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2755章 生子当如许子圣,三位大儒

第2755章 生子当如许子圣,三位大儒

第2755章 生子当如许子圣,三位大儒

许七安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对着许子圣竖起了大拇指,这真是个敞亮人,答应自己的事情,每一件都兑现了,是个可以投靠的贵人。

许七安此时对于权力和地位还没有太大的追求,唯一的喜好就是欣赏美女,和她们彻夜长谈,交流心灵。

“如此就多谢许大人了!”

许七安终于不用做童子了,毕竟司天监不收他这么大年纪的童子,保留着纯阳之身,也没有任何的用处。

“你们一家刚刚脱得大难,我就不耽搁你们团聚了,日后你若有事,可以前去武安侯府!”

许子圣对许七安还是比较欣赏的,许七安是一个有着极大培养价值的人,即使不能收为自己的手下,也可以打好关系,低投资高回报。

许子圣在许七安一家人的注视下,缓缓离去,直到背影消失在了众人的眼中,许志平这才连忙对许七安问道。

“宁宴,刚刚这位贵人是何身份,居然敢如此放言,将御刀卫千户的位子给我!”

许志平在御刀卫厮混了良久,哪里不知道千户之位有多么难得,不要看百户和千户之间只差了一品,但却是由低层官员晋升中层官员,地位大大提升了。

“这是当今武安侯的嫡次子,当朝状元郎,许子圣!”

“难道不是?”

清云山原本不叫清云山,具体名字早就被人遗忘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自从云鹿书院在此落址,读书声朗朗不绝,清气冲天缭绕,此山也就改叫清云山了,是天下读书人心中最负盛名的山岳,天下闻名。

云鹿书院乃是儒圣建立的书院,这位读书人心目中的神明,儒道修为已经达到了超品巅峰,但是却享年八十二岁,和普通人的寿命没有任何的区别,着实让人感到错愕。

许七安收回了目光,对自己二叔解释道,更是将其中一些事情告诉了他。

许子圣文武兼修,就是因为武道战力最是强大,只要达到半步武神,一品大圆满武夫,就可精气神彻底融合,全身细胞带有阵纹,拥有不灭特性。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拥有一部分元神,即使身躯被分割,魂魄也会被带走,作为拥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存在。自身拥有领域,其为武夫自成天地特性的具现化,可形成一片无序的空间。半步武神不死不灭,寿元无穷无尽,战力之强悍远超其他体系的一品,虽然不可能战胜超品,但足以短时间内与超品争锋,即使是超品也难以将其灭杀。

扳倒了户部侍郎周显平,许子圣再次恢复了往日的闲适,刑部的工作他也已经得心应手,每日里多了许多闲暇时光,闲来无事,勾栏听曲的次数也多了起来,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许子圣的这点小癖好,但是他倒也算洁身自好,从不留宿,只是欣赏歌舞,品尝美食美酒,瞬间欣赏一下那些心胸宽广的美人花魁。

清丽脱俗的许玲月都忍不住插嘴说道,脸上带着几分仰慕之色,哪个少女不怀春,许子圣可是大奉京都许多少女的梦中情人。

崖壁边的一座阁楼里,二楼雅间,靠悬崖峭壁的一侧没有墙,站在走廊边,可以眺望苍茫的平原,以及远山的轮廓。

许七安有些诧异的问道,目光看向了二叔等人。

唯独武夫,不与天地交汇,只修自身,所有的神异都来源于自身。正因为这种特性,当其他体系修炼到超品后都有机会竞逐天道,而武夫没有,所以武神才是成为天道“守门人”的最佳人选。

毕竟大奉王朝最强大的武夫就是打更人的首领,山海之役的头号功臣,当世兵法大家,魏渊。此人虽然宦官出身,文韬武略,世人少有能及者,乃是一位二品合道境界的武夫,合道的本质是让武夫的“道”升华,走完自身的道,不被他人之道压迫。晋升之时,天生异象。此时自身已能够承受抽离气运的后果,不会因此而死。

