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 第332章 332拜堂成亲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第332章 332拜堂成亲

作者:暗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16:10

第332章 332拜堂成亲

电报局太忙了,直到腊月二十九的下午才放假,假期有六天,正月初六正式上班。

一九四三年二月四号,除夕。

难得休息,岳文轩睡了个懒觉,直到院里传来鞭炮声,这才开始起床。

穿好衣服走到院子里,在岳家石的带领下,家里的几个皮小子正在你抢我夺的在一地的鞭炮碎屑里翻检着遗漏的鞭炮。

这个时代的爆竹,质量不太好,一挂鞭响完之后,能挑出几十个没有炸响的鞭炮来。

这些遗漏的鞭炮就是男孩子们最好的玩具,每个人抢上一把,能高高兴兴的玩上小半天。

大年三十的三顿饭,早饭没什么特别的讲究,根据家庭情况,准备的尽量丰盛一点就可以了。

把客人送走,岳文轩也带着家里的男孩子们去周围的几个邻居家转了转。

岳文轩晃了晃孟伊宁的胳膊,“已经走远了。”

孟伊宁生平第一次体会到爱情的滋味。

岳文轩拿出一盒烟来,给罗家父子分了分,老太太也端出装着瓜子糖块的笸箩,给年龄小的孩子们分着吃。

等到饭菜上桌,一家人团团坐好,坐在主位上的老太太忍不住感慨的说道:

“做梦也想不到,咱家还能过上这种好日子。

尽管她在书法上没有太高的造诣,但最基本的辨别能力还是有的。

周围的邻居,识字的人总共也没有几个,当然无法辨别岳文轩的书法水平有多高,他们也仅仅是觉得岳文轩的字写得非常好看。

走到家门口,不等孟伊宁说话,岳文轩主动松了手。

“看来今年最有福气的人应该是家石了。

最初见到岳文轩的书法,孟伊宁非常震惊,她虽然读的是新式学堂,但小的时候也是学习国学启蒙,也曾经苦练过书法。

这段时间,岳家和周围的邻居们相处的很好,有点儿什么事,都能相互帮把手。不然的话,这些人也不会求上门来。

祭祖完毕,家里的男女老少一起动手,开始准备年夜饭。

如果是在家乡,家里的男人们就要带上纸钱和鞭炮,去祖坟祭奠。

家里的女人们是不喝酒的,岳文轩和岳家石此前也没有喝过酒,岳文轩也就没有准备。

最后还是在岳文轩的强烈要求下,两个人这才在一间成衣铺里,各自置办了一身成衣。

岳家石没和几个弟弟争,不紧不慢的吃着,但这一枚铜钱偏偏进了他的嘴里。

正是因为有过茫然和绝望,有了希望之后,每一个人才会更加珍惜。

每天早饭必不可少的咸菜条,今天没有端上桌,取而代之的是一盆香喷喷的猪肉白菜炖粉条。

家里这些识字的人更是习以为常,每天生活在一起,他们早就见到过岳文轩的书法。

家具被褥这些不置办,衣服怎么也得买上两身。

为了把这一枚铜钱给吃出来,几个孩子吃的飞快,吃撑了还在吃。

结婚之前,赶在星期天,岳文轩特意带上未婚妻前往最繁华的中心商业街。

这样的滋味实在是让人着迷!

过完年,时间好像一下子就变快了很多,忙忙碌碌中终于到了结婚的日子。

两人一言不发的走过这条小巷,虽然一句情话都没有,但两个人心中的幸福和甜蜜却胜过了千言万语。

考虑到今年夏秋之后,还要出发前往长安,不适合过多的置办东西。不然的话,要是带不走,还得便宜处理,那也太浪费钱了。

“有人的时候,你能不能松开我的手,被人看到成什么样子。”孟伊宁嗔怪道。

吃过午饭,还有一项极重要的活动,那就是祭祖。

孟妈妈和孟伊宁也各自说了一番祝福的话,在老太太的带动之下,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开始吃年夜饭。

