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217章 计划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217章 计划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217章 计划

第217章 计划

朱静筱的话,让金尚感到十分意外。

从感觉上来说,电视台应该是顶好的单位,个别偏远地区可能要差一点,可这里是京城诶,应该不会到托关系赚外快的地步。

见金尚脸色有异,朱静筱叹息道:

“再好的部门,也有混得好的,和混得不行的。咱们……待遇普遍还行,底线也比较高,成长潜力很高,可也难免有不如意的部门和个人,就说艺术创意类,弹性较大……”

“这一点我懂。”

但凡和艺术创作类挂钩的工作,就很不好量化工作,评价难度极大。

画作中的神来之笔,剧本中深入人心的桥段,歌曲中一小段旋律,可能就是艺术家们一辈子的灵感集大成的精品,画龙点睛的杰作,放在海量的平庸之作里,一点都不起眼。

艺术,是需要烘托,需要欣赏和认同,边界相当宽泛的领域。

说其封闭,除了人心有私外,也不排除确实太过专业,外行领导内行,难免有疏漏。

另外,艺术水平和艺德,并不总是挂钩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比较主观的艺术创作,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有统一的标准。

相比之下,电视台已经是比较尊重专家的单位了。

“这么多频道,说是兄弟部门彼此扶持,良性竞争也是鼓励的。外界只道综合频道的新闻和年节晚会压力大,艺术创作中心也不遑多让。这几年,难得有深入人心的影视剧佳作。以前万人空巷的场面,好多年没看到了。”

“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选择多了,不像以前,就那么几个电视台,几个优质节目,几部剧可看。”

“扯客观理由没用,考核标准可不管那么多。说是要制播分离,推行下去有多难,大家心里都有数,最多把制片人负责制落实就不错了。”

朱静筱也不怕金尚和戴义琴知道这些,反正也不是什么秘密,打交道多了,迟早会了解,

“这几年,不仅仅是电影市场不景气,电视剧也比较萎靡,如果没有各种补贴,可能会更糟。开工不足,只是文雅的说法,没钱,没项目,不止是前台的演员吃不上饭,后台制作也没办法。”

“这样啊!”

金尚了然。

前世的“烂片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过,在最困难的时刻,是他坚持拍戏,大半业界同行就靠着他开工混饭吃,为什么他不停拍烂片,还能找钱找项目?

片虽烂,但是赚钱啊。

市场不景气的时候,风险偏好越发低了,只要不亏钱的导演,就是被追捧的香饽饽。

搁在此时此地也一样,不是一两个项目有问题,而是整个业界就那么几个项目,掌握了人脉和话语权的顶端都要抢破头,背景稍差一点的,为争一个开工的机会,动点手段也不是不是理解。

说白了,还是社会层面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不足,吃饱穿暖,手里有余钱,才会想着走进电影院,去看演唱会,买电视机,装有线网络。

需求不足,市场萎缩,人才流出,产出质量下降,吸引不了支持者,于是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金尚和南家兄弟合计了一下,预期制作一批投入小的情景喜剧试试水,刚放出风声,还没开始筹备,就已经有人来探底了。

说起这个,戴义琴也颇为感同身受。

“小金接触的,大多是有些‘能量’的,在《三国演义》剧组,我也见识了不少表演水平极高的演员,大部分,其实过得挺不如意的。”

好歹此世比前世同时期要强一些,不至于发生演员组团去偷萝卜红薯,被老农抓住,剧组出面“保人”并赔偿的破事,可是,许多兢兢业业为剧组服务的工作人员,确实很不容易。

这一行,到底是集中度很高,“头部”吃绝大部分,剩下的分残羹冷炙的行业,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有戴义琴这么个大明星在,很多落魄演员和幕后人员,都想着拉关系,混个脸熟。只要有组局的机会,能够说上话,就有加入的可能,多多少少能赚一点,比无所事事,混一点保底工资要强多了。

艺术不是请客吃饭,可要是饭都吃不饱,那就太遗憾了。

前途是美好的,未来是有希望的,但……

“物质文明不是很丰富,压制了精神文明的发展啊,这个……”

金尚无奈地摇摇头,自己能做的很有限,虽然有心做出改变,但大势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层面的提升,老百姓富裕了,有钱有闲消遣,影视娱乐行业有利润,资本才会涌入,驱动这一行发展。

如今,其实算不得低谷,爬坡提升中,离“半山腰”都有点远,压根没到大手笔投入的时候。

今夕文化投资影视剧,大多会以间接模式进行,而且也不会拿出太多自己的钱组局,大多还是要靠外部资金,只有部分涉及到战略方向的关键项目,才会拿出真金白银,掌握绝对话语权。

和朱静筱聊了下自己的打算,对方也十分理解金尚的决定。

“艺术嘛,忽悠人傻钱多的人来投资,难免的,但是,坑人也讲究个你情我愿,你算是半个业内人,大家肯定不会把你当‘冤大头’给糊弄,这年头,愿意出面组局,承担责任的,大家都会承情。其它的,我不敢多保证,播放渠道,只要电视剧质量不差,肯定不会让你亏本。”

朱静筱隐晦地做出了保证暗示。

屈南容老师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文艺界露面了,年轻一代很少有他那样的号召力,平时难以说动,这一回难得有搭上线,加深合作的机会,对大家都是好事。

“那……就麻烦朱主任帮忙说项了。至于筹备……”