武道经由无数代人不断探索完善,天下各种修炼体系,虽然可以跳出三界外,但却身在五行中。

八十二岁对这个时代的普通人而言,算是高寿了,但这个世界武力值不同寻常啊,连圣人都不能长生久视?足可见证明,儒道成也气运,败也气运,即使是超品的儒圣都无法长生久视,可见没有前途,还是粗鄙武夫更适合长生,不说踏入超品武神境界,就是一品武夫大圆满,就可寿元无尽,不受气运影响。

但是,武夫之路却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战力强大,是最早出现的修行体系之一。

“当然,许子圣可是京都第一天才,无数人都崇拜他!”

发誓再也不下棋的大国手李慕白,手持书卷,站在廊边,听着身后两位好友激烈争论,面红耳赤。

许志平的儿子许新年没有练武资质,他让儿子拜入了云鹿书院,钻研学问,修行儒道,就是受到了许子圣弃武从文的影响。

唯有粗鄙武夫,身在三界内,不在五行中。武夫体系和所有体系不同,各大体系到了高品,有的可以随意修改规则;有的能点石成金操纵地风水火;有的凝练气运,运用众生之力;有的直接借用一方天地之力。、

片刻后,许子圣的身影来到清云山前,是极目远眺,看见了清云山整个的轮廓,以及渺小如豆的书院建筑群。

话音一落,许子圣就迈动脚步,出现在了百丈之外,读书人只要牛皮吹得够大,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落子无悔,这是规矩。”

许子圣本就没有指望修炼儒道长生,武道之路足以让他不死不灭,寿元无穷无尽了,他修炼儒道就是为了逼格满满,让世人敬仰的,他不是享受世人崇拜的眼神,只是因为对儒道爱的深沉。

“这一步我走错了,我要重来,我不管。”

“圣人是这个意思吗?”

许子圣一路风驰电掣的离开京城,比那千里马跑的都快,他此行的目的地是京郊之外六十里外的清云山,山中有座书院,天下闻名的云鹿书院!

“圣人曰: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清云山既不雄伟,也不秀丽,若非清气冲霄,与寻常野山并无区别。山中有院,有阁楼,有广场,有瀑布,有小溪,有池塘,有青石板铺设的小道,宛如蛛网,将这些地方串联在一起。

这个世界的修炼体系十分有趣,除了武夫好勇斗狠,是个粗胚之外,其他的修炼体系都各有玄妙,手段奇异,让人惊奇。

许志平作为御刀卫百户,自然对许子圣的大名如雷贯耳,一脸的惊叹道。

许子圣有把握半年内踏入三品不死之躯的境界,再加上他的儒道修为,应该会不弱于魏渊,足以成为大奉王朝战力天花板的存在了。

“他这么有名气的吗?”

许子圣的父亲武安侯,如今也不过是刚刚踏入三品不死之躯,所以才会成为军方的领头羊之一,威望极高,权柄极大,即使是元景帝都对其器重有加,恩宠不断,足可见三品武夫地位有多高了。

“这可是一位大人物,很多人都认为他日后必会出将入相,成为大奉的柱石之臣,名声极为响亮,就连当今陛下,都夸赞他为可造之材!”

许七安看着自家小白菜一脸的憧憬和仰慕,就知道了许子圣名声究竟有多响亮了,简直就是老少皆知,亿万少女的梦中情人,只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自己堂堂一个穿越者,居然连人家的一个指甲盖都比不上,也实在是有些丢脸。

如今的许子圣武道境界只差一线即可踏入三品不死之躯,不同于儒道修为,武道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即使许子圣轮回多世,智慧超凡,依旧需要遵循勤学苦练的这个基本原则,所以进境要远逊色于儒道,但是也足以震惊世人了。

“我一步百丈,速度惊人!”

