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贾兰恩科高中
不少人祭奠完之后,陆续离开,只有一些想看着热闹的,还有一些想来探探贾家底蕴的小官,出门后,也前往荣国府正门而去,
还没见走多远,就听到宁国府门前,来了一队骑兵,并且人人骑着高头大马,旗帜鲜明不说,马身上还披了大红花,和宁荣街一片白色肃杀之气截然相反,
为首的侯府校尉见到这般景象之后,不免有些纳闷,仔细看去,却不像是荣国府办的丧事,却是宁国府那边的,倒也能报喜,给身后的一人点下头,
“额咳咳,这群当兵的,真是太莽撞了,”
有些嫌弃的用手扇了扇嘴边的烟雾,直到炮竹响完,才走了过去,
“来就来了,闹得这些,咳咳。”
领头的校尉一见是荣国府二奶奶,不敢怠慢,毕竟侯府亲兵,少有不认识老夫人的侄女的,赶紧招呼一声下了马,
“见过二奶奶,本校尉奉了侯爷的命令,前来给国公府报喜呢,”
“好,既然是报喜,确实要热闹些。”
“愣着做什么,还不把门打开,快点,”
听见二奶奶怒斥,吓得门房管事,还有那些小厮,赶紧跑回去,把荣国府正门打开,
而院内,贾母带着人已经到了前院,还让人把香案搬了出来,点上了一束香,
同时,
贾宝玉也在后院火急火燎的换上一身新衣服,
“哎呀,刚刚那一身就成,何必再换一身呢。”
贾宝玉满脸不喜,根本就没有中了的喜悦之情,毕竟听说还做什么劳什子官,哪有在府上安稳,再说,身上穿的衣物,都是新换的,何必再浪费时间。
可是里屋的袭人,还有麝月,哪里肯,不知从哪翻出来的一身有些鲜艳的衣服,就走了过来,
“二爷,快一些换上,今个是你大喜的日子,刚刚穿了孝服,有些不吉利,现在换上这些,冲冲喜。”
麝月面目一红,好像自己是做了姨太太一般,赞道;
“宝二爷这身衣物,穿起来就是好看,瞧瞧,这气色。”
还真别说,贾宝玉本就是长得富态,身子也长得有些舒展开了,一身红衣上身,这富贵的样子,还真是旁人比不上的,
三人拉扯的时候,免不了碰触,二女相互依靠,贾宝玉不知是有意,还是伸了手,心不在焉的,整个人衣服换下来,二女累的气喘吁吁的,
“宝二爷,要快一些,老太太她们都到了前院不说,报喜的人,也来了不少,族人老亲,就连祭奠的官员,也有不少人过来看着热闹。”
不过人都在,就不能拖着不出去,所以,几下换好了衣服,叫上在外面伺候的茗烟,就匆匆出了门。
而正门处,
侯府校尉已经下了马,让身后的人排好队,就立在门外,
“二奶奶,是在里面宣读,还是在此宣读,”
“就在这,等里面的香案抬出来,再点上香你再说。”
“是,二奶奶,听您的。”
见事情稳妥,二太太给凤丫头使了眼色,后者会意,开了口,
“来来,你把喜事报了。”
“今岁恩科,皇恩浩荡,名列甲榜者皆有赏赐,甲榜前三者,赐予官身,今岁恩科,含元殿考场,第三名者,乃是工部郎中秦业所书推荐信,荣国府子弟贾兰,赐予正九品官身,纹银百两,侯爷欣喜,特意开了侯府大门,所有考生,皆可入内,”
而后,一挥手,把身后那些托盘,官服文书腰牌等,皆往前送出,本以为会有人接过去,
谁知,
围观的人,尤其是从顺天府放出来那些族学的人,更是围在一块,小声议论,
“真是老天开眼,珠大哥文气还是留下来了,”
贾芹有些感慨,没想到竟然是贾兰中了,谁都没想到。
“是啊,我还以为是宝二叔高中呢,这不是白来一趟吗。”
“都小声些,万不可传了出去,蔷哥儿,还没出来呢。”
贾青多了一嘴,嘱咐道,几人点点头,也不多话,
“不对啊,不是说只有荣国府宝二爷去参考了吗,怎么会是贾兰中了,”
“你没听见啊,就是贾兰,人家没用国公府的推荐信,用的是秦什么的人给的吗。”
“还真是,你说荣国府主家,千防万防,就是给宝二爷铺路,谁知,路铺好了,走的却是别人,”
不管说话人什么心思在里面,话音终归是有些不中听。
荣国府大门处,
“刚刚那个校尉,说的是谁中了第三名来着,离得远,老身没听清楚,”
几人站在一块,也光顾着高兴,具体说的什么,也没听的太清,不过第三名者的名字,是不是听错话音,念的是贾兰,还是宝玉来着。
“校尉,劳烦一下,说说高中人的名字。”
“今岁恩科,含元殿甲榜第三名,荣国府子弟贾兰。”
显然,
校尉也看出此事有些蹊跷,简短的把人在念叨一遍,这时,众人听得清楚,明显是贾兰高中了,还给了官身,哪里是贾宝玉啊,
