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秦:让你当太子,你去挖地道? > 第251章 秦朝制度的最大漏洞【求订阅啊】

第251章 秦朝制度的最大漏洞【求订阅啊】

第251章 秦朝制度的最大漏洞【求订阅啊】

是夜!

李斯府邸,灯火通明,仪门大开。

府中下人站成两排,夹道欢迎,就差敲锣打鼓为赵昊庆贺。

坐在马车上的赵昊,嘴角微微一抽。

这尼玛的!

老李是打算让整个咸阳城的人都知道自己今晚要去他家做客吗?

不是,平常也没见他这么热情啊!

赵昊心中腹诽,一脸古怪的看着李瞻,挑眉道:“什么情况这是?”

李瞻挠着头,打着哈哈道:

“我也不清楚,兴许我家平常迎客都这样,没有特意安排,没有特意安排”

“呵呵。”

赵昊冷笑,翻了个白眼,心说我信你个鬼。

不过,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李斯如此大排场邀请自己,想来应该不简单。

稍微思忖,赵昊暗暗警惕,等马车挺好之后,不疾不徐的下了马车,朝大门内走去。

李斯府邸并没有多豪华,什么假山绿林,鸟语花香,各种摆设都没有。

进门之后,是一处府内庭院,打扫得非常干净,一看就是经常有人照顾的。

“这座府邸是我父亲做陛下长史的时候,陛下赏赐的,后来一直没更换大点的府邸,兄长去颍川郡任职后,就我跟父亲住在这里,母亲留在上蔡照顾大父和大母.”

李瞻走在赵昊左侧,细心的给他介绍。

赵昊频频点头,对李斯有了更多的了解。

虽然历史上的李斯,有很多骂名,但抛开沙丘政变不谈,李斯确实是一代能臣。

两人边走边说,很快来到正厅。

此时,正厅当中,李斯身穿一身灰白长袍,笑容和煦的坐在首位,静静等待赵昊二人。

“父亲,公子昊来了.”

李瞻进入厅堂,朝李斯躬身一礼。

这时,就听李斯笑着打趣道:“不容易啊,如今想要请公子昊为座上宾,家里没几样特别的美食,还真开不了口!”

“.”

赵昊小脸一黑,暗道你丫的心眼那么多,就是有龙肉吃,我也不敢轻易来啊!

今日若不是看在李瞻的面子上,说什么我都不来。

心中翻了个白眼,赵昊自顾自的坐了下来,也不开口,就静静地等待李斯的下文。

“公子,你可知老夫今日为何找你不?”

见赵昊坐下之后,李斯看着赵昊,笑呵呵地问道。

“不是品尝美食吗?”

赵昊拿起筷子,在一盘类似驴肉的菜肴上,扒拉了几下,抬头看了眼李斯:“还能有啥事?”

“帮你改革官制?还是帮你参谋律法?”赵昊无奈的道。

李斯含笑点头,道了句:“公子果然通透!”

说着,还不望回头打击一下正低头干饭,一声不吭的李瞻。

“混帐东西,你看看公子,再看看你,吃吃吃,一天到晚就知道吃,跟豚一样!”

“我”

拿着筷子夹菜的李瞻闻言,顿时欲哭无泪。

我又怎么了我?

这与我何干啊!

怎么老是骂我?

当真兄长不在,你就左右看我不顺眼?

好歹在公子面前,给我留几分薄面嘛!

虽然李瞻心里有很多抱怨,但是也就在心里吐槽而已。

他知道父亲骂自己已经形成了习惯,所以全作没听见,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

而李斯在骂完李瞻后,又笑呵呵地看着赵昊;“公子,前几天陛下召老夫商议官制改革,老夫与陛下详谈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不敢言明,就想找公子聊聊,不知公子能否解惑?”

“李廷尉与我父皇共谋治国多年,还有不敢言明的?”

赵昊有些诧异的看着李斯。

李斯无奈道:“为人臣者,也要审时度势,哪能畅所欲言”

老狐狸!

果然是老狐狸!

赵昊心中翻了哥白眼,面上却挂着好奇的道:“李廷尉有何疑虑,不妨说来听听?”