“不过,也不能全面否认儒道体系,毕竟儒道手段是真的帅,长生不长生的不重要,帅才是一辈子的事情!”

许子圣脚步一迈,就是百丈之距,两袖飘飘,衣袂翻飞,身影缥缈,气质脱俗,这是符合读书人审美的,用一句粗鲁的话来形容,这样的形象满足了读书人装逼的心理,可以让人敬仰。

许志平一脸的感叹,生子当如许子圣,这句话在大奉京都可是十分响亮。

这日许子圣玩腻了,想起了一处地方,他倒是从未去过,来了兴致,走出了京都,沉声道。

“原来是他,大奉的文曲星,儒道天才许子圣!”

“老贼,伱想与我论道?那可以,咱们今天只有一个人能活着离开。”

“老夫也不是吃素长大的。”

李慕白闻言摇摇头,他早对此司空见惯了,他下棋时也是这样的,只是他的棋力远胜二人,只是曾经败给了当时兵法大家的魏渊,三局皆败,让深受打击,立誓再也不下棋了,当然这誓言就和妓女的腰带一样,宽松至极,时不时就被人解开了。

“两个臭棋篓子。”

李慕白身后两位也是有名的大儒,其中一位是兵法大家张慎,另一位穿黑袍,长须蓄到胸口的老者,是陈泰,字幼平,云鹿书院四大儒之一。

云鹿书院的四位大儒各有特色,李慕白是棋,张慎精通兵法,出任青州布政使的紫阳居士杨恭,擅长治学,而陈幼平,有治国之才,所著《治国经略》在大奉官场颇受追捧。

许子圣也拜读过这本《治国经略》,许多见解很是独特,很有深度,让他都感到受益匪浅。

李慕白转身离开走廊,返回雅室,开口打断了争吵的两人,询问道。

“院长呢?”

“长公主来了,院长陪着呢。”

张慎目光紧紧盯着棋盘,随口回了一句,显然心思全放在这黑白两道上了。

李慕白“哦”了一声,点点头,看着棋盘之上的形势,张慎不愧是兵法大家,陈泰不是他的对手,大龙即将被屠杀,这场棋局胜负已定,陈泰输定了。

陈泰从棋盘上抬头,神色复杂,叹息一声,他们都知道长公主来云鹿书院的目的,沉声道。

“再过三个月便是春闱,学院的学子们读书的兴致却不高,昨夜我去宿舍转了一圈,挑灯苦读者寥寥无几。”

“仅有的几盏灯火,照的也是棋盘!”

“玩物丧志。”

说着,陈泰伸手在棋盘上一通划拉,打乱棋子,痛心疾首,只是不知是为了自己即将输了,还是为了学生们担忧。

“无耻老贼!”

张慎大怒,输了就是玩物丧志,赢了就耀武扬威,简直就是小人。

“汝与李慕白一样,玩不起。”

“与我何干!”

李慕白也生气了,他是输给了魏渊,但是天下棋手又有谁是魏渊的对手,这位大奉王朝的宦官之首,打更人之首,武将之首,兵法大家,的确是惊才绝艳,强大到让人感到绝望,即使最擅长围棋的李慕白也是在他手中惨败,一局未曾胜利。

此时,三位大儒沉入了沉默,他们明白云鹿书院的学生为何如此,不是玩物丧志,而是前途无亮,一片黑暗,不得不下棋,打发时间,消磨时光。

云鹿书院的学子,仕途艰难,即使考中举人、进士,也很难在官场平步青云,往往是被打发到穷乡僻壤为官,或丢到某个犄角旮旯里发霉,这极大的打击了学院学子们的科举热情。

雅室沉默了片刻,张慎神色沉重,眼眸之中闪烁着精光,厉声道。

“此风不可长,必须得把学子们科举热情提起来。”

陈泰也是脸色严肃,颔首点头,这样下去,云鹿书院的学生就废了,是要改变了。

“就算苦苦支撑,也得撑下去,云鹿书院不能绝了官场这条路。”

