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 第791章 792欢天喜地和编辑上门

第791章 792欢天喜地和编辑上门

岳若茵原本以为全聚德这样的高价饭店,应该没有多少人,没想到进门之后却发现里面人满为患。

几个人一直走到饭店的最里面,这才找到了一张没有人的空桌子坐下。

“我听说高价饭店的饭菜价格死贵死贵的,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来这里吃饭?”岳若茵看到全聚德的生意这么好,有点不理解。

“你以为京都城的人都跟你一样每月只挣十八块钱工资吗?

这里毕竟是首都,每月工资在一百元以上的人多的是,这些高工资的人不说天天下馆子,偶尔来高价饭店吃上一顿,还是可以承受的。”

“真羡慕这些挣高工资的有钱人,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来全聚德吃饭,这回也算是长见识了。”

温筱青建议把妹妹带上,岳文轩没有反对,就是想到了这一点。妹妹岳若茵已经十八岁,别说来全聚德这样的高价饭店吃饭,就算去普通饭店吃饭的机会也很少。

岳文轩作为哥哥,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自然愿意给妹妹创造更好的条件,至少能够让她开拓一下眼界。

岳文轩扫了一眼菜单,然后交到了温筱青的手中,随意的对妹妹说道:

“你是没赶上好时候,等你记事了,咱家的处境就开始越来越艰难。最近这十年,就算咱家有条件,也轻易不敢下饭店,免得被有心人看到之后,故意找茬抹黑。

在我的记忆里,小的时候,咱爸妈经常带着全家人下饭店吃饭,全聚德也曾经来过,只是你那时候太小,早就不记得了。”

“我竟然也在全聚德吃过烤鸭?”岳若茵很吃惊,“你说我怎么就不记得了呢?我现在真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看到小妹懊悔的样子,岳文轩继续说道:“你又不是神童,小时候的记忆怎么可能一直都有?儿时的记忆,忘了也就忘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今天这不是带你来了嘛,等会儿你随便点,这次肯定让你吃个够。”

温筱青大致看了一遍菜单,又把菜单交到了岳若茵的手里,“既然你二哥说要让你吃个够,那就由你来点菜吧。”

岳若茵漫不经心的接过菜单来,只是看了几眼,就露出一副震惊的样子,瞪大了眼睛说道:

“怎么会这么贵?就算是高价饭店也不能这么宰人吧,这么高的价格谁吃得起?”

“全聚德是高价饭店,价格本来就比较贵。你二哥不是说了嘛,不要给他省钱,你就放心大胆的点。反正他今天带足了钱,不会把你留下来刷盘子。”

温筱青的父母是高级干部,以前经常来全聚德吃饭,对于这里的价格非常了解,所以表现的很是淡定。

岳若茵从头到尾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还是觉得上面的菜都太贵了,她一道都不敢点,最终又只能把菜单交回到岳文轩的手中,“二哥,还是你来点吧,反正花钱的那个人是你。我就不点了,免得我下手太狠,被你找后账。”

“就知道你是个不中用的,给了你机会,你都不敢下手。”岳文轩毫不留情的对妹妹一阵埋汰。

他再次看了一眼菜单,首先要了只8.82元的烤鸭,又点了炒虾片、汤菜海参、苜蓿肉和鲜蘑油菜,然后又要了四瓶生啤。

岳若茵对于菜价很敏感,开始默默的计算这几道菜要花多少钱。

除此之外,葱酱料每份还要2角,三两荷叶饼也要1角5分,生啤则是两毛一瓶,这些加起来又是一块五毛五。

只是三个人吃饭,一顿就要花掉十**块钱,这样的消费水平,远远超出了岳若茵的认知。

算出这个数字之后,她捂着心口说道:“一顿饭就要吃掉十**块钱,我一个月的工资就这么给吃没了。

我发誓,以后再也不来全聚德吃饭了!

要不是想要开开眼界,今天这顿饭我也不想吃了。尽管花的是二哥的钱,可我还是觉得心口疼。”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你最好牢牢记住,千万别忘了。

等下次我和你筱青姐再来全聚德吃饭,就不叫你了,到时候你可别觉得委屈。”

听二哥这样一说,岳若茵顿时不乐意了,“心疼归心疼,该吃还得吃。咱们可是一家人,你们两个可不能吃独食,下次再出来吃饭,必须得叫上我。”

温筱青瞪了岳文轩一眼,保证道:“放心吧,肯定不会落下你。下次咱们再出来吃饭,就不来全聚德了,咱们可以去丰泽园,也可以去莫斯科餐厅。”

“那就去老莫!”岳若茵顿时来了精神,一副眉飞色舞、欢天喜地的样子,“我听说老莫的餐具都是纯银的,吃完饭离开的时候还能顺手揣兜里几样,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温筱青说道:“确实有很多人这么做,但咱们女孩子最好还是别和他们学。”

“听你筱青姐的,你毕竟是女孩子,还是淑女一点的好。从饭店离开的时候还要顺人家几样餐具,这么做也太没品了,咱们可不能明知道不对,还要跟着学坏。”岳文轩也是一样的建议。

岳若茵憧憬的说道:“我本来也没打算顺走人家的纯银餐具,就是觉得用纯银餐具吃饭,那种感觉肯定特别带劲。”

“既然你这么想去,那咱们下次就去老莫吃饭,一定让你好好体验体验。”

无非就是花点钱的事,岳文轩很干脆的给了妹妹一个承诺。

几个人说话的功夫,服务员把烤鸭端了过来。

随着服务员轻盈的步伐,一只色泽红亮、皮脆肉嫩的烤鸭被稳稳置于桌上。

瞬间,一股浓郁的香气弥漫开来,引得岳若茵与温筱青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两人的脸上洋溢着期待与满足的笑容。

