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港岛,主导科技战 > 第225章 基础设施规划与建造中心

第225章 基础设施规划与建造中心

第225章 基础设施规划与建造中心

其实在灯塔国的上层,几乎都知道巴佛特和罗斯法尔德家族关系密切。

直白点儿说,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像可以影响整个世界走向的秘闻,外界不可能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比如在互联网上,很久以前就流传着罗斯法尔德家家族,以及某个神秘组织的消息了。

只不过这事儿只能当作传言,都市传说来看待,不可能得到任何可靠渠道的实锤认可。

更不会有真正的知情人突然告诉大家:没错,这些事儿都是真的。

所以大家都在瞎猜,甚至瞎编,把这几个家族,以及他们所在的组织吹得神乎其神,几乎等同于统治蓝星的外星人了。

但话说回来了,虽然现在吹得不成样子,但这组织所掌握的能量确实非常强大,是常人难以想象得强大。

不说别的,全蓝星的几大媒体集团,事实上全都在这个神秘组织的控制之下,影响力几乎遍布全球。

就算是受到严格管制的华国,也被渗透的相当深入。

这就是所谓的媒体统治力。

有一说一,这还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在蓝星呼风唤雨,这强大的舆论能量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可以抵挡以外,大部分国家都束手无策。

这个神秘组织想让哪个国家倒霉,那多半可以得手,成功率极高。

比尔·盖斯跟巴佛特不一样,他跟罗斯法尔德这样的大家族关系还没有那么亲密,交往也没有那么密切。

跟现在的罗斯法尔德家主相比,盖斯只能相当于小弟,他如果想见罗尔法尔德先生,还需要巴佛特的眼界。

巴佛特琢磨了一下,终于还是答应了。

先不说巴佛特和盖斯的关系怎么样,无论如何,他总得给盖斯一点点儿面子。

当然,在罗斯法尔德家族看来,盖斯家族算不上什么,最多只能算是大家族的新秀,比阿降·马拉特强那么一丢丢。

更重要的是,比尔·盖斯跟鱿鱼族人没有一丁点儿关系。

这是盖斯再继续往上走的一大障碍。

盖斯当然知道这一大劣势,但他似乎也没兴趣加入鱿鱼族,至少暂时是这样。

与此同时,腾龙岛。

胡江山将盖斯一家送走了,总算是松了口气。

但是胡江山思来想去,总感觉怪怪的。

虽然刚才盖斯说要跟胡江山谈合作,但自始至终也没有说清楚要在哪个项目上进行合作。

说得含糊不清,云里雾里。

胡江山甚至觉得盖斯根本就没准备好,这是他临时起意想了这么一出。

其实这也很有可能,虽然比尔·盖斯是一个大人物,科技大佬,超级企业家,还是蓝星前首富,按理说办事儿都会非常有条理,但盖斯也是人,肯定也有临时起意,意想天开的时候,不可能办事之前都要制订完善的计划。

胡江山甚至可以看得出来,盖斯以及他的女儿凯瑟琳对腾龙岛的景色十分着迷,盖斯多半有些后悔卖掉腾龙岛了。

这也是胡江山可以预见到的。

只要盖斯回来看一看,尤其是看到腾龙湾的变化,绝对会后悔卖掉腾龙岛的。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盖斯不卖,其实他也做不到胡江山所做到的事情,尤其是在腾龙岛上建造海水淡化工厂的壮举。

光是这一项就不是个人可以干的了的,就算再有钱也不可能去干。

因为如果真的要去建造一座海水淡化设施的话,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投的钱太多,产出来的淡水不能卖钱,只能自用,这根本就是极不划算的。

关键是光有海水淡化设施也没用,就算咬咬牙建起来了,也必须有足够的电力供应才能带的动。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肯定不行。

这就需要两座大型设施才能满足要求,甚至都不是有钱就能搞得定的,需要有大量的核心技术才行。

现在也只有蓝星极少数国家才能搞得定这些,九成九的国家压根连技术都不具备。

但是胡江山却搞定了,这肯定会让比尔·盖斯震惊加疑惑,不明白胡江山是怎么做到的。

更不用说,腾龙湾的生态恢复速度这么快,比尔·盖斯甚至可能消化不了如此庞大的信息。

胡江山估计盖斯肯定会怀疑胡江山背后有什么大势力支持。

甚至会觉得胡江山就是白手套。

当然,胡江山这不是在小看比尔·盖斯。

现在盖斯虽然退休了,过着闲云野鹤的悠哉生活,但只要了解这个人就知道那是表面上的。

实际上的盖斯在干什么,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盖斯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行动力也超强,要不然不可能把微硬公司干成世界级霸主企业。

所以盖斯如果真想搞什么项目要跟胡江山谈谈,胡江山没准还真的想听他讲一讲。

当然,胡江山多半会拒绝跟盖斯合作,因为胡江山是不相信一个灯塔国上层人物会对华国有什么好心思的。

胡江山又在别墅里的二楼的大露台坐了一会儿,独自喝了两杯红酒,吹着腾龙湾的海风,十分享受。

这就是有海湾的岛的一大好处,等于有一层防护网,海风吹过来会减弱不少,变得很轻柔,让人觉得很舒服。

再加上腾龙岛是一座很大的离岛,就算是大型台风来了也没什么事儿,最多就是风雨大一些罢了。

这别墅真是太舒服了,胡江山都想在这里呆上两天了。

接着,胡江山离开别墅,去了腾龙岛半导体生产线厂房。

前面提到过,腾龙岛的产线厂房在西岛的死火山山脚下,甚至比将军岛的产线厂房还要隐密,胡江山走了好一阵子才到。

此时张瑞正带着团队的核心人员在会议室里开会,胡江山没有去打扰他们,而是在产线控制中心转了一圈儿。

等到张瑞他们的会开完了,胡江山就把张瑞又叫到了会议室聊了一会,主要是询问最近产线的进展。

之前提到过,现在腾龙岛这边的产线主要生产的是华耀升腾910芯片,其实难度并没有麒麟9000S高。

张瑞向胡江山汇报,现在一切都很顺利,已经生产了超过十万颗升腾910了。

数量听起来不多,产线也没有满负荷运转,只开放了三成的产能,可以说只是试产模式。

而且升腾910是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目前这个产业没有那么高的需求,这十万颗芯片其实就能满足华耀现在的销售需要了,毕竟只有科大飞讯一家大客户。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华耀未来的计划非常宏大,不仅要向外界销售人工智能计算芯片,还要自己用。

