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 第730章 731名人聚会与大大开了眼界

第730章 731名人聚会与大大开了眼界

第730章 731.名人聚会与大大开了眼界

一九一七年八月,岳文轩去研究院报到之后,已经和胡适以及金岳霖见过面,除了这两位民国名人之外,此时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的还有三位鼎鼎有名的人物。

其中一位是国父的儿子孙科,另外两位则是蒋梦麟和陶行知,但岳文轩只是听说了三两个人,还没有和他们见过面。

现在还是民国初期,留洋大潮还没有大范围兴起,此时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的华人留学生本来就不多,加上岳文轩等人,也不过只有十几个人。

如今的交通不方便,就算在国内能够他乡遇故知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何况还是在大洋对面的美国。

不管几人的性情怎么样,能够在国外相遇,都会多出几分亲近。

岳文轩等人刚刚入学,就在孙科的组织之下,小聚了一次,同时也是为了欢送胡适、蒋梦麟和陶行知三人归国。

三人都在哥伦比亚大学拿下了博士学位,处理一下琐事,将在近期一起归国。

聚会的地点选在了哥伦比亚大学附近一家名为“雅集”的中餐馆。这家餐馆虽不起眼,却因着其地道的中国菜肴与温馨的氛围,在留学生间颇有名气。

餐馆内,几张圆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墙上挂着几幅淡雅的国画,几缕轻烟自青花瓷香炉中袅袅升起,为这异国他乡的聚会平添了几分故土的气息。

岳文轩身穿一身笔挺的西装,风度翩翩的步入餐馆时,已见胡适、孙科等人围坐一桌,谈笑风生。

胡适戴着圆框眼镜,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正慷慨激昂地讲述着他在学术上的新发现;金岳霖则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模样,不时点头赞同,偶尔插话,总能以独特的逻辑视角引人深思。

蒋梦麟、陶行知等人虽还未到,但此时餐馆中的氛围已经很热闹。

不多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后,蒋梦麟、陶行知等人联袂而至,他们的出现,仿佛为这场聚会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与色彩。

身为聚会组织者的孙科身姿挺拔,言谈间透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蒋梦麟温文尔雅,笑容可掬,让人如沐春风;陶行知则是一身简朴,眼神中满是热情与执着。

众人一一落座,服务员端上热腾腾的菜肴,香气四溢,瞬间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即将归国的三位博士身上。

胡适首先举起酒杯,面向众人,语气中既有不舍也有期待:

“诸位同窗,我胡适即将踏上归途,心中既有对这片学术热土的眷恋,也有对未来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我们虽身处异国,但心系华夏,愿以所学,报效祖国,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在此,我敬大家一杯,愿我们友谊长存,愿祖国繁荣昌盛!”

说罢,一饮而尽,引来众人共鸣,大家纷纷举杯响应。

蒋梦麟接过话茬,语气温和而坚定:“梦麟亦将归家,心中满是感慨。留学数年,我深刻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

回国后,我将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更多有识之士,为国家之崛起贡献力量。

在此,我也祝愿大家前程似锦,他日重逢,共话风雨,同享辉煌。”

蒋梦麟的言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信心。

陶行知则显得更加激动,他站起身来,目光炯炯地望着在座的每一个人:

“我陶行知平生没有什么大的志向,只是志在乡村教育,最大的梦想就是要让知识的种子撒遍祖国山山水水的每一个角落。

咱们还是一个农业大国,祖国的农民太苦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改变这个状况,用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用教育点亮乡村的未来。

我坚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在此,我也祝愿大家学业有成,身体健康,他日重逢,共绘教育蓝图!”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染。

随着三位归国博士的深情寄语,聚会的气氛达到了**。

孙科也站起身来,他环视四周,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温暖:“众位学长志向高远,我虽未及诸位之成就,但亦怀揣报国之志。

今日之聚,虽为欢送,亦是勉励。我们虽将各奔东西,但心向一处,力聚一点,定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共同推动国家之进步。

我提议,让我们再次举杯,为三位博士的归途送行,更为我们共同的理想干杯!”

