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2834章 少爷丫鬟,国公府的小透明!

第2834章 少爷丫鬟,国公府的小透明!

第2834章 少爷丫鬟,国公府的小透明!

大乾,神京城,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愧是首善之地,王朝都城!

荣宁街,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进入其中,来到垂花门,两旁都是抄手回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回廊右侧还有一处穿堂,可以进入南大厅,通过仪门,见到东侧有着三间廓房,正中乃是荣禧堂,在再往后还有其他独立小院,奢靡华贵,富丽堂皇。

在东北角的耳房之内,一位五六岁男童,正围着一座红泥小炉,上面放着一只砂锅,里面煮着米粥,烟火缭绕,十分有生活的气息,男童身上穿着一件布袍,虽无绫罗绸缎之精美,却也算不上落魄。

男童手里握着一柄蒲扇,不停的对着小炉扇动,火焰跃动,赤红无比,砂锅内米粥正咕咕冒泡,热气溢出,透着一股香气,这年头能够吃的起粳米已经是胜过无数人家了。

男童身后还立着一个小丫头,胖乎乎的,圆圆的脸蛋,一双大眼睛像是会说话一般,水汪汪的,十分明亮动人,伸着脑袋向砂锅内看去,小粉舌舔了舔红润的嘴唇,嘴角隐隐口水流出,俏生生的问道。

“四爷,好了没?”

男童拿起勺子在锅内搅动了两下,香气弥漫,让身后小丫头肚子发出了咕咕叫的声音,小脸微红,目光躲闪,不好意思的说道。

“四爷,不能怪我,我昨晚就没吃饱!”

男童微微摇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惭愧,这丫头跟着自己也算是倒霉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就是这荣国公府的小透明。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啊!”

男童名字乃是贾昶,寓意倒是不错,永日白昼,光明长存,也算是贾政为他做的唯一一件事吧。那丫头是他的丫鬟,小如意,这丫头也是个没人疼的,家里没人了,被荣国公府从人牙子那儿买来,又没有个靠山,所以才会分配给他做丫鬟,而且是最低的三等丫鬟。

如今大乾盛世,国泰民安,百姓生活还算过得去,铜钱坚挺,一两白银只可以兑换一千五百文铜钱,相当于一吊半钱。

贾昶一脸的夸张,澄净明亮的眼睛回头盯着小如意,满是嫌弃。

不一会的功夫,两人喝完了米粥,收拾完毕,这才坐在房门前,晒着太阳发呆,作为荣国公府的小透明,贾昶地位还不及贾环,自然不需要每日前去给史老太君请安,除了逢年过节,贾昶几乎很少见到荣国公府的其他人,整日呆在自己的小院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倒也清静。

荣国府,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府内规矩大得很,丫鬟也分三六九等,地位各不相同,分为三等,一等大丫鬟,月例一两银子,二等丫鬟,月例一吊钱,三等丫鬟,月例五百钱。

贾昶作为国公府的公子,虽是庶子,倒也不会难为,能够吃饱,当然想要吃好就需要另外花钱了,比不得贾宝玉锦衣玉食,山珍海味,享用不尽,人家可是嫡次子,含玉而生,尊贵得很,深得史老太君的宠爱。

然而,在实际执行中是有很大差异的。白银作为贵重金属相对稳定,而铜钱经常出现贬值的情况,甚至有七钱,五钱乃至三钱银子便可兑换一吊铜钱的时候。

“你再这样吃下去,少爷我这点月例可养不起你了!”

贾昶作为国公府的公子,月例也只有二两银子,虽然不富裕,却也够用了,足够养活他们两个人了。

贾昶见她可怜巴巴的,心软也就不再让她学了,本想教她识字,没想到三天认识俩,第四天就全忘了,来来回回折腾了贾昶两个月,也就记得自己的名字三个字,再多就不指望了,贾昶也是无奈至极,只能慢慢来了。

“小如意,我可记得你昨晚可是吃了一大碗白米,肚子都撑圆了,话说没有吃饱!”

“摊上了伱这么个丫鬟,我可真是命苦!你这丫头,又懒又馋,啥都不会,人家都是丫鬟照顾少爷,你倒好,还要我照顾!”

小如意也不是没有优点,性格单纯,十分能吃,五岁的女童,能吃一大碗米饭,这点连贾昶也自愧不如,再多的优点,贾昶没有发现,只能等日后发掘了。

朝廷律令规定,每十文铜钱,准银一分,永著为令。即白银与铜钱的比价为一比一千,也就是一两白银等于一贯或一吊钱。

“四爷,我还小,等我长大一些,就有力气可以帮四爷了!”

