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 第670章 671发现,惊喜,国之重宝!

第670章 671发现,惊喜,国之重宝!

第670章 671.发现,惊喜,国之重宝!

岳文轩想了想,决定这两天就抽空去一趟千佛山,去心禅寺看看。

转过天来,岳文轩一大早就出发前往千佛山。

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位于泉城历下区,海拔并不高,只有二百八十五米,但因山势奇峭,古木参天,风景秀丽,成为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岳文轩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只见道路两侧布满了各种树木,遮天蔽日,将炎炎烈日都挡在了外面,让这条上山的道路显得颇为清凉。

可能是因为天气太热,也可能是这个年代的闲人太少,游客却并不多,岳文轩一路走来,也就遇到了三三两两的游人。

很快,岳文轩就来到了半山腰。

心禅寺就位于半山腰,背靠峭壁,前临幽谷,左右两侧则被古树环绕,环境非常幽静。

岳文轩来到寺庙前,只见寺庙的大门紧闭,门口并没有游客。

岳文轩上前拍了拍门,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里面传来了脚步声,随后,寺庙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缝,一个身穿灰色僧袍的僧人露出头来,上下打量了一下岳文轩,这才问道:“这位施主,不知将来鄙寺有何贵干?”

岳文轩微笑道:“听说心禅寺历史悠久,心生向往,特此前来参拜。”

那僧人闻言点了点头,“施主请进吧。”

说完,他就将寺庙的大门打开,让岳文轩进入。

岳文轩进入寺庙,只见寺庙虽然不大,但颇为精致,佛像庄严,香火鼎盛,看来平时也有不少游客前来参拜。

岳文轩跟着那僧人来到大雄宝殿前,只见宝殿的门前摆放着一张香案,香案上则摆放着一些香烛和供品。

那僧人从香案上拿起一捆香烛,递给了岳文轩,道:“施主请上香。”

岳文轩接过香烛,点燃后插在了香炉里,然后双手合十,对着佛像拜了拜。

拜完佛像,他又掏出两张大黑拾,递给僧人道:“敬献给佛祖一点香油钱,小小心意,还请笑纳。”

僧人微笑着接过,“施主诚信礼佛,必有善报。”

“心禅寺环境清幽,我想在寺里随意转一转,不知方便不方便?”

“鄙寺简陋,施主随意就好。”

对于韩家的藏宝,岳文轩本来就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有固然是惊喜,就算找不到,对他也没有什么影响。

只不过闲着无聊,当做打发时间的一桩趣事罢了。

况且就算找到韩家的宝藏,他能不能收取也还在两可之间。他只是觉得韩庭芳病故的太突然,有一定的可能没有把宝藏的机密传给后人,这样也就给了岳文轩机会。

如果他的分析有误,在未来的岁月里,韩家的后人还会返回故乡把这些宝藏取走,那他今天就算发现了宝藏的所在,也不可能收走,真真正正的只能当做是一桩探宝的趣事。

宝藏如果是有主之物,他强行收取的话,当然也可以收走,但红色警告进度条必然会相应的加快,对他来说,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未来还有贝加尔湖的宝藏等着他去收取,这么一大批黄金已经足够他使用了,没必要因为心中的一点贪欲就让红色警告进度条快进。

因为抱着用来打发时间的可有可无的心态来探宝,所以岳文轩并不急于借助空间搜查,这会让他失去很多的乐趣。

心禅寺的面积虽然不大,但环境清幽,值得他耗费时间前来参观。他更愿意四处转一转,在欣赏风景的同时,顺便观察一下。以他的敏锐观察力,如果藏宝确实就在心禅寺,说不定他就算凭自己的这一双眼睛也能找到线索。

心禅寺只有一座大殿和几间偏殿,规模不大,但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大雄宝殿是心禅寺最重要的建筑,自然是岳文轩的重点参观对象。他四处看了看,殿内供奉着一尊佛像,面目慈祥,庄严肃穆。

除了佛像和供桌之外,大殿里并没有其他特别的东西。

大殿里没有收货,岳文轩又去几座偏殿看了看,也是一样,除了几尊小佛像和一些法器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难道韩家的藏宝并不在这里?

岳文轩有些失望,但他并没有放弃,既然来了,就要仔细搜查一番才行。

他又在大殿和偏殿里仔细搜寻了一遍,甚至连佛像和供桌的底座都敲了敲,但依旧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就在他准备放弃的时候,突然注意到偏殿角落里有一个不起眼的石台。这个石台本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感觉有些太大了,放在偏殿里面似乎有些不太协调。

他走到石台的近前,仔细观察。

这个石台只有半米高,上面放着一个香炉,香炉里插着几支已经燃尽的香。

岳文轩走过去,用手摸了摸石台,没发现什么异样,又使劲儿推了推,似乎略有些晃动。

这个石台太重了,就算岳文轩的体格很好,力量很大,也不可能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把这个石台推动。除非他再叫来十几个小伙子,才能合力把这件事办成。

