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港岛,主导科技战 > 第229章 求字画,见到了陈一菲

第229章 求字画,见到了陈一菲

第229章 求字画,见到了陈一菲

不过让人意外,胡江山还以为王秋明会让胡荣国来联系胡江山。

毕竟胡荣国是胡江山的堂兄弟,沟通起来也方便。

也许王秋明是个性情中人。

胡江山以前答应了王秋明,现在自然不能不接电话。

“喂,王导。”

“胡老弟,有时间吗?咱们见面聊聊。”

胡江山怔了怔:“……现在聊?”

“对,如果胡老弟方便的话,就现在约个地方聊。”

“王导,你在哪儿?”

“我现在就在九龙隆福商厦这边。”

隆福商厦,倒是离着胡江山不远,但是胡江山现在也有事儿啊。

胡江山苦笑着说:“王导,我离你不远,但是我现在正在挑字画,急着用。”

“字画?胡老弟,你喜欢这玩意儿啊?”

“不是我喜欢,是要送人,贺寿。”

王秋明乐了:“原来是送人啊,这个好说,我认识不少朋友,可以帮你选一幅好字画,绝对能让你满意。”

胡江山一听,喜出望外,他刚才还在发愁怎么挑真迹字画,合适的字画,没想到王秋明站了出来。

其实这很正常,王秋明是导演,属于文艺圈儿的,虽然跟艺术圈儿,古董圈儿不是一个圈子,但是这几个圈子离得很近,多有交集,王秋明认识一些古董专家,甚至字画大家真是太正常了。

胡江山说:“那行啊,王导,我马上就去找您,咱们好好聊聊。”

片刻之后,胡江山在隆福商厦的一家咖啡店里见到了王秋明。

没想到王秋明也是只身一人,没有带助理什么的。

两人寒暄了几句,便坐了下来。

王秋明又跟店员要了两杯咖啡。

胡江山笑着说:“王导,没想到你还在港岛,还以为你们回内地了呢。”

王秋明说:“跟我过来的大部分人都回去了,他们先去筹备,我还要在港岛呆一段时间。”

胡江山喝了口咖啡,说:“王导,您急着喊我过来是有什么事儿?”

王秋明笑着说:“我们想在您的那座岛……叫什么岛来着?”

“将军岛。”

“对对对,将军岛,胡老弟,我们已经商量好了,想要借你的将军岛用几天,拍上几场……不,大概十几场戏,就像之前咱们商量好的那样,绝对不会打扰到将军岛上的正常工作,也不会让剧组成员到处乱跑。”

胡江山听了点点头:“王导,没问题。”

王秋明笑了:“至于费用,我们一定足额付给你。”

之前胡荣国跟胡江山私下里提到过,如果真的要用将军岛取景,那按道理说是要付钱的,因为这是私人岛屿,属于私产。

至于收到多少,只能说在港岛这边可不便宜,是按天收费的。

当然,只要胡江山乐意,当然也可以不要钱,纯当送人情了。

胡江山笑着说:“这个真不用,王导,你们是我堂弟介绍过来的,自然就是我朋友,将军岛你们尽管用,只要刚才所说的几条遵守好就行。”

王秋明呵呵笑了:“胡老弟,你可真仗义!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胡江山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他还是乐意跟王秋明交朋友的。

一来文艺影视圈子还是比较灵活的,门路很广,各行各业几乎都有熟人儿,几乎肯定以后有用得着的时候。

二来王秋明这个人本身也属于八面玲珑的导演,看上去大大咧咧,其实说话办事非常得体,知进退,让人觉得很舒服。

比如今天王秋明找胡江山说这事儿,是单独来的,说话也很诚恳,有什么说什么,这就是诚意很足的表现。

别说胡江山本来就没打算拒绝,就算是很犹豫,凭王秋明摆出来的这样的态度,也会答应下来。

王秋明此人也确实很适合交朋友。

既然大方向敲定了,其它事情也肯定好说,两人又聊了几句细节,合同没签,但是跟签也没什么区别,以后再找个时间补上就行。

这时,王秋明说:“对了,胡老弟差点儿把你的事儿给忘了,你要给谁送字画啊?”

