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晚唐,从节度使之子开始 > 第334章 提防

重生晚唐,从节度使之子开始 第334章 提防

作者:逆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3 16:31:46

“主公,您先前交代末将的事,末将已经办的差不多了。”

数日后,赵匡凝派到兖州的属下相继返回汴州,给他带来了可靠的调查结果。赵匡凝不敢耽搁,急忙入宫禀报齐慎。

“怎么样,哪里可有异常吗?”

齐慎正在书斋浏览敬翔、李振等人拟订的各地税收指标,眼看赵匡凝到来,赶忙放下手中文书,向对方询问道。

赵匡凝道:“根据末将下所查,当时给王妃娘娘烹调饮食的,是老太爷家中的几位厨子和厨娘,这些人为老太爷烧饭已经很多年了,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末将征得老太爷同意后,专门将他们抓起来严刑审讯,结果并没有得到任何有关下毒的供词,这些人当日做菜的清单,末将也让人对照抄写了一份,里面的食材没有问题,而且他们给王妃吃的东西,和给主公以及其他娘娘吃的东西,并没有任何差别。”

“嘶……这就奇怪了,既然所有人吃得都一样,为何楚卿偏偏中毒了,孤和其他人没事?”齐慎闻言,百思不得其解。

赵匡凝迟疑了片刻,低声道:“末将根据主公提供的线索,走访了老太爷府邸周边各大药铺,最后从一家药铺掌柜口中得知,主公和几位娘娘赴宴期间,的确有人曾到对方的药铺里购买过药材,买的正是附子。”

“真有此事?你可问清楚是谁去买的?”

“据那掌柜所说,买药的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女子,身长约摸五尺二寸,虽说脸上蒙着纱巾,看不清模样,但听口音不像是齐鲁一带的人,倒像是从秦晋之地来的。”

“身长五尺二寸,二十出头,秦晋人氏?”

齐慎听到这里,闭目仔细冥想了一圈,似乎自己的众多妻妾里,只有刘绮韵符合这个条件,对方出生于京畿道蓝田县,地域上算是秦晋。

可身高五尺二寸却又对不上了,唐时的五尺,相当于后世一米五四,而刘绮韵个子很高,起码有一米七,很显然不会是对方,而且二十出头的年纪也不匹配。

那会不会是对方的丫鬟婢女呢?

也不可能,因为刘绮韵身边的丫鬟,基本都是自己亲自安排给对方的,对方并没有老家带来过。

“等等,不可能吧,难道……”

齐慎想来想去,符合上述这些条件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王楚卿自己,再加上她身边的丫鬟,辨琴和咏絮——她们三个都来自蒲州,属于晋地,身高差不多都在五尺上下,年纪也的确是二十出头。

“真的有这种可能吗?她为何要这么做?”

想到这里,齐慎整个人都愣住了,口中忍不住喃喃自语。

此时书斋内,除了赵匡凝外,负责执掌左隐卫的王檀也在。

见齐慎神情呆滞,王檀犹豫了片刻,斟酌着语气道:“主公,昨日从陈州传来噩耗,陈州刺史赵犨老大人病重不治,已经驾鹤西去了。”

“啊?”齐慎闻言,一下子回过神来,惊讶道:“怎么会如此突然?”

王檀抱拳道:“听说赵大人入冬时染上了风寒,赵府上下原以为没有大碍,结果后来病得越来越重……眼下赵大人仙逝,其长公子赵麓上表,希望能继承父亲的职位,继续替主公镇守陈州。”

“啧……”齐慎咂了咂嘴,眯着眼道:“那陈州岂不是永远都要姓赵了?”

王檀与赵匡凝怔了怔,没有说话。

齐慎思索许久,对王檀道:“下去传我的口谕,让政事堂的官员给赵麓颁旨,允许对方继承刺史职位,嗯,顺便给他的父亲追赠郡公爵位,拟定一个上等谥号。”

所谓政事堂,就是中书门下的别称。

从唐朝中期开始,中书省与门下省开始合并,称为“中书门下”,也叫“政事堂”、“都堂”,属于朝廷的决策机构。

虽说齐慎对赵麓自请继承父职一事,心里颇有微词,但考虑到赵家一直和自己关系不错,而且和自己还有姻亲关系,齐慎最终决定答应赵麓的请求。

这其实也是在做给其他地方实力派看。

要是赵犨前脚刚死,后脚自己就开始没收赵家在当地的权力,那其他藩镇给自己卖命的文武大臣们会怎么想。

“主公,还有一件事……”

王檀顿了顿,接着道:“近日有隐卫探报,魏博本地有不少将校节级,因为反对主公收税,多次到节度使府聚众闹事,罗弘信镇压不住,口头上不得不做出妥协,末将担心长此以往,会出什么变故。”

“长安天子,魏博牙兵,好,好得很。”齐慎冷哼道:“看来孤得找个机会,出兵渡河,将这群不知死活的东西屠一遍,才能以儆效尤。”

“怕只怕罗弘信扛不住压力,会反叛咱们。”王檀皱眉道:“有消息称,魏博军已经悄悄派使者向梁国朱温,洛阳孙儒联络了。”

“什么!消息属实吗?”齐慎大吃一惊。

王檀摇头道:“是否属实,暂时还不能确实……不过末将猜测,这些事很可能是罗弘信的下属瞒着他偷偷在做,对方大概不知情。”

“嗯,孤知道了。”齐慎表情凝重道:“不到万不得已,孤实在不想妄动干戈,但此事非同小可,应当早做准备。”

“众美,你派人到宿州给杨师厚传令,让他尽快到濮州与王虔裕会师,一旦魏博有事,立刻渡河进攻。”

杨师厚的“本官”为郑州刺史,不过由于亲军轮戍制的实行,对方麾下的孝节军,近来一直驻扎在魏国南方的宿州城。至于北边的濮州,西边郑州,则分别由王虔裕和符存审留守。

“遵命。”王檀点头承命。

赵匡凝想了想,开口道:“主公,河阳军地处中心,西与梁国、陕虢交接,北与晋国、魏博相连,向南则正处于都畿道的门户,魏博军一旦反叛,河阳军便会三面受敌,凭节度使诸葛仲方自己,只怕抵挡不住。”

王檀深以为然道:“光仪兄说得不错,末将之前在孟州打过仗,深知河阳军的虚实,自从刘经受诛后,诸葛仲方麾下便将帅凋零,已经没有几个能打的人了。”

“既然如此……”齐慎思索片刻,沉声道:“孤让符存审率铁林军一万二千人,即刻从郑州出发,前往河阳军驻守,以免出什么变故。”

王檀、赵匡凝颔首道:“这样最好不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