本来他没打算借助空间,但在发现异常之后,他也不会死板的放着空间不去利用。

他伸手摸在石台上,直接把这个石台收到了空间里。

没有了石台的遮挡,下面竟然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洞口不大,只能容纳一个人进出,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楚。

岳文轩拿出手电筒,对着洞口照了照,只见里面有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两侧都是石壁,通道尽头似乎还有一道门。

岳文轩心中激动不已,看来他的判断没错,韩家的藏宝果然藏在这里。

他没有犹豫,立刻钻进了洞口。

通道里很黑,而且有些潮湿,岳文轩只能用手电筒照着前面,慢慢前行。

走了大约几分钟,他终于来到了通道的尽头。

只见通道尽头有一道石门,石门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图案,看起来很复杂。

岳文轩用手推了推石门,石门很重,根本推不动。

他又在石门上敲了敲,发现石门里面似乎是空的。

难道石门后面就是藏宝的地方?

他仔细看了看石门上的符号和图案,发现这些符号和图案很有规律,应该和开启这道石门有关。

就算他知识渊博,并且对古代的各种机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想要按对图案把这道石门打开,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他估计时间会比较长,为了不被人发现,他又借助空间把偏殿里的那个石台重新放了回去,盖住了下来的洞口。

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决定先试试能不能破解这个密码,实在不行再借助空间。

他根据自己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开始尝试破解石门上的图案。

他的大脑思维很快,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找出图案中的规律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无非就是花费的时间多少罢了。

耗费了足足一刻钟,他终于找到了破解图案的方法。

他在石门上按照一定的顺序按了几个地方,然后用力一推,非常顺利,石门轰然一声打开了。

岳文轩心中一喜,立刻走了进去。

只见石门后面是一个宽敞的石室,石室里堆满了大大小小上百个箱子。

更让他高兴的是:他心里生出把这些箱子收走的念头,而红色警告进度条并没有发生变化。

这就说明眼前的这些藏宝已经是无主之物,他可以收走。

尽管他更在意的是寻宝的乐趣和过程,但在找到宝藏之后,能够毫无顾忌的把所有的藏宝都收走,更是一件让人心情愉快的事。

岳文轩从空间里取出一个烛台点燃,蜡烛的亮光斑驳地洒在整齐排列的箱子上,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气氛顿时弥漫开来。

他随意地挑选了一个箱子,手指轻轻滑过箱盖上的锁扣,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留下的痕迹。

随着箱盖的缓缓开启,刺目的金光扑面而来,令人眼花缭乱。岳文轩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看到的是一箱沉甸甸的大金鱼,它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散发出诱人的光泽。

凭借丰富的经验,岳文轩对这些金条的重量和价值,很快就粗略的估算出来,这一箱子大黄鱼应该有两百斤左右。他轻轻拿起一根金条,感受着它沉甸甸的质感,哪怕见惯了黄金,心中还是油然生出一种满足感。

他继续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箱子,里面的物品不断地给他带来惊喜。银元、玉石珠宝、书籍字画以及古董等一应俱全。

银元闪烁着岁月的光芒,玉石珠宝则透露出温润的光泽,而书籍字画则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每一件古董都仿佛诉说着一段历史,岳文轩仿佛能听到它们的低语,感受到它们所承载的厚重文化。

元明名画的笔触细腻入微,意境深远,仿佛能将观者带入那个遥远的时代;唐宋时期的孤本善本则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学术研究的宝贵资料。而那些玉石雕件更是巧夺天工,每一件都堪称艺术品,让人叹为观止。

韩家世代巨富,几代人的积累果然不可小觑,就连看多了各种藏宝的岳文轩都感到很吃惊。

和这些珍贵的古籍字画、玉石瓷器比起来,那一箱箱的黄金反而不算什么了,数量超过十万枚的银元就更加不值一提。

藏宝室中的这些箱子应该是按照收藏时期的先后顺序排放,最外围的这些箱子看上去比较新,而且里面放的东西大多都是近现代的物品。

像是大黄鱼、小黄鱼、银元,这些明显都是民国时期铸造,应该都是最近几十年之内放入的藏宝室。

其他的书画、瓷器,也大多都是明清时期的物品,估计都是韩家最近百年内的收藏。

岳文轩一边随手翻看,一边把翻看过的箱子收进空间里。

越靠近藏宝室的尽头,箱子中收藏的物品就越久远。

后面出现的黄金和白银已经不再是大小金鱼和银元,而是变成了金元宝和银元宝。箱子中的瓷器和书画,出于宋元时期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单件物品越来越珍贵。

藏宝室中的箱子逐渐被岳文轩收入到空间里,眼看着就只剩下靠墙的最后一个了。

这个箱子有点特别,上面雕刻着精美繁复的花纹,本身就已经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又是金丝楠木所制,价格更加高昂。

能用如此珍贵的云龙纹金丝楠木箱承载的物品,想来必然更加珍惜,岳文轩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打开看一看里面到底放了些什么。

打开箱子之后,里面的几件物品顿时呈现在岳文轩的眼前。

最上面是一个玉匣,匣子表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透露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

打开玉匣,里面是一幅古画。

轻轻展开之后,他震惊的发现这竟然是一幅北宋范宽的山水画——《远山云雾图》!

