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2657章 求雨的道士,不愿做狗的男人

第2657章 求雨的道士,不愿做狗的男人

第2657章 求雨的道士,不愿做狗的男人

夜色已经深了,赵无昊也不在旧书楼里继续待下去,毕竟今天还是有着不少收获的,不说从书中得了不少的感悟,也见识到了这个世界魔宗的修行法门,二十三年蝉,果然十分有意思,更是知道书院后山有一个通道直达旧书楼,这些收获足以让赵无昊十分满意了,所以他心满意足的走下了旧书楼二楼,背着手,闲庭信步的向着自己的小院走去,完全不像是一位年轻人,更像是个老人,一个看淡了人生一切的老人,云淡风轻,充满智慧。

晚上再次经过早上的那处小院时,那位中年男人已经离开了,赵无昊对此也不感到意外,对这位大唐天子的身份一点也不在意,他虽然已经是处在知命巅峰之境,立在人间绝巅,但是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超越人间,踏入五境之上,成为超凡之人,只是他如今却是不愿如此做罢了,所以对人间的帝皇已经不放在心上了,哪怕对方权势通天,对他这种人已经没有了意义。

修行者只要踏入了无距之境,就可以从心所欲而无距,圣人意念所至便能抵万里之外,这是何等壮阔。即使是大军围攻也无能为力,所以超越了五境之上的修行者,即使是皇帝陛下也无可奈何,对其要尊敬有加,因为对方已经不是人间之人。

回到了下院之中的赵无昊睡得很是香甜,完全不知道书院后山的三先生余帘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绪很不平静,杂乱无比。

当然赵无昊也不知道,小胖子陈皮皮熬夜苦读,十分苦闷的完成着夫子布置的作业,因为他可不想挨上几下夫子的戒尺,即使他如今已经是洞玄上阶的修为,也不能无视夫子的戒尺,每次挨上一戒尺,都会让疼好几天,那可是熊孩子最畏惧的武器,也是天下最恐怖的武器。

哪怕那根戒尺平平无奇,但是只要握在夫子的手中,就无人可敌。

清晨,太阳慢慢升起,浓雾缭绕,笼罩着古老的书院。院子里,一排排绿色的植物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映衬着太阳的光芒,显得格外美丽。轻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晨光映照下,小院里空气清新宜人,一阵阵清风拂过,院子的中央,是一个不大的池塘,池水清澈见底,水面荡漾着微波,反射着金灿灿的光芒,浮光跃金,十分璀璨,美不胜收,就像一幅恬淡的山水画。

赵无昊今日并无课程,他打算去长安城一趟,感受一下人间烟火,红尘俗世,他自从进入了书院之后,已经有三年未曾离开这里,沉浸在修行之中,好像和世界都脱离了。

四周没有打伞的围观百姓,则是嗡的一声散开,躲进街旁檐下,望着那几名有些狼狈的道童指指点点,甚至隐隐听到嘲笑的声音。

只见祭坛旁那道士银发长须,道袍迎风飘摇,看上去真是飘然若仙,手中一把木剑在空中嗡鸣作响,数张符纸在剑锋指向处不停摇动,隐现朱红字迹,片刻后只闻得嗤的一声,木剑破空而起,插入面前祭坛黄沙之中,而那几张符纸早已不知何时随风而燃,变成了片片灰烬散于黄沙表面。

赵无昊去了盛华坊、通达街,逛了书局,买了便宜的荷叶饭,用最快的速度穿过朱雀大街,然后发现了一处热闹所在。

赵无昊是何等的眼力惊人,先前那些木剑符纸不是戏法,而是修行手段!这位老道人虽然没有进入修行的第三层境界不惑,至少也在第二层境界感知里浸淫已久!

昊天道号称世间唯一正教,在各国地位尊崇,道观占田无数,从不需要交税,各分门神官更是身份尊贵,极受崇敬,像大河国和南晋这种国家,他们的国君登基之时,甚至需要由来自西陵的道门大神官予以赐福认可。

当年号称百万的十七国联军,攻入大唐帝国境内,却被如初升朝阳般蓬勃的帝国铁骑直接碾成碎片,紧接着,大唐的军队如浪潮般顺势攻出阳谷关、席卷天下,破城无数。

整个天下除了西陵之外,大概就属长安城里的修行者最多,这位已经快要踏入实境的道人,甚至可怜到了需要靠这些手段来表演。

只可惜道观想用这种方式招揽信徒,他们祭拜的昊天却不怎么给面子,说来也是,就算是神符师,也没有能力呼风唤雨,更何况是这位修行境界不足的老道士。

赵无昊没有在书院里用餐,而是直接去往了长安城,那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美食小吃,足以填饱他的肚子了。

赵无昊双手一撑,一柄纸伞打开,上面画着一株踏雪红梅,傲骨天生,桀骜清高,正是三年前的那柄纸伞,他脸上带着几分得意洋洋,看向了四周。

虽然昊天道南门神官神符师颜瑟,被封为大唐国师,但全天下都知道,昊天道南门与昊天道祭天主观所在的西陵关系,一向若即若离,大唐各道观观主封鉴认定的权利,全部都在大唐皇帝陛下的手中,西陵神教完全无法插手。

