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第797章 0792【此盛唐耶?】

北宋穿越指南 第797章 0792【此盛唐耶?】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48:22

第797章 0792【此盛唐耶?】

登基第二日,便迎来新皇主持的第一次大朝会。

文武百官鱼贯而入,或坐或站,耐心等待皇帝升殿。

当朱铭踏进大殿的瞬间,前面几排大臣看得真切,立即变得神态各异。

有人眉头紧锁,有人低头无视,有人装作啥都没发生。

皇帝失礼了,装束明显不对!

礼官开始按流程走,朱铭很快发言完毕,轮到群臣们奏事。

礼部尚书胡安国率先站起:“陛下,新修的《大明律》刚刚颁布,各种服饰礼仪都写得分明。为天子者,不该带头违背。”

朱铭说道:“通天冠太重了,而且不甚美观。白罗方心曲领亦如此,如同婴孩的兜涎布。天子戴上这两样,便似戏台上的小丑,滑稽有余却威严不足。”

此言一出,好些大臣低头憋笑。

实在是“婴孩兜涎布”的比喻太形象了。

大朝会上,皇帝戴通天冠,太子戴远游冠,大臣戴进贤冠,御史戴獬豸冠。

朱铭一直戴着远游冠上朝,做了皇帝居然也不改。

理由嘛,一嫌重,二嫌丑。

还有白罗方心曲领,即脖子上戴着的白色项圈。皇帝、太子和七品以上官员,在大朝会上都必须佩戴,而七品以下官员则没资格戴。

皇帝的项圈,尤其巨大显眼。

不但如此,朱铭今天穿的皇帝朝服,整体变窄一大半,不再是传统的宽袍大袖。少了三分儒雅,多出七分干练。

朱铭牵着自己的袖子说:“诸卿且看,这样是不是省却许多布料?”

翟汝文站出来说:“陛下,服制既已确定,不可贸然更改。天子能随意破坏服制官员是否能随意破坏律法?”

朱铭点头赞许:“首相所言极是。还有礼部尚书,敢于直谏,实属难得。两位各赐一元金彩币以为嘉奖。”

翟汝文和胡安国退下,心情都很愉快,既劝了新君守礼,又得到新君的嘉奖。

谁知朱铭又说:“礼官且记下来,朕今后都会这样穿。大明服制再修改一下,以前的通天冠弃之不用,远游冠的名字改为通天冠。至于太子的冠帽,把进贤冠改动一下,更名为远游冠即可。”

“朝臣的曲领,全部除去。朝臣的朝服,也收窄一些。”

“等下次再改《大明律》时,把这些都写进去。”

陈东出列说:“陛下,为政不可朝令夕改。”

朱铭微笑道:“也赐你一元金彩币。今日到此为止,接下来谁若劝谏,可就不会再赏赐彩币了。”

陈东欲言又止,终究还是默默退回。

朱铭说道:“此非朝令夕改。改动以后,一直这般。”

言罢,皇帝扫视群臣,看谁能把话题给接住。

萧楚和秦桧同时出列。

秦桧连忙后退半步,请萧楚先发言。

萧楚说道:“陛下开拓进取,方有服制革新。改冠戴、除曲领、窄衣袍,皆扫清累赘也,以示我大明锐意向前。”

朱铭微笑颔首,还是老萧懂自己啊。

秦桧跟着说道:“前宋冠袍,暮气沉沉,做事都不便利。陛下改得好,臣建议常服也改窄一些。”

朱铭笑容更甚:“常服可随意。是宽是窄,你们自己选。”

秦桧立即退下,心头颇为激动,知道自己这马屁拍准了。

他打算回家之后,立即让裁缝改常服。改得越干练越好,改得越精神越好,皇帝看了肯定喜欢。

没有哪个大臣是傻子,见皇帝变得笑容满面,他们都知道这位新君想干啥。

今日故意乱穿朝服,无非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震慑群臣,提醒官员已经换皇帝了;二是为了树立新风,以后别搞华而不实的东西,做事干练的官员更得皇帝赞赏。

“陛下圣明!”

一大群官员齐声呼喊,这些人都想着回家改衣服。

朱铭说道:“散朝吧,各自办公去。秦桧跟我来。”

诸多大臣看向秦桧,都露出羡慕的眼神。

秦桧脚步轻快,仿佛踩在云端,一路朝着别的官员拱手,然后追随皇帝离开大殿。

朱铭跨上御辇:“坐上来。”

“谢官家。”秦桧激动得身体轻微发抖,小心翼翼踏上御辇,正襟危坐在皇帝对面。

朱铭说道:“你的上疏,我已经看了。怎么突然想到要测绘舆图?”