一吊钱也称“一贯”,合一千文,即一千枚铜钱,大体上折合白银一两。

贾昶翻了个无奈的白眼,小如意蠢笨无比,头脑简单,学个女红,手指头扎的满是针眼,做出的刺绣更是没眼看,秀个鸳鸯胖的跟猪一样,让人笑话。

男童心中叹息一声,他是荣国公府贾政之子,母亲不过是一个通房丫鬟,难产大出血,诞下他后,就撒手人寰了,自然比不得史老太君的凤凰蛋,命根子,贾宝玉,甚至比起贾环也要差上许多,毕竟贾环还有赵姨娘照顾。

贾昶说话间,将红泥小炉里的火熄灭了,拿了一块布,将砂锅端了下来,两人一人一碗,坐在桌前喝了起来,十分香甜,小如意吃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小如意闻言也有些不好意思,低着脑袋,小手不断搅动,眼睛微微瞥着贾昶,心虚的说道。

临近中午,日头渐高,也毒辣了起来,贾昶从板凳上站起,伸了一个懒腰,嘴里打着哈欠,转身就要进屋,突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府中管事周瑞走了进来,打量着一眼贾昶,眼中没有多少尊重之色,居高临下,透着轻蔑,开口说道。

“昶四爷,二老爷找你,跟我来!”

贾昶脸上露出几分诧异之色,贾政这位便宜老爹,他可是了解的,如果不是逢年过节见上一面,他可能都不记得有自己这么一个儿子。

贾昶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今儿太阳也没从西边升起啊,贾政怎么想到了自己。

“麻烦周管家!”

周瑞是王夫人的心腹,如今跟在贾政身边做个管事的,算是府中的二管家,仅次于赖大管家,在荣国府中有头有脸,可比他这个荣国公的少爷威风多了,贾昶一个小透明,自然不会得罪他,表现的十分有礼。

周瑞和贾昶也不熟悉,即使是心胸狭窄的王夫人,也不曾将贾昶当做自己儿子的威胁,对其懒得理会,让其自生自灭,最多每个月发二两银子,就当养了个仆人罢了。

贾政作为荣国府的二老爷,按理说应该主宰偏房小院,但是因为史老太君偏心,居然堂而皇之的住在了荣禧堂,也算是坏了规矩,这里本该是荣国府的继承人一等将军贾赦居住。

来到书房前,周瑞停下了脚步,示意贾昶自己进去。

贾昶点点头,推开书房的大门,迈腿走了进来,他也不抬头,躬身行礼,开口道。

“见过老爷!”

贾政坐在书桌后,放下了手中的书卷,抬头看去,对于贾昶这个庶子,他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只是记得自己有这么一个儿子而已。

贾昶样貌极好,唇红齿白,五官端正,眼睛黑白分明,透着机灵劲,小脸圆润,光泽莹润,如同一个玉娃娃,让贾政看得有些恍惚。

“没想到昶儿长得如此可爱,倒是和他那短命的生母有些像!”

贾政心中升起这个念头,随即开口道。

“你今年已经五岁了,也该进入族学启蒙了!”

“你大哥当年可是三岁就开始蒙学,如今已经考取了秀才功名,等待来年秋试,极有可能会取得举人功名!”

说到嫡长子,贾政满脸的骄傲,脸上泛着光,贾珠十四岁就考取了秀才,如今已经是十八了,中间四年苦读诗书,未曾下场秋试,如今总算是有了把握,想要尝试取得举人功名了。

贾政自认为是个读书人,从小酷喜读书,原本想着走科举之路,不料父亲贾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贾政一个七品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五品员外郎了。

贾政深以为憾,没能够金榜题名,所以就将期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从小对长子贾珠十分严苛,亲自为其启蒙,聘请名师教导。

贾珠也不负所望,很是争气,是个读书的料,金榜题名有望,是贾政心中的骄傲。

贾昶闻言低头不语,心中却暗暗吐槽,自己这个便宜大哥本来就体弱多病,娘胎里带来的不足之症,又整日埋头苦读,不曾运动,他也在过节之时见过贾珠,气血损耗严重,是个短命相,命不长久了。

说起来,贾昶对这位便宜大哥印象还不错,贾珠是荣国公府少有将他当家人的存在,曾经命人送过几次精美吃食。

贾昶自然不将心中腹诽说出,表现的很是老实本分,开口回道。

“老爷,我知道了!”

“你如今进学了,也该给你配个小厮了,负责出门在外照顾你!”

“多谢老爷!”

贾昶就只有一个原则,沉默是金,少说少错,不说不错,不论贾政说什么,只要应着就是了。

贾政只是和贾昶聊了两句,就将他打发出来了,完全不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早就自己开蒙了,不然他如何教导小如意识字。

下午,贾昶小院,周瑞领了一个小厮过来,给贾昶介绍道。

“昶四爷,这是二老爷为你安排的小厮石头,以后他就负责送你上下学!”

贾昶点点头,和周瑞寒暄了两句,就将其送走了,这才打量起了这位叫石头的小厮。

人如其名,石头样貌粗犷,十多岁的年纪,但是个子高大,看起来足有十四五样子,倒是天生魁梧,只是看着他傻笑的样子,又是一个脑子不好使的,蠢人一个。

“石头见过昶四爷!二老爷让我以后送你上下学!”

