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786章 溜达到了市坊

红楼之平阳赋 第786章 溜达到了市坊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786章 溜达到了市坊

于定之也留了心眼,

借着登闻鼓被烧的火光,才看清,是贾家荣国府的人,心中惊讶,谨慎起见,带着人又偷偷折返回来,并未给其他人诉说,就连守在宫门的孙善也不知晓。

“你倒是取巧,本侯在监考,如何能知道外面的事,你说说,是谁来的?”

“哎呀,侯爷莫怪,是末将糊涂了,那午门前,来的不是别人,是京城荣国府的老太君,并着族中女眷一起,到午门前哭诉,还把登闻鼓一把火烧了,至于原因,末将也知道,晌午的时候,听说宁国府贾敬来此敲鼓,谁知片刻后,”

“谁知,末将听说御史钟大人,先后回来两遍,也不知给贾敬说了什么话语,那宁国府贾敬听了以后,一头就撞死在登闻鼓石台上,然后就这样了。”

说完,还用手比划了一下,说的是那些来哭灵的人,跪了一大片。

只有张瑾瑜满眼狐疑,怎么可能,竟然是荣国府贾家的人来此,这样说来,哪里有别的世家闹事,要说史老太君安排的,还真有可能,只是贾敬一死,京城贾家就后继无人了,

此间的事,引人好奇啊。

“哦,没想到贾敬这么刚烈,一头就撞上去,一点犹豫都没有?”

“侯爷,您还别不信,末将看的分明,直接就是不带犹豫的,一头上去,人就没了。”

于定之信誓旦旦的样子,也让张瑾瑜相信了许多,没想到,贾家有血性的人,竟然是关外修道的贾敬,话说贾敬也在原著红楼里,没出现过几次,最后结局就吃丹药而死,

想想如今也是一样,反正人死了,不过死的有价值,贾珍父子,命是保住了,也不知后续是劳役还是流放,回去打听一番。

“可惜了,一日敲两次登闻鼓,也是闻所未闻,宫里怕是头疼。”

“侯爷,谁说不是呢,不过恰好首辅大人到宫里,想来没有事,这不,贾家人走了,事情也算解决了,至于登闻鼓,说是给烧个干净,渣都没剩。”

于定之倒是没有担忧这些,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多操心干嘛。

“这倒是稀罕事,登闻鼓被烧了,走,瞧瞧去。”

“这,侯爷,末将不敢擅离职守,还是不陪侯爷过去,见谅。”

于定之说归说,但是万不可能参合进去,明暂保身,能退一步是一步。

张瑾瑜也没想让他去,摆了摆手,带着人就朝着西边午门走了过去,也不远,一条街口就到了,

刚到了午门前,

离得老远就看见一个竖着的高台,已经烧的黑乎乎的,不说别的,玉石做的台子,已经黑的不能再黑了,上面只剩了两个支撑的柱子没倒,原本雕梁画栋的石台,已经烧的面目全非,几乎看不出轮廓。

身后跟着的三位王爷见此,不由得咋舌,晋王周鼎摸了摸眼睛,问道;

“侯爷,谁这么大胆子,竟然一把火烧了登闻鼓,自前朝以来,就算是在那个时候,也没有把它给烧了的。”

晋王话中之意,张瑾瑜也明白,不就是说前朝朝廷昏庸不堪,也没把登闻鼓烧了,如今做了前朝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是不是太胆大了,

“王爷说的不假,可惜,不少人都恨不得把他烧了,就连皇上,应该也是这样想的,烧了也好,省的不少烦心事找上门,俗话说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以后御史的大人们,恐不得安宁,朝廷也不安宁,所以,烧的好。”

再瞧瞧石台上,果真有一处血色撒过的样子,不过被火一烧,成了黑色,没留下痕迹,周围的禁军还站在那值守,显然,登闻鼓一烧,这些禁军也会舒服许多,

“行了,看也看了,并无出奇之处,咱们回去,还要改卷子呢。”

