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801章 山峦音的腔调

红楼之平阳赋 第801章 山峦音的腔调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53:27

第801章 山峦音的腔调

皇城司北镇抚司诏狱内,

得了消息的柳尘,奉了督公的命令,赶紧回诏狱,在天色未亮的时候,先一步把贾蓉放了出来,

“贾蓉,汝无罪释放,今个就回去吧。”

“牢头,是不是可以出去了,我父亲怎样了?”

“哼,你能出去,他还不能离开,抓紧去门外,有人等着呢。”

“大爷,赶紧上车回府洗漱一番,今个还有大事要忙呢。”

“什么大事,怎么就你一个人来了,其他人呢,荣国府怎么没来人?”

瞧了一眼寒暄的马车,就一个身边的小厮前来,多一个瞧着自己的人都没有,心中难免有些悲凉,人走茶凉怎会用在自己身上。

中儿见到蓉大爷上了马车,收了板凳,跳上去,挥舞着马鞭一抽,车马随之而动,

“蓉大爷,您和老爷进去之后,宁国府出了许多事,如今宫里下旨,把您和老爷贬为庶民,并且敬老爷也在午门前自尽了,如今停灵在府上,今早,就让奴才来接您,替主家守孝的。”

“什么,贬为庶民,敬老爷他去了。”

马车内,还有些不可置信的贾蓉重复了一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竟然会这样,贬为庶民,那宁国府的爵位,对,爵位,

“可知道爵位落在谁身上吗?”

“这,奴才不知,听说是敬老爷,把袭爵之人放在了荣国府主家,具体如何不得而知,”

中儿也不知以后会怎样,蓉大爷成了庶民,以后可不敢在宁国府住了,毕竟听荣国府二奶奶说,宁国府不听话的下人奴才,都要发卖了,还不说,所有院子都封了起来,

贾蓉听罢,心中一凉,宁国府爵位落入荣国府手中,再想要回来怕是不可能,都说荣国府老太太宽厚,可是贾蓉知道,那是看在一个祖宗的面子上,真要有了利益牵扯,就荣国府二太太那个样子,如何还能要回来,想到府上还有尤夫人,对,她不是还在府上,

“那尤夫人如何了?”

“回大爷,尤夫人暂且住在西府,但听说也被宗人府夺了诰命身份,管家的权利在西府二奶奶手里。”

贾蓉浑身打了个哆嗦,看来宁国府爵位怕是留不住了,想起以后日子该如何做,爵位,宫里的旨意无从更改,那就只能多拿些钱财傍身,想到府上还有不少好东西,也不知能不能拿出来,再向老太太哭诉一番,要一个单独的院子,未尝不可,想到这些,心中稍安,就是不知,父亲那些买来的清倌在何处!

随着主家的主子出动,府上里外的仆从奴才,各自忙了起来。

一直到宁国府门前,贾家的族人早就在那等着了,男丁都在外面,媳妇婆子,则在院子里哭诉。

往前看去,只见府门洞开,两边灯笼照如白昼,乱烘烘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

宝玉先是下了车,连着身后跟着的贾环,贾棕,还有贾兰三人,疾步奔至停灵之室,见到敬老爷棺椁,痛哭一番,然后见过尤氏,想见了礼,谁知尤氏悲痛过后,正犯了胃疼旧疾,睡在床上。

然后又出来见了族老,彼时贾代儒,贾代修,贾敕,贾效,贾敦,贾赦,贾政,贾珩,贾珖,贾琛,贾琼,贾璘,贾菖,贾菱,贾芹,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芳,贾菌,贾芝等都来了。

“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宁国府主家没了,以后,也不知宁国府会如何。”

也不知是否有人交代话语,试探一问,说着又哭起来。

“人已辞世,哭也无益,且商议如何料理要紧,其他的暂且过后再说。”

贾蓉知道事不可为,暂且按住心思,说道;

“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正说着,只见门外,不少勋贵老亲的府上,先派人来祭奠一下,打探消息,贾政便命贾琼,贾琛,贾璘,三个人前去陪客,一面吩咐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择准停灵七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

这七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正门大院中,焚香祷告,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外五十众高僧,对坛按七作好事,请的全是和尚,一个道士都没请,还特意去信北山静安寺,特意说明来意,请一位师傅前来主持。

来的人虽然多,但也走的急匆匆的,看来各府打探的人都有了消息,

此间的事,

一屋子人也没有先出去的道理,听了信,

“老太太,太太,各府的管事来这之后,正如二奶奶所言,吊丧之后,急匆匆离去,不曾上拜帖。”

“嗯,知道了,下去吧,”

“老太太,要不了多久,人就来了,那咱们是不是该动身了,”

“嗯,是该动身了,前面的事,由着贾家爷们,后面的事,凤丫头你就领着,其余人,也别闲着,去东府那边东苑坐坐,招呼一些各府命妇,”

贾母心中有数,勋贵老亲是一定会来的,至于怎么来,就看北静王那边如何安排了,宁国府没人,只能荣国府出手去办,那就要办出排场,

随后,

众人从两府之间的水桥而过,去了宁国府那边,

正巧,

此时宁国府大门口,便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走过桥的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紧接着过去接人,刚迎入上房,又见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三家祭礼摆在灵前。

“锦乡侯府,廖侯爷前来祭奠,”

“川宁侯,苗侯爷前来祭奠,”

“寿山伯府,于伯爷前来祭奠,”

随着一声声唱喏,人来的就多了,少时,三人下轿,贾政等忙接上大厅,如此亲朋你来我去,也不能胜数。

宁荣街上,一会的功夫,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宛如洛云侯府一般模样热闹。

洛云侯府门前,

“侯爷,都安排好了,吉时已到,是否挂皇榜,”