众人纷纷响应,举杯相碰,清脆的声音在餐馆内回荡,仿佛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坚定信念的共鸣。

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紧密相连的同胞,是共同奋斗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战友。

虽然这次聚会是孙科出面组织,但最终却是岳文轩结的账。

今天在座的这些同学,一多半人的经济状况都不是很好,个别家庭条件好的,也因为身在国外,腰包里的钞票同样不是很宽裕。

岳文轩和姐姐岳素芝出入都有小汽车接送,众人都知道他是有钱人,知道他偷偷结了账,众人也不和他客气,反而要和他调侃几句。

见岳文轩如此慷慨解囊,众人不禁相视一笑,气氛更添几分温馨与轻松。

胡适率先开口,语带戏谑又不失风雅:“文轩,你这般豪爽,怕是要让我们这些囊中羞涩的学子无地自容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顿饭虽是欢送之宴,却也成了我们见证你‘仗义疏财’的美谈,日后传回国内,定是一段佳话。”

金岳霖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浅笑,缓缓道:“文轩此举,实乃‘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之反例。

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同窗情深,不以金钱论短长,当真是我辈楷模。”

言罢,众人皆笑,岳文轩也跟着大笑,紧接着说道道:“哪里哪里,不过是略尽地主之谊,毕竟咱们所有人当中,只有我在当地买了宅子。我要是连这点主动性都没有,我担心你们背地里说我吝啬。”

关于岳文轩大手笔买了一座庄园的事情,众人早就已经从瞿书墨的口中得知。

孙科见状,适时加入调侃的行列,他拍了拍岳文轩的肩膀,笑道:“文轩,你这‘地主’当得可是够格,不仅学业可期,还财大气粗,将来回国,怕是要成为我们中的‘财神爷’了。

不过,话说回来,你若还有余力,不如多资助些教育项目,让更多寒门子弟有机会走出国门,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岳文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认真,他点头道:“孙兄所言极是,我确有此意。等学成归国之后,我定会与家族商议,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国内教育事业。

特别是乡村教育,如果有能力的话,我也会关注一二,就像陶兄所说那样,希望有一天能够让知识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赞许,陶行知更是激动不已,他紧紧握住岳文轩的手,动情地说道:

“文轩,你若能如此,那真是功德无量!乡村的孩子们将因你而拥有更广阔的未来,你的善举,将如同星辰般照亮他们的夜空。”

岳文轩虽然有这个心,但因为要受到红色警告进度条的限制,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够在这方面投入多少资金,所以只是浅谈辄止,并没有深入交流下去。他谈到这个话题,也是受到了大家的感染,心情一激动,也就顺嘴说了出来。

这次小聚之后,岳文轩和这些学长们也逐渐熟悉起来。

最多再有半个月左右,胡适、蒋梦麟和陶行知就要回国了,在此之前,岳文轩肯定要在家里宴请一次。

做好宴请的准备之后,岳文轩提前几天就通知了所有人。

得知岳文轩要在家里请客,自然没有人拒绝,大家都打算去岳文轩新买的庄园里开开眼界。

几日后,岳文轩的庄园迎来了它最为热闹的一天。

岳文轩专门派了家里的汽车,把所有客人都给一并接了过来。

随着一辆辆汽车缓缓驶入庄园前那宽阔的草坪,胡适、孙科、金岳霖、陶行知等一众学子,以及几位受邀的友人,纷纷下车,踏入这片充满异国情调的领地。

一踏入庄园大门,众人便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环顾四周,眼中满是惊叹。

庄园内,绿树成荫,花香袭人,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引领着宾客深入其中。

小径两旁,精心修剪的灌木丛与各式花卉争奇斗艳,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手笔。远处,一座欧式风格的别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红砖白墙,穹顶高耸,透露出一种不言而喻的庄重与华贵。

“文轩,你这庄园真是别有洞天,若非亲眼所见,实难相信在异国他乡竟有如此雅致之地。”胡适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这份意外的惊喜。

孙科点头附和,目光中闪烁着赞叹:“是啊,文轩,这庄园不仅设计精妙,更难得的是那份宁静与和谐,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金岳霖则是一边走,一边细细品味着每一处细节,不时点头称赞:“文轩兄的品味,果然非同凡响。这庄园的一砖一瓦,都透露出主人的不凡与用心。”