不过看刚才围观百姓们的讥笑嘲讽,便可以知道,昊天道在大唐帝国的地位,远不能和其他国度里的同道中人相提并论。

经此壮阔一役,所谓联军如冰雪般消解,其中三国被大唐直接征服,成为如今的河北道三郡,而这三郡也正是大唐太祖皇帝征北时,被压榨最苦的三郡。

按道理来讲,号称天下第一正教,拥有数亿信徒,实力异常强大的昊天道,是不可能忍受这种打压和羞辱,事实上他们确实也没有忍,所以才有了当年十七国伐唐的历史。

数十名长安百姓正在一个穿道袍老者的带领下,对着某处祭坛叩首。赵无昊问了问旁边一同看热闹的人,才知道原来这是昊天道南门某道观,正在进行祈福仪式,希望能把长安城的春雨移些至干旱的北境。

祈福移雨仪式正式结束,小道童们正准备把祭坛和做法物事搬进道观里,不料天光此时忽然一暗,淅淅沥沥的春雨又落了下来。

旧地重游,赵无昊并没有选择坐马车,而是步行,当年他就是在春雨之中撑着一柄纸伞来到了书院,成为这座书院的教习,一待就是三年,当初的学生今年都要毕业了,所以他才会生出了再回长安城逛逛的想法,不急不缓,心情愉悦,无比的放松。

赵无昊看着这一幕,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望向那位在细雨中佝偻着背的老道时,眼神中除了幸灾乐祸,更多的则是怜悯。

甚至有传闻,大唐帝国开国之初时曾经禁止昊天道在境内传道!

跪在祭坛前虔诚叩拜的百姓们依然虔诚,围观的百姓们却是齐声喝了道彩,这场面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杂耍人在天桥卖艺,中间抖了个险活时看客的反应。

赵无昊看着落魄的老道士进入了道观,观门渐渐阖拢,想起了一些事情。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是,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天下之战中,西陵神国一直置身事外,昊天道门无数隐藏着的强者始终没有出手。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在战后进行势力重新划分时,大唐帝国并未刻意针对昊天道再行征伐,昊天道也终于得到了在大唐境内传道的资格。

经此一役,唐帝国奠定了自己天下霸主的地位,昊天道依然拥有天下最多的信徒,一在世俗,一在宗教,相看两生厌,因为对彼此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装作看不见对方,从而渐渐丧失了对彼此动手的兴趣。

如此局面已经维系了千年,到了如今也没有任何改变。于是昊天道在其他国家依然高高在上,但在大唐境内,哪怕最小的道观也必须交税;在其他国家所有的民众都是昊天道的信徒,而在大唐境内,即便是被朝廷控制的昊天道南门,想要招揽信徒,也不得不令人心酸地出动修行者,在街头表演戏法给大唐子民观赏。

“这其中要是没有夫子的关系,我就将将自己的姓倒着写!”

“西陵神教可不是好惹的,高手无数,即使是如今的我也没有把握全身而退,不乏破五境的天启强者,是除了书院之外,势力最强大,最深不可测的地方。也只有超越了人间,万古第一人的夫子才能将其震慑住,不敢插手十七国攻打大唐的战事,使得唐国成为了昊天神辉照耀不到的地方!”

除了卖雨伞和做马车行的,这世上大概没有什么生意人会喜欢长安城每年雨水充沛绵延的春天,青楼也不例外。因为前几天发生在侧门外的一场意外事故,红袖招被强行停业一夜不说,也传出去了些不大吉利的风言风语,如今楼外细细雨丝倒适合弹琴作画,但大白天的看上去着实有些冷清。

红袖招的老板正坐在顶楼一间幽静的房间之中,和一位青衫中年男人在说话,中年男子四十岁左右,静静的坐在小酒桌旁,上面放着一柄佩剑,这柄剑原本是挎在了青衫中年男子腰间的。

“临四十七巷租客,都被我赶走了,如今所有租约都到了我的手上,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长安府对那条街的征用?”

红袖招的老板似乎和青衫中年男子的关系并不和睦,脸上带着几分得意,似乎是想要在对面青衫男子的脸上看到一丝失落和不甘。

“你即使见临四十七街的租客都赶光了,又有什么用,你何曾见过我低过头?”

青衫男子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眼睛里满是坚定,充满了力量,一种信仰的力量,不为金钱权势所屈服,这是一个有着底线,原则的人,所以他面对红袖招的老板这种毫无节操的人时,总是束手束脚,受到了压制,但是他可以承受损失,依旧不屈服。

“春风亭老朝,确实不曾低过头,但是伱可知道自己面对的是谁吗?”

青衫男子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他当自然知道自己需要面对的人是谁,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没有反击,一直多有忍让,即使自己所有的租客都被赶走了,他也忍了,但是如今看来对方并不接受他的退让。

青衫男子没有开口,反而是缓缓闭上了眼睛,装作没有听到对方的问话。

“老朝,我今天毕竟是代表王府在向你问话,你能不能尊重一些?”

