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194章 边做边改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194章 边做边改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194章 边做边改

第194章 边做边改

和技术组探讨了好一会,金尚才结束了内部技术交流会。

虽说今夕文化的研发能力很一般,也还有点看头,每次有什么新想法,金尚都会和刘燕青、尹飞扬商量一下。

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不断磨练技艺,逐步提高。

刘尹两位组长的能力,这半年来,有了明显的提升,就连他们麾下那一大批网管和个人站站长出生的半吊子,现在也能有模有样地干一些维护的活。

有不断精进的技术带头人,从零开始的程序员也不至于找不到北。

吃过午饭,休息了好一会,金尚去编辑组看了下几个文创项目的发展情况,开发较早,储备丰富的《格斗之王1995》在完成移植后,直接发给北船机电,制作卡带准备售卖,并收回了开发费用,还小有盈余。

剩下的,就是不断开发这个大型游戏IP的价值,拓展世界观,补充更多人气角色了。

游戏光盘、卡带以及Venus主机,已经在今夕文化的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卖得很一般的Venus主机,成为网上单价最高的实物商品,也是第一款消费电子产品。

除此之外,北船机电旗下一大堆边缘民用家电,也在网上平台挂单,比如看起来有点丑,但皮实耐用的收音机,抗震能力极佳,防水防晒,有点重,但是性能稳定的随身听,正在风口浪尖上,名气不大,质量有保证的寻呼机等,都是几百块钱上下,比实体店要便宜许多的实用产品。

售卖了一段时间,效果一般,有些滞销,但也能卖得动。

就凭这一点,就让北船机电上下喜出望外,本来就都是些堆在仓库里,等着报废后当垃圾丢掉的商品,现在能以相对不错的价格出手,已经很好了,慢一点没关系,有人要就行,反正上市公司现在产销两虚,多一条销售渠道,多一份希望。

母公司的能耐显露,让北船机电上下有些不服的心态,也稍微打消了一点。

至于游戏制作开发部门,对今夕文化制作的《格斗之王1995》十分满意,首批在京城上架的卡带卖得极好,让近乎绝望的团队看到了一线希望,立刻加大了营销力度,并推送全国几个主要大城市。

从客户反馈来看,街机板卡订单最为饱满,游戏主机搭售还凑合。

第一代Venus主机的情况,稍微有了些改观,至少不会亏了,让部门头目也有了几分把握,说服管理层将就差临门一脚就可以下线的下一代主机彻底完成。

第二个让金尚比较满意的就是《三国演义》漫画的连载渐入佳境,历史题材和热血战斗画风,太对青少年胃口了。连销量下跌了好长时间的《东方漫客》,也开始止跌回升,漫迷反馈的好评不断。

从图书市场和游戏光盘,以及桌游《三国杀》的销量来看,也间接受益于此。

原本“三国”题材在民间就很有市场,只是缺少一个实体系统地将其价值开发出来,现在今夕文化瞄准了这个大题材,也让其他同行意识到了历史底蕴的影响力。

小商家开始蹭“三国”题材的热度,有实力的大厂则避开了风头正劲的今夕文化,致力于挖掘前朝旧事,六百多年的历史,也确实积累了很多素材。

今夕文化和常棣文化合作拍摄的《大时代》电影,也算是大变革时代的缩影之一,金尚准备挖掘其价值,但没打算拓展太多,在成熟的领域辗转腾挪就够了,敏感的题材还是不要下手。

实力太弱,没什么靠得住的后台,也没拉拢几个实力雄厚的盟友,就不要在“死线”上反复横跳了。

漫画版《三国演义》的成功,证明了金尚在这个领域的开发是成功的,现有的几个项目,基本都是盈利的,三国城的开发,梅应年那边还在推进,京城附近的位置已经定了,南边的还在与地方政府洽谈,基本参考了金尚的意见,在太湖周边择优落地。

还有就是正在选角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得益于今夕文化这边的数据反馈,民间认可度较高,制作组的野心越来越大,已经从八十集扩充到一百二十多集了,还不满足,要改剧本加戏,充实内容。

这也让金尚有些哭笑不得。

实事求是地说,汉末三史,从黄巾起义到三家归晋,接近百年,一百多集的电视剧,一年还不到两集的剧情,确实有点单薄,真要“注水”,拍摄两百集都打不住。

虽说有上面拨款的经费,可那也不是无限的,摊薄了单集制作经费,电视剧质量下降是大概率事件,太贪,只会得不偿失。

还有更加麻烦的一点,一百多集的电视剧,每集实打实的剧情接近五十分钟,这可不是糊弄人的广告时装剧和肥皂剧,更不是一个场景十年不换的情景剧,等拍完了再上映,两年时间都拿不下来。

为了这些破事,金尚已经和制作组,还有相关部门的分管领导商量了好多次了,每天接到的工作电话,有将近十分之一是关于电视剧的筹备。

不胜其扰的金尚,最后和总导演商量了一下,扩充剧本,增加集数,两人拍不了板,但是,事情不能这么干。

真要是如此乱来,剧组准备拍几年?

三年?

五年?

其它的不提,戴义琴这样的大明星,哪有闲工夫伺候这么久?

