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第821章 0816【还有细作】

北宋穿越指南 第821章 0816【还有细作】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48:22

第821章 0816【还有细作】

“他们要从瓮城进去!”王政惊呼。

高景山说:“已别无选择,跟着冲瓮城。是死是活在此一举!”

两族精锐不顾别处轻骑,纷纷追随着号角声聚集,然后冲向逃往瓮城的女真轻骑。

“叛军靠近了再射箭!”

完颜宗贤下令。

他把亲兵和数百女真布置在此,绝对不能让两族骑兵冲过瓮城。

只要把增援的轻骑迎进城,城内的混乱很好解决。

而在半刻钟前,距离瓮城数百米的城墙上,两个军官快步奔向他们的上司。

“可是哪里又有叛乱?”汉将虞尧臣问。

两个军官齐刷刷举枪,对准虞尧臣的胸膛。

虞尧臣的亲兵愣了一下,随即举起兵器对准两人。

“我们是大明皇帝派来的,”其中一个军官说道,“城内有我们数十个细作,虞将军觉得女真还能赢吗?”

当然是扯淡,城内就三个细作。

这两位此时能在辽阳,而且担任基层军官,绝非是什么偶然。

为了防止渤海大族煽动军队叛乱,被调来辽阳守城的各族军队,以前要么是被抓来的奴隶,要么就是没有跟脚的流民。

而石元公派出的上百个细作,跟随金人一起东迁,全都属于没有跟脚的流民。并且身体相对健壮,很容易被征募补充兵额,甚至在扩编时升为军官。

至于这个汉将虞尧臣,则是虞仲文的次子。

虞仲文是武州宁远人(山西神池县),考中进士在辽国做官。还做了翰林学士,给辽国皇帝讲经,帮辽国皇帝起草诏书。

天祚帝败逃,金兵攻陷燕京。虞仲文随左企弓一起降金,然后一起被判将张觉杀死。

左家人丁兴旺,而且族人还迁去辽东,自然继续受到金国重用。

虞家就倒霉得多后人的官都不是很大。

正因为虞家没有根基,虞尧臣才被派来编练新军,组建一支忠于金国的汉人部队。

虞尧臣看着眼前这两个军官,他甚至还记得两人的名字。一个叫房勇,一个叫吴伯桂,是他亲手从流民中挑出来,并且亲手提拔为军官的!

吴伯桂说:“虞将军,叛金投明吧。虞家只是降金文臣,并没有随军南下过,你还是虞家第一个武人。像你这种情况,一旦投明立功,必然获得重用。跟女真贵族联姻的渤海望族都反金了,你一个辽国汉人还等什么?你的家乡,恐已被大明攻占,说不定你在山西的族人都已降了。”

房勇则是对周围汉兵说道:“大明皇帝提百万雄兵,已经攻占了澄州,这两天就会杀过来。你们难道要跟着女真陪葬?”

三年前,这些汉兵还是流民,他们对金国有啥忠诚度可言?

被房勇这么一恐吓,又看向混乱的城内,一个个都收起兵器,不再指着两位大明细作。

房勇继续说:“我家死得只剩四口人,南奔大明很快就过上好日子,在河北分到八十亩地。而且三年免税、两年赋税减半,家里的粮食吃都吃不完。你们想不想过这种日子?”

能分得土地,还减免赋税,粮食多得吃都吃不完?

这些汉人士兵,听得两眼发光。

就连虞尧臣的亲兵都说:“相公,要不还是投明吧。”

虞尧臣看着自己麾下的士卒,他似乎已经没有选择,而且虞家确实没必要死忠金国。

虞氏一族远在晋北,族人并未迁徙到辽东,族人也没做啥大官。

而且,虞氏并未参与攻宋,跟南边的汉人没有血仇。

“吴伯……吴兄弟,你带着自己的兵,举起火把摇动呼喊,再鸣金击鼓吸引城外友军,”虞尧臣安排道,“其余将士,随我去攻占城门!”

这股汉军没有攻打瓮城,而是去攻占瓮城侧方几百米的普通城门。

“咚咚咚咚!”

“当当当当!”

又是击鼓,又是鸣金,这么古怪的声音,把女真兵和渤海兵都吸引到了。

正在追着女真轻骑,想要冲进瓮城的王政,都已经冲得快接近护城河了。他听到声音扭头望去,却见十多个火把在城头挥舞,连忙勒马减速亲自吹号角。

渤海骑兵们,纷纷朝着那处城门奔去。

“汉兵叛了!”

瓮城方向的女真兵惊呼。

“快走,从东门突围!”完颜宗贤慌张下令。

黄头室韦已经造反,现在汉兵也造反,女真兵根本不可能取胜再不逃跑全得死在辽阳。

完颜宗贤的亲兵吹响军号,一个个朝着东门惊慌逃窜。

女真族的人口太少,一直打胜仗自然不怕。各族士兵跟着他们抢劫,升官发财都很开心。

可前几年连番败绩,精锐损失惨重,而且人口锐减,又抢不到战利品,各族哪还会跟他们齐心?

墙倒众人推!