今日和他谈话的那男人姓崔名得禄,虽是个很俗气的名字,但绝对不是个俗人,能够打理号称长安第一青楼的男人不可能太俗。

绝大多数长安人都以为这间楼子的背景是长安府某位高官,但只有中年男子这样的人物才知道,崔得禄靠着的是亲王府的大管事,甚至有人怀疑这间青楼本身就是王爷的产业。

“红袖招最近出了些麻烦事,我是真没想到崔兄你还有空闲谈那些事情。”

崔得禄面色微冷,脸上浮现了一抹狠辣,说道。

“临四十七巷不是王府要的,你应该很清楚这一点,只不过是因为军部户部不方便出头,才转托给了我们这些跑腿的闲人。”

“谁知道你一直硬扛着不放,惹得部里的大爷们不高兴,这事儿才闹到现在这么大,前些日子长安府扫你场子被你扛了下来,结果最后羽林军都出动了。”

听到羽林军三个字,中年青衫男子的眉毛微微蹙起,似乎心中有些隐隐作痛。

看到青衫男子的反应神情,崔得禄话锋一转,笑着继续说道。

“当然你应该知道,王府替那两个部衙办些事情,总归是要收些好处,但大管事说了,王爷比较欣赏你,曾经有一次酒后还提到过你的名字,说你在长安城里做事有规矩,懂分寸。”

中年男子始终沉默,但眉宇间的那抹暗色却是愈来愈显眼。崔得禄见此,眼眸闪烁着精光,严肃说道。

“你也知道我这间楼子前两天死了位御史,这事儿很麻烦。那个倒霉催的自己横死,家里却闹到了长安府去,亲王殿下和那位御史有旧,这个当口也没法儿说话,所以只好由我自己处理,如果你有办法替我把这件事情平了,那么临四十七巷那边的事情,我从此不再插手。”

虽然崔得禄只是个青楼老板,虽然他口口声声说的自己,但中年男子非常清楚,对方代表的是亲王殿下的态度,传的是那座王府里的声音,略略思索之后,中年男子微笑问道。

“就算殿下和那御史有旧,可要平了这事儿,也太简单不过,何至于需要我们这种混江湖的人物出手?”

崔得禄面色瞬间变得阴沉了下来,目光阴冷无情,死死的盯着中年男子的眼睛,说道。

“你是真不懂,还是跟我装糊涂?如果是前者,从此我眼中就再没你春风亭老朝这号人物,因为你太蠢!如果是后者,从此我眼前也不会再有你春风亭老朝这号人物,因为你太聪明却又不识抬举!”

崔得禄的声音极为阴冷,透着血腥和煞气,让房间的内气温都降了下来,在这春雨料峭的时节增添了几分寒意。

中年男子闻言,却是神色平静无比,不为所动,他当然不是真不懂,也不是装糊涂,只是不愿低头罢了。

“临四十七巷的事儿不算事儿,对王爷不算个事儿,对我春风亭老朝而言也不算个事儿,如果真是朝廷哪处部堂衙门需要,我心甘情愿双手奉上,但你们不该用这事儿来压我。”

“我春风亭的规矩就是不掺和朝上的争斗,无论是王爷,还是军部,或者户部,只要事情和这些有关,我就会有多远便走多远,你越压我,我就会走的越远。”

“你春风亭老曹是长安城最大的黑帮头子,手下几千号人跟着你混饭吃,朝廷把漕运押解这些活儿,都赏给你来做,结果你说你想走?你觉得你自己能走的掉吗?你想走到哪儿去?你手下那三千兄弟能走到哪儿去,刑部大牢还是边塞军囚?”

崔得禄眼神阴森盯着这中年男人,话语中的威胁之意不言而喻,冷冷的说道。

“前些年朝堂之上风平浪静,明哲保身或有可能,但现如今四公主已经回来了,她一心要保自己的亲弟弟当太子,却忘了皇后在位,而皇后娘娘也是有儿子的!这些天家大事当然和你没关系,但这时候如果你还不表明态度,选择当哪家的狗,那哪家都容不得你!”

“做条狗,原来一定要找个主人吗?”

中年男子长叹了一声,站起身来,俯视着崔得禄,腰背挺直,如同山岳,不可摧毁,沉声问道。

“所以,你想要替亲王殿下收服我?”

“不错!现在整个长安城,但凡有资格出声音的人都在压你,为什么?因为你是条没有主人的狗。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肯投靠任意一家,有了主人,别人再想打你,就要看一看牵着你绳子的那人面子了。”

“我能不能问一个问题?”

中年男子眉头微皱,却又突然展开,脸上露出了微笑,对崔得禄说道。

“你说!”

“在皇后和四公主之间,亲王殿下会支持谁?”

崔得禄眼眸之中闪过一丝精光,斩钉截铁,不敢有丝毫犹豫的说道,

“当然是谁也不会支持,殿下永远对皇帝陛下忠心不二,只要陛下说是谁,那殿下就支持谁。”

中年男子听到这个回答后,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缓缓抬起头来,微笑回答道。

“很抱歉,做为大唐男人,我还真不习惯给人做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