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犁汉 > 第452章 胡须

犁汉 第452章 胡须

作者:痴人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15:56

第452章 胡须

第452章 胡须

韦康羞愧自尽的时候,他的叔父韦端正在调度着新的营头填补着刚刚空缺的战线。

实际上韦康是一直养在韦端膝下的,与其说是侄子不如说就是儿子。而韦端也一直将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来培养的。

而韦康也不负所望,成长为关西年轻一代的翘楚,年将十五便有八尺五寸的身高,文才武艺皆是一时之流。

同郡著名大儒赵岐更是在与关东儒林领袖孔融的往来中,盛赞自己家乡的这位风华人物,称其“雅度弘毅,伟世之器”。

但如今这伟世之器,却如破罐一般碎在了中人亭。

韦康的部下们担心主将的状态,折身返回的时候,看到了主将自戕在了坡上。

大惊哭泣之余,众军吏纷纷收殓尸首,并拿着韦康的辞世信去报告主帅。

韦端本就在忙于应付战事,突然听得这个消息,直接在马上晃了一下。

他电光火石的想到刚刚他责骂康儿说的话。

“你还我子弟,还我子弟。弟兄们都死了,你怎么还活?你怎么还活?”

……

韦端颤颤巍巍地接过韦康的辞世信,薄薄一纸却有千斤重,信上写道:

“少是西京五陵少,长为京都天街卿。雕车罗绮,巧笑花衢,京都飘香满邑华。旦夕天崩解,世如朝露,身如浮萍,缘知繁华梦一场。”

在这辞世的小句下还有一段小字:

“京都的脂粉香和战场的腥臭味,到底哪一个是真的?”

读罢,韦端泪流满面。

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就在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如果这黑发人还是自己逼死的,那就更是痛苦万分。

但一切的痛苦和后悔都被韦端掩埋在心间,他现在要将全部心力用在这一场战事上。

这已经不是一次普通的战事了,这是一场他们世家的文明之战,生死之战。没有失败可言。

伱们这些黔首怎么就不明白呢?没有他们世家,你们就是林中的野兽,也堪称为人?是他们创立了文字,记载了文明,稳定了社稷,不是你们这些如野兽一样的黔首啊。

韦端面色坚毅的望向正前方,那里战事还在继续。

……

一百架车弩在一刻内向着前面的坡地宣泄了十万支箭矢。

那里已经没有了活物,原先布置在那里的汉军步兵校尉营已经损失殆尽撤离了战场。

但箭雨并不总是令人恐惧的,至少对于现在正带兵填补阵线的徐荣来说就是如此。

徐荣,辽东人,护乌桓校尉前部司马。

他带着自己的千人部和部分乌桓突骑缓步的行进着,在他的后面是护乌桓校尉的中部司马,刑举,带兵两千。

这两部是卢植专门分割护乌桓校尉实力而补充给韦端的精锐。

现在韦端直接将这两营送上了前线。

徐荣也对战场上的惨剧感到震撼和恐惧,但却并不能使他畏惧。

更多的是,一种奇妙的连接感涌上到了徐荣的心头。

他感觉自己在为一种崇高和伟大的目标而奋勇作战,这是此前他在边疆任何一场战事都不曾有的感觉。

置身于这片广大的战场,超过十万人的庞大会战,自己成为其中一部。徐荣从未如现在一刻,感觉自己的奋勇厮杀是和大汉的命运如此息息相关。

我徐荣,匡扶汉室,扶大汉于既倒。威哉!

此前,汉家是一个非常缥缈的东西,徐荣从来没有去过京都,只听过那里非常繁华,是这片土地上最文明的地方。

但即便他从军以来就被告知,他们护乌桓校尉部是汉家在北疆永不陷落的长城,但徐荣依旧觉得这一切很虚假。

远在天边的京都公卿,为何要我这个辽东土狗来守护。

但现在,脚下躺着的是来自关西的士族,身边厮杀的是来自关东的豪杰,来自五湖四海的勇士们都在这面汉家的旗帜下并肩战斗。

徐荣便有了这种感觉,汉家原来真的存在,就在这片战场上。

他徐荣,一个帝国最边疆角落的落拓武士,在冀州为我大汉搏命效死啊!

只感觉无上荣耀的徐荣用他那辽东口音,高吼:

“为了汉室,死战不休!”

