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机甲星辰战记 > 第491章 柯伊伯带

机甲星辰战记 第491章 柯伊伯带

作者:陈晓堃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30 20:19:08

第491章 柯伊伯带

在林凡看来,星辰可以在太空中自由活动。让她去确认不明物体,应该是最快最好的办法了。

但祝存军却摇头,“不用你去,太危险了。”

航空飞机降落之后,航天管理中心又给星辰派了几次任务。

其中就有去往远地点的飞行距离测试,还有按月球绕兰星轨道环飞。

林凡在无聊的飞行过程中,眼看着灰白的月亮逐渐变大,圆不溜丢的充斥了她的整个视野,接着又错身而过,在身后逐渐远离……

因为任务命令只让绕轨,没让登陆,所以她只能眼巴巴地一直看。

登月啊,说出去能吹一辈子牛的成就啊!

她心痒痒,最终只停留在想想。

航天管理中心对星辰的能力也在慢慢探索中。

科学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怕星辰显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但在没有外援的太空中,他们也不敢把步子跨太大。

扯蛋是小,万一损失了星辰,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每次任务都在渐进,不出意外的话,下一次应该就能登月了。

从目前的数据上来看,星辰已经能到达的最远距离,是40万公里,也是兰星到月球的距离。并且在地月轨道上,可以自由行动,不受其他外来引力影响。

但照片上,不明物体所处的位置在海王星轨道外侧的柯伊伯带中。

“柯伊伯带是什么?”新名词又触到了林凡的盲点。

祝存军不动声色地打开之前搜索到又放进收藏夹的内容。“就是小行星带。八大行星你知道吧?”

“知道。”林凡点头回道,“之前在发射中心学过。按距离太阳的远近,分别是水星,金星,兰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月球因为绕兰星旋转,所以属于兰星的卫星,形成特有的地月系统。”

“对。”祝存军笑着看她,“那你应该也清楚,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还有一圈小行星带。”

“是的。”林凡继续说道,“受太阳引力和木星引力的影响,这块区域里聚集了差不多50万颗小行星,属于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也是主带小行星。”

小行星就是绕太阳旋转,但体积和质量都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是太阳系内最多的星体。

小行星的形成一般有几种说法,其中以“太阳系形成时期的微行星演变而来”这种说法最为主流。

小行星带里的数量已经很多了,但每年还在不停的增长。

简单来说,小行星就是绕太阳旋转,直径在1米到1000米以内,非彗星的所有太阳系小天体。

而彗星,也就是传说中的扫把星,也是绕着太阳旋转的星体。

它的体积和质量很小,但会根据距离太阳远近不同,发生不同的外部形态变化。

当距离太阳远的时候,它就是个冰和尘埃组成的脏冰球。

可一旦当它接近太阳,受太阳辐射的作用,彗星物质发生变化,分解出彗头,彗尾。

所以彗星特别好分辨,当你抬头看星空,天上有个拖着尾巴,跟扫把一样的天体就是彗星了。

那又有人会问了,那不就是流星吗?

当然不是。

流星是指在太空中运行的流星体,也就是宇宙尘埃或者固体块在接近兰星时,受兰星引力吸引进入兰星,高速穿越大气层时,发生电子跃迁产生的光迹。

大部分可见流星都跟沙粒差不多大小,在落地之前就会燃烧殆尽,少部分落在地面还能残留下来的,也就是陨石。

而且从内部结构上说,流星体内含有比较多的铁,镍,硫,硅等兰星上本来就有的矿物质。

所以陨石一般也叫陨铁,在古时候,甚至还会拿来铸剑。

而彗星的内部物质主要是水,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所以到了一定的条件,就凝结成冰。

总结来说。

彗星是形状和亮度都会受跟太阳距离影响的绕日天体。

而流星则是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后,摩擦燃烧产生的一种光效。且因为内部物质不同,燃烧的颜色和形状也都不固定。

书接正文。

祝存军看林凡侃侃而谈的样子,心中不禁感叹——年轻人的脑子就是好使,继续悄摸摸地用鼠标切换着网页。

“没错,”他赞赏道,“既然知道小行星带,那柯伊伯带就更容易理解了。它是在处于海王星轨道外侧,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你可以把它当作放大版的小行星带。”

黄道面是指兰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

兰星在公转时,球体是有一定倾斜的。所以赤道面和黄道面就形成了一道夹角,角度大约为23度左右。

别看这个角度不大,但在广阔的太空里延展开来,那可不小。

柯伊伯带的小行星天体们就基本分布在这个夹角区域内,形成一个类似于甜甜圈的立体环形。

根据科学估算,柯伊伯带的宽度大概有木星小行星带的20倍以上,重量则更是达到20到200倍。

光看数字就可以想象,里面存在的天体简直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林凡瞪大了眼睛,“那不是密密麻麻一大片小行星?”

“是的,因为它处于太阳系的边缘,所以有一种说法是,柯伊伯带是太阳系的保护带,但也有一种说法是,柯伊伯带是阻碍向外探索的障碍。”

“两种说法都体现了柯伊伯带的屏障功能。”林凡很快反应过来,“难道是因为小行星太多?导致外太阳系的星体或者其他什么难以进入太阳系?”

祝存军点头,“柯伊伯带本身是存在轨道共振的,海王星的引力呢,又使这些轨道不太稳定。有些星体会被送入太阳系,有些又会被驱散,往外送,从而在柯伊伯带内部形成许多不稳定的空白区域。”

“而因为引力不同,轨道区域不同,天体大小和族群不同……各方面因素影响,柯伊伯带内部的共振频率也是不一样的。具体原理我也不是很懂,反正最终结果是,它形成了一个天然屏障,挡在了内外太阳系中间。”

祝存军毕竟不是搞天体研究的,能把这些整明白已经不错了。

“可你说不明物体在柯伊伯带里?”林凡又不懂了,“既然它是屏障,那……”

“假设真的是飞船之类的东西,能在柯伊伯带安全通过,也不足为奇吧。”祝存军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对我们来说为难的事,有可能对其他科技层面并不为难。不是说女娲5千年前就开飞船来了又走了?”

对哦,林凡把这茬忘了。

飞梭还在地下埋着呢,既然能进来,肯定有他们的办法。

“而且,这也不算第一次吧。”祝存军老神在在地说,“前几年,p国曾经在柯伊伯带发现过疑似飞船的物体。”

首先祝今天高考的学子们,靠的都会,蒙的都对,都能进入理想的高校。

今天这段科普我是认真查资料的,没想到这把年纪还要学天文。

毕竟后面要上太空,这些星星啥的,总要有个概念吧,是吧?

名词太多怕大家看不明白,就在文里面解释了。总不能指望大家看个小说跑去百度是吧?

能让大家看懂小说内容最好了,要是还能增加点额外知识,更好不过了。

哈哈,我这是科幻文啊。虽然只有点儿边边。

嘿嘿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