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晚唐,从节度使之子开始 > 第508章 惩戒

重生晚唐,从节度使之子开始 第508章 惩戒

作者:逆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3 16:31:46

“殿下何故发笑?”

罗隐被齐慎的举动弄得摸不着头脑。

齐慎摇头道:“孤以前读过罗卿的诗,罗卿能写出如此上等佳句,孤心中为之赞叹,不觉发笑。”

“殿下竟然知道臣的拙作,臣不胜荣幸。”听到齐慎自称读过自己的诗,罗隐愣了愣,赶忙俯首叩谢。

齐慎摆了摆手,示意对方起身,接着道:“罗卿,你诗词歌赋写得好,以后就不要在吏部做事了,恰好孤近来有重修翰林院的打算,到时候谢瞳任翰林院大学士,整理国史、编撰图志,你就到谢瞳那里,做个知制诰,平日替孤起草诏令、拟写圣旨吧。”

翰林院起源于唐玄宗时期,某程度上,可以看做是用来分割中书省权力的机构。

因为自从翰林院设置以后,皇帝所有关于军国大事的旨意,几乎都是翰林院起草,不再通过隶属于中书省的舍人院。

这样一来,皇帝如何发布圣旨,便有更大的自由空间。

如今齐慎虽设置了三府三衙一台,但还是感觉权力不够集中,思来想去,这才发现自己竟然把翰林院给漏了,当即决定,参考殿前司和御史台的例子,在魏王宫内进行修建。

“臣谢殿下隆恩。”

得知齐慎要留自己在翰林院任用,还是负责替魏王宫起草诏令这样的显贵之职,罗隐大喜,赶忙跪地谢恩。

以他之前第三甲的进士名次,他还以为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留在京城做官了。

“起来吧。”

齐慎笑着道:“罗卿,孤对诗词歌赋也颇感兴趣,以后有暇,孤会请你到宫里,向你请教一二。”

“不敢,不敢。”罗隐咽了口唾沫,一面起身,一面拱手道:“殿下有什么想要咨询的,臣一定知无不言,岂当得‘请教’二字?”

“哈哈哈,孤也不是事事皆知的圣人,偶尔有向你请教的地方,也不奇怪嘛。”

齐慎摇了摇头,挥手示意罗隐退回原位,接着对殿内其他进士道:

“诸卿,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将来会被孤到各地藩镇任职,像罗卿这样留京做官的,必然只是少数。”

“不过大家不要灰心,到了地方,要谨守法度,爱护百姓。孤也不要你们做出多好的政绩,只要你们两三年内,不惹乱子,届时一定都有升迁的机会,不会比罗卿差到哪里去。”

“孤希望大家能好好做官,孤也会继续当好一国之主,你我君臣共勉之!”

听了齐慎的话,殿内众进士无不心潮澎湃,纷纷起身拱手,齐声道:

“臣等愿与殿下共勉!!”

拉拢完即将派往各地的新科进士,齐慎的下一个目标是修建军仓。

基本每次上朝,他都要过问户部和工部的官员,有关各地仓库的修建事宜。

对于还没有修好的仓库,齐慎担心下面的官员为了赶进度,忽略质量,因此也不着急催促,只是让户部继续拨钱,多雇民工。

对于已经修好的仓库,齐慎会专门从御史台派遣官吏,与工部官员一起到现场验收。

倘若验收结束,没有任何问题,则有关人员会得到相应的升迁和赏赐。若是出现了质量问题,又或者发现贪腐事件,则涉事官吏,一律逮捕入狱、抄家灭族。

当然,这个过程也有波折。

参与各地军仓修建的,不仅仅只有朝廷派去的工部和户部官员,还有不少地方官员。

京城下派的官员,都是户部和工部仔细筛选过的,普遍还算清廉,因此军仓修建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贪腐事件、工程质量问题,基本都是地方官吏造成的。

齐慎闻讯自然大怒,决定采取强力手段,将所有的涉事人员,全部处决,不予姑息。

这日特地在早朝上,询问众臣意见。

“诸位臣工,所谓家无家规,无以成家,国无国法,无以立国。此番修建军仓,孤事先早已下旨,再三敦促各地官员,不得敷衍,不得贪墨,如今仍有许多蠹橐之辈,不听孤的良言。孤岂能轻饶,定要将他们全部枭首示众,以儆效尤!”

听到齐慎准备处死所有涉事官吏,敬翔犹豫了片刻,明知道可能会让齐慎不高兴,但还是拱手出列,劝谏道:

“殿下,这些贪臣墨吏,固然该死,但念在他们为我大魏治理地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还请殿下略行宽宥,只免去他们的官职,查内家产即可。”

这次涉事的地方官员并不算少,而且多多少少在当地有些根基,又或者和某位节度使有亲缘关系,还有一部分,则是先前通过出钱买官,获得的职位。

敬翔之所以劝齐慎不要赶尽杀绝,正是出于这些涉事官员的背景考虑。

不过齐慎并不认可敬翔的想法,因为很多地方官员违法乱纪,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去年年初的时候,齐慎下令,让各地设置钱监,铸造大钱,当时就有不少官员趁此机会,肆意妄为。

或是将已经铸造好新钱大量回融,铸成铜器,向外售卖;或是暗中克扣铜料、铸造含铜量不足的劣钱——当然,铸造劣钱这事,也不完全是地方官吏所为。

根据赵匡凝下属的隐卫探查,淮南的杨行密,梁国的朱温,以及晋国的李克用等人,在听说魏国铸造大钱后,纷纷开始模仿。这帮军阀大都吝啬,舍不得用太多的铜,因此铸造出来的钱,普遍含铅量超标,十分粗糙。

这些劣质铜钱,后来有不少从边境流通到了魏国境内,给魏国的经济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为此,齐慎不得不多次下令,禁止使用民间劣钱,谁敢非法持有,一经发现,立刻捉拿。

如此才总算遏制住了劣质钱的流通。

不管怎么说,上回很多官员在铸钱问题上,已经触怒齐慎了,只是当时鉴于形势,齐慎不好追究太多,所以选择隐忍。

但这一次他不用再忍了。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几个月前,在齐慎的命令下,各地藩镇节度使开始换藩移镇,带着他们的军队,脱离原来的地盘,去其他藩镇就任去了。

这些节度使能走,但是原本跟他们有关系的地方官员,却不能跟着他们一起离开。这样一来,这帮地方官员就等于失去了靠山,没人再帮他们遮掩罪行,也没人再帮他们说话了。

齐慎自然可以趁此机会,大开杀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