岳文轩则是嘴角微扬,似乎对即将上演的美食盛宴胸有成竹。

服务员戴上手套,拿起锋利的刀片,手法娴熟的开始了他的“艺术表演”。只见他轻巧地在烤鸭上划了几道细密的纹路,每一刀都精准无比,既保留了鸭皮的完整,又让鸭肉能够均匀受热,以达到最佳的口感。

随着他手中的刀片上下翻飞,一片片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的鸭肉便整齐地码放在一旁的盘中。

“几位同志请慢用。”服务员礼貌地退至一旁,留下满桌的香气与期待。

岳若茵瞪大了眼睛,仿佛第一次见到如此场景,她惊叹道:“原来烤鸭还可以这样片,这手艺,真是绝了!”

说罢,她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张荷叶饼,小心翼翼地夹起几片鸭肉,再蘸上些许甜面酱,放上葱丝,轻轻一裹,送入口中。

这一刻,她的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这一口美味烟消云散了。

“嗯,太好吃了!皮脆肉嫩,浓香四溢,简直是人间美味!”岳若茵赞不绝口,完全沉浸在了这份味觉盛宴之中。

岳文轩见状,心中满是欣慰,对于妹妹而言,这样的体验不仅仅是一顿美味的大餐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享受生活的过程和心态的变化。

他轻拍妹妹的胳膊,笑道:“喜欢就多吃点,以后有机会,二哥还带你来,绝对不会把你落下的。”

“已经有几年没吃过全聚德的烤鸭了,味道还是和以前一样,一点都没有变。

在我小的时候,每年总能有一两次来全聚德吃烤鸭,每一次来这里就像是和过年一样,别提都高兴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记忆仿佛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如今再次来到全聚德,身边的事情都变了,唯独全聚德烤鸭的味道还是和以前一样。”

明明是儿时美好的回忆,但在温筱青的口中说出来,却让人觉得很沉重。

岳文轩赶紧岔开话题,提醒妹妹别只顾着吃烤鸭,其他的美食一样不能辜负。

随着烤鸭的逐渐减少,桌上的气氛也愈发温馨。三人边吃边聊,从儿时的趣事谈到未来的梦想,从京都的繁华聊到插队的那些过往,话题不断,笑声连连。

岳若茵更是兴奋不已,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在这样高档的餐厅里,与亲人共享如此美好的时光。这一切是如此的美好,她从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么开心。

无论是烤鸭还是其他几道菜,岳若茵都觉得是无上美味,唯独平生第一次品尝到的啤酒,让她大失所望。

“我还以为啤酒有多好喝呢,没想到竟然是一股泔水味儿,太让人失望了。”

岳若茵把装着啤酒的杯子推到岳文轩的面前,“二哥,我就喝了一口,剩下的还是给你喝吧。我要是硬着头皮喝下去,那就真的浪费了。”

啤酒这会儿属于统购统销的特供商品,供应吃紧,自销只面向高档饭店、机关大院、旅游景区等。老百姓想喝,得拎着暖壶、排着大队打“散啤”,需要花很长时间排队,不是特别喜欢的人,不愿意浪费这个时间。

“行吧,既然你喝不惯,那就别喝了。你多吃烤鸭,我多喝啤酒,咱俩正好各取所需。”

在全聚德吃完烤鸭,岳文轩看了看时间,刚刚下午一点钟,正是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这么热的天,无论去哪都是一身汗,岳文轩也就没了继续约会的心情,干脆就这么打道回府了。

岳文轩给《人民文学》投稿之后,暂时就把这件事情放到了脑后。在他的认知当中,不管被拒稿还是被采纳,最快也得是半月甚至一月之后的事情。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他打算再写一个短篇,他眼下就有几个构思,还要考虑一下选哪一个比较合适。

让他没想到的是投稿刚刚寄出去三天,编辑就找上了门。

找上门的编辑名叫肖云帆,看上去大约四十多岁的样子,个子不高,戴着一副眼镜,脸上总是带着笑,让人一看就觉得很亲切。

两人相互做过介绍之后,肖云帆不加掩饰的说道:“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你,我真的不敢相信文笔老辣优美的文轩竟然会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而且长得如此英武帅气,和我想象中的作者形象一点都不一样。”

岳文轩投稿的时候,一时想不出该用什么笔名,干脆取巧用了文轩这两个字。

“那您在看到我之前,觉得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岳文轩问道。

“你笔下的散文,让人读之,总能感受到其中厚重的意韵。这样的笔触,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人生阅历,很难在文字中给人这样的感受。

读完你的几篇散文,我们几个编辑一致认为作者很可能是一名老干部,并且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

万万想不到,你这个作者竟然只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你笔下的乡村,写实且优美,让人读了开头就欲罢不能,读完之后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印象深刻,并且怎么都忘不掉。

能够写出如此浓厚的真情实感,既然作者不是有过基层经验的老干部,那就一定是有过下乡经历的知青,你应该是刚刚回城吧?”

肖云帆显然对岳文轩的过往经历很感兴趣。

对于自己过往几年的经历,岳文轩当然不会有什么隐瞒,既然眼前这位编辑感兴趣,他也不介意好好和他聊一聊这段过往。

岳文轩的语言很风趣,明明是无比艰苦的生活,但肖云帆却只听出了乐观和奋发向上,并没有感受到一丝一毫的懊悔和怨天尤人。

而这样的情感表达,又恰恰和他看到的那几篇散文如出一辙。

肖云帆一直觉得文字是作家情感的延续,他觉得今天的所听所感,再次验证了这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