李慕白沉吟一番,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目光看向了两位好友,沉声道。

“开堂劝学吧,让院长出面。”

张慎捻着一颗棋子,沉吟不定,有些迟疑,轻声道。

“院长年年劝学,一鼓作气再而衰,怕是不会有太大效果了。”

陈泰右手抚须,微微点头,赞同张慎的观点,这些年院长没少劝学,但是一年年的仕途受阻,画的饼再大,学生们也吃不下了,皱眉道。

“必须得换个新颖的方式让学子自发苦读,重视春闱。”

“写文章如何?”

“吃力不讨好。”

李慕白摇头,不赞同这个建议,写文章如何提振学生们的士气。

“那就只有诗词了,自古诗词动人心,作一首震耳发聩的诗词,比开堂劝学效果好多了。”

张慎放下了手中的茶盏,再次提议道。

说完,三位大儒对视一眼,齐声摇头,大奉儒林,诗词衰弱已久。

“杨子谦若是没赴任青州,这个活儿倒是可以推给他。”

“咱们几个里,他最擅长此道。”

张慎有些叹气的说道,他乃是兵法大家,对诗词文章并不擅长,而紫阳居士杨恭,擅长治学,文章诗词是四人中最好的。

山风扑入室内,吹的陈泰长须飘飘,他鄙夷的看向了张慎,讥笑道。

“谨言兄你比我更适合在朝为官。”

“老匹夫,你在嘲讽我踢皮球?”

张慎也不生气,一副光棍姿态,死猪不怕开水烫,嚷嚷道。

“你行你来,老夫洗耳恭听。”

眼见两人即将吵起来,张慎的书童低头疾步而入,躬身道。

“先生,您学生许辞旧来了。”

许辞旧?他来干嘛,圣人语录三百遍抄完了?张慎点点头,说道。

“请他进来。”

待书童离开,张慎看了眼棋盘对面的陈泰,脸上露出几分得意之色,笑呵呵道。

“说起来,老夫近来新收了一个学生,是这许辞旧的堂兄,诗才惊世骇俗。”

李慕白闻言,也不甘示弱,连忙补充道。

“那也是我的学生。”

陈泰看了眼姓张的,又看一眼姓李的,心里一动,知道他们所说的是谁了。

“是那位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诗人?”

李慕白和张慎得意的笑了,神采飞扬,透着精神。

“哈哈哈!”

陈泰大笑出声,指头点着两位好友,不断摇头。

“你笑什么?”

“我笑你们被名利遮了眼!嗯,还有嫉妒。”

陈泰收住笑容,半告诫半嘲讽,说道。

“杨子谦之名,必定因为这首诗流传后世,确实让人艳羡。可你们俩就不想想,佳句难得,多少读书人一生也就寥寥几首好诗,能载入史册的,更是没有。”

“出了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已经是神来之笔,闻之欣然,还指望再来一首,不,两首,好叫你二人一起名垂千古?”

“过于在意名利,久而久之,你们肚子里的浩然正气怎么存续?”

一顿奚落,让李慕白和张慎感到有些尴尬,目光躲闪不敢直视陈泰的眼睛。

前段时间,紫阳居士杨恭离开京城,出任青州布政使,三人和云鹿书院学子们为其送行,几位大儒考教弟子们的诗词,许七安的堂弟许新年,将许七安搬运的诗词当场念了出来,震惊四座,惊艳世人,使得杨恭可凭借此诗名传千古,让李慕白和张慎都极为艳羡,所以想要收许七安为弟子。

“幼平所言极是。”

两人作揖,神色惭愧,三省吾身,沉声道。

“读书人三不朽,纵使要名垂青史,也该堂堂正正的走大道,而非捷径,是我二人偏了。”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陈泰微微颔首,孺子可教也,果然当老师教学生的感觉就是爽,尤其这两个学生还是自己的好友,这感觉倍爽,让他沉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