之前王成东跟胡江山还聊过华耀的计划。

华耀计划建立一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投资巨大,大量布置升腾系列算力卡,可能第一期的需求就要几十万张,甚至上百万张升腾算力卡。

要知道一张升腾算力卡可不只需要一颗升腾910芯片,而是多颗。

有可能是三颗芯片,也有可能是五颗,反正以后的需求量会非常大,所以现在腾龙岛这边的产线良率需要尽快提上去,等需求上来的时候再去提升,那可就晚了。

张瑞说道:“老板,现在这边产线的良率已经到百分八十二了,我们已经评估过了,应该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再给我们一个月的时间改进,应该可以拉到百分之八十五,甚至更高。”

胡江山点点头:“张博士,你们干的很好,也不用有太大的压力,升腾910还没有那么大的生产需求,不用赶时间。”

张瑞愣了一下:“老板,那……”

胡江山伸出两根手指:“两个月,给你们两个月的时间,把良率提升到百分之八十五就算达标了。”

张瑞喜笑颜开,点点头,一个月变两个月,那压力确实小多了。

“好,老板,我明白了。”

胡江山说:“接下来分一部分精力在腾龙岛的办公楼上,把办公区规划好,每个人的工位范围宽敞一点儿也没关系,反正现在地方大,不过也不要太浪费,其他的空间以后还有用。”

张瑞应了下来,虽然不知道胡江山以后的计划是什么,但想必一定非常宏大。

张瑞现在对胡江山已经完全服气了,甚至包括团队其他成员,也非常佩服这位年轻的老板。

感觉胡江山多难的事儿都是轻而易举干成了,非常神奇。

更不用说现在这边所做出来的芯片,是全蓝星最先进的了,这本身就是奇迹。

两人聊完,胡江山让张瑞去忙了。

胡江山从生产线厂房出来,看了看身后的死火山山体,然后鬼使神差地往上面爬去。

其实根本就没有向上的路,不过这里也没什么植被,坡又不陡,理论上爬起来也不怎么费力。

但胡江山失算了,爬到半山腰处,胡江山就有点儿爬不动了。

胡江山的身体还是不行啊,太过缺乏锻炼。

胡江山俯视着腾龙岛西岛,看到了大片大片的空地。

东岛比西岛的空地还要更多,植被虽然有,但是占少数,所以有大量的空间可以建造设施。

有一说一,也就是胡江山没这个打算,要不然把腾龙岛搞成一座旅游岛,那绝对是最完美最适合的方案。

毕竟现在腾龙湾的生态环境修复已经初具成果,只要再有几个月,肯定美的一批。

现在是网络时代,只要稍加在内地的网络上做宣传,肯定能吸引一批内地游客过来打卡。

只要第一批游客来了,就会有口碑传回去,会吸引更多的游客过来。

当然,在腾龙岛上建造酒店也是必须的,只要建好了那就是摇钱树,房费完全可以收费贵一些。

离着内地近,环境要好,风景又美,旅行体验甚至可能比马代还要出众。

不管怎么说,还是先把岛上的路网修好吧,这样才能方便接下来的开发。

有了柏油路,电动通勤车才方便行驶,不然就算把通勤车运上岛,活动范围也很有限。

但是在腾龙岛上修路网,可是一个大工程啊。

腾龙岛跟将军岛可不一样,规模比将军岛要大上好几倍。

将近岛的花费本来就很高了,腾龙岛这个不用说,修路资金肯定要翻好几倍,甚至不止。

毕竟规模越大,花费也会几何倍数增长。

现在胡江山的现金流还是挺吃紧的,满打满算也只能拿出两三千万港币。

这些钱无论怎么省,在腾龙岛上修路也挺勉强的。

而且胡江山也不能把所有的钱就花在这里。

好在华耀下一批的货款应该也快打进来了,还有华芯国际那边购买半导体材料的货款也会到位,到时候胡江山这边就会宽裕很多。

就在这时,胡江山忽然听到了一声特效音。

“叮!”

胡江山怔了怔,心中一动,好久没有听到这个声音了,真是清脆悦耳,令人欣喜。

硼江山赶紧掏出手机,一看屏幕,果然“科技引擎”APP发来了新的消息。

【发现新线索,请及时查看】

已经好久没有新设施被发现了,现在终于有了,让胡江山好一阵激动。

胡江山赶紧打开看看是什么样的设施。

【线索】:基础设施规划与建造中心

【最低需求面积】:5000平方米

【建造周期】:15天

【资金投入】:1200万港币

胡江山一看线索名字就心中一喜。

基础设施规划与建造中心,当然可以设计和建造基础设施了。

所谓的基础设施种类可多了,道路,码头应该全都算。

这正是胡江山所需要的。

需要一千两百万港币建造费用,十五天的建造周期。

贵是贵了点儿,但是值得。

胡江山果断点了“确定建造”。

建造条件开始检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