随着画卷逐渐展开,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缓缓展现在他的眼前。

画卷上的山峰巍峨耸立,云雾缭绕,仿佛能让人置身于那苍茫的山野之间。树木郁郁葱葱,溪流潺潺,每一处细节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范宽的画作以其深厚的笔墨功底和独特的构图风格而闻名于世,这幅画也不例外。

岳文轩仔细观察着画卷上的每一笔每一划,只见笔力遒劲,墨色浓淡相宜,将山峰的雄伟与云雾的飘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画卷的构图也十分独特,范宽巧妙地运用了远近、虚实、浓淡等手法,营造出一种深远而辽阔的空间感。画面中的山峰层层叠叠,云雾缭绕其间,给人一种既真实又梦幻的感觉。

岳文轩不禁感叹范宽的绘画技艺之高超,这幅画作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是一件充满艺术魅力的瑰宝。它不仅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岳文轩轻轻抚摸着画卷,仿佛能感受到范宽在创作时的那份执着与激情。他想象着范宽站在高山之巅,俯瞰着苍茫大地,挥毫泼墨,将眼前的美景化作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留给了后世无尽的遐想与赞叹。

范宽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而著称。

范宽的传世作品并不多,据佘城《中国古代画家存世作品概览》记载,共有26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现藏台岛故宫博物院的《溪山行旅图》和《临流独坐图》,以及天京博物馆的《雪景寒林图》和波士顿美术馆的《雪山楼阁图》。

而岳文轩手中的这一幅《远山云雾图》,不但艺术价值极高,是范宽的巅峰之作,而且还是一副极其少见的长卷。

这样一幅传承久远的名画,绝对称得上是国之重宝!

把这一幅范宽的《远山云雾图》收到空间里,他又从箱子里随手拿起一个古色古香的木匣,打开之后,里面是一本泛黄的《金刚经》手抄本。

这部经卷静静地躺在古色古香的木匣中,仿佛与世隔绝,静待有缘人的到来。

岳文轩小心翼翼地打开木匣,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他轻轻捧起经卷,只见卷面泛黄,却无一丝破损,显然经过精心保养。经卷上的字迹工整而有力,笔锋流转间透露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质,显然必是出自大家之手。

岳文轩细细品读着经卷上的文字,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深厚的佛理和智慧。他仿佛能感受到书写者在抄写这部经卷时,内心的虔诚和专注。每一个笔划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是对佛法的敬畏和传承。

刚开始的时候他看的还有点漫不经心,但越看越震惊,等翻到最后,看到上面的款识,这才知道这本《金刚经》竟然是唐朝的王维王摩诘手书!

拿走最上面的两个匣子,下面放的都是古书古籍。

他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翻开一本泛黄的古籍,书页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映入眼帘。

大略翻阅了一下,他的脸上渐渐露出震惊的神色——这册古籍竟然出自《永乐大典》,而且还是正本!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之一。

然而,历经数百年岁月的兵燹水火,这部成书于明永乐之初、重录于嘉靖之末的旷世宏编,正本至今仍下落不明,副本更是星散飘零,百存一二。

原11095册、22937卷(包含目录和凡例60卷)的《永乐大典》嘉靖副本,截至目前仅发现有400余册及部分零页存世。

国内图书馆共收藏有《永乐大典》224册(其中62册现暂存于台岛故宫博物院),占存世《永乐大典》的一半以上。

在国家层面,《永乐大典》与敦煌文献出版工程被列入“重大出版工程规划”,可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

岳文轩继续往下翻了翻,《永乐大典》的单册竟然有七十八本,可惜并不是出自同一卷,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等多个领域。

再往下还有三本古籍是唐代的孤本诗集,收录了多位唐代诗人的佳作。

岳文轩轻轻抚摸着书页,感受着它们历经千年沧桑却依旧坚韧的质地,他逐页翻阅着,品味着那些流传千古的佳句,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和满足感。

和这些珍贵的古籍、字画、瓷器玉石比起来,这个石室里总重量超过五吨的黄金反而不值一提。

在找到宝藏之前,他曾经猜测过韩家累世积累的藏宝或许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万万没想到竟然能够如此惊人。

和韩家的心禅寺藏宝比起来,东北深山里的那点儿东西就完全不值一提了,那点东西顶多也就是心禅寺藏宝的一点零头。

岳文轩花了这么多的心思,寻找了这么多地方,终于找到了韩家藏宝,而且还是可以取走的无主之物,这一次的收获实在是太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