“呵呵。”

李斯笑了笑,捋着胡须道;

“博士宫论政,老夫对公子颇为佩服,公子畅谈我法家不足,儒家辅弼之能,老夫感触良多”

“只是。”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天下究竟是陛下的天下,还是万民的天下,老夫甚是不解!”

“这有什么不解的?”

赵昊哑然笑道:“大秦的天下,既是万民的,也是我父皇的!”

“哦?”

李斯挑眉:“那律法掣肘陛下的皇权,敢问公子,是皇权先行,还是律法先行?”

“你要用律法掣肘我父皇?”

赵昊愕然道。

李斯盯着他看了片刻,正色道:

“三公九卿制不如三省六部制的很大原因,就是律法对皇权的限制不够完善!”

“如果官制改革之前,没有律法约束皇权,很容易出问题,所以从根源上来说,得限制皇权!”

“这”

赵昊心里是真的有点佩服这位历史能臣了。

若不是被赵高忽悠,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绝对是千古第一能臣。

历史上的李斯,作为顶级名相,政治经验非常丰富,为何最后会迅速败给赵高呢?

原因其实有很多。

总结起来的话,一是秦法不允许他有太大的权力,二是因为赵高代表的其实是胡亥。

真正要杀李斯的是胡亥。

三是最重要的原因,李斯失去了人心。

什么人心?

就是他身后整个秦朝官吏系统的支持!

这一点才是最致命的。

那李斯为何会失去人心?

主要还是他帮赵高和胡亥杀了太多朝中大臣,以及始皇帝的那些儿女。

如果不是他亲手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基础,恐怕就算胡亥想杀他,也没那么容易。

想到这里,赵昊深深看了眼李斯,儒雅、睿智的气质下,又难掩自负,贪婪的本性。

若说谁害死了李斯,倒不如说他自己害了自己。

“公子为何用这般眼神打量老夫?”

李斯感受到赵昊的奇怪眼神,不由追问道。

赵昊微微一怔,而后笑着摆手:

“没什么,就是觉得,现在的李廷尉,跟以前的李廷尉,有些不同了。”

“哦?”

李斯一愣:“哪里不同?”

赵昊打着哈哈道:“我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不同了!”

“这”

李斯能感受到,赵昊这是在说实话,心头也是一暖,坚定道;

“只要能为国效力,为陛下分忧,即使有所改变,老夫也希望是好的改变!”

“哈哈哈,李廷尉能这样想,那真是国之大幸也!”

赵昊仰头一笑,而后郑重其事的道:

“既然李廷尉找昊为国,那昊自然责无旁贷,咱们先讨论官制改革,再谈秦法修整,这样能对得上,兴许可以说动我父皇!”

“好!那就麻烦公子了”

李斯兴奋扣案,然后朝门外大喊:“将东西拿进来!”

“诺。”

门外应诺一声,很快抬进来一张巨形板图。

赵昊仔细打量板图,发现上面罗列出了所有官职,以及详细的职权范围。

良久默然,他拍案而起:“举纲账目,改得好啊!”

“多亏有《三省六部制》做借鉴,否则也无法改得如此详尽!”

李斯笑道。

赵昊看了他一眼,道:“这官制改革的板图,我父皇看了吗?”

“还没有。”

李斯摇头道:“因为皇权与律法先行的问题,没有得到确定,如果律法先行,皇权必定会消弱,以陛下的性格,恐怕不太会同意。”

“呵呵。”

赵昊闻言,笑着摇了摇头。

随着对始皇帝的了解,他越发觉得,历史上记载的始皇帝,跟他相处的始皇帝,大不相同。

历史上记载的始皇帝,乃‘千古第一暴君’。

他横征暴敛,穷奢极欲,视百姓为蝼蚁。

可是,面对这样的评价,赵昊却不以为然。

他反而觉得,始皇帝是一个有理想,有胸襟,有抱负的万古明君。

如果始皇帝真的心胸狭窄,他怎么可能统一天下?

不说六国之人,就是秦国之人,都不会服他!

而且,始皇帝统一六国后的格局,明显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比如在政治上实行郡县制,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在军事上修直道,驰道,修灵渠,修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

就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国家统治,还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甚至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

所以,始皇帝会真的害怕律法限制自己的权力吗?

