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 第693章 694老三的朋友和新的工作安排

第693章 694老三的朋友和新的工作安排

第693章 694.老三的朋友和新的工作安排

岳文轩刚刚给了每人五千美元的零花钱和一对大金镯子,现在又要给每人买一套房,而且还是京都的房子,惊喜来的又快又急。

就连一向大大咧咧,并且对金钱不是很看重的岳鸿英,此时的小心脏都砰砰直跳。她觉得自己此时太激动了,赶紧捂住胸口,想让自己尽快的平复一下。

除了不在场的岳鸿秀,岳文轩的其他六个儿女也都步入中年,都明白过日子的艰难,都知道京都一套房的意义。

除了岳鸿英之外,岳文轩的几个儿女都有孩子在京都读书,如果自家能够在京都有一套房,这无疑是一件大喜事。

岳文轩已经给儿女们准备了在京都落脚的地方,他们来到京都之后,能住进自家的房子里,已经算是很方便了。但他们住的房子毕竟不属于他们个人所有,如果今后能有一套属于个人的房子落脚,自然又会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感受。

还是岳鸿英第一个开口说话,“爸,华侨园的房子,我可是太喜欢了!无论是小区环境还是房子的内部装修,我做梦都不敢梦到有这么好。

你要是舍得给我一套,我是真拒绝不了!哪怕每年只能前来住个一两次呢,我都会觉得很幸福。”

岳文轩挺乐意见到二女儿的直率,乐呵呵的说道:“你倒是挺会挑。既然你喜欢华侨园的房子,那你就先挑一套好了。

既然我已经答应了给你们每人买一套房子,就得让你们满意。”

看到其他几个孩子还有一些犹豫,岳文轩也不管他们想的是什么,继续说道:

“你们也不用急着马上做决定,毕竟这不是着急的事情,可以慢慢考虑。

华侨园的房子虽然不错,但如果从未来升值的角度考虑,却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要我说京都的四合院才是稀缺资源,以我的眼光来看,未来的升值潜力更高。

在现阶段,华侨园的房子,确实价格太高,如果拿这么多美元去买四合院的话,足以买下三进的四合院,而且位置还很好。

我手里不缺这点钱,买华侨园的房子只是为了当下住着舒服,但你们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把目光放的长远一点,考虑到未来几十年的房产增值因素,四合院应该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老二岳鸿泰马上接话道:“我觉得咱爸说的有道理,如果让我选的话,那我肯定选四合院。

就算不考虑将来的房产升值因素,只考虑住房面积,那我肯定也要选四合院。

就像咱爸说的,买一套华侨园的房子,足够买一套三进的四合院,那么大的院子,房间足有几十间,多少人都能住得下,住着也宽敞,想想就觉得上算。”

岳鸿泰一向精于算计,对于他来说,四合院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根本就不需要多做考虑,马上就能做决定。

老大岳鸿国也说道:“华侨园的房子确实很好,但如果和三进的四合院相比,我觉得面积就显得太小了,不划算。

如果让我选的话,我还是觉得华侨园的房子太贵了,价格上让人难以接受,还是四合院更加经济实惠。”

“我也觉得四合院好,就是听说产权清晰的大四合院不太好买,如果能买到的话,那我也选四合院。”

大姐岳鸿雁说完之后,又看向小妹,“鸿英,要我说你也别急着做决定,这么大的事情,你还是回去和曙光商量一下比较好。

这可是一两万美元的花费,不要这么轻率的做决定,免得将来后悔。”

老三岳鸿民也跟着劝道:“鸿英,我觉得大姐说的对,你还是慎重考虑一下再做决定比较好。

你想想三进的四合院有多大,而华侨园的房子才多大,根本就没法比!既然花费的价钱差不多,当然要挑更大的,肯定错不了。”

听了众人的劝解,岳鸿英变得有些犹豫,说道:“你们说的也有道理,那我就再想想吧。买房子确实是一件大事,不能太轻率的做决定。”

既然岳文轩说出了自己的分析,当然支持孩子们买四合院,看到鸿英还有些犹豫,便对她说道:“如果你只是想着偶尔来华侨园住一住,这几套房子本来就是咱家的,你随时过来住好了,想住多长时间就住多长时间,也没人撵你走。”