说完,徐荣一不小心就踩在了一具步兵校尉营的士卒尸体上。

这具尸体很年轻,但脸上的肌肉却极度地扭曲。

他的腹腔是被两根巨矢给撕裂开的,肠子流了一地,然后这些肠子又被溃退的袍泽们踩烂了。也就是说,这人是活生生疼死的。

徐荣只是看了一眼,就目光炯炯的看向了前面排山倒海而来的敌军。

……

随着泰山军牵招部箭雨结束,中部军的进攻也开始了。

此次攻击的是中护军万人,隶朱灵之铁枪部千人,乐进铁骑军千人、李武铁甲军千人,胡毋丘铁林军千人,于毒陷阵营千人。此外还有陈焕部三千人,许仲部两千人。

在距离汉军所在阵线坡地大概千步的位置,七大营,计万兵中护军开始进军。

作为这万人指挥的于禁,他亲自带着二百人前驰战场,指挥这次攻击。

本来军队开上战场应该是排成纵列的,正好从牵招部清空的阵线通道突进。

但于禁并没有如此布置,因为纵列行军队伍太过分散,很容易浪费这一波的冲击力。

于是,于禁将兵力最多的陈焕部放在最右翼,然后是许仲部两千人,之后中军帐下五部依次向着西面山脊排开。

然后许仲部先行,整个兵线呈现右翼居前的梯队兵线,然后一字排开向着韦端部剩下的四千人进攻。

如此布置的好处就是,可以尽可能发挥泰山军的兵力优势,一举吃掉韦端剩下的四千人。

就这样,在双方的箭矢呼啸中,两军越来越近。

而对面,从韦端的视角来看,对面直接压过来了二十个方块。

对面泰山贼所排布的阵型是典型的部横队,以宽五十人,纵十人的规模列阵行军。

在最左面有六块,然后落在后面的又是一字长蛇的七个营头。韦端一下子就明白对面这是要侧击他的左翼,想一下子吃掉自己。

但事情哪有这么容易?

这种宽大的阵型确实可以围歼自己,但在这片坡地上行军,这阵列如何不乱?而且因为阵与阵之间的间隔也不大,他们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改变队形和行军方向。

想到这里,韦端已经有了决断。

而在于禁这边,新的援军从后方调度到了他的麾下。

那是李虎、李辅、李弼、奚慎的四部突骑。两千人的突骑被于禁调度到了原先万人步兵大阵的位置,随时准备支援前方的步军,或者扩大他们的战果。

路上,奚慎部的一个骑士就因为马被绊倒而摔断了脖子。

这是此部在中人亭大战中死的第一个吏士。

这时候,时间是泰武元年,八月十一日,晨时三刻。

中部阵线,大战爆发。

……

汉军的徐荣全神贯注,在敌军行到二百步的时候,开始高吼:

“弓!”

其部千人皆斜半角引弓待射。

徐荣部出击前,韦端就告诉过他们,此战不成功便成仁,为了汉室,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祖宗的荣耀、子孙的富贵就在这一战。

而他们的对面有多少敌军呢?

无论从哪一面来算都是他的数倍。以寡敌众,这些军士们都知道这一战的结果是什么。

但徐荣部这些护乌桓前部军有自己的骄傲,作为北疆少数的常备军团,他们人数虽少,但军备精良。

每人皆有一张弓、三十箭矢、环首刀一把,铁甲一副,大枪一把。

也就是说,这千人部远可做弓箭手、近可为步槊手扛线,贴面可为刀手搏命。

此时,徐荣部的号角已经响了三通,全营上下皆已经做好了最后的战斗准备。所有的旗帜都已经展开,在北面坡地上煊赫着军威。

看着下面那黄色的海洋,闪耀着精甲特有的夺目,徐荣一阵失神。

等掌目吏高喊:

“敌有一百八十步。”

徐荣陡然回神,然后尖声下令:

“射!”