秦桧回答:“臣在熟悉全国官道、水利时,发现前宋的《天下郡县图》,其中有些绘制得不甚准确。”

中国古代的地图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有比例尺的,跟现代地图大同小异,而且精度非常高。现代人若是初见,估计会误以为是卫星测绘的地图。

这种地图,只在中央朝廷,高品级官员才能看到。

一种是无比例尺的,山川城池都要画进去。 这种地图地方官府和民间都可以使用。从哪儿走到哪儿,相距多少里,全都标注好了,主要用于出远门。

宋代的《天下郡县图》,出自沈括之手,比例为九十万分之一。包括两张全国总图(大小各一张),还有十八张地区分图。总图长4米,宽3米多。

沈括绘制这些地图,耗时长达十二年。

中途两次遭到贬谪,其中一次还是编管安置,甚至遭到妻子的侮辱虐待。

在家庭事业皆遭挫折的情况下,沈括坚持把《天下郡县图》编完。被特许进京献给皇帝,获赐绢布百匹,允许他在秀州自由活动,但依旧不准离开秀州境内。

秦桧说沈括制图有些不准确,那多半是被编管禁足的原因。

朱铭问道:“这些地图在哪里?”

秦桧说道:“臣借去工部了,暂时还未归还。”

“去工部!”朱铭对司机喊道。

皇帝亲临工部,官员纷纷前来拜见。

由于朱铭一路坐马车,有些工部官员,甚至还在散朝回来的半路上。

秦桧表情严肃,心中却是得意。

工部有一大半官员,都是阁臣赵佺的心腹,秦桧的个人威望涨得不快。

今天秦桧把皇帝带来,工部官员必然更信服他。

几个官员搭着凳子站立,小心翼翼把那副全图打开。

三四米长宽的地图,而且是精确测绘,带给朱铭极大的视觉冲击。

朱铭对此还真不懂,问道:“这是怎么画出来的?”

秦桧说道:“西晋之时,有大儒裴秀,创‘制图六体’之法。一曰分率(比例尺),二曰准望(方位),三曰道里(距离),四曰高下(高程),五曰方邪(坡度),六曰迂直(实地高低起伏与地图距离换算)。”

“绘图之时,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的边长代表里数。需要派人实地测绘,通常使用指南车。指南车不仅指出方位,车轮转动还能计算里程。若是需要翻山越岭,则用别的方法计算。”

朱铭赞道:“好办法。”

秦桧见皇帝喜欢,连忙又说:“秘阁还有一副唐代的《海内华夷图》,万邦皆在图中。”

“立即带我去!”朱铭大喜。

于是秦桧又踏上御辇,带着皇帝去秘阁。

北宋的国家藏书,主要在崇文院。东廊为昭文馆书库,南廊为集贤院书库,西廊为史馆四库。官员们平时查找典籍资料,便是跑来这里搜寻。

此外,还有秘阁,属于国家藏书的特藏书库。

官员想进秘阁看书,必须获得皇帝批准。

朱铭走进秘阁藏书楼,地面、门窗倒是打扫得很干净。但他走到偏僻角落,伸出手指在书架一抹,指尖却沾满了灰尘。

朱铭也不惩罚谁,只随口说道:“秘阁要好生维护。”

秦桧指着一个大书架:“《海内华夷图》便在上面。臣查找地图时,在崇文院找到一副《禹迹图》,是赵佶继位之初刊刻的。还注明《禹迹图》只截取了唐代《海内华夷图》的一部分,臣来秘阁寻找果然找到了。”

“取下来,小心打开。”朱铭说道。

这次是几个侍卫动手分批抬走。

按照编号依次在地面铺开,很快拼接成一幅超大地图。

朱铭差点一声“卧槽”脱口而出。

拼接出的完整地图,大约有100平方米。北及草原,南至交趾,东到朝鲜半岛,向西囊括中亚。

一百多个大小国家,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政权。

可惜,这幅地图是唐德宗时期绘制的,许多域外疆土采用盛唐时的绘制。估计当时有所缺失,资料并不健全,中亚地区很多地方相对模糊,只大概注明是某某国家。

朱铭让侍卫抬来带着轮子的木梯,这玩意儿平时用于取书。

他爬到木梯最顶端坐好,俯视地面那一百平米的巨幅地图,静静端详之下居然眼眶湿润。

除了没有经纬线,就是一副“现代亚洲(局部)精确测绘地图”啊。

良久,朱铭说道:“去请太上皇,还有阁部院寺重臣。”

内阁和通政院官员来得最快,因为他们距离最近。

进入秘阁,必须获得皇帝的批准,谁没事儿来这里溜达啊?而且地图还藏在角落里,又画得无比巨大必须拼接。就连秦桧发现之后,都只打开了其中一两副。

有一个算一个,在场所有官员,都是第一次看到它。

萧楚老泪纵横,喃喃自语:“此盛唐耶?”

刚刚退休的朱国祥,莫名其妙被叫来。

他没还开口,就听儿子指着地面说:“上皇且看。”

朱国祥扫了一眼,顿时表情惊讶,随即朝儿子喊道:“你快下来,换我上去。还有,把我的望远镜拿来!”

堂堂大明皇帝,当着大臣的面,被太上皇从木梯扯下。

朱国祥爬到木梯顶部坐好,很快望远镜也送来,就这样拿起望远镜认真看地图。

距离太近了,对焦对不准,又让侍卫把他连带木梯一起推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