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秦:让你当太子,你去挖地道? > 第120章 冤冤相报就是爽!【求月票】

第120章 冤冤相报就是爽!【求月票】

第120章 冤冤相报就是爽!【求月票】

密室的灯光,影影绰绰。

在密室之内,两个人的光影,时而跳动,时而静止。

看起来有些滑稽。

也不知过了多久。

密室内才传出一道惊怒交加地声音。

“什么!?

你竟然背着我跟六国余孽来往?”

孔鲋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子襄。

子襄依旧表现得很平静:“兄长觉得,始皇帝真会重用我儒家吗?若是如此,为何将我儒家之人当猪狗处置?”

“这”

孔鲋迟疑了一瞬,面露担忧的道:“这陈余也不容小觑,据说他与另一贵公子张耳,乃刎颈之交,还与旧韩公子张良,旧楚公子项梁等有交集,若我孔门与他们牵扯在一起,不知是凶还是吉!”

“兄长以为卢侯二人是怎么逃出咸阳城的?还不是陈余秘密协助的?他们能在始皇帝眼皮子底下行事,足以说明他们的本事!”子襄有些哭笑不得的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帮人有本事归有本事,可扛得住虎狼之秦?”

“抗不抗得住,那是他们的事,我们只需见机行事!一旦情况不妙,大不了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孔鲋依旧有些担忧的道:“就算如此,我们又何必淌这趟浑水?”

“现在这种情况,也是顺应时势,儒家大难,我们不得不借助六国老世族的力量,保存孔门!”

子襄说着,顿了顿,又郑重其事地道:“虽然有点冒险,但值得一赌!”

“生死存亡之事,岂能儿戏赌博?”孔鲋皱眉道。

子襄叹息道:“兄长谨小慎微是好事,但也要看清楚,始皇帝本打算重用儒家,结果出尔反尔,说明秦政内部对儒家依旧排斥,我孔门追随秦政,落得如今这个下场,便是大势!”

“而融进六国反秦势力,进则海纳百川,退则藏木于林,六国贵族要想成事,最终还是离不开我儒家名士!”

“这”

孔鲋语塞。

却听子襄接着道:“兄长再想想,六国贵族要想复辟,是不是要遵循诸侯制,是不是要行王道天下?”

“如果没有王道天下,他们何以名正言顺的复辟?这根本站不住脚!”

“而我儒家之所以被六国贵族看重,是因为我儒家乃王道根基!”

“是故,他们必须依赖我儒家,而孔门与他们结盟,何愁他们不敬吾等?”

“或许伱说的对.”

孔鲋叹了口气,神色黯然的道:“孔门九代传承,皆以治学为业,何故深陷复辟泥潭.”

“兄长此言差矣!”

子襄愤慨打断孔鲋道:“九代传承以治学为业,这本是我孔门的耻辱,兄长难道忘了先祖之志,我孔门真的甘心吗?”

“孔门儒家,哪一代不是励志做官?复辟旧制,行王道于天下,本来就是儒家本心,何言深陷泥潭?若儒家离开国政,以治学为业,儒家还有生命否?始皇帝只想利用儒家,不想重用儒家,我儒家又不是砧板上的鱼肉,何不与六国贵族联手反秦,自立天下?!”

“你!”

孔鲋听到子襄这番话,不由瞪大了眼睛,诧异道:“你为何突然开窍了?”

“兄长别犹豫了!”

“不是犹豫,我是越来越觉得儒家没用了。”

“兄长何出此言?”

子襄笑道:“不说秦政,就说六国贵族,我儒家对他们都有大用!”

“嗯?”

“兄长仔细想想,秦灭六国后,他们是不是被四海追捕,无以为家,只能在暗中活动,而我儒家,名正言顺的立于天下,连始皇帝都封兄长为文通君,他们不需要我儒家,何以为复辟大业正名?兄长还敢说我儒家无用?”

“吾弟所言有理!”

孔鲋似乎想通了一般,点头赞道:“难怪阿父生前经常夸襄弟有王佐之才!”

“哈哈哈!”