孟伊宁的手纤细柔软,就是有点凉。

这段经历为她塑造出了节俭的美德,两个人逛了半条街,岳文轩一个铜板都没有花出去。

虽然每个人都只有一块钱的压岁钱,但手里拿着钞票,每个人都很开心。

大年初一的鞭炮响的分外早,四点半钟就已经有鞭炮响起。

按照家乡的风俗,初一早上的饺子里有一枚铜钱,谁能吃到就寓意着这一年财运亨通,吉祥顺遂。

另外的一身,孟伊宁决定去魏裁缝那里定做,可能款式上不像成衣铺里的衣服那么新颖时尚,但省钱就对了。

磕完了头,老太太高高兴兴的掏出钞票来给大家分压岁钱。

身在外地,举目无亲,两人的婚礼当然要简办。

家民在他的指挥之下裁剪红纸,岳文轩每写完一张,家英负责拿走,家石和孟旭川合作张贴。

岳文轩扭头向孟伊宁看去,孟伊宁根本不敢和他对视,低着头,原来白皙的一张脸,不知道什么时候染上了一层红霞。

孟伊宁的一张脸却已经羞成了红布,紧紧的低着头,就差找一条地缝钻进去了。

尽管孟伊宁是这个时代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女性,相比普通人,思想算是很开放了,但在爱情方面,她和这个时代的大众女性没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孟伊宁经历过苦日子,前段时间朝不保夕,甚至无法让全家人吃顿饱饭,尽管这段时间日子好了,曾经的苦难经历却永远烙印在了她的内心深处。

晚上的这顿年夜饭极其丰盛,主菜是:蘑菇炖鸡块、红烧肉、糖醋鱼、土豆炖牛肉、四喜丸子、粉蒸肉。

在结婚的日子到来之前,类似的小暧昧还有很多次,但也仅限于此。

虽然现在的日子好了,但那一段梦魇般的逃难经历,谁都不会忘记,对于现在的幸福生活,每一个人都倍感珍惜。

街道两边的店铺都是平房,而且面积都不大,街上的行人也不多,而且每个人都行色匆匆,脸上带着淡淡的忧愁。

对于求上门来的邻居们,岳文轩来者不拒,一副副的对联一蹴而就,墨意酣畅,用词喜庆,最重要的是字体狂放飘逸,俨然大家风范。

吃过早饭,男女分为两组,女子组和面包饺子,男子组贴对联。

刚过完年,老太太就开始张罗岳文轩和孟伊宁的婚事。

回去的路上,岳文轩又买了几样点心,这次孟伊宁没有反对。反而还根据老太太的口味,让岳文轩多买了几样带回去。

“他眼神不好,我早就知道。等到了家门口,我肯定放开。”岳文轩胡乱找了个理由。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这会儿的人都实诚,过来拜年那是真磕头,就连罗开银都给老太太实实在在的磕了一个。

岳文轩还没把家里的对联写完,左右的邻居就拿着红纸陆续找上门。

除了这六个硬菜,大嫂还准备了四道素菜,一共凑成了十道菜。

按照家乡的风俗习惯,大年三十的这顿午饭永远不变,雷打不动的是猪肉白菜馅儿的饺子。

岳文轩第一个磕头,老太太、孟妈妈、大嫂,都不能落下。

就这么拉着手,不知不觉走进了青牛巷,对面有邻居朝这边走来,孟伊宁赶紧抽了抽手,却没有挣脱开。

五点钟,几个淘小子在院子里放了一挂鞭炮,然后进屋给家里的长辈们磕头拜年。

岳文轩当然不会反对,两人继续往前逛,在他的建议下,两人各自添了一双皮鞋,孟伊宁生怕他还会花更多的钱,死活不肯继续逛了。

他把嘴里的铜钱吐出来,极为高兴的说道:“被我吃到了。”

当然了,如果条件达不到,中午这顿饭吃什么,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她看来,岳文轩的书法水平超过了她现实中认识的任何一个人,哪怕和那些历史中留名的大书法家相比,她觉得也不差什么。

吃过午饭,岳文轩就带上家里的全部男性,前往十字路口。

今天的早饭是白面馒头加白米粥,大嫂特意没做玉米粥,为的就是讨一个好彩头。

攥着孟伊宁的手略微紧了紧,岳文轩的心头一片火热,恨不得今天晚上就入洞房才好。

如今身在异乡,只能一切从简。

“大嫂这句话说的好,咱家老太太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家里有她坐镇,日子自然是越过越好。