在赵昊看来,这是不可能的。

但限制皇帝权力,还是有必要的。

比如历史上的赵高,为什么能借胡亥之手,除掉李斯,又为什么能指鹿为马?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皇帝的权力太大。

这其实是秦朝制度漏洞的体现。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在创立自身制度的时候,没有任何借鉴可言。

在秦朝以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有皇帝这么大的权力。

即使是夏商周三代的君主,包括周天子在内,都没有这么大的权力。

虽然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实际权力,远不如皇帝。

而皇帝权力近乎无限的这个特点,便成了秦朝制度最大的漏洞。

在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如果皇帝是一个英明神武的人,则不会出什么问题。

比如始皇帝在世的时候,秦朝想乱都乱不起来。

但是,不可能人人都跟始皇帝一样英明神武。

只要继任皇帝稍微差一点,或者松懈一点,权力就会被身边的人窃取。

胡亥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赵高为什么能从一个小小的中车府令,变成一个权倾朝野的丞相?

就是因为他发现了这个漏洞,并合理的利用了这个漏洞。

始皇帝驾崩之前,能够留在始皇帝身边的人,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赵高,一个是李斯。

赵高如果想阻止其他人觐见始皇帝,只要联合李斯,就没人可以接近始皇帝。

甚至,他们还能篡改始皇帝遗诏,拥立胡亥为秦二世。

那赵高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是皇帝的权力近乎无限,没有人敢质疑皇帝,其次是皇帝的旨意,没有监管部门,比如《三省六部制》里的门下省。

如果门下省的官吏发现皇帝旨意有问题,可以‘涂办’,也就是驳回,或者修改。

皇帝接不接受是另一回事,但秦朝没有门下省,只有郎中令。

而郎中令也不能驳回,修改皇帝的旨意。

当然,丞相府可以草拟皇帝的旨意。

可当时的丞相李斯,被赵高忽悠得不清,不仅草拟皇帝旨意,甚至还修改了皇帝旨意。

这便是秦朝制度最大的漏洞。

如果秦朝有门下省,赵高和李斯篡改皇帝旨意后,得先送到门下省那里审核,确认皇帝旨意完全没有问题,才能下发到尚书省执行。

比如赐死扶苏,让胡亥上位这道旨意。

很明显,这道旨意是有问题的,送去审核,肯定不能通过。

但因为秦朝没有审核部门,再加上没人敢质疑皇帝命令,所以才造就了历史上有名的悲剧。

如今赵昊面对这样的制度漏洞,肯定要及时堵住。

就算始皇帝有意见,他也要想尽办法,让始皇帝同意。

否则将来的悲剧,还会上演。

当然,从内心感觉来说,他觉得始皇帝不可能不同意,毕竟完善的制度,更有利于国家。

想到这里,赵昊笑着看向李斯,不由揶揄道:

“李廷尉被我父皇视为肱骨之臣,却不了解我父皇,若改革官制,修整律法,能让大秦江山永固,我父皇没那么小的胸襟!”

“这”

李斯迟疑了一下,有些惭愧的道:“不是老夫信不过陛下,只是担心”

“既然李廷尉相信我父皇,那李廷尉在担心什么?”

赵昊出言打断了李斯,神情怪异的看着他:

“若论朝堂之上的算计,我的确不如李廷尉,但是,在朝当官,难道就是为了整天你算计我,我算计你吗?”

面对赵昊的问题,李斯不由摇头苦笑:“在朝为官,自然是为国为民,衮衮诸公也不是只能算计,他们也有为国家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

“呃”

赵昊嘴角一抽,下意识揉了揉眉心,他觉得自己和李斯之间,有很大的认知差距。

换作他以往的脾气,肯定会怒怼李斯,但看他整理官制,修改律法,一心为公的份上,又觉得他还有‘抢救’的机会。

于是沉默片刻,耐着性子反问道;“李廷尉认为,能在朝堂上调理阴阳,治国理政的官吏,便算得上好官吗?”

“难道不算吗?”

李斯反问赵昊。

在他看来,这样的官吏已经算是少有的好官了。

但赵昊却十分无语,暗道果然如此。

古人的认知果然有局限性。

求推荐票,月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