在岳鸿英的心目当中,父亲的形象一直都很高大,曾经说过的话,还没有出过错。既然父亲也这么说,她也就不再犹豫,也决定买一套四合院。

看到几个孩子统一了意见,岳文轩继续说道:“买房子是一件特别费心的事,尤其是买大四合院,需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多了。

首先第一个条件就是产权清晰,那些有历史遗留纠纷的房子一定不能买。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房子必须是空置的,里面不能有任何租户。

四合院里的租户都是单位或者街道分配入住,尽管他们不是房主,但要想把他们请出去,却也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就算能办到,那也是一件劳心费力的事儿。

另外就是地址和房屋的保存情况也很重要,这需要看实际情况。”

岳文轩的几个孩子毕竟不是京都人,对这些需要注意的情况未必清楚,他要提前把这些注意事项说清楚。免得孩子们花了钱还要受一肚子气,那就没必要了。

把这些买房需要注意的事项讲清楚,他继续说道:“你们不是还要在京都多玩几天,趁着你们自己有时间,正好全面的了解一下买房的情况。

等你们把大致情况了解清楚,可以把买房这件事安排给几个孩子去办。

想要买到心仪的房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肯定不能着急,只能慢慢来。

我只管出钱,就不费这个心了。至于买房预算,只要不超过两万美元就行。

但有一点,我需要给你们一个提醒。现在的四合院价格还不算高,如果遇到合适的,马上买下来肯定很划算。

但要是一直拖下去,四合院的价格肯定会陆续上涨。买房子的时间拖得越久,那么花费的价钱肯定就会越高,你们要有个心理准备。”

岳鸿泰遗憾的说道:“可惜我们只是请了几天假,最多还能在京都待三天时间,顺便了解一下四合院的出售行情,这么一点时间想要把房子买下来,肯定是不够了。”

不只是岳鸿泰觉得遗憾,其他人也觉得挺遗憾的。对于他们来说,买房子是天大的事情,是一件能让人高度兴奋的事。最重要的是预算足够高,而且还是高达两万美元的预算,手里握着这么一大笔钱买房子,这得是多幸福的一件事儿!除了岳文轩之外,在座的其他人都很享受这个买房的过程,不会有人觉得麻烦,更不会有人觉得累。

可惜时间不允许,只能把这么美的差事交给几个孩子去负责了。

岳文轩的子女们都很高兴,今天第一天来到首都,不但和几个月没见的父亲团聚,而且还和分别十几年的岳鸿安一家团聚,心情都很振奋。

本来就已经很高兴了,没想到老父亲竟然还有更大的惊喜送给他们。五千美元的零花钱和一对大金镯子也就罢了,毕竟他们已经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虽然这次的惊喜更大,但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承受力,还能接受。

但老父亲给的实在是太多!

除了这一份小小心意,竟然还答应给他们每一个人在京都买一套房子,最高预算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两万美元。

尽管他们已经逐渐习惯了老父亲的豪气和大手笔,但高达两万美元的买房预算,让他们一直都处于极度的兴奋当中,就算躺在床上,还是兴奋的难以入眠。

曾丹苓到底是和岳文轩朝夕相处的妻子,对他的了解总归要比别人多很多。

她虽然不清楚岳文轩在港岛的财产到底有多少,但可以确定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

家里有这么大一笔财产做后盾,岳文轩先行给孩子们做一些分配,让他们提前适应适应,曾丹苓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同样是支持的态度。

况且丈夫给孩子们分配财产的时候并没有少了她女儿的那一份,哪怕岳鸿秀还远没到成家的时候,还只有十六岁,她分配到的东西一点都不比那些已经成家的哥哥姐姐们少。

曾丹苓本来就对钱财不是很看重,只要丈夫能够大致做到一碗水端平,她绝对不会在家务事上胡乱插手。

对于丈夫今天的种种举措,曾丹苓没有任何不满,但她就是有点不开心。

和丈夫相处的时候,曾丹苓从来都不会在丈夫的面前隐瞒自己的心思,既然不开心,她当然要表现出来。

曾丹苓进屋之后坐在床沿上,先是叹了口气,然后用一种自艾自怜的语气说道:

“以前总觉得自己还年轻,再加上别人的奉承,说什么我看上去也就像是三十岁的人,被人奉承的多了,就算知道自己已经是四十四岁的人,可还是难免有一些窃喜。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来这些只是假象。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了,就算看上去再年轻,有些人看了十几年,恐怕也早该看够了。”

