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 第513章 513对门大哥高红兵

第513章 513对门大哥高红兵

听到这里,岳文轩忍不住问道:“是不是后来发现了其他方面的功效?”

“不错,这一套针灸秘法用来治疗痴傻,虽然没有什么明确的效果,但用在正常人的身上,反而效果极佳。

时间太久了,我也不知道是哪一位先辈竟然想到要在正常人的身上使用这一套针灸秘法,也不清楚当时是怎样的想法。

总之,按照这一套秘法当中的全套针法,对正常人施针,能够起到明显的开慧补神效果。尤其是开慧的作用,并不是一时的,而是永久性的。

后来进一步发现,这套针法用在未成年人的身上,比用在成年人的身上,所取到的效果还要好,还要明显。”

“能说说具体效果吗?”岳文轩双眼放光的问道。

他是万万没想到今天竟然会有如此巨大的收获,这样的收获简直超出了他的想象。

入住新楼房之后,尽管岳文轩因为工作太忙,一直没怎么和邻居们接触,但他还是有了一个关系很好的邻居。

这套针法对痴傻的人使用,效果最差,几乎没有效果。用在天才的身上,效果同样不明显,但应该有一些效果,只是无法得出准确结论。

那些普适性很强的秘方,在任何时期都无比珍贵,这一点也就不说了。

其中很多的偶然发现都极具价值并且难以复制,是中医中的真正瑰宝,可惜因为传承问题,很多珍贵的研究成果都遗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风险这么高的针法,首先要在痴傻患者的身上进行实验。由于刚开始的时候经验不足,很容易加重痴傻患者的病情。

他相信只要给岳文轩更多的实践机会,超过他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且时间一定不会太长。

冷冰冰的数据最为直观,最能说明问题。

晚上刚刚下班回家,还没等他把蜂窝煤炉子打开,对门的高红兵大哥就一点都不见外的走进了他的屋里。

岳文轩一边低着头洗手,一边说道:“足够了。我就一个人吃饭,而且只在家里吃晚上这一顿,有这一百斤土豆白菜,估计吃到开春都吃不完。

如今的信息越来越发达,专业性的医院也越来越多,如果我专门收治痴傻患者的话,想来应该不会缺病人。

就算熟悉之后,因为难度太高,仍然风险巨大。

因为施展的难度太高,再加上不方便找人实验,我们武家几代人下来,也只是在六十七人的身上用过这套针法,其中还包括三十四位痴傻患者。

以后继续转世的话,他不一定还从事医生的职业,不会一直用这套针灸手法来造福大众,但却可以造福自己的小家庭。

尤其是对那些智商偏低的普通人来说,效果简直立竿见影,只需施针一次就能看到明显效果。”

遇到这样的子女,难免要多费很多心思,有了这套针灸手法之后,他就不需要为此发愁了。

能保证每一世的子女都能有一个聪明的头脑,这无疑是一件让人非常开心的事情。

就算岳文轩不做出这样的保证,武老也相信他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一定能把这套针法发扬光大。

两人接触了这么久,武老对岳文轩的了解很深,他对于岳文轩的信心还要远远超过自己。

以他几世的积累,也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中医中竟然还有永久性增加智慧的方法,哪怕只是一点点效果,也已经是不得了的成就。

“这套针法就传给你了,以后怎么使用当然由你说了算,但我希望你能够慎重,千万不要急功近利。

原本我对这套针法报以极高的期待,希望能在我的手里发扬光大,但事与愿违,只是一次失败,就把我所有的信心都给打掉了。

遇到脑子笨一点的子女,岳文轩也没什么办法,就算他能给子女们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他们在学习上的成就也很有限。

毕竟脑子笨一点并不是病,冒着巨大的风险施针,万一变成痴傻,那就得不偿失了。

哪怕到了有专利法保护的时代,仍然有很多珍贵的中医秘方密不外宣,以至于因为种种原因而消失不见。

这套针法的风险太高,人的大脑又太过精密,哪怕已经掌握的很熟练,还是难免会出问题。

对其他人来说,这是最大的难点,也是最大的危险所在。

对于其他中医来说,这套施针手法就是中医领域难度最大的针灸治疗方案,其难度之高绝对是世界顶尖级别,不说成功率有多高,敢于挑战的人就已经凤毛麟角。

中医因为传承问题和历来的保密思维影响,习惯于把祖传的秘方、秘法严格保密,时间一久,难免就会失传。

“是不是施展这套针灸秘法的难度很大,不然怎么才这么点病例数据?”

以后再有什么事情,我都会想着你,像买蜂窝煤、买粮食这些力气活,你就都交给我,我顺便脚就给你带回来了。”

穴位,手法,深浅,力度,温度,真气量,行气脉络……,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而且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就会造成痴傻等严重后果。

武老的语气很平淡,但岳文轩却深刻的感受到了他心中的痛苦、无奈和惋惜。

幸亏有你帮忙,要不是你提醒,我都忘了冬储菜这回事了。”

开慧补神针的施针要求特别高,研习过程特别难,

他已经是中医泰斗,但岳文轩在中医方面的学识并不比他差,甚至在很多方面还要超过他,所差的也仅仅是实践方面的经验罢了。

就拿岳文轩来说,他已经多次转世,每一世的子女,智商较高的也就大约有一半,另外一半也只是普通人,甚至连普通本科都不一定能考上。

开慧补神针是一门极其深奥的行针之法!