“宝玉,还愣着在那干什么,回去把衣服换了,”
也不等其他人开口,二太太转身就走,连带着一脸烦闷的贾宝玉,也转身离去,早就说了,他不想来,偏偏还要换了衣衫过来,心底未免不由得松了口气,这官,他不喜欢,还不如在府上,和姐姐妹妹们吟诗作对舒服。
“愣着干什么,把东西接了,然后领着人,把东西送给西院大奶奶那边,还真别说,一眨眼的时间,兰哥儿都有官身了,”
“是,大太太,”
余下的管事,带着小厮,把东西收了,王熙凤一见,知道先把报喜之人送回去,再议论下去,不知还要多出多少闲言碎语,
“平儿,发银子,一人十两,”
平儿一听,气的跺脚,又不敢不听,把怀中的银袋子拿出来,给侯府兵丁发了下去,校尉也看出不对劲,回去定然给侯爷汇报,接了银子道了谢,赶紧骑上马,就返回侯府。
“廖兄,怎么回事,一个科举的乡试,就能给官做,历朝历代可没见过啊,”
“哈哈,苗兄此言差矣,以往没有,不代表今后没有,有才的人,哪里都能受用,本以为贾家显露败相,没成想,荣国府确有复起之势。有道是天道变幻莫测,”
锦乡侯廖大平,摸了摸胡须,一脸的感慨,心中不免也有些震撼,要说这荣国府,喜事一件接着一件,老太君的手段了得。
“哎,苗兄,怎么走了,”
“无限春愁横翠黛,
一脉娇羞上粉腮。
说话儿莺声从花外来。
似这等俏佳人世间难再”
就连张瑾瑜都不自觉的喊了一声“好”字。
身边几个学子,都觉得不可思议,唱曲之人堪称大家不说,这曲调,总感觉比江南那个水磨腔好多了,
“老师,您是在哪里找的大家,这种音色,比江南那个好多了,”
宋兴俊这一回不是拍的马屁,说的是真话,他本就好听曲逛窑子,什么曲调都听过,唯独没听过这个音色,想来不是京城的,
张瑾瑜一排椅子把手,笑着回道;
“哈哈,你也觉得好听,那就对了,唱曲之人是侯府乐师,江南那个山长叫什么来着,弄了一个娘娘腔,本侯就听不惯,这不,找这个丫头一合计,咱们也出个曲调,叫峦山音,压他们一头。”
张瑾瑜也不是说大话,看着台下那群喝彩的百姓,和他自己听的感觉,真觉得这个音色大有可为,弄不好能在关内传唱。
“老师说得对,学生感觉就是比那些乱七八糟的音色,好听好多了,”
“老师,学生有话要说,”
“嗯,说吧。”
“侯爷,学生倒是有不同的意见,虽说新的曲调比老的好听,但是好酒也怕巷子深,昆曲水磨腔,是江南白鹿书院的山长连玉明,耗费两年时间参悟出来的,并非是娘娘腔,乃是江南吴音软语,上好的腔调传唱与关内,靠的就是那些文人,所以,老师想要压他们一头,还需要从长计议。”
这话,就像是给众人泼了一桶冷水,尤其是宋兴俊,脸色难看,立刻出声反驳,
“好你个赵明生,分明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巷子再深,酒香传出去,就有人喝,那白鹿书院山长的名声,岂能和老师相比,在京城一亩三分地,还能让他们兴风作浪不成。”
二人显然是谁也不服谁,
抬头看了一眼赵明生,此人虽然急功近利,但是心眼可不少,脑子活,
“既然如此,赵明生,你可有办法?说说。”
“是,老师,学生还真有些想法。”
赵明生一抱拳拜道,理都没理宋兴俊,气的宋兴俊脸色涨红,
“老师,弟子觉得,首先是人数,让栗大家多教会一些人唱此曲子,以作备用,另外,京城诗会,说是提前了,在五日之后,江南三大书院,还有三大青楼的人都会来,在京城燕春楼举办诗会和花魁选举,那时候,就是出彩的地方,栗大家可以在诗会上,当面压制唱水磨腔的人,当然,桃园的唱曲,也要散出去,”
“好,说得好,此事,由你来安排,缺银子给银子,缺人,你找栗大家挑人,桃园戏班子可有不少人,唱曲的女子也有不少,你来安排。”
“是,老师!”
赵明生满脸兴奋的答应下来,脸色极为激动,只要能入的老师的眼里,就能留在京城,等上一两年,租几间屋子,就把老娘接过来享福。
后面几人,见到赵明生得了利,哪有不眼红的,不过此事他们都没想明白,不知如何去做,所以一言不发,只有宋兴俊一脸的不高兴,弄了半天,废了那么多口舌,倒是被你夺了彩头,那不行,
“老师,弟子也有想法?”
“哦,你也有想法,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