得到命令的各级排头纷纷麾下旗枪,全军箭矢发射。

徐荣部紧密堆叠在一起,射出的箭矢又密又急。在第一轮令,每名护乌桓吏士就射出了十支箭矢。

随后是第二轮令,第三轮令,每名吏士腰间的箭壶都射空了。

只是可惜,徐荣的反击猛是猛,士卒们也气力不凡,能射三十支箭矢。但效果却并不大。

因为正对着他们的并不是什么寻常军伍,甚至也不是什么一般精锐,而是泰山军全军真正的精锐,中护军。

如果说汉军的护乌桓校尉部吏士们是常备,那泰山军就是常备之百战老兵。里面的每一名军士都是历战三年以上的老卒。

他们的装备是泰山军最精锐的。其所穿戴的甲胄也不是皮甲、扎甲一流,而是重达四十斤的全身甲,从兜鍪、铁面、胫甲、铁壁一应俱全。

这些高大的中护军们手举着牌楯,在徐荣的箭雨中坚定前进。虽然时不时有袍泽中箭委顿在地,但全军依旧不停。

眨眼间,已到了百步。

徐荣的额头流下了一滴汗,他猛然抽出刀,高吼:

“为了汉室,冲啊!”

说完,徐荣亲自带着扈兵冲下坡。

他知道,面对这样的敌军只有这最后的一搏了。

徐荣带头冲锋,所部吏士们士气振奋,幽北苦寒之地塑造了他们轻生尚气的性格,这会在主将的贾勇下,勇气战胜了畏惧。

后方的鼓手们疯狂的敲打着军鼓,各排的汉军放下步槊,开始猛冲。

突然,从东侧袭来一片箭雨,原来在徐荣看不见的东侧,已经居前移动的陈焕部早就等待着了。

陈焕部是泰山军最早的成建制的弓箭手部队。虽然后面泰山军扩编,部队也从原先的纯队改为了花队。但陈焕部依然是全军最厉害的远程部队。

陈焕用弓兵全在一个灵字。

你永远不知道他会在哪里射来一轮箭矢。

就比如现在,陈焕早早让弓箭手隐蔽在阵内,从外围看根本看不出此部有弓手。然后等到徐荣部杀下来的时候,早已经准备好的陈焕,直接挥旗发射。

冲锋下坡的徐荣部本以为会迎来一场勇者之间的对决,谁也没想到东侧无耻的敌军竟然偷袭。

汉军纷纷乂麦般倒地,在陈焕部的大黄弩的威力下,损失惨重。

在距离泰山军只有五十步的时候,徐荣手下重要的军吏,来自范阳的祖威就受了致命伤。

一支带有三角铁簇头的破甲箭直接贯穿了他侧腹的铠甲,血流满地。

他的扈兵无助的扶着自家曲将,听着他留下遗命:

“如果还活着,就回去告诉我家武儿,报仇!报仇!报仇!”

说完,气绝身亡。

不仅是祖威战死,徐荣部的百人将死了两个,队将死了六个。整个冲击阵因为大量基层军吏的战死,失去了约束,开始散乱。

这就是陈焕部之灵,在覆盖式打击的同时,神射手一并进行了精准打击。

已经冲的不是那么靠前的徐荣也中了一箭,脸被擦了一下,无碍。

他高声对边上的族人,年轻的号角手下令:

“吹号,束阵。”

号角手的手臂中了一箭,血一直止不住地流,他得了徐荣令,用尽力气吹起了号角。

厚重的号角响起,一直不停,直到他自己因流血过多而昏厥。

徐荣的判断是对的,因为前方泰山军响起了急促的鼓点,刚还缓步前进的泰山军冲锋了。

对面到底是什么军队呀,这种程度的配合都能打出来。

但没有时间留给徐荣感叹了,五十步的距离,在高举着“乐”字旗帜的泰山军冲锋下,凿上来了。

这是乐进的铁骑军,这些从全军中拣选的勇士,即便在马下也展现着出色的战斗技巧。

湿泞的泥地并不能阻碍着他们的冲锋,只是一个呼吸间,黄色的团块一下就砸进了红色的团块,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湮灭着红色。

乐进一直找着对面的汉军主将,他已经急不可待的向王上献上敌军的首级了。

可他带兵穿凿了两列人都没寻到,就在乐进准备放弃的时候,他在一角看到一名穿司马戎服的粗大军吏。

最惹人注目的是此将那被打理地一丝不苟的胡须,这是乐进看过最齐整的胡须。可见这胡子的主人,是个精细的性子。

但对不起,你属于我了,还有你的漂亮胡须。

“少是西京五陵少,长为京都天街卿。雕车罗绮,巧笑花衢,京都飘香满华邑。旦夕天崩解,世如朝露,身如浮萍,缘知繁华梦一场。”

一名汉军贵族的辞世诗,感叹着乱世人离的哀伤。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