后一届科举,乃是李首辅为主考官,身为座师,贾珠真的被害死,又当如何。

只一句话,就让徐大人沉默良久,这些他都知道,可是那个北地小娘,可是自己心头好,如何就没了,

“本官有心思,知道轻重,先把状纸什么写了,审问一番,等洛云侯出来了,再理顺此事,”

徐家庆这是做了两手准备,有个章程在手里,进退有据,

“这,是大人。”

治中宋大人也无法,话都说到这里了,再劝也是无用。

稍等一会,衙役就把贾家一群人喊上来,双方怒目而视,站在堂下对峙,互不服气,

徐大人一手拿着惊木狠狠拍下,

“都老实些,这是衙门,你们的事,本大人也了解一些。既然互有冤情,那就各自把诉状写下来,来人啊,笔墨纸砚给他们。”

“是,大人。”

一旁的书吏,早把备好的纸笔,递给双方,

两边的人相互对视一眼,贾蔷拿过笔,暗道,写就写,

直接写了两个诉状,一个是主家派人欺压偏房子弟,剥夺恩科名额,另一个就是替贾珠伸冤的状子。

至于贾瑞,也洒脱光棍,一屁股坐下,拿着笔就也写了状子,说是学堂人狼心狗肺,不知好歹,造谣主家,另一份也不甘示弱,他们写两张诉状,他也跟着,想了想,就写下贾家族人吃里扒外之事,替外人做活,污蔑主家,林林总总,双方可把贾家那些事全写上了,整整四张诉状,

由书吏拿起来,扫了一眼,也不自觉咽了口唾液,只得把四张诉状放在徐大人桌上,摆放整齐,刚放下,宋大人也好奇凑来一观,只见写了那么多,什么腌臜事都有,这是把贾家老底子都掀了出来,如何是好,

徐家庆也是一阵头大,这些人果真不知好歹,有些事能写吗,

“你们所写的,可有依据,”

“回大人,有,所有的事,皆可问询贾家族人,都是知道的,族老那也有账本。”

贾蔷毫不退缩,大声嚷嚷出来,贾瑞也不等徐大人问,挺着身子也站出来,

“大人,草民写的句句属实,账本咱也都有,他们这些人的家人,都有人在码头和商会,替别人帮工,族里的事,可一件都没做。”

双方相互看不顺眼,让徐大人一阵头大,厉声呵斥;

“滚,都带下去,”

“是,大人。”衙役又赶紧把人带下去,只有宋大人面有难色,

“大人,双方诉状,都有据可依,问一问都能查证,但是有一点,贾珠的死可是大事,剥夺名额的事,反而是小事,毕竟几人读书也没几天,不见得能考上,应该是眼红朝廷发的二两银子,贾瑞的诉状,那就是卖好了,无关紧要,也不能查。”

这段话,就能看出宋大人的功底,快把事情分析的透彻了,想来也是大差不差,毕竟小人的心态,都差不多,另外还有一点,他没敢说出口,就是宁国府的爵位,财锦动人心不假,能下死手的可是成袭爵位,但是他一个个小小治中,万不可多言一句,整个勋贵都瞧着呢,外人碰触,可就没活头了。

徐大人坐在那,思虑片刻,倒也是真的为难,不说其他的,就是想和侯爷见一面,问一问,可是手上的诉状,写的都是贾家的事不说,还牵扯陈年旧事,贾珠他也不陌生,是天宝三十年的举子,那时候贾珠在京城颇有名声,座师还是,嗯!徐家庆一愣,好像太上皇在位时候,最后一届科举,就是李首辅为主考,是座师,这,看来之前的想法有些冒失了,既如此,

“宋大人,劳烦你把诉状抄上一遍,派人送去荣国府,给老太君,看看她们怎么说?”

“是,大人,卑职这就抄录,不过大人,下官以为,如今的荣国府可能真的没有看重此事,不说其他的,那夜荣国府派人看了他们之后,就没人上门了,老太君是任由咱们判了,关键是,这贾家牵扯很多,真要判,还要递交大理寺,反而是没法了,”

想了想,宋大人靠近了过来,说道;“大人,不如借此机会卖个好,拿着银子就把此事结案了,贾珠的事,时间太远,查无实证,就算了。”

这也算是息事宁人,既得了面子,又得了实惠,还不落人口实,而且这些人,一看就是欺软怕硬,惩处一番就成。

但是徐大人并未答应,心中那一抹倩影,总之是挥之不去,更不知道此女在何处承欢,想到自己得而复失,怎可罢手,就算是判了,也是秉公执法,“宋大人,你去做就成,剩下的事,不用你操心。”

冷冷回了一句话,人就起身回了后院,留下宋大人傻了眼,为何徐大人要迎难而上呢,这里面另有隐情,看着桌子上的诉状,无奈,拿过书吏的笔墨纸砚,重新照着诉状,抄录一遍,“江捕头,你把诉状拿着,去荣国府一趟,你交给他们当家二奶奶,顺便看看荣国府怎么说?”

此事也不是徐大人说不让操心,就不让操心的,毕竟同在一个衙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此事,还需要观望啊。

“是,大人,卑职这就过去,不过,大人,要是荣国府爱理不理又如何?”