为了不留遗憾,岳文轩还是准备了四桌宴席,用来招待相熟的邻居和同事们。

这件事曾经让她震撼了很长时间,直到天长日久,习以为常之后,孟伊宁才逐渐习惯未婚夫是一个书法大家的事实。

前些年家里日子好的时候,过年也没有这么多硬菜。如今逃难到了外地,日子倒是越过越好,也越来越有盼头了。”

岳文轩原本的计划是每人置办两身,但孟伊宁觉得买成衣太过浪费,只肯置办一身。

走到巷子里,岳文轩腾出一只手来,轻轻拉住孟伊宁的手。

十八岁的青春少女,这一低头的清纯和娇羞,对于岳文轩这样的lsp,杀伤力简直就是核弹级的。

相熟的几家邻居转下来,等回家的时候,天色已经蒙蒙亮。

岳文轩和往常一样跟对面走来的邻居打着招呼,脸上不见一点异常。

如今到处都有外地的逃难人群,在十字路口祭祖的人还挺多,岳文轩一家混在其中,一点都不起眼。

稍微坐了会儿,罗家父子也就告辞离开了。

家里的几个孩子一起动手,自家的对联早早就贴好,但岳文轩一直忙乎到接近中午时分,才算是把所有邻居都打发走。

毕竟是小县城,哪怕是当地最繁华的中心商业街,看上去也有些冷清。

孟旭川单独拿了一份祭品,也跟着岳文轩来到十字路口。

大嫂早就已经习惯了家乡的风俗,脸上重新露出笑容,说道:

等他磕完头,接着是孟旭川,再然后才是岳家石等人。

大嫂的厨艺最好,当仁不让的担当了主厨的职位,其他人都只能跟着打打下手。

文轩是个有本事的,以后有他这个一家之主带领着,咱家的日子指定会越来越红火。”

这枚铜钱千万别弄丢了,就放在衣兜里,最好一直都带着。”老太太叮嘱道。

岳文轩出手很大方,给每人分了二十块钱的压岁钱,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每个人都有,可把大家给高兴坏了。

磕完了头,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开始吃饺子。

咱家这也算是历尽磨难,苦尽甘来,如今的日子越来越红火,相信以后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咱家能有这么好的日子,主要还是奶奶的福气大,有文轩这么一个出息的好孙子。

她和孟妈妈商议之后,婚事就定在了农历的二月初六这一天。

好在邻居们都很客气,岳文轩一谦让,就赶紧抓住他的手,岳文轩自己不磕头,但他不会拦着几个孩子给长辈磕头。

按照家乡的风俗习惯,过年这两天无论如何都不能掉泪,也不能说丧气话。

写对联的重大责任,当然要由岳文轩来完成。

接下来就是孩子们最期待的玩耍时间,每个人都抓上一把鞭炮,出了家门,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别提多高兴了。

想起逃荒路上的磨难,想起那些被鬼子杀害的亲人,大嫂忍不住擦了擦眼角。

岳文轩的年龄虽然不大,却是家里辈分最高的男人,包括岳家石和孟旭川在内,家里的皮小子们都得给他磕头。

一家人刚刚吃完饭,隔壁老罗家的男人们就过来拜年了。

他的思想毕竟和这个年代的人不同,他可以心甘情愿的给家里的长辈磕头,但给别人磕头,那就弯不下腰了。

男孩子们主要是干劈柴、烧火的工作,摘菜、做饭是女人们的工作。

岳文轩的举动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很大胆了,他带给孟伊宁的触动,已经一再的刷新她的认知。

岳家如此,孟家同样也是如此。

铜钱被岳家石给吃了出来,孩子们也就没了继续吃的动力,都撂下了筷子。

因为两家的特殊情况,婚礼仪式并没有完全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举办,省略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

但拜堂成亲这个环节,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这也是整个婚礼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仪式,拜完堂,把孟伊宁送入洞房,宴席正式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