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第402章 0397【金州是世外桃源】

北宋穿越指南 第402章 0397【金州是世外桃源】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48:22

第402章 0397【金州是世外桃源】

第402章 0397金州是世外桃源

何蓟的哭喊咆哮声,惊动了附近的官兵,纷纷过来查看情况。

见到上吊的绳套,官兵都感觉很奇怪。

也没人兵变来逼他啊,随时可以投降活命,咋就突然想不开自杀了?

有少数军官是识字的,看见树干上的留言,忙说给旁边的人听。

来自东京的士卒,也说这位老将军,是皇帝的亲卫将领。

有人不屑,有人敬重,但都没再说话。

何蓟把父亲的腰带重新系好,整理仪容之后,亲自背着遗体,率领数千官兵前去投降——本来有一万多人,这阵功夫已逃跑大半,自己就成群结队投降去了。

张广道亲自接收俘虏,看到何灌脖颈的勒痕,还以为是被士兵勒死的。

又听说何蓟是死者的儿子,便愈发迷糊起来,询问其他降兵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徐宁低声说:“这位何老将军,在东京名头极大。传闻中过武进士,曾一箭射穿西夏骑兵的铠甲,从胸口贯穿又射到后面的骑兵。当年威震三军,东京百姓都知道,皇帝也亲自接见。”

故事总会越传越离谱,关于何灌神射的传说非常多。

何灌根本就没有参与伐辽,却传他三箭射石吓退辽军,寄托着东京百姓的一种期望。

张广道询问:“可有为朝廷做恶?”

徐宁摇头道:“没听说过,不太清楚。他手下全是御前侍卫,不跟咱老百姓打交道。”

张广道惊讶:“皇帝把侍卫头子也派来领兵了?”

“估计是吃的败仗太多那昏君不太信任童贯。”徐宁猜测道。

张广道叹息:“可怜这位老英雄,非要为那昏君送命,若是投靠俺家大郎多好。”

何蓟把父亲的遗体放好解下佩刀,脱掉铠甲,双膝跪地说:“请将军善待降卒,他们多是邓襄等州的乡兵和民夫,临时招募并未对贵部造成什么杀伤。”

张广道说:“这个不须阁下操心,义军肯定不会杀良冒功。阁下可知童贯布置?”

何蓟沉默不语,他不愿出卖友军。

张广道也懒得再问,因为何蓟不说,其他俘虏愿意讲。

果不其然,当张广道甄别出俘虏中的军官,并向他们询问情报的时候,一个个竹筒倒豆子般往外吐。

“童贯在襄阳坐镇,那里有三千胜捷军。”

“辛兴宗和辛企宗,各带了一些胜捷军,分别攻打洵阳跟平利。”

“从郧乡到这里,沿途设了四处粮站,将军快快派人杀去!”

“武陵河口(堵河口)有一处大粮站,京西南路运来的粮草,全部堆放在那里再转运出去。”

“……”

张广道听得笑容满面,让军中掌书记录,然后亲自进行汇总。

这些俘虏也不能白养着,暂时押送到金州各县,让他们伐木、采矿、修路、疏通河道。

等战争结束,再甄别之后予以释放。

没法直接放归,那需要动用大量船只。

当然也不会故意虐待致死,因为京西南路地广人稀,义军打下来之后必须开发。而眼前的俘虏,大部分来自京西南路,明年得放他们回家种地。

何蓟身份特殊,被专门押送去金州城看管。

他请求焚烧父亲尸体留下骨灰,张广道一口答应,还分给几个俘虏帮忙。

一批又一批俘虏被押走军官全部踢出来,好让俘虏失去组织性。

把俘虏处理完大半,张广道总算放心。

那些缴获的兵甲,好货都让士卒换上,孬货用来武装民夫。

张广道留下少量士兵,跟民夫一起驻守淯阳镇,并继续分批押送俘虏,自己亲率主力坐船往东。

既然辛兴宗不敢再来,张广道当然要杀出去!

沿途的江边粮站,皆空空如也,连兵带粮都被辛兴宗运走。

张广道在后世的郧阳区五峰乡靠岸,那里有大片江边平地,适合作为兵站和粮站。

根据俘虏供述,再往前的武陵河口,便是官兵的军资转运枢纽。

武陵水便是堵河,汉江第一大支流。

顺着此河向南,可直达竹山县,也即三国时期的上庸城。

却说何蓟带着父亲的骨灰,跟许多军官一起被押往金州。负责押送他们的,全是临时武装起来的民夫。

态度肯定不怎么好,而且也无法坐船,口粮还要自己背着,沿途经常挨棍棒,走得慢了就要吃打。

何蓟受到的待遇要好些,因为张广道下令予以照顾,甚至休息的时候还能跟押送官聊天。

“听说金州贫瘠多山,能养得起许多士兵?”何蓟问道。

押送官笑着说:“金州粮食不多,金子却很多,都拿到襄阳买粮了。从去年秋收到开春,一直都有粮食运过来。”

何蓟颇为无语,同时又觉愤懑,自己卖命打仗,却有官员卖给贼寇粮食。

其实在连绵的山区,金州不算太穷,反而是富庶之地。这里叫做安康盆地,粮食产量仅次于汉中盆地,虽然这个“仅次于”次得有点多……

何蓟又问:“朱先生真不收苛捐杂税?”