陶行知则更加直接,他停下脚步,望着远处那片绿意盎然的花园,直言不讳的说道:“和你们相比,我就是大俗人一个。这座庄园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大,面积实在是太大了,这么开阔的视野,我估计应该有十几英亩。”

“陶兄的眼力还挺准,相差并不大,这座庄园的面积大约有二十英亩。”岳文轩说道。

随着众人步入别墅内部,更是被其内部的装潢与布置所震撼。

大厅中央,一盏巨大的水晶吊灯从穹顶垂下,璀璨夺目;四周的墙壁上挂着精美的艺术品,既有古典名画,也有现代雕塑,无一不彰显着主人的独特审美与深厚底蕴。

众人参观完毕,胡适感慨地说道:“一直听书墨说文轩买的庄园多大多豪华,今天亲眼见到之后,才知道以前的那些想象有多么的匮乏。

只有亲眼目睹才知道,原来现代建筑和现代装修的美感竟然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今天真的是大大开了眼界。”

岳文轩的这座庄园确实太过奢华,其他人也有一样的同感。

随着胡适的感慨声落下,岳文轩微笑着引领众人步入餐厅。

餐厅内,长桌已精心布置,银器闪烁,瓷器晶莹剔透,每一套餐具都透露着不凡的品味与细腻的工艺。桌上还有鲜花点缀,香气袭人,与窗外洒进的阳光交织成一幅温馨而雅致的画面。

“诸位,请入席。”

岳文轩招呼众人落座

后,轻轻招了招手,餐厅的大门缓缓打开,来自大酒店的一队身着统一制服的侍者鱼贯而入。

他们手托银盘,盘中盛放着各式佳肴,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

岳文轩说道:“想必大家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吃过地道的家乡菜,我特意请来了纽约最负盛名的中餐大厨团队,为大家准备了一场味觉盛宴,希望能让大家满意。”

众人确实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吃过地道的家乡菜,此时看到一盘盘的美味佳肴,肚子里的馋虫都要出来了。

第一道菜上桌,是一道精致的松鼠鳜鱼,外皮炸得金黄酥脆,内里鱼肉鲜嫩多汁,酸甜适中的酱汁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紧接着,清蒸海鲈鱼、红烧狮子头、宫保鸡丁等经典菜肴逐一呈现,每一道菜都是对中华美食文化的极致诠释。

岳文轩不时举杯,向在座的每一位表达敬意。

胡适、孙科等人也纷纷响应,觥筹交错间,欢声笑语不断。

他们谈论着学术、理想,也分享着彼此在异国生活的点滴趣事,气氛温馨而热烈。

饭后,众人移步至别墅的花园中,那里已布置成一个小型的沙龙会场。

花园中央,一张巨大的白色遮阳伞下,摆放着几张舒适的沙发和茶几,茶几上摆放着各式茶点与书籍。

“午后时光,我们不妨来一场轻松的沙龙,谈谈学问,聊聊人生。”岳文轩提议道。

众人欣然同意,纷纷落座。

胡适首先开口,他拿起一本《中国哲学史大纲》,开始阐述自己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独到见解。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受益匪浅。

金岳霖则从逻辑学的角度,对胡适的观点进行了补充与延伸,他的分析严谨而深刻,让人不禁对逻辑之美产生了深深的向往。

陶行知则话锋一转,谈起了乡村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乡村孩子的关爱与期待,他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改变乡村的面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光明的未来。

孙科则结合自己的政治理想,谈到了国家的发展与未来。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坚定的信念与决心,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作为国父之子的责任与担当。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淡下来。

但花园中的气氛却愈发浓厚,大家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只想在这美好的时光中,继续畅谈、继续学习、继续成长。

最终,当夜幕降临,星辰点点之时,岳文轩宣布沙龙结束。

在吃过晚餐之后,他亲自送别了每一位客人,仍然安排了汽车把他们送回住处。

这次聚会之后,没过几天就到了胡适几人归国的日期。

岳文轩特意给每人准备了一千美元的程仪,钱并不多,就是一份心意。

以胡适的财力,资助季羡林出国留学都能一出手就是一千美元,他准备的程仪肯定也不能太少。

如果给的太多,恐怕大家会拒绝,而这个数字就比较合适了,正好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畴之内。

大家都对他的财力有几分了解,知道这不会对他造成负担,也就欣然接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