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157章 代工贴牌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157章 代工贴牌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157章 代工贴牌

第157章 代工贴牌

金尚琢磨了一下,实在想不起什么来,不由得按了按太阳穴,喃喃自语道:

“全都是死路一条啊,家用电器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空调彩电冰箱都是大件,新手入场,不交几年学费,玩不转。至于手机,还是省省吧……”

这种比较硬的实体产业,和金尚玩的互联网,有很大区别,资产极重,没有足够的体量,还是不要轻易尝试。

既然说到了这一步,金尚自然要搞个清楚。

这种能够对未来之路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发生的次数极少,每次都给金尚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这次自然也不能错过。

通过“金手指”提供的暗示,金尚经常尝试着将技术派高管,生产种田派高管和营销渠道派高管提拔为总经理,其结果让金尚大跌眼镜。

设计公司的负责人执掌公司大权后,重心势必会转移到了设计和技术领域,造船和设备营销每况愈下,退市是迟早的事,能不能撑过两年都是个问题。

船艇事业部老大提拔为总经理后,情况稍微好一点,但也有限,对内不重视技术实力的升级,对外忽视市场风向的变化,关起门来抓生产,可是,这一行本来利润就低,哪怕管理水平再高,也玩不出花来,最后还是要看航运市场脸色行事。

至于代表营销方向的机电设备分厂的厂长,这是个过分重视销售的力量,对技术和团队的培养,熟练工人的把控,都不及格,他当上公司总经理后,一度也带来了表面的繁荣,但是,营销也需要产品与服务支撑,硬实力每况愈下,再高明的营销套路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怎么回事,都不太好?那问题出在哪?』

按照一个上市壳公司的标准来衡量,营销第一,生产次之,技术最次,因为金尚的主业并不是什么造船和机电设备,恐怕不会在这方面投入太多,只要短时间内保壳成功,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重组,完成借壳上市就行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洪总才给了金尚先前的建议。

可是,这样一来,这家公司现有的业务,要么卖掉,要么裁撤,完蛋是迟早的事。

几个有可能的继任者,能力是有的,但他们没有带领这家公司浴火重生的能力。

『巨大的好处在哪?』

心念急转,也琢磨不出头绪的金尚,陡然间看向了老神自在,等着回复的洪总,似乎若有所悟。

『排除了所有的可能性,剩下的,哪怕再不可思议,就是唯一的答案了吧。』

整理了一下措辞,金尚试探着问道:

“冒昧问一句,洪总贵庚?”

“六十有二了,前年就打算退休,恰好碰到市场波动,公司业绩大降,梅总也找我深谈过,让我再坚持两年,争取度过难关,可惜,人老了,力所不及。”

“才六十二岁,还不算老啊,就这么急着退休?如果不嫌弃的话,可否再继续掌舵?市场如今差不多要触底反弹了,就这么倒在黎明的前夜,似乎太可惜了。我当然可以用资本手段,重组优质资产填充,借壳上市,但是……半辈子的心血,就这么完了,甘心吗?”

“金总,这番话说的,和几年前梅总劝我的差不多。”

洪总经理并没有因为金尚的一番话就感激涕零,纳头便拜,而是很雍容地叹道,

“外行人都看得到,我这个打拼了几十年的老船人怎么可能不懂?只是,时代不如以前了,纯粹的造船,尤其是大型散货船,油船等,很难赚到钱,附加值高的工程船,VLCC,豪华邮轮等,又不是小型民营船厂可以插手的。相反,一些小型渔船,玻璃钢船,快艇等,短平快走量的船艇,虽然辛苦一点,说不定日子更好过。”

简单地说,就是大型船舶,重点项目,基本都是国企央企以及大型船厂的盘中餐,小型民营船企辛辛苦苦也赚不了几个钱,老牌船厂还不一定干得过景气周期来了之后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的“沙滩船厂”。

上不去,下不来,两头堵,还不如就此放弃,专心造小船艇,积累实力,拓展业务范围。

多年从业,让洪总对这一行看得极为透彻,所以,目前北船机电的主营业务,才是现在这个样子。

不得不说,像这种传统行业,确实需要敢打敢拼的年轻人,但掌舵的,还是得有个老人来稳住方向,一旦大战略出错,细节做的再好,也无济于事。

能够撑到今天,洪总功不可没。

“现在的我,也不怎么看得清未来的走向了,国际大势,国家层面,肯定是向好的,细节嘛,拿捏不准,即便你想让我再施妙手,让公司起死回生,也不太现实。转型是必然的事,还是得年轻人去闯啊。”

“您的想法,我明白,但是,恕我直言,三个总经理备选,换个正常一点的公司,问题不大,经得起折腾,可是,北船机电容错能力太低了,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经营风险叠加股票市场压力,恐怕破产就在旦夕之间。”

不是金尚杞人忧天,而是“金手指”就是这么提示的,这家北船机电,几乎经不起任何波动,就如同搁浅在海滩的鲸鱼,性命已经丢了七八成,说不定下一刻就要断气。

这个时候,祈求来一场及时雨,或者等涨潮,才能有顺利起死回生的机会。

“金总,你买的只是‘壳’,其实不怎么需要公司原有的业务吧?没了就没了,股价低一点,说不定更方便您在资本市场上辗转腾挪。”

“您这样说,也没错。但是,自创业以来……不对,自读书上学以来,我就很少遭遇什么像样的挫折。花了几千万买的公司黄了,总归是心里有点不舒服。当然,我还年轻,吃瘪一两次也无所谓,最多心里膈应一下。洪总您呢,就此放弃?”