岳文轩忍不住笑了。

妻子和他的年龄差距比较大,岳文轩作为一个活了几辈子的人,自从结婚之后就对妻子比较包容。

如果是在现代社会,这么大的年龄差距,曾丹苓恐怕经常会对他耍小性,甚至会恃宠而骄也说不定。

但曾丹苓并没有。可能是性格的原因,也可能有时代风气和坎坷经历的原因,曾丹苓自从嫁给他之后,就一直表现的贤淑大度。

像今天这种耍耍小性的情调,岳文轩很难见到。

在一起生活了将近二十年,互相之间的脾气性格都太了解了,岳文轩只听妻子说话的语气,就已经猜到了她的心思。

刚才岳文轩给每一个子女都送了一对大金镯子,唯独没有送给妻子。哪怕鸿秀的那一对金镯子如今掌握在妻子的手里,但那也只是暂时替她保管,而不是他送给妻子的东西。

曾丹苓都会因为这件事小小的计较一下,岳文轩又怎么会想不到?

他没有急着解释,而是打开一个抽屉,从中拿出来两个首饰盒,直接塞到了妻子的手里。

“这是我在港岛的银楼里为你精挑细选的礼物,看看喜欢不喜欢?”

曾丹苓原本只是以为丈夫粗心,并没有考虑到她的感受,没想到竟然还特意为她准备了礼物,这让她有些诧异。

她没有急着打开,而是埋怨道:“既然早就给我准备了礼物,而且还是从港岛千里迢迢的带过来,为什么不早点拿给我?”

“我要是一见面就把这件两件礼物送给你,恐怕会把你吓着,你也未必能接受。

适应了这么多天,我想你应该能接受了。”

妻子不是那种小气的人,岳文轩也没有过多的解释。

“算你说的有点道理。有你这么一个出手豪气的丈夫,我就算再没见识,和你朝夕相处,胆子也会越来越大,眼界也会越来越宽。”

曾丹苓一边解着首饰盒上的红绸带,一边说道:“我倒要看看这两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竟然还怕吓到我,我眼界有那么窄吗?”

终于把红绸带解开,曾丹苓顺手打开盒盖,映入眼帘的是一对晶莹剔透的和田玉镯。

一对玉镯静静地躺在盒底,散发着温润而柔和的光芒。玉镯的质地纯净无瑕,宛如最上等的羊脂一般,必然是经过了大自然的千锤百炼,才能凝聚出这般的晶莹与剔透。

曾丹苓凝视着这对玉镯,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她并不是无知村妇,本来就对玉镯有一定的鉴赏力,再加上这对玉镯的质地实在是太好,就算是仅仅知道一点皮毛的外行人也能判断出这是一对极其珍稀难寻的顶级玉镯。

“还真被你说对了,像这种举世难寻的羊脂玉镯,我还真有点承受不起。”

停顿了片刻,曾丹苓继续说道:“太珍贵也太漂亮了!我确实很喜欢。但我好歹也是国家干部,肯定不能带着这么珍贵的玉镯去上班,也只能把这对玉镯作为私藏,偶尔在家里欣赏欣赏。”

“只要你喜欢就好。平时在家里的时候拿出来戴一戴,一样也能有一个好心情,我觉得这就够了。

况且人们的观念不会一直都这么保守,总有一天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我相信,这一对玉镯送给你,总有能大大方方戴出去的时候。”

曾丹苓爱不释手的鉴赏了很长时间,然后把这一对玉镯戴在了自己的手腕上。

“另一个盒子里不会也是这么珍贵的礼物吧?”曾丹苓问道。

岳文轩说道:“打开看看。重要的不是价值高不高,而是你喜欢还是不喜欢。”

曾丹苓再次把第二个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摆放的是一串珠光熠熠的珍珠项链。

看到这一串项链之后,曾丹苓“啊”的一声惊呼出声,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

岳文轩和妻子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知道她特别喜欢珍珠饰品,尤其是珍珠项链,绝对是她心头的最爱。

曾丹苓小心翼翼的把这一串珍珠项链捧了出来,在灯光之下仔细的鉴赏着。

这一串珍珠项链并不是空间出产,而是来自于韩家藏宝库的收藏。

韩家宝库中的珍珠项链总共有二三十串,这是岳文轩从中挑出来的价值最高的一串。

这一串海水珍珠都是一般大小,每一颗的直径都在二十二毫米左右,而且颗颗滚圆,每一颗都接近完美无瑕,几乎找不出一点瑕疵来。最重要的是光泽度极强,在灯光的照射下,这一串珍珠光芒耀眼,极其罕见。

