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晚唐,从节度使之子开始 > 第438章 廷议

重生晚唐,从节度使之子开始 第438章 廷议

作者:逆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3 16:31:46

汴京城,魏王宫。

卯时三刻,钟鼓声响,照例又到了早朝时间。

齐慎在宠妃杨师染等人的侍奉下,头戴三梁远游冠,身穿绛纱袍,腰系玉蹀躞,沐浴更衣完毕后,坐上了亲王专属的象辂车。

接着在几十名吹鼓手、执牌手、持扇宫婢、骑马武弁,以及数百名携带刀、盾、弓、槊的戎装侍卫陪同下,自寝宫福宁殿出发,一路行至文德殿。

文德殿内,魏国的文武群臣,此时已点卯结束,分列两侧,静静等候齐慎的到来。

就连身为傀儡的皇帝李允也不敢迟到,天还没亮,对方便早早驾车来到殿内。

“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齐慎落座,殿内群臣开始行朝拜礼,口中皆称万岁,却不提吾皇二字,显然这套礼仪并不是对李允所行。

李允自己也心知肚明,呆呆地坐在原地,并无任何反应。

齐慎站起身来,抖了抖衣袖,示意所有人免礼,接着坐回原位,俯身朝下方环视了一阵,开口说道:

“今日早朝,孤只说三件事,希望众卿家都踊跃发言,不要让孤唱独角戏。就是有谁哪里说错了,孤也不会随便怪罪他。”

“这第一件事,此番孤用兵河朔,幸赖皇天眷佑、将士效忠,义昌、义武、卢龙三镇,总算次第平定。三镇州郡甚多,本地的旧官,孤不可能全部留用,肯定会罢黜一批,但是罢黜之后,免不了要换新官上任。”

“我大魏虽不缺精兵强将,却缺少有才干的文官。文官从何而来,若只靠在座诸卿举荐,恐怕多有不妥。所以,孤决定于本月中旬,重开科举,广选天下贤良之士,委以官职,让他们代孤安抚百姓、治理地方。”

敬翔、李振等文臣闻言,心中皆大喜。

敬翔以手击笏,一面出列,一面笑着说道:“殿下英明,听说如今长安伪朝还在筹谋,尚未正式开科,我朝若能先对方一步,则天下士子,今后必视我朝为正统,视长安伪朝为叛逆。”

一般正式场合,例如上朝的时候,魏国的文武群臣们,并不以“主公”称呼齐慎,而是一律称为“殿下”。

李振提议道:“开科之事,事关朝廷百年根基,应该格外用心,臣以为,殿下可传旨给各地藩镇官员,让他们沿途安排好驿站和食馆,免费给进京赶考的士子提供食宿,至于所费钱粮,事后可一律由朝廷承担。”

齐慎闻言,点头嘉许道:“有道理,等退朝后,孤马上让中书舍人拟旨。”

第一件事到此算是议罢,齐慎接着说起了第二件事。

“诸位卿家,此番孤带兵远征河朔,沿途发现了许多隐患。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粮草运输。”

“如今我国大军出征,所有粮草全部从汴京启运,春夏之季,尚可依仗运河南北转运,沿途损耗不大,所需时间也不长。可一旦到了秋冬季节,赶上枯水期或者河面结冰,粮草运输就会格外艰难。”

齐慎叹了口气道:“就比如上次,因为风雪阻塞,道路泥泞,汴京的补给迟迟不到,眼看前线粮草越来越紧张,贝州又没有多少存粮,孤不得已,只能让天平、义武、泰宁诸军士兵,全部撤回本镇,独留孝节军驻守固安。”

“幸好天命在我大魏,李匡威、李匡筹、刘仁恭、王处存这些人,并不知道孤的虚实,若是他们知道孤缺少粮草,合兵与孤决战,只怕孤短时间内,还没办法如此顺利地平定河朔。”

冯道虽在一众文臣中资历虽然最浅,不过思路却要比大多数人活络,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齐慎的意思。

当即出列道:“殿下的意思,莫不是打算在魏国境内各地要道,修筑粮仓,以备军需?”

“没错,孤正是这个意思。”

齐慎点头道:“秦汉以来,历代无不修建官仓,唐承隋制,亦设转运仓、?太仓、?军仓、?常平仓。这些大小粮仓,平时能替国家储蓄粮草,战时可供给士兵做口粮,哪里发生饥荒,还能就地赈济百姓,可谓一举多得。”

“只可惜,自从当年王仙芝、黄巢之乱后,各地州郡官员弃守、士兵逋逃,朝廷修建的仓禀,几乎都成了废墟。”

唐末以来,军阀混战,反贼蜂起,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造成的破坏是无法估量的。而破坏往往要比创造容易得多。

齐慎叹了口气,接着道:

“孤这些年用兵四方,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府库时常入不敷出,就连国境之内的很多驿站和官道,也只是勉强修好,根本无暇他顾。”

“好在如今东都已平,河朔亦定,接下来的两三年,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大的战事。孤总算可以腾出手脚,在各地州郡重修官仓了。”

敬翔进言道:“殿下准备重修官仓,理固宜然,不过臣以为官仓修好后,殿下应当让专门的官员管理,还要派亲军把守。”

齐慎点头道:“粮仓官员,孤会从朝廷直接派遣,统归户部管辖。至于兵马嘛,孤会让各地轮戍的亲军都指挥使安排。”

说到这里,齐慎正好顺势,将今日早朝的第三件事也说了出来。

“对了,孤还有最后一件事,想要与众位爱卿商议。”

“当日孤设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替孤遥掌外镇戍守的亲军。彼时这二司的正副都统,分别是杨师厚、牛存节,符存审和寇彦卿。”

“如今杨师厚、符存审,牛存节三人,孤全都要外派到地方藩镇。诸位觉得马、步二司的正副都统,应该让哪几位将领来接管合适?”

李振道:“殿下,寇彦卿原本就是步军司副都统,熟悉步军司军务,臣以为不妨让他直接担任步军司正都统,至于副都统一职,则由长剑军都指挥使刘扞接任。”

“至于马军司的正都统,臣推荐虎贲军都指挥使李思安。马军司副都统,臣推荐龙猛军都指挥使李唐宾。”

齐慎闻言,暗暗思索着李振口中的人选,半晌没有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