半辈子的心血,最后留下个烂摊子甩给别人,简直是对洪总数十年努力最恶毒的嘲讽。

似乎是最后一句反问触动了洪总的心弦,沉默了一会之后,才瓮声瓮气地问道:

“金总,您准备怎么做?”

“股权变更之后,召开股东大会,由我担任董事长,洪总继续担任总经理,实际掌管公司运营。您也知道,我本人的公司,主要在互联网科技和传媒娱乐领域开拓,和北船机电压根不是一个路数。而且,平时也很忙,没空管这家公司的诸多事情,最多在大方向上做点决策,剩下的,就是当个橡皮图章了。”

如此跨界,已经远远超出了金尚这个老板业余时间去玩音乐组乐队的范畴,北船机电公司最后只能交给信得过的专业人士去管理。

如不是为了彰显存在感,金尚连挂名董事长都不想做,找个人聘任代班就行了。

“这样啊!”

听了金尚的肺腑之言,洪总也有点心动,不过,这种决定,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做出的。

沉默了一会后,洪总才向金尚吐露了更多公司的深层次奥妙。

“金总,对机电分厂转型民营家电领域,有什么打算?”

“似乎有前途,但是,很不好做。”

洪总很认同地点点头:

“船用设备因为工作环境恶劣,对适用性和寿命的要求极高,所以,不一定用的是最新,最经济,最节能的技术,而是最稳定可靠的技术。”

“这一点我懂!新,就意味着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经济,意味着廉价和易损坏,节能这种事,对船用设备来说,确实远不如家用电器敏感。”

“所以,想要靠船用电器的技术积累,跨界切入家用电器,相当麻烦,在设计和使用理念上,就完全不同。”

就好比造船领域的民船和军品,前者要讲究经济效率,压缩时间成本,后者首要考虑的是满足使用要求,制造过程基本上是不计成本的。

出发点不一样,导致同类产品的巨大差距。

船用设备竞争得过大型家电企业才是怪事。

更何况,不管是空调,冰箱还是彩电等,都涉及到仓储物流,配送安装和售后服务的问题,人力物力成本大得惊人,烧钱更是海了去了。

有这个能耐,金尚自己玩快递公司去了,哪里会投钱去做什么家电。

所以,真正有出路的,其实只有一样,那就是新产业,新领域,有颠覆能力的电子产品——手机。

“可是,生产手机,要是没有基础的话,压根做不了吧?”

金尚对这一行可是有清醒的认识的,和彩电、冰箱、空调以及洗衣机等看似比较麻烦,实际上只掌握少数关键零部件的渠道,就可以试着组装的领域不同,手机的门槛其实很高,别看它体积小,难度大得惊人。

在电子零配件市场买翻新的二手机器或者山寨机,问题不大,可这与北船机电要求的不是一回事。

上市公司卖翻新机山寨机,怕不是迟早要完。

似乎早料到金尚的反应,洪总十分坦然地答道:

“从零开始,当然不行,但是,有积累和渠道就不同了。”

“愿闻其详!”

接下来,一番话,当真刷新了金尚对老一辈企业家的认知。

事实上,也不复杂,自九十年代前后兴起的电子风潮,许多看到了商机的公司,纷纷押注。

现如今,砖头一样别在裤腰带上的“大哥大”已经很少见了,小巧玲珑的巴掌大手机成为主流,除此之外,类似寻呼机、BB机、CALL机之类的东西,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新世纪的孩子们,大多不知道这玩意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是怎么运作的,其实就是一个数字屏显的发信机器,靠着名为“寻呼台”的中介服务,转接呼叫。

搁在十年前,寻呼机可是妥妥新潮的玩意,五年前也是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时髦货,现在似乎有点问题了。

前段时间,金尚在报纸上看到过,自今年下半年开始,寻呼业务新增用户归零,在轻便手机,尤其是音乐手机上市之后,寻呼机卖不动了。

其实,这一行的衰退,不是从今年开始的,而是三四年前就露出了颓势。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就是这么残酷,如火如荼与跌落尘埃就在旦夕之间,一个行业从出生到消亡,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

北船机电建立的时间及早,距今已经有二十年了,从组装小渔船的手工作坊,到挂牌上市,用了十多年时间,如此顺利,也是赶上了一波景气周期,在八十年代最后一个年末,顺利挂牌,登上了京交所主板市场。

这可是全国第一家非公主导的民营上市船企,曾一度被视作标杆企业。

曾经,洪总经理也雄心勃勃,想要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在阿猫阿狗都在组装“大哥大”,卖寻呼机的年代,北船机电自然也想过要分一杯羹,哪怕曾经的蓝海市场随着资本的涌入,搏杀成了红海也挡不住热情的人们青睐。

可惜,风水轮流转,仅仅三年之后,公司就遭遇了严重的经营困难。

诸多看似不得了的计划,只得束之高阁,一切以活命为要务。

“不得不说,幸好当初慢了一步,要是真的切入寻呼机市场,现在恐怕早就破产了。这一行,早就做烂了。而且,也确实没什么技术含量……”

即便如此,北船机电当初留下的一些前置准备,还是有用的,比如,申请了一批资质和牌照,现在也还没有过期。

现在的问题是,有资格造,但是没能力。

洪总经理心有成算地说道:

“其实,有一些代工厂,甚至是山寨机厂,做得很不错的,不比正品差多少。就是资质不好弄,不趁着以前好下手的时候布局,现在,想要牌照,难多了,只能挂在大厂牌下蹭一蹭。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不好找,所以……”

“找人代工,贴牌?”

这破公司,当真是没啥拿得出手的了,只有这一传统艺能,玩得贼溜。

“先做,反正也是无本买卖,真要是有了起色,就买个厂子自己做,不行的话,就当是进行了有益探索,炒个噱头,拉一拉股价,也是好的嘛。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