胡江山答道:“我爷爷。”

王秋明怔了怔:“你爷爷,亲爷爷,那是胡……”

“没错,我爷爷是胡英相。”

王秋明面色微变:“呦,胡英相老先生啊,那送的字画还得拿得出手才行,不过你是胡老先生的亲孙儿,倒也不需要太贵重,只要表现出诚心就行。”

胡江山微微点头,真不愧是当导演的,为人处理,对人心的把握确实可圈可点。

“王导,您说的太好了,就是这么个意思,不知道您有没有认识的人,对这方面把握得比较好。”

王秋明呵呵笑了:“这个好说,港岛这边字画商我认识好几个,我挑一个最靠谱的联系一下,胡老弟,着急吗?”

胡江山点点头:“实话实说,很着急,很快就要用到了。”

“那行,我现在就联系他。”

王秋明拿起手机,拨了一个人的电话,那人倒是很快就接了,但遗憾的是,人没在港岛。

挂了电话后,王秋明说:“那我换另外一位。”

胡江山心想,这位王大导演果然人脉够广,光是港岛的字画商就认识这么多,让人惊叹啊。

就在这时,王秋明忽然说:“对了,不如直接找她帮忙了,那样更方便,她现在也在港岛。”

“谁?”

王秋明笑着说:“等她来了你就知道了。”

王秋明还卖关子了。

王秋明给对方打了个电话,对方也很快就接了。

“好好,没问题,我们马上就过去。”

挂了电话,王秋明就带着胡江山乘上车,去了一个地方。

那是一座豪宅,在九龙位置最好的地方,有钱人才能住得起这样的房子,保守估计,不算装潢,光是别墅本身就值两三个亿港币。

在院门前,胡江山透过车窗看到了门牌——孔。

孔家的宅子。

胡江山好奇地问:“王导,这是谁家?”

王秋明笑着问:“这可是大户人家,胡老弟也不认识吗?”

胡江山一脸疑惑。

要说胡江山本身就是港岛的富家子弟,港岛这边的有钱人基本上都有印象,就算不认识,也听说过,但确实没听说过有姓孔的大户人家。

“确实没印象。”

王秋明说:“你不认识也正常,这位孔先生本来也不是港岛人,是从内地移居过来的,每天深居简出,不怎么社交。”

“噢,怪不得,这位孔老先生是位字画商人?”

“那倒不是,不过他自己就可以产字画。”

“……嗯?他是……”

王秋明也没有解释,直接按了门铃。

这是有通话功能的门铃。

很快就传来声音。我马上就出来。你们稍等一下。王秋明应了一声。

胡江山愣住了,那明显是一个女生的声音,清脆悦耳,而且说的是普通话,听起来非常耳熟。

片刻之后,门开了,只见一位漂亮的姑娘站在门里面。

一身白色的连衣裙,上身搭着一个小坎肩,风姿卓越,亭亭玉立的模样,会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胡江山一脸懵圈,没想到王秋明说的就是她呀。

这位女生正是陈一菲,在内地非常著名的女星。

胡江山跟陈一菲在前世都有交集,在这一世也见过好几次面了,也算很有缘分。

更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见面还真有些鬼使神差的意思,稀里糊涂地就碰上了。

只是胡江山不知道陈一菲为什么在这里。

陈一菲看到胡江山后也有些意外。

刚才在电话里,王秋明只是说带一个朋友过来,想要拜见一下孔老先生。

没想到王秋明口中的朋友就是胡江山。

胡江山跟王秋明关系这么好了吗?