宋昌平眼神一凝,爱理不理,那只能按照徐大人说的,公事公办了,怎么打的人,怎么判,至于其他的,则不牵扯,贾珠一案,人都死了那么久,真的去查,也是查无实证,只能上报了。

“那就公事公办。”

“是,大人。”

江捕头脸色一沉,知道大人们的意思,这一趟就能去,接了抄录诉状,这就出了府衙大门。

而荣国府,

只有王熙凤,不断派人去族老那说和,送银子送银子,说好话说好话,总算是说动了不少人,可惜,两位族老始终不松口,这样一来,还是要自己动一动了,至于府上,也因为此事一闹,平日里热闹的荣庆堂,只有三春在那陪着老太太,其余人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样,各自都待在院里,不曾出院门,“平儿,带上人,去胡同巷子里再走一趟,说来也怪,平日里都不问事的人,现如今,都是一个顶一个,要是贾家的爷们都这样,还要咱们女人管这些作什么。”

平儿在外间屋子收拾了一番,刚好听见奶奶抱怨的话,鬼使神差回了一句,“是不是爷们,内里只有奶奶知道,这不也是入了贾家的门了吗。”

“好啊,你个小蹄子竟然都开始能说奶奶我了,是不是思春了,给你也找个贾家的爷们,让你顺顺心,尝一尝什么滋味不成。”

说完,人就走了出来,对着平儿的身前,狠狠摸了一把,浪花迭起,平儿红着脸躲开,

“奶奶何故如此,奴婢可不敢。”

“哼,还有你不敢的,笑话,快,随我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王熙凤俏脸微红,心底难免想着贾琏,这一去也好多日了,也不知到了何处,可是有危险,一想到此,心中颇为不安,

瞧了一眼平儿的丰硕,狠狠瞪了她一眼,按下心中思念,就要出门,谁知刚走到院子,就见到来旺急匆匆跑了进来,焦急的喊着,

“奶奶,顺天府的江捕头来了,说是顺天府的宋大人,要来给奶奶送东西来了。”

“哦,什么东西?”

王熙凤瞬间想到了徐大人,他不是不理会荣国府吗,如今是何意思,“回奶奶,小的不知啊。”

来旺躬着身,回了句不知道,气的王熙凤骂了一句,“狗奴才,不知道不会去把人请来,”

“这。是,奶奶。”

来旺慌忙应了声,又匆匆离去,见着人走后,平儿凑近来,小声道;“奶奶,莫不是顺天府把人放出来了?”

“哼,那是你想的,内里的事,还不知什么情况,徐大人态度大变,这可是以往没有的,要说荣国府得罪了他,倒也没有,那只能说有人指使,亦或者,是有人拦着,所以,那些人想回来,怕是没可能。”

王熙凤冷冷哼了一声,像老太太说的,这些算得上事,又不算事,只看有人的想法,要是人不给压事,那就有问题,再去寻找也无济于事,不如让他公事公办,贾家人自己闯的祸事,自己去扛着,

私底下,也说了,无非是蹲几天,至于珠大哥,谁有那个能耐,就让他来,

“那,江捕头这一次来,又为何?”

“你说呢,无非是探探口风,背后之人是坐不住了。”

王熙凤也无所谓,总归不是自己的事,说不得因为此事,还能落得好呢,心中一动,会不会因为那边,宁国府的,能动一动,想到这些,未仔细斟酌,却见来旺就把江捕头寻了来,“呀,原是江捕头亲自来了,倒是让江捕头多走了一些路,还请见谅!”

王熙凤先开的口,但是丝毫没有让着人进屋的样子,江捕头到是不敢再看,眼前的两位丽人,其中一人,可是荣过府管家二奶奶,可不是他们这些小官小吏能想的,所谓高门大户,哪些手段,他算是见过的,“怎敢劳烦二奶奶亲自迎接,江某不过是代劳跑腿的,当不得二奶奶客气,”

回了一礼,而后从怀中掏出纸张,递了过去,

“二奶奶,这是衙门宋大人,让江某带给二奶奶的,宋大人说要二奶奶亲自过目。”

身边的平儿早就过去,拿了宣纸就走了回来,先替奶奶瞧了一遍,就竟然是诉状,

“奶奶,是贾蔷和贾瑞的诉状,都是状告对方的,还是那些事。”

王熙凤心思一动,听见平儿话语,想来衙门那边,有别的意思,“江捕头,明人不说暗话,此事,衙门的徐大人,什么意思,要是公事公办,那就随他,要是压下去,说个数,这就让人送过去,如何?”

这话,轮到江捕头不知如何回答,毕竟宋大人只提到传话,并未交代如何解决,犹豫片刻,抱拳回道;

“二奶奶,在衙门,宋达人并未交代如何处置,徐大人那里,也未见到人,所以如何办,江某也不知如何答话。”

“额呵呵,江捕头也是老实人,算了,你就把话传回去,看他们如何吧,荣国府,可不是谁想拿捏就拿捏的,”

王熙凤呵呵一笑,复又瞬间冷了脸,现如今,是个官都想攀咬荣国府,不给些脸色是不成的,

“这,是,二奶奶。卑职万没有其他意思,奶奶的话定然带回。”

也不知江捕头想到些什么,吓得赶紧回了话,连称呼都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