侯爷发了话,三位王爷再想逗留,也不能,看着前面不远处的街口,咽了下口水,二皇子周崇小声问道;

“侯爷,前面街口有不少零嘴吃食,听说还有三元包子,能不能买一些回来,”

“是啊,侯爷,听说还有炸的,酥脆的夹肉烧饼,就剩这么一天了,多买一些可好。”

张瑾瑜停下脚步,无奈回头看一看,还好街口离得不远,少说也有几里地,来回也能赶回来,

“管,听各位大老爷的,咱们过去买一些,先说好,不准乱跑。”

张瑾瑜再次转身,带着一群人去了街口,这一走,三位王爷面有喜色,嘴角扬的高高的,

宫门口,也有一处人影闪动。

随即,皇城司一队人马,紧紧跟在身后护卫。

而前方街口的酒肆,

大公子停下马车,对着酒肆门口等待的管事吩咐几声,就让车夫打马离开,随后,从酒肆后院里出来一队护院跟着。

放下帘子,

“都交代好了?”

“回父亲,都交代好了,都是几位师兄帮忙着,内阁一些事才如此顺利,就是师兄问起,儿子何时入阁,不知父亲的意思?”

李潮生感念三位师兄的帮衬,但是核心所在,还是自己提前入阁的事,这才是李家站稳脚跟的地方,所以说话间,多了几分含义在其中,

“嗯,问得好,有这个心思难得,想要入阁,就看皇上需要不需要你,要是不想用你,花再多的心思也是无用,为父老了,只能替陛下安稳朝政,陛下想要改革,就需要新的人,卢文山和顾一臣不行,另外几人更不行,最后的重任,还是需要咱们李家,所以,你要做刀,这把刀开头还要快,”

一番解说,把内阁里的心思,还有御书房的想法,竟然都被猜透了,尤其是在今日里,李崇厚在听完陛下的一些话语后,也不知为何,突然感到,陛下想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朝政,可是朝堂积弊多年,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最大的障碍,就是长乐宫的太上皇,所以,至此临走,都没有多说一句话,在想入阁的人,应该就是陛下能用之人,

大公子李潮生身子一顿,面有难色,朝政改革,历来都是血流成河,不曾后退,成功了还好,要是不成功,被清算的可能性更大,那时候,退无可退,李家可就被架在火上烤了,

“父亲,这样一来,我们李家,就成为众矢之重,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那时候,进退不得,就算是做刀,刚则易折,如何能全身而退?”

“啊哈哈,说得好,问的也好。”李崇厚忽然睁开眼睛,眼里冒着精光,看着眼前还有些踌躇的儿子,能问出这些话,算是朝堂出师了,心中大慰。

“你能说出这些,可见朝堂的事用心了,文官虽然一体,可是自领一派,想要维持,想要别人跟着你,就需要有个盼头,就算是做刀,也要有用处,

卢文山和顾一臣,都有改革之意,可惜人老了,想要入阁,这才是你的机会,至于说李家复出,或许,能给那些以往被咱们打压的人一个震慑,李家不是不行了,至于退回去,呵呵,你只能往前走。”

“父亲的话,儿子明白,万一儿子入了阁,宫里面.”

“急什么,皇上并非急不可耐,能忍到至今,可见陛下的英明,记着,长乐宫太上皇在一天,皇上就不能动,所以,这些时日,就是你安插人手,培养心腹之人时间,要掌握好,记着一句话,人多势众,奸臣也有三个帮啊。”

大公子李潮生思绪万千,看来自己入阁只是时间问题,路,父亲也安排稳妥,想起三位师兄的话语,武英殿南子显,还有洛云侯,正巧今岁恩科已经考完,是时候联系他们了,

也随父亲一样,轻轻闭上双眼,闭目养神,一时间,马车内静悄悄的。

就是相当于一个市坊,能批下来,也是朝廷顾念其朝臣的辛苦,早朝时候来得早,有时间就能在市坊对付两口,填饱肚子之用,就因此而故意设立的,毕竟靠近大内皇宫,虽然距离不近,但嘈杂的市坊,必然不会建在此处。