胡江山看到陈一菲盯着他看了几眼,连忙打招呼:“你好,大明星,打扰了。”

陈一菲摇摇头:“没事儿,你们快进来吧,把车开进来。”

于是,胡江山和王秋明又上了车,开着车进了院子。

这座别墅的院子倒也不算太大,但是布置的非常美。

十步一景,各种元素非常丰富又不杂乱。

显然,设计者是非常懂园林的,是个高手,整体上确实有点儿苏杭园林的感觉。

胡江山两世为人,心理年龄远远超越了他现在的长相,所以对这种园林还是挺偏爱的。

胡江山琢磨着,如果以后再有一个院子,也可以布置一个苏杭式的小院子,一定要有个凉亭,没事儿在凉亭里喝喝茶也挺不错。

很快,胡江山和王秋明在陈一菲的引导下进了屋子,在客厅坐了下来。

从造型上就能看得出来,这不是一般的仿古别墅,而是特别设计的风格,更接近于唐宋。

就连屋子里的装潢风格也是宋式的,处处透着禅意,而不是此时非常流行的明清式仿古装修风格。

显然,主人更偏爱唐宋风。

胡江山也很喜欢这种风格,同时也对这位孔姓主人非常好奇。

而且这座别墅不算小,居然没有看到什么佣人管家之类的,显得稍微有些空。

不过也还好,这种装修风格就是要空,才有意境。

陈一菲说:“二位,稍微等一会儿,我去叫我爷爷过来。”

王秋明说:“好好,我们不着急。”

陈一菲离开了。

胡江山马上好奇的问王秋明:“王导,陈一菲怎么在这里?”

王秋明笑着解释:“这位孔老先生是陈一菲的祖父。”

“啊?祖父?爷爷?”

“没错,就是陈一菲的爷爷。”

“……亲爷爷?”

“对,亲爷爷。”

胡江山脑子有些秀逗了。

除非,陈一菲跟的是母姓。

王秋明看穿了胡江山的想法,笑着说:“没错,你想对了,陈一菲就是跟的母姓。”

“……这个,还挺复杂。”

“还有更复杂的。”

“嗯?怎么说?”

胡江山没想到自己还挺八卦,居然主动打听起来了。

王秋明则呵呵笑了起来,说:“胡老弟,这事儿你可不要出去传啊。”

“放心,王导,我嘴严的很。”

王秋明神神秘秘地说:“陈一菲的父亲,姓安。”

“啊,安?”

“对,安全的安。”

胡江山彻底蒙圈了。

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难道说,陈一菲的父亲也是跟的母姓?

得,还真成了家族传统了。

王秋明点点头,又说了一句:“不要外传,千万不要外传。”

胡江山应了下来,心里也有些好笑。

王秋明这家伙让别人不要外传,自己却疯狂的往外说,简直就是一位无情的传闲话机器。

真是八卦,太八卦了。

“对了,王导,按您的说法,这位孔老先生是位书画大家了?”

“没错,胡老弟,你可以搜一下孔凤言这个人。”

“……孔凤言?”

胡江山眼睛一亮,其实不用搜了,胡江山听说过这个人。

孙凤言就是一位书画大家,而且是非常著名的那种。

孔凤言在书画圈,字画圈,艺术圈是泰山北斗的存在,久负盛名,甚至可以排得上前三位。

孔凤言十分擅长画山水,作品气势磅礴,气宇轩昂,颇有神韵。

据说孔凤言的任意一幅山水画只要出现在拍卖行里,那就是抢手货,百万港币保底,最高甚至可以拍到两三千万港币。

这还是现在,说句不好听的,如果等到孔凤言作古,他的字画真迹,那绝对是价值连城,甚至可能与齐大家相提并论。

而且孔凤言还写了一手好字,书法造诣相当高,每一个字的价值不菲。

王秋明把胡江山带到这儿,目的也很明显,就是来求字画的。

这是个好主意。

不要说能求到孔凤言的一幅山水画,只要能求到一幅字也是好的呀。

送给胡老爷子贺寿,也算是相得益彰,聊表心意,十分恰当。

前世胡江山听说孔凤言过上了隐居生活,求字画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地位,一概不见。

很少有人知道孔凤言在哪里生活,原来是在港岛啊。

这倒确实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