曾丹苓越看越是喜欢,捧着这一串珍珠项链,一颗心怦怦直跳。

“知道你喜欢珍珠项链,一直想着挑一条世界上最漂亮的珍珠项链送给你。这一条珍珠项链或许不算最大,但在光泽方面一定是最耀眼的,看到这串项链的第一眼,我就觉得你一定会喜欢,看到你开心的样子,看来咱俩也算是心有灵犀了。”

岳文轩说着话,拿起这条珍珠项链来亲自给曾丹苓戴上。

因为有岳文轩空间里的化妆品供应,曾丹苓的外在年龄看上去也就有三十岁,仍然还处于一生当中容颜最美好的时候。

在灯光之下,雪白的肌肤沐浴着熠熠珠光,美人和珍珠俱是人间绝色。

第二天,一家人原本已经约好了一起去爬长城,但家里突然来了访客,老三岳鸿民不得不留下来一起接待。

家里来的这位客人名叫艾立群,看上去大约五十岁的样子,曾经是老三岳鸿民的领导。岳文轩曾经听老三说起过他,对他的事迹也有所了解,但今天还是第一次见面。

艾立群原本就是京都人,曾经算得上是家世显赫,原本一直在军方发展,后来因病转业去了泉城。

原本岳鸿民和艾立群的关系只是一般,两人的年龄倒是没差多少,主要是级别差距过大,工作上也只是偶尔有来往,算不上密切。

艾立群做人很正派,在工作当中难免会得罪一些人,再加上最严重的那几年,他的父兄都出了事,他也就没有幸免,职务被一撸到底。

好在他的群众基础很好,连续几次调查也没有查出什么大的问题来,也就没有被送去劳动,只是被重新调整了工作,成为一名打扫厕所的清洁工。

艾立群从高峰跌到了谷底,偏偏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生活极其困难。

岳文轩也不知道老三是怎么和他搭上了关系,居然和这样一个人成了朋友,在那些年里给了他很多帮助。

老三偶尔和父亲说起过艾立群这个人,岳文轩知道艾立群的事情,但没有和他见过面。

老三开门,把艾立群夫妻二人迎进门来。

艾立群把手里提的一大兜子营养品随手放在地上,紧紧抓住老三的手,有些激动的说道:

“鸿民,你来京都怎么也不给我打个电话?要不是我正好打电话回去找你,我都不知道你来了京都。”

“你消息倒是灵通,我正准备明天去你们家里串个门,没想到你倒是先听到消息上门来了。”

岳鸿民已经有将近两年时间没见过艾立群,再次见到老朋友,同样很激动。

家里来了客人,岳文轩当然也得陪着说说话,他站在一旁对艾立群说道:“这些年总是听老三提起你的名字,今天总算是见面了。快别站着说话,赶紧坐下喝杯茶。”

艾立群夫妻二人在岳文轩的对面坐下,艾立群恭恭敬敬的说道:“岳叔,早就应该去家里拜访你了,但前些年我的名声实在是不太好,担心上门之后会给你带去麻烦,也就一直没敢登门。”

岳文轩说道:“我能理解你当时的处境,都是特殊情况造成的。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以前的事情就不提了。我听老三说,你前年就调来京都工作了,工作还顺利吗?”

老三曾经和叶文轩提起过,他这位朋友艾立群调到了警务部,而且职务还不低,也算是位高权重了。

当时老三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既为这位朋友感到高兴,同时又有一些羡慕。

艾立群说道:“刚开始的时候,工作确实不太好开展,好在这两年的变化很大,我也就逐渐站稳了脚跟。”

艾立群的夫人坐在旁边,一边倾听着几人说话,一边不着痕迹的打量着客厅中的装修和摆设。

今天的所见所闻让她很吃惊。

对于丈夫的朋友岳鸿民,她的心里也充满了感激。曾经最艰难的那段岁月,如果没有岳鸿民多年的帮助,他们夫妻二人和家里的孩子们未必能够平平安安的度过。

在那段最艰难的岁月里,也不是没有其他人对他们夫妻伸出援助之手,但其他人的帮助都是有限的,唯独岳鸿民对他们夫妻二人的帮助是巨大的且持续了几年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