您把责任交给了我,我一定会深入地进行研究,等我有了信心之后,就会开始这方面的整治。”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大脑太精密了,而施针的部位又太危险,而且要求太高,稍一不慎就会造成大脑损伤。

如此神奇的效果远远超出了岳文轩的期待,这让他更加高兴,但他同时也从数据当中看出了隐患,忍不住问道:

以前的信息和交通都不发达,想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但如今想要收治某一方面的病人,却并不难。

因为他有勤能补拙的buff存在,他最欠缺的就是起始点,只要能有一个好的开始,他就能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就算那些普适性不强的秘方,只要在某些方面有作用,或者对某些人有作用,对于岳文轩来说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这也是我最后一次使用这套针法,此后再也没有用过。”

现在我把这项成果交给你,以后的责任就要由你来承担了。”

“您放心,我不敢说一定能把这套针法发扬光大,但一定会继续传承下去。

对于岳文轩来说,这一套针灸手法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以后不用担心自己的儿女蠢笨了。

面对岳文轩期待的眼神,武老继续说道:“这套针灸秘法主要在头部施针,危险性很高,就算我年富力强的时候也不敢轻易使用。

其他医生不敢把这套针灸手法用在自己的子女身上,但他不需要有什么顾虑。有了这一世的经验积累,以后他再给子女或者其他人使用这套针灸手法,几乎没什么危险,不需要为此担心。

三十四位痴傻患者就不说了,剩余的三十三位正常人,其中有七人施针失败,致使智商降低。

把武教授和武老送走之后,岳文轩就迫不及待的把笔记本打开,一字一句的仔细阅读。

武老叹了口气,“风险确实非常高,不然的话,我一个人的病例数据就不止几十个了。

当然了,有的路是通天大道,而有的路可能是羊肠小道,甚至是崎岖的山道,但他也因此有了更多的选择。如果某些方法对治疗重大疾病有效果,哪怕是崎岖的山道,只要能往前走,总比被堵住路要强。

大白菜给你买了五十斤,土豆也是五十斤,都码在地窖里了,数量够不够?要是不够的话,我再想办法给你多弄点。”

因为病例数据太少,也只能得出一个模糊的结论。

有些秘方的消失是因为普适性不强,失去了进一步研究的价值消失。而有些普适性很强的秘方,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消失,这就很让人惋惜了。

“您放心,我会慎重使用这套针法。”岳文轩也只能给出一个这样的保障。

这门针法当中,除了讲解如何配合使用捻转、提插、迎随补泻、烧山火、透天凉等施针手法外,讲述最多和难度最大的就是大脑各部位的施针要求。

就算是岳文轩,如果没有空间探查作为辅助,想要初步掌握这套针灸手法,需要的时间至少也得是三五年以上。

一进门,他就大声喊道:“文轩,我把地窖的钥匙给你放桌子上了,你记得收起来。

岳文轩现在主管中西医科,不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能进一步研究,想要收治哪一方面的病人都可以,这就给了他很大的方便。

哪怕有一次施针失败,对大脑造成的损伤都是不可逆的,程度严重的话,甚至有可能让人痴傻。”

此前武老送给他的那一本祖传秘方,已经让他无比珍视,而这一套“开慧补神针”以及配套的补神汤药方,其效果如此神奇,这样的惊喜实在是有点太大。

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失败可能,风险还是太高了,应该很少有人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高红兵说道:“你工作忙,那么多病人等着你呢,哪里能抽得出时间来。

“虽然我的信心被打掉了,但我知道这套针法是咱们千年中医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如果在我的手中失传,那我就是罪人。

以他现在的经验和能力,只要能有合适的病例可供他施展,最多三五例之后,他应该就能非常熟练的掌握这套针灸方法。一旦被他熟练掌握,以后出危险的可能几乎为零,那些巨大的风险对于他来说几乎不存在。

为了让岳文轩引起重视,武老以自己为例,警告道:

用在普通人的身上,效果就很明显了,能让普通人智慧大增,至少也是普通天才起步。至于最高能达到什么效果,同样缺乏研究数据,尚未得出准确的结论。

相比西医,中医在教学、发展和科研上的缺点很明显,但千年时间下来,无数的偶然发现就是最大的价值所在。

因为每下一针都在大脑的关键所在,在施针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

有了空间探查,可以让岳文轩准确的下针,不会出现任何一点偏差,这就极大地降低了风险。

无论父母多么出色,不管是高智商的科学家还是权贵人物,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子女也能有一个聪明的头脑。

毕竟每个人的大脑构造都是略有偏差的,就算有了丰富的经验,可总有一些人和大部分人不同,碰到这样的情况,稍微处理不好,就可能有危险。

如果不是风险太高,这么神奇的能够为普通人增加智慧的方法,当然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病例数据。

我一位好友的儿子智商偏低,原本对我信心十足,结果却施针失败。本来只是不聪明,施针失败之后却变得有些痴傻,从此之后,我们两家再也没有来往。

新楼房一共住了五六十户人家,仅仅三楼这一层就有十来户,同岳文轩相处最好的就是对门的高红兵。

高红兵今年二十九岁,比岳文轩的年龄整整大了十岁,他是军人转业,副科级待遇,现在是附属医院的保卫科长。

两人相处的关系这么好,除了脾气相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两人还是老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