其它演员和工作人员,也都是有家室的,上有老下有小,不可能真的这么长时间耗在一个剧组里。

最好的解决方法,当然是分部拍摄。

按照历史脉络和人物主线,分成好几部,拍完一部就上映,试试观众反响,节约时间成本,也好根据现实情况微调后续计划。

第一部包含部分,两人和编剧隔空商量了好几次,将《三国演义》第一部,加了个尾缀“天下大乱”,剧情从黄巾之乱到十八路诸侯讨董。

这样一来,后期的演员就不用现在招募,剧组缩水,筹备工作加快。

前期剧情集中在北方,没几场水战,不必等南方的三国城建好后再拍摄,以现有的条件,其实就可以开机了,等京城的三国旅游城竣工,可以直接入驻,拍摄剩下的戏份。

『等三五年后上映,黄花菜都凉了,本少爷哪里等得了这么久?出名要趁早,赚钱更要赶早!』

这年头,上到导演编剧,下到演员摄像,都还没丢掉艺术家的格调,比如美术师,场记,布景等,尤其是古装剧,都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甚至要请研究古文化的历史学家充当顾问。

这可与后来瞎糊弄的寒酸剧组不是一回事,《三国演义》电视剧,是大作,是艺术,是一代经典,钱不钱的,休提,拍好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要是出了岔子,还得有人背锅。

将这一切安排妥当后,金尚又和戴义琴商量了一下,让他和体育频道协调一下,综艺节目的录制要尽快,时间也要错开,不要耽误了大制作的拍摄。

早期赵云的戏份不多,但是很分散,加起来,镜头也不少。

『有了名气,打广告的效果才好啊!』

将注意力放在最后一个项目上,就是筹划了好久的《九鼎战争》相关的项目,首先推出的是连载漫画,已经刊登了一期,目前看来,反响平平。

这类涉及未来都市的漫画,到底能不能成,一直是个谜。

很多制作精良,噱头十足,团队名气大,平台优异,上下都看好的项目暴死,倒是一些漫画家扑街,题材没特色,画工粗糙的新人作品能够一炮而红。

这一部《九鼎战争》的漫画,开局不算差,但也说不上好。

总体背景,将前世的系列设定,套上封神和三皇五帝的皮,比如英灵殿,就借鉴了华胥古国和桃花源的说法,什么盖亚和阿赖耶的冲突,太虚无缥缈,被换成了阐教截教的争霸,九鼎之争,天子之位,封神榜什么的,能用的尽量用,以后力推《封神演义》的时候,也能少一些阻碍。

目前只连载了一期,第二期的效果要到下周才知道。

只是引出了几个出场人物,背景按照金尚设定的框架,定在了二零零八年,还植入了几个广告,比如今夕文化旗下的杂志漫画,聊天软件,还有北船机电旗下即将发售的代工手机,游戏主机Venus和设想中的游戏大作。

几个出场人物中,最重要的赵云、妲己和闯王已经就位,戏份不少,各有亮点。

从读者来信反馈的结果看,人气排名第十二,首期效果,还算过得去。

杂志《东方漫客》一期连载二十部到二十二部不等,总共五百页到五百三十页不等,每期发售,都是青少年漫迷的一次盛宴,对连载漫画家和编辑来说,也是一次大考。

而国内漫画杂志的惯例,和前世认知的还不一样,因为人气不佳而直接腰斩的情况并不多,只要漫画家愿意连载,且达到编辑的要求,很少有烂尾的情况发生。

即便因为特殊原因而导致不能在一线刊物连载,也会退到二线副刊上继续登载,或者改成不定期连载。

那样的话,人气肯定就差远了,能不能保证质量都是个问号。

当然了,无法继续的情况也偶有发生,一般杂志社会和漫画家本人,或者权属所有人启动违约买断协议,让其它代笔漫画家继续连载或者补充一个结尾。

金尚从编辑部找来了读者来信,看了下大家关注的焦点。

人气上,帅气威武的赵云和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贡献了最多轻松诙谐情节的闯王占据了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千娇百媚的苏妲己连前三都没进,投票友好度只列第六,着实让金尚有些汗颜。

“现在的男孩子,都怎么了,这么不诚实的么?”

见老板揶揄说笑,忙着处理下一期刊物的赵荣珍回应道,

“十几岁的青春期男孩,还真未必对这样的古典美女感兴趣……”

“不会吧?我也才十几岁,也算是还处在青春期的尾巴吧,觉得苏妲己很好看,很有魅力啊!”

“您还不够典型,试问全国上下,有几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创业半年就有这么大的一片基业?我家小侄子,上学期换座位,和女生同桌,聊得来,多说了几句话,就被同伴男生笑话,不得已,在桌子中间划了一道线,不再亲密,才重新融入群体……”

“这可真是……”

闻言的金尚忍不住嘿嘿一笑,

“说不定这就是他的人生巅峰,最受女孩子欢迎的时期,就这么放弃,太可惜了。”

“哪有那么夸张?”

金尚矜持一笑,想起了前世的一个朋友,学生时代长得帅气,学习成绩也好,十分受女生欢迎,有一个长得漂亮,身材也好,家世优越的大院女孩追了他好久,毕业前十分殷勤,结果他以对方学习不好而拒绝了。

再后来,已经是资深打工人的他,每每和朋友撸串,说起当年之事都唏嘘不已,自己一事无成,那个官二代女孩已经是市级干部了。

送上门来的软饭,不稀罕吃,结果追悔莫及。

“学生时代的价值观和成年人的价值观,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我大概是太早熟了,有点和现实中的青少年脱节了,以后得注意点!”

以前为了了解公司基层员工的工作生活,金尚还偶尔客串一下快递员和地推去泡外勤,根据现实体验,调整工作强度和福利。

如今太忙了,早就没那个闲工夫了。

至于广大中小学生现在到底在追捧什么,其实也一知半解。

难得有空来具体看看工作强度最大的编辑部,金尚也了解了一下以往只从大处着眼,看结果而轻过程的思路,到底对创作有没有益处。

前世的互联网大厂引入所谓的量化数据评估各个工作项目的时候,太过轻视人才的创造力,导致他们入主的文创公司就没几个能成的。

为了加强管理,节约成本,数据化评估是有必要的,但是,如何激发创作者的灵感,合作顺利愉快,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