子襄大笑一阵,而后与孔鲋密谋一番,决定暗中脱离秦政。

与此同时,扶苏正进入廷尉府。

当他见到李斯的时候,李斯正与冯去疾,冯劫,姚贾,胡毋敬等人商议要事。

刹那间,扶苏便有了新的想法。

“臣等见过长公子!”

李斯带着四人,率先朝扶苏行礼。

扶苏微微一笑,连忙回礼:“扶苏见过诸位大臣!”

“长公子无需多礼,请坐!”

李斯一边招呼扶苏坐下,一边试探着问道:“不知长公子来廷尉府,有何要事?”

一般情况下,若无要事,扶苏是不可能来廷尉府的。

如今他贸然前来,肯定是有要事。

却见扶苏笑着摆手道:“李廷尉多虑了,扶苏哪有什么要事,只是不日将会随蒙将军北上九原,特意代蒙将军探视诸位大臣,不想却打扰了诸位大臣商议政事!”

“不打扰不打扰,长公子怎么还拿自己当外人了!”

一向耿直的冯劫,听到扶苏的话,当即哈哈大笑。

旁边的冯去疾也笑了:“是啊,长公子乃陛下最器重的皇子,与我们本为一体,正好大家都在讨论,不妨一起说道说道!”

“来人,上茶!”

李斯笑着吩咐侍从,给扶苏端来热茶。

扶苏温文尔雅的喝了一口茶,这才听李斯笑道:“方才我们在讨论儒案之事,既然长公子来了,那就让姚廷尉跟长公子说说重点,看看长公子的意见!”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点头。

姚贾一拍桌案上的竹简,便朝扶苏拱手道:“长公子,儒案涉及人犯,四百六十八人,其中方士三百二十一人,儒生一百四十七人,其余士子两百四十二人,共计七百人。”

“处刑之法,四百六十八人全部坑杀,两百四十二人,以及家中族人,连坐傜役,修帝陵,以及长城!”

说着,将竹简递给扶苏:“长公子可查验,看看有什么问题?”

“不用了不用了,扶苏听听便是。”

扶苏笑着拒绝。

冯去疾正色道:“长公子已经被陛下委以重任,负责屯田之事,如今有机会涉及国政,岂能白白错过?”

“就是嘛!来都来了,怎么能错过?以老夫之见,这七百人都应该坑杀!”冯劫愤然道。

“不错!”

姚贾点头附和道:“若不施以严刑,不足以震慑宵小!”

“敢问长公子以为如何?”

胡毋尽见李斯和扶苏都不说话,冷不防的问了一句。

假如胡毋敬没问这一句,扶苏也许不会开口,但胡毋敬问了,他便再也忍不住开口道:“扶苏有一事不明,还请诸位大臣为扶苏解惑!”

“哦?”

李斯挑眉,笑呵呵地道:“长公子有何不解,但说无妨!”

扶苏环顾众臣,将目光落在李斯身上:“扶苏之惑有两点,其一,为何处置一群文人,要用战场之刑?其二,坑杀一群文人,就能震慑宵小乎?那宵小又是何人?”

“!”

听到扶苏的话,李斯微微一愣,其余众臣皆是一惊。

这便是那个怀抱‘赤诚之心’的长公子扶苏。

说话永远都是直来直去,没有丝毫斡旋的余地,一开口就是针锋相对,肃杀凛然。

“长公子此话何意?莫非是觉得有什么问题?”

冯劫还没有反应过来,以为扶苏跟大家说笑。

李斯心思玲珑,委婉地开口道:“儒案纠结,陛下已经有了定论,坑杀震慑的宵小,自然是六国余孽,以及背后的复辟势力,也不能说儒案是单纯的儒案,长公子多想想再说吧。”

“这”

扶苏一愣,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有些激动,于是歉意的朝众臣行了个礼。

“廷尉乃法家名士,大秦廷尉,当知罪责主犯,予以严惩!祸及从犯不应如此严厉,就算博士宫众人有罪,也不应惩以酷刑,如此做法,岂不是小题大做?!”

扶苏说着,又一脸愤然。

李斯叹息一声,目光扫过几位重臣,发现他们脸色都变得极为难看。

这长公子怕是脑子有问题吧?

大家都是自己人,你居然为外人冤冤相报,以为很爽吗?!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追订

感谢尾号8590书友100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