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晚唐,从节度使之子开始 > 第322章 赋税

重生晚唐,从节度使之子开始 第322章 赋税

作者:逆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3 16:31:46

时近除夕,汴州城内外,到处皆是喜气洋洋的景象。

魏国周边,先前接到齐慎诏令的各地藩镇,为了与魏国搞好关系,纷纷派出自己的使团,携带大量礼物前往魏王宫。

一时之间,来往于汴州官道的车马络绎不绝。

这些送礼的藩镇们,有的是魏国直属藩镇,比如感化军、泰宁军、天平军、义成军、奉**、山南东道;有的是先前已经归附了魏国,比如魏博军、平卢军、义昌军、河阳军;还有的则是因为自身利益,选择支持汴州朝廷,比如河东军、淮南军。

不过也有一些藩镇属于两头押宝,既遣使到汴州这里进贡,同时也派人到长安那边释放善意——最典型的便是王建统治下的两川,还有南方一些实力较弱的藩镇。

对于这些墙头草,齐慎心里当然是反感的,但是表面上却还是得笑脸相迎,否则要是哪里处置失措,把这些人逼到朱温阵营,那可就自讨苦吃了。

“诸位公卿,听说汝等来汴州朝拜,我皇圣心大慰,特命本王在此设宴,为大家接风洗尘。”

“哈哈哈,殿下太客气了。”

“承蒙殿下款待,我等今日有口福了。”

魏王宫,紫宸殿。

齐慎在群臣簇拥下,领着新立的皇帝李允,缓缓来到已经设好宴席的大殿,亲自接见从各地到汴州的藩镇使臣。

眼看主角登场,众臣开始按照官阶品秩各自落座。负责主持宴会的礼部官吏,基本都是魏国旧臣,大伙为了讨好齐慎,准备直接让他居于主座,让皇帝李允居次。

齐慎见状,心中自是受用,口中却故作不悦道:“胡闹,天子者,九五至尊、代天制命,岂有居于次座之理,诸卿这是想置孤于不忠不义啊。”

听到齐慎如此假惺惺的说辞,在场众人心中无不忍笑,但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接话,气氛霎时间有些尴尬起来。

还是齐慎的小舅子,现任礼部尚书的赵霖反应迅捷,稍加思索后,连忙开口道:

“前番京城突生巨变,天子受难蒙尘,而后又有逆臣朱温在长安扶持伪帝,幸赖魏王殿下忠贞勤勉,不但出兵护驾,还将陛下接到汴州好生供奉,如此泼天功劳,就是居于主座,也是理所应当的。”

“是这样吧,陛下。”

赵霖说到这里,转身朝李允拱手行了一礼,故意把皮球踢给对方。

李允本就是齐慎强拉硬拽上来的傀儡,天生又性情懦弱,听到赵霖如此质问,哪里敢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话,赶忙顺着赵霖的口风道:

“是啊,是啊……朕也是这样认为的。”

既然皇帝“本人”都这么说了,周边的其他藩镇使臣们自然也没有异议,纷纷出言,对齐慎溜须拍马:

“以魏王的资历和威望,当然应该坐主座!”

“就是,魏王劳苦功高,天下咸闻,别说坐主座了,就是总百揆、加九锡,剑履上殿、赞拜不名,那也是理所应当啊!”

“好了好了,孤坐主座就是了,这件事到此为止吧。”

听到众人越说越离谱,齐慎赶忙摆手制止,生怕再这样下去,在场众人有谁脑袋一热,直接劝自己称帝,那可就过头了。

说实话,要问齐慎想不想做皇帝,那自然是想的,普天之下,有几个人不想称孤道寡、君临万方,可目前的环境对自己来说,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称帝的地步。

“咳咳……

一只手抵着下颌,齐慎咳嗽两声,主动岔开话题道:“诸卿,如今天子既然巡幸汴州,那汴州代表的就是朝廷,等宴会结束,卿等各自回到本镇,且告诉你们的长官,今后每逢节假庆典,让他们务必谴使到汴京朝拜,夏秋两税也要按时上缴……”

其实最后这段话才是齐慎表达的重点,这次他之所以利用皇帝名义,将各方使臣召集到汴京城来,为的正是解决地方赋税问题。

自从当年黄巢攻入长安,唐僖宗狼狈出逃以来,大唐中央朝廷的权威一落千丈,渐渐地,各地藩镇节度使不再像从前那样,按时向朝廷进贡,纷纷就地截留赋税、中饱私囊,用来豢养自己的私人武装。

如今齐慎既然选择扶持新帝,当然要把这笔账好好算一算,不然自己扶持皇帝是干什么用的?

当然,算账也是要讲策略的,不能一来就让各方势力难受。齐慎斟酌片刻,继续宣布道:

“自大顺元年起,各地藩镇,每年夏、秋之季,需向汴州朝廷进贡两次。”

“凡魏国内辖藩镇,如宣武、感化、泰宁、奉国、天平、义成、山南东道,每季赋税共分十成,本镇可自留三成,其余七成进贡;”

“凡归附魏国之藩镇,如平卢、魏博、义昌、河阳等镇,每季赋税亦分十成,本镇自留六成,其余四成进贡;”

“至于其他藩镇,则各视本镇财力而定。譬如河东军,向来生民困苦、土地贫瘠,每季进贡制钱十万缗即可。淮南道虽然富庶,但干戈方定,每季进贡三十万缗也差不多了。还有南方诸镇,各凭诚意,孤不做强求。”

对于那些不属于自己,但又支持自己阵营的藩镇,齐慎当然不能多要,也不敢多要,所以只能象征性地收一点赋税,聊胜于无。

魏国内辖的藩镇倒是好说,齐慎别说取七留三,就算全拿了也没人敢说什么。但是对归顺魏国的藩镇取四留六,这就有些问题了。

河阳军还算能接受,并没有使臣表示异议。平卢军的使臣虽然面露难色,不过犹豫了片刻,也没有开口反对。

唯有河北魏博军和义昌军的使臣们闻言,当场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殿下,如此条件未免太苛刻了些,我等藩镇本就贫弱,需要留下赋税守土戍边、防范盗贼,殿下一开口就要抽走四成,我等还拿什么度支?”

“是啊,不如殿下取走二成,允许我们本镇留存八成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