石头憨厚的傻笑着,躬身行礼,瓮声瓮气的说道。

贾昶以手扶额,感到前途无亮,自己身边的人怎么一个个都跟智商欠费一样,看着就蠢笨,小如意如此,石头也是如此。

“我知道了,你以后就跟着我吧!”

翌日,天刚蒙蒙亮,石头就喊醒了贾昶,这个时代,读书可是需要早起的,十年寒窗苦,一朝天下知,自然需要下苦功夫的。

荣国府表面功夫还是不错的,不论贾昶在府中多么不受重视,出府就代表了荣国府的脸面,出门居然给他准备了马车,石头坐在马车外,熟练的驾驶着马车,看来是经过挑选的,贾政难得为贾昶费心了。

贾昶坐在马车中,他还是第一次出门,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掀开窗帘向外看去。

街面宽敞整洁,十分繁华,可以看到道路两旁有着街铺,摊位林立,不时有叫卖声响起,清脆响亮,引人注意。

来往的百姓面色还算红润,精神奕奕,身上穿着粗布衣,还算干净,只有偶尔一个人身上衣服打着补丁,称得上是太平盛世。

马车在路上行了大概两刻钟,这才到了族学,贾昶先是见到了族学负责人贾代儒,他也是贾氏族人,贾昶需要称呼一声叔公。

贾代儒有着秀才功名,年纪足有七十左右,七十古稀,这在封建时代,已经算是长寿之人了。

贾代儒领着贾昶向着教舍走去,老远就听到一片嘈杂喧哗,贾代儒不以为意,神色平静,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贾昶走在后面,微微摇头,单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贾家族学水平极差,学生顽皮,先生也应付了事,怎么可能出成绩,也多亏了贾珠从小有名师教导,如果放在族学之中,怕是这辈子都考不出一个功名。

贾昶叹了一口气,贾珠是嫡长子,可以聘请西席教导,他不过是一个庶子,自然没有这种待遇,只能跟着旁系族人在族学之中启蒙读书。

贾代善走进教舍,屋内瞬间安静了下来,贾家族学学生不多,只有十几个人,除了贾氏族人,还有几个外姓人,都是贾家的亲友。

贾代儒将贾昶简单介绍了一下,安排好座位,就开始授课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贾代儒摇头晃脑,走在书桌过道之中,十分陶醉,他念一句,学生们跟着念一句。

《千字文》相传,乃是梁武帝萧衍命周兴嗣,从搨取王羲之一千字不重者,编为四言韵语而成。既要不用不相同的字,又要从王羲之遗书中搨出的千字组成,还要使之成韵,难度极大。

自隋唐以来,《千字文》大为流行,背诵《千字文》被视为识字教育的捷径。它不是简单的单字堆积,而是条理分明,通顺可诵,咏物咏事的韵文,其内容又涉及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便于识读。

贾昶和光同尘,也跟着一同诵念,学着其他人一样,摇头晃脑,小小年纪,一副学究样,让人感到十分好笑。

日头渐高,贾代善毕竟年事已高,精力不足,停下了诵读,让学生自己学习,就匆匆回了自己的房间,整个教舍瞬间就嘈杂了起来。

贾昶见此,哪里不知道贾家族学已经是名存实亡,根本无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也倍感无奈,叹了一口气,坐在桌前,也不说话,就静静的听他人谈笑,多是一些街头巷尾的家长里短。

其他学生因为他是荣国府的少爷,多少有些排挤他,也不理他,三三两两的凑到一起,甚至不时的瞥着他,显然是在谈论这位荣国府的庶子少爷。

到了中午下学,自然有伙夫将饭菜送上来,这是宁荣两府出资的,为的是让家贫的族人可以减轻一些读书的负担,不仅如此,族学还提供了笔墨纸砚,每年在族学上花费不小。

族学的饭菜十分普通,如果放在府中的凤凰蛋贾宝玉面前,肯定是看都不看一眼的。但是贾昶却是吃的十分香甜,他平日里在荣国府吃的一般,也只有花银子给厨房的管事,才能有机会解解馋,一年拢共也没几回,毕竟他囊中羞涩。

贾昶的这番表现,倒是让其他人感到了意外,没想到荣国府的少爷也跟他们吃一样的饭菜,之前贾宝玉曾经来过两天,那可是锦衣玉食,极度奢靡,让他们不敢靠近。

只是,贾宝玉嫌弃上学辛苦,在史老太君贾母面前哭闹了一番,贾母心疼,就不让贾宝玉来了,准备等贾宝玉年纪大一些,直接聘请业师教导,荣国府不差这点银子。

贾昶在族学中学习了一天,回到府中已经是太阳落山了,一天的时间几乎啥都没有学到,贾代儒不是一个负责的先生,才学也不足,每日只是应付了事。

贾昶走在小路上,看到了站在小院门口的小如意,这丫头似乎是等了许久,看到贾昶时,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一溜小跑来到了贾昶的面前,关心的问道。

“四爷,你吃饭了吗?我给你留了煮鸡子,可好吃了,我都没舍得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