“嗯,可以了。”

张瑾瑜躺在那,单独听着栗姬唱曲,那滋味,舒坦,一听宁边的话语,才想起来正事差点忘在脑后,赶紧让人贴上,日头都上来了,回头一观唱曲的人,额头有些见汗,

“江班主,此女大才,不愧是被称为大家,以后,就算是本侯府上的教习,抽空教教人就好,平日里还在你戏班子,你看可好,”

“这,这,谢侯爷大恩。”江班主再三确认,侯爷并未对小女有想法,心中稍安,毕竟有着侯府照料,以后的日子,也不怕提心吊胆了,桃园的戏班子,这口饭,是能吃下去的。

“谢侯爷,敢问侯爷,既然是新曲调,江南改的曲子叫水磨腔,那民女新改的腔调,叫什么,”

还站在傻傻追问,气的拉着他的江班主,脸都气红了,诸多话语,想说而不得说,

“问得好,俗话说,好酒也怕巷子深,江南那块地,平日里看不出什么,一有动静,他就大吹特吹,总归是一句话,你回去,把曲子编好了,先出三个曲谱,好好练练,本侯有大用,名字吗。”

“咳咳,他们叫水磨腔,那咱们就力压他一筹,用个好名字,那就叫天魔音,必然一曲大红,就这样。”

张瑾瑜没觉得有什么,栗姬还满脸兴奋,念叨着天魔音,只有江班主苦着脸,叹道;

“侯爷,万不可如此,哪有曲调叫什么天魔音呢,这不就是那些江湖魔道人用的吗,招惹是非,恐不得安宁了,”

吓得脸色惨白,

“有意思,那你就说说,江湖有哪些魔道,敢在京城惹祸,本侯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

眼含杀气,吓得江班主直接跪了下来,磕头回道;

“侯爷自然是不怕,可是小的一个戏班子,就是个唱曲的,南来北往听戏的人,大多数是江湖散客,偶尔还有什么名门大派,来此闲聊听曲,万一听得什么天魔音,定然来了兴趣,这样一来,小女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反抗。”

“那不如换个名字吧,”

“谢侯爷大恩,”

刚想拉着女儿走,回去再想,谁知栗姬却不愿意,停在那,俏丽的脸一抬起来,问道;

“我不走,侯爷,既然不能叫此名字,是不是只要压过水磨腔的名字就成?”

“那是自然,本侯觉得就是比他们好听,你可是有了想法?”

张瑾瑜其实也暗自想着,三个字的名字,还真的不好取,一时间想不出所以然,

“侯爷,既然如此,小女子有了想法。”

“嗯,你说,本侯听着,”

张瑾瑜折返,又坐了回去,听听其想法,却见栗姬满脸兴奋的样子,说道;

“江南那边水磨腔,是书院山长所出,水长流,山厚重,磨虽好,却慢,腔不如音,所以不如叫山峦音,侯爷觉得如何?”

好家伙,没想到一个小丫头就有这脑子,有才啊,山峦音,不错,

“来,拿着,赏你的,山峦音,水磨腔,压他一头,好!就叫这个了。”

随即,张瑾瑜从腰间,随意拿出一个挂坠玉石,放在栗姬手中,此间的名字算是定下来。

“谢侯爷赏赐。”

“去吧,曲谱完以后,就拿着玉石,登门。”

“是,侯爷。”

这边,

东墙那边已经安排好了墙壁,宁边也把皇榜拿着,让周围亲兵点燃炮竹,这才把皇榜张贴上去,

瞬间,

“噹”

见到前面将军敲了铜锣,几乎反射般的,众多学子立刻安静下来,宁边这才发了话。

“跻什么,都能看到,排着队,轮换着看,看完就走,今岁恩科,皇恩浩荡,凡是录取甲等者,赏银十两,凡是文章乙等者,全部录用,另甲等前三者,赐予官身,一者,七品,二者,八品,三者,九品,实授官职。”

“主子,朝廷难道疯了不成,这才是乡试,一个秀才,就能赐予官身,那会试,殿试又当如何?”

“你这丫头,遇上个事,着什么急啊,朝廷怎么样本宫不知,可是皇兄的想法,就是弥补和震慑去年恩科舞弊的事,不过这等手笔,实在是大了些。”

瞧着洛云侯躺在椅子上,想来是早就知道了的,会不会就是因为他,陛下才放了恩旨,那冤家,面子还真大,就看前三甲,点了谁的名录。

招来亲兵,

围着的百姓,一见出来那么多兵丁,显然有些害怕,立刻后退,让出了道路,

“甲榜,第一名,司州徐长文,青莲书院子弟,赐七品官身,赏纹银百两。”

“什么,是他,徐长文,我认识,住在南城友来客栈的那位,他怎么会是第一名呢。”

“想起来了,在考场时候,仗义执言的就是他。”

“对对,我也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个人,有侠义之风。”

“那也不亏,我等比不上啊。”

众人一阵唏嘘,又把头抬起来,看过去,只见宁边继续喊着;

“甲榜,第二名者,弘农高文,云山书院子弟,赐八品官身,赏纹银百两。”

“甲榜,第三名者,京城贾兰,荣国府子弟,赐官身九品,赏纹银百两,”

念完之后,

直接跳了下来,让另一个校尉上去,继续念着,

“位列甲榜者,通州赵明生,秋水书院子弟,京城王若军,国子监子弟,京城宋兴俊,诚意伯府.”

围者的人,早有人听了信,捡个最近的名录,赶紧撒腿就去报喜,不少闲着无事,腿脚利落之人,每到这个时候,都能混上不少银钱,眼见着前三甲出了名录,最近的,也最有银钱拿的,自然是荣国府贾兰,

“都让让,挤什么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