白天熙熙攘攘,夜里也是花团锦簇,灯火通明,那喧闹的场面,就连宫中,都有一丝耳闻,更巧的是,市坊的最东边一拐,竟然直接就能延伸到北市坊的地,连接处,就是青湖西岸的燕春楼,可谓是得天独厚之地。

至此以后,就有个民间俗话,来京城,不逛宫城市坊,就是白来一趟。

皇城司就成了这里面常客,各处要地,都设立亭长暗线,兵马司的指挥史衙门,也设立其中,就是要稳住此地,

此时的张瑾瑜,

不来不知道,一来就是目瞪口呆,人多不说,各种铺子,路边的小吃多如牛毛,就连张瑾瑜见惯世面的人,都有些惊讶,更别提身后三位不怎么出门的王爷,看的是眼花缭乱,带着心花怒放之感,什么都有新鲜劲。

关键在于,

还好,

酒楼茶肆,客栈当铺,应有尽有,就是没有青楼,应该是故意为之,要不然,此地开着青楼,不是把那两位公主的生意搅黄了吗。

话说,同为女人,怎么想的,还做上这种买卖。

“侯爷为何不走,可是有不妥之处?”

“宁边,去那边多买几个,弟兄们一人一个尝尝。”

“是,侯爷。”

宁边点下头,带了两人就过去。

“王爷,不是臣不走,是四下看看,此地风水极佳,乃是赚钱的好去处,另外,你们看看,这种规模市坊,四通八达,各种铺子应有尽有,唯独缺了一样?”

张瑾瑜摸了摸下巴,卖了关子。

三位王爷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赶紧抬头四下张望,可看了一圈,并未感到不妥之处,相互对视一眼,尽皆摇了摇头,二皇子周崇忍不住,问道;

“侯爷,哪里不妥,你看,吃的,喝的,住的地方,应有尽有,没看出来什么不妥之处。”

“是啊,侯爷,此地市坊开了多年,才形成如此规模,就算少了什么,也会被填补,如何会缺。”

晋王周鼎也是纳闷,并未看出不妥。

此时,

“倒也实名如归,却是好吃。”

身后的王爷,和亲兵,也是一人一个啃了起来,倒也吸引不少人观望,不过都是一身披甲之士,也无人敢多言。

咬了几口入肚,浑身舒爽,更别提身后三位王爷,好似饿死鬼托生一般,吃的满嘴吸气,

“殿下,慢些吃,等会再多买一些,至于臣刚刚所问,你看那四下铺子众多,亭台楼阁也不为过,就是少了一样,青楼,俗话说饱思淫欲,吃饱喝足后,不得有个玩乐的地方吗?”

张瑾瑜的一番歪理,不自觉的让三人都点点头,就算是他们在王府,有时候也让那些跟来的宫女,跳跳舞什么的,解解乏,逛窑子不是理所当然。

“咳咳,侯爷,您说的没错,只有一点错了,此处市坊,还真的有青楼,只是不在这里,还需要往前走才行。”

别人不知道,晋王周鼎还是知道的,毕竟之前路过的此地时候,还特意问过。

“王爷不会是故意瞒着臣,臣虽然没来过,要是真有青楼,不应该名声不显。”

“呃,却是名声不显,不过来的都是达官显贵,富豪乡绅,民间百姓来人不多。”

周鼎想了想,曾经问过江副统领,好像就是如此。

“那臣就要问问,什么样的青楼,品味那么独到。”

张瑾瑜虽说对青楼没什么念想,毕竟野花哪有家花香,不过瞧瞧热闹,寻思见一见不同女子,也算赏心悦目,陶冶情操一般,顿感来了兴趣。

另外两位王爷,也是双眼放光的盯着这边,只是口中嚼着酥饼,显得不伦不类,什么好地方,让侯爷和大哥惦记着,

“侯爷,就在前面,往东面走过去不多远,就有一处阁楼院子,那地方可不小,好像叫什么来着,对了,教坊司!”

“什么,教坊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