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二十六章 盛家回京

我在诸天有角色 第二十六章 盛家回京

作者:太素先生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19:10

第二十六章 盛家回京

李湛和华兰的婚事总算定了下来,经过了交换生辰八字,也就是所谓通资财,当然因为当时的李湛身无余财,也只是单纯的写了生辰八字。

没有几天,李湛就拿着盛老太太给的产业,出了盛府,独门立户,在扬州城的一套宅院里住了下来,经过一系列的忙碌,李湛总算是和盛华兰成了夫妻,婚后两人也算是生活和谐,相敬如宾。

夫妻二人在扬州也没有待多长时间,就夫唱妇随的一起回到了汴京,好在盛老太太给的产业中,就包含汴京城的一套房产,不然二人在汴京城还要租房子住。

翰林院,唐代初置,宫廷供奉机构,安置、经术、卜、医、僧道、书画、弈棋人才,陪侍皇帝游宴娱乐,统称翰林院,并非正式官署。

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朝的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皆是翰林中人。

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翰林院是个清贵衙门,也没有多少的烦心事,大部分都是为皇帝起草内旨,充经筵日讲,论撰文史,稽查史书、录书,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为正三品,不任他职,专司内制,充皇帝顾问,宰相多从翰林学士中遴选。

因为李湛写得一手好书法,再加上当初殿试名次的风波,让官家印象深刻,所以李湛也算颇得圣宠,经常为官家所招,起草诏书,也算是春风得意,仕途平坦。

一晃时间就过了三年,盛纮也三年任期已满,加上盛纮很会做官、做人,多有政绩,和当地士绅官吏多有交好,考绩评了一个优,被调回了京都,升了一级,担任从五品的工部郎中,主经营缮清吏司。

本来盛华兰还以为父亲政绩不错,以为他最起码能进吏房、户房等热门衙门,没想到最后到了比较冷清的衙门——工房,盛华兰渝很不理解盛纮的选择。

李湛倒是理解盛纮的想法,因为京城里官家此时已经年老、膝下无子,储位不明,如果他去了热门衙门,万一涉及到夺嫡就麻烦了,还不如在冷清的衙门观望一下再说。

李湛经过这几年在汴京的做官,经常出入内廷,所以对此时的朝廷形势看得十分清楚,兖王和邕王作为此时最热门的夺嫡人选,争斗得十分激烈,在李湛看来邕王年长,膝下子女也多,所以在官家的心里分量更重一些,官家更倾向于传位邕王,但是因为邕王毕竟不是自己的儿子,所以一直不曾下定决心,放任兖王和邕王相争。

二王相争最后的结果,就是兖王日后见局势不利,联合荣家起兵作乱,兵围皇宫,无奈之下的官家也只能写了诏书给距离汴京最近的皇室宗亲赵福全,立他为太子,让他领兵进京护驾,算是白白捡了一个皇位。

李湛对盛纮这人的政治敏感性感到满意,盛纮虽然在家宅内部的事情上多有糊涂之处,但是对政坛上的纷争看得却是很明白,不会冒险惹下大祸,喜欢稳扎稳打,面对上级也不卑不亢、长袖善舞,这种人虽然不会成为宰执,但是一样在官场混的风生水起。

而且盛纮和工部尚书卢大人相见恨晚,十分投缘,没有几日就混在了一起。对于这一点,即使是李湛也不得不佩服盛纮的人际手段,每个上司都对他十分满意。

一开始盛府回京,李湛和盛华兰一起在码头迎接,却没有去盛府一起庆祝,倒不是李湛不愿意,而是因为他当时不得闲,在加上盛府刚刚回京事情繁多,所以一直没有登门相聚。

如今李湛在京都已经待了三年,早已经高升,成为了侍读学士,品等为从四品,其职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字,备皇帝顾问,比之如今的盛纮还要高上两级,前途无量。

这日,李湛总算是论轮到了休沐之日,带着华兰夫妻俩一起回了盛府。

宋朝官吏休假有着严格的规定,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中元,夏至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岁共六十八日。宋朝还有一个特别规定,各级官署,每年腊月二十日“封印”停止办公,回家过年。要等到次年正月二十日才返暑办公。这样,宋朝官吏全年享受的假日实际是九十八日。

“孙儿拜见祖母!”

“儿子拜见母亲!”

“儿媳拜见母亲!”

李湛和华兰先是到了葳蕤轩拜访盛纮夫妇,这才和盛纮夫妇一起来到了寿安堂给盛老太太请安,华兰母女离开回到了葳蕤轩,只留下了李湛和盛纮在老太太这里闲谈。

盛老太太这几年变化并不大,身体十分硬朗,脸上也挂着笑意,对着李湛就是一阵嘘寒问暖,看得一旁的盛纮都有些吃醋。

李湛看着面色红润的祖母,心里十分高兴,对着盛老太太问道。

“听说明兰如今养在了祖母的膝下,怎么今日不曾得见?”

李湛在入京后,寿安堂的盛老太太没了李湛在跟前,有些寂寞孤独,恰逢卫小娘子如原著一般死在了林噙霜的算计下,盛明兰孤苦无依,就所幸将盛明兰养在了寿安堂,也算是接了李湛的班,让盛老太太再次有了寄托。

“她此时正在后厨准备餐食,她这孩子没有其他的优点,但是烧得一手好菜,你待会可要在我这吃,好好尝尝明兰那丫头的手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