押送官回答:“也收一些,听家里的老人讲,赋税跟哲宗年间差不多。”

“那也很好了。”何蓟感慨。

他在国子监读过书,父亲打算培养他考科举。

何蓟更喜欢弓马枪棒,虽然也努力读书,但距离进士还远得很。

即便这样,也称得上文武双全了。

他父亲以前执掌步军司,这是个油水丰厚的职位,许多勋贵子弟都来巴结。

何蓟经常受到勋贵邀请,不但在风月场所消费,而且还附庸风雅参加一些文会。

朱铭的诗词,何蓟全都拜读过。

他很喜欢朱铭的文字,《治安疏》骂得畅快淋漓,《正气歌》写得荡气回肠。他甚至悄悄**《大学章句疏义》,还读过朱铭的《讨独夫赵佶檄》。

谁不痛恨昏君和奸臣呢?

宋徽宗这两年重用太监李彦,设立西城所祸乱地方。就连禁军的一些中低级军官,家里的田产都被太监盯上,既要交赋税,又要交田租,等于给朝廷双倍纳税。

曾有属下军官,跑到何灌那里哭诉。

何灌去找李彦讨个说法,双方闹得不欢而散。

当时何蓟就想啊,禁军军官都被这么盘剥,普通百姓可怎受得住?

果不其然,今年带兵出征,一路所见,满目疮痍,让何蓟再次想起朱铭那篇檄文。

何蓟私下问父亲:“各地贼寇蜂起,朝廷难以剿灭,这大宋还有救吗?”

何灌只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何蓟又问:“禁军都被盘剥,如何让他们忠君?”

何灌难以回答,只能一声哀叹。

何蓟还想再问,何灌突然嘱咐:“我受君恩太重,自当尽忠职守。你这军职,却是凭本事考武举得来的,如果……”

如果什么,何灌没讲,何蓟却知道。

大宋这条船就快沉了,父亲想让他寻机换一条。

前提是,父亲必须死!

数日之后,进入安康盆地,何蓟仔细观察乡村。

虽然受到战争影响,乡下难免萧条,但基本农业生产秩序却在。

金州同样属于京西南路,而且还比南襄盆地更贫瘠。但在朱家父子的治理下,这里的土地种满了庄稼,肥沃的南襄盆地却遍地抛荒。

不说南襄盆地,开封府都开始抛荒了!

西城所压榨得农民喘不过气,收再多粮食都不够交税。富户还能凭借多年积蓄硬撑,小地主和自耕农只能弃田逃跑。

开封府下辖的襄邑(睢县)、太康,去年就出现零星贼寇,今年变得愈发壮大。

何蓟随军出征的时候,童贯为了保证后方,还派一支偏师去太康剿贼。贼寇不敢接战,撒丫子流窜到谯县,童贯就懒得再管了。

半路遇到大股流民,童贯挑选青壮当兵,随便发给一些简陋武器,剩下的老弱妇孺全部驱散。

何蓟现在还记得,那些流民痛哭哀嚎的场景。

两相比较,眼前的金州仿佛世外桃源。

即便朱家父子也在收重税,税额跟哲宗朝差不多,但确确实实可称世外桃源!

唉,这大宋恐怕真没救了。

……

“太师,请发胜捷军,否则金州战场就没救了!”辛兴宗把部队留在武陵河口,自己坐船直奔襄阳求救。

童贯大怒道:“你数万大军怎吃了败仗?”

辛兴宗找借口道:“说是有五万大军,可民夫加上水军就两万。剩下的三万多兵,禁军不堪用,厢军也不堪用,乡兵更是连兵甲都不齐。贼寇有一种砲车般的法器,可抛射铁球五里远。俺也带兵去攻打过贼堡,被那法器的铁球砸几下,就有数百人溃逃。”

“胡说八道,好端端哪来的法器?”童贯根本不相信。

辛兴宗说:“真有法器,全军将士皆可作证,俺一个人可编不出这等故事。”

童贯问道:“何灌呢?”

辛兴宗说:“何灌责怪俺不懂打仗,他非要抢夺兵权,把乡兵全给拿去。撤军之时,他也不来救援,坐视俺被贼寇击溃。此时他还在淯阳镇,也不晓得有没有投敌。”

“这个何灌,在京城便不听话,上了战场还不听话,咱回京之后定要弹劾他!”

童贯知道辛兴宗在说谎,但给他提供了弹劾何灌的借口。

皇帝已经不信任他了害怕他再次打败仗,所以才派何灌过来随军。

在童贯看来,何灌分走了自己的兵权,这种人必须狠狠收拾!

辛兴宗哭求:“请太师让胜捷军参战,否则俺手里真没有可用之兵。”

“咱亲自过去!”

童贯在襄阳坐不住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