古今中外历来如此,强者才能生存的辽东更是如此。

当初辽国统治一百多年,早已被视为北方正统。可女真崛起,打了几次大胜仗,辽东豪族们就纷纷投靠,完全不念及辽主的恩遇之情。

现在不过是在重演当年故事,辽东人自有他们的生存之道。

却说女真兵落荒而逃,王政冲进城内追杀一阵,连忙打听自己族人的下落。

然后,他看到遍地尸体,就连家中男童也没了。只剩下年轻妇人和女童,那些年老色衰的女人亦被杀死。

寻到族中长辈的尸体,王政噗通跪下,久久说不出话来。

高景山也看到遍地尸体,他没有跪地自责,而是转身望着金国上京的方向。

反倒是其他大族,那些族人全都屁事儿没有。

半夜,完颜宗辅率领女真主力,终于日夜兼程赶回辽阳。

他们人困马乏,身上只带着几天的口粮,面前却是已经改换旗帜的坚城。

……

鸭绿江北,婆速路城。

明军步骑还在坐船,完颜宗辅的信使已经赶来。

信使见到金兀术连忙递上密信。

金兀术拆信只读了几行,就已经脸色剧变。

渤海各族叛乱,曷苏馆城弃守,完颜宗辅让他带兵返回辽阳,因为婆速路这边肯定要被夹攻。

再不走,就别想走了!

金兀术召集众将,也不说明情况,直接下令:“收拾粮草辎重,今晚半夜撤军回辽阳。”

当日下午时分,张宪带着三千先头部队,乘船在鸭绿江口北岸登陆,距离婆速路城大约四十里。

他一边用战车构筑阵地,一边派人去通知保州的折彦质,让折彦质明天早晨攻打江心洲。后天上午,等后续兵力抵达,两路大军就能夹击婆速路城。

折彦质收到消息,麾下众将都兴奋不已。

他们早就做好准备,甚至等不及明日攻岛,傍晚时分就直接出兵。

“轰轰轰轰!”

内河舰船与岸边阵地一起发炮,对着江心洲的金兵寨堡一通乱轰。

金兀术本来打算半夜撤军,此时已经把粮草装车。为了麻痹对岸的明军,江心洲的部队没撤。

江心洲上的金兵,这些日子一直惶恐不安。听说今夜能够撤走,全都放松下来,只等着时间一点点过去。

明军突然发难,把岛上金兵打得措手不及。

在火炮的掩护下,李成、赵立、耶律余睹三将,各自率部从三面杀向江心洲。

寨堡里的金兵,第一反应是逃跑!

主力今晚半夜就撤凭啥他们留下来拼死抵抗?

赵立是最先率兵登岛的,他本以为是一场恶战,结果发现金兵在惊慌逃窜。

“儿郎们,随我杀!”赵立嘶声呼喊。

李成害怕赵立把功劳抢完,焦急催促:“击鼓,击鼓,全军登岛!”

梁山好汉们还在当兵的,大部分都被打散了混编。

宋江麾下只剩李逵,这两人跳上岸冲得飞快。

尤其是宋江,他可不像《水浒传》里那般窝囊。这厮就是个奸猾悍匪,在大明做了几年低级将领,凶悍之气少了几分,却是变得更加沉稳狡猾。

“莫要被友军抢功,直冲敌将的旗帜!”宋江快步奔跑,完全不顾阵型。

江心洲的北岸有许多小船,溃逃金兵纷纷往船上挤,甚至互相推搡着被挤下水。

“轰轰轰!”

内河舰船已经驶过来,对着江面就是一阵炮击,继而仗着船体更大直接冲撞。

还没上船的金兵,见已经无法渡河回城,被迫聚在岸边转身迎敌。

“射箭!”

驻扎高丽的明军,弓箭手并不多,这玩意儿需要长期训练,因此大部分都是装备强弩。

那些无路可逃的金兵,似乎还想结阵厮杀,弩手们纷纷停下脚步,朝着前方的人堆里射击。

赵立已经率兵跟东侧金兵交战,一追一逃之下,双方都没有阵型可言。但金兵早就心惊胆战,明军却是士气如虹,战斗完全一边倒,有些金兵干脆跳江逃跑。

不仅仅是士气问题!

江心洲上的金兵,都想着半夜撤军呢,他们的盔甲并未穿上,而是拆解了迭好准备运走。

金兵连盔甲都没穿,一轮弩箭下去就死伤一片!

金兀术站在婆速路城楼,用望远镜观察战斗,看着看着就不想看了。

战斗很快结束,因为还没死的金兵,居然成片成片跪地投降。

“俺俘虏了一个敌将!”

宋江欢呼雀跃,手里举着一口镔铁宝刀,能用这玩意儿的肯定不是小兵。

在南岸坐镇的折彦质,慢悠悠乘船来到江心洲。

他命令将士去占领寨堡,把俘虏押回保州看管,又叫来一个亲兵:“伱去给张将军报信,就说江心洲已然拿下。不管是明日攻城,还是后天再攻城,我这里随时都可以配合。”

心情舒爽的折彦质,次日上午就破口大骂:“金贼都是软蛋,给我追杀!”

婆速路城,已经空了。

金兵半夜全部北撤,经后世的凤城市方向,走山中通道逃往辽阳。

沿途还故意扔下辎重挡路,以迟滞明军的追击速度。

甚至派兵去两侧山坡,砍倒树木顺坡滚下去,把狭窄崎岖的山路给堵住。

折彦质越追越气,时间都浪费在清理障碍物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