金尚想了想之后回应道,

“目前有两部情景喜剧,正在推进,剧本已经比较成熟了,编剧正在完善。下周,我要去北方考察投资人,回来做融资评估,估计没时间,二十号左右,会开一个剧本评审会,如果通过,就准备寻找导演制片,联系主要演员了,到时候……”

“结果发给我。”

朱静筱大包大揽地说道,

“艺术中心那边,我去说,现在……也没什么正经事,一窝蜂往《三国演义》剧组里钻。食槽虽大,往里挤得太多,很多人不止伸脑袋抢食,还把前腿探进去扒拉,吃相太难看,过些时,估计上面要申斥。”

“行吧。”

琢磨着,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的金尚,点头同意了,

“演员嘛,以年轻人为主,业务纯熟是关键,当然,也不能少了两三个‘老戏骨’帮衬。导演……我比较倾向于年轻,但经历过至少两三年摔打的业内人士……”

“有经验,有冲劲,也懂得分寸,这样的人……”

说好找也好找,水平过得去,被现世抹平了棱角,又不会过分圆滑的才俊,还是有的,关键是,看不看得上没什么“营养”的情景喜剧。

这样的人,放不放得下艺术家的架子,做一档商业氛围比较浓的情景喜剧,还真不好说。

“我这边帮你留意,你要是有门路,也可以介绍过来认识认识,这样的人才,哪里都需要。”

“妥了。”

金尚做了个赞同的手势,初步将这件事敲定。

待投石问路的两部情景剧推出后,效果不错的话,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合作了。

地方电视台的局限性还是很大的,影响力远不如央视,能在更大的平台上展示,当然要尽力争取。

三人又说了会话,朱静筱主任去忙了,戴义琴也被助理接走,金尚则载着等候多时梅逢春往家里赶。

“你们聊什么,说了那么久?”

“影视剧商业合作的事……”

“已经有眉目了?”

“小打小闹,还没到大手笔投入的时候,先把关系维护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一边开车,一边回应着的金尚,转移了话题问道,

“销量统计,出来了没?”

“线下还不清楚,线上渠道,我问了下,两个多小时,近三千张碟片……”

“这个数据……”

金尚有些疑惑。

因为没有同类对比,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优秀。

有今夕音乐网络试听助推,十几万用户,大半应该知道有这么一首名为《Lemon Tree》的外语歌。

网络销售的爆发力,是比较强的,两个多小时卖将近三千张,并不意味着一个月就能卖百万,头一天,甚至是头几个小时的销量,明显是偏高的,后期如何,还得看歌曲质量和宣发策略是否奏效。

以前,也不是没有外国人的摇滚歌曲在国内走红,但由国人演唱的原创英伦摇滚,能不能被接受,金尚也有些拿捏不准。

虽说是试水之作,也寄托了不少野心的。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国语摇滚先天不足的缺陷,一直都存在,待几个早期天才的巅峰期过了,就再也不复巅峰之勇了。

如果,记忆中的那么多外语歌曲,要是不能变现,那就太可惜了。

赚钱是一方面,为国内文艺圈注入新鲜血液,开拓更多的道路,拓展更多可能性,也是好事。

未来的在线音乐,在线视频,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曲库和片库,想要完善,要么投入巨资,买买买,将其它歌手或者唱片公司,影视剧公司的版权买过来,要么自己有丰富的创作能力,拥有一大批优质独家热门歌曲和影视剧。

买,肯定是要买的,可要是完全没有原创能力,全靠砸钱,将大半利润交给版权所有方,那也太丢穿越者的脸了。

“我需要一个信得过的音乐总监,帮我来处理音乐上的事,将来,我的主要精力,要放在总体规划上,具体的庶务,不可能都深度参与。目前还忙得过来,以后,就不好说了。”

梅逢春摆摆手,婉拒道:

“我和方桦都不合适,咱俩就是个玩音乐的,对管理不擅长。你可以试着去挖一挖骆洋和张老板。”

“骆洋……不够纯粹,张骞倒是合适,可他的心思,大半放在家事上,有个录音棚打底,冲劲不足。”

“音乐总监要个鬼的冲劲,野心太大,人太傲,甘心给你打工?张老板这种半躺不躺,上进心还没完全消磨的中年人,再合适不过了。搞艺术的,一看才华,二靠臭味相投……”

“那叫志同道合。”

“都一样。”

梅逢春不耐地说道,

“所以,你就是个玩音乐的商人,不是真正的艺术家,哪怕真有本事,也是明珠暗投,白瞎了一身能耐。以情动人,尊重与合作,才能得到大才的真心投靠。”

“是我想岔了。”

在鱼龙混杂的人才市场,“捞”到了落魄的魏双萍,金尚总希望能再次捡漏,招揽到一两个可以独当一面的“高管”,结果嘛,这几个月的一无所获,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企业做大了,就会遇到一个大问题,人才难得,自己培养,成才了,也得耗费精力将其留住。

越往上,圈子越小,真正对得起那高额薪水和股权激励的大才,基本都是靠熟人介绍,或者高级猎头推荐的,指望跑招聘会或者网上简历,从一大摞“瓦砾”中找到真正的“珠玉”,无异于大海捞针。

底蕴这种东西,虚无缥缈说不清道不明,可金尚就是切实地感觉到了,今夕文化这家年轻公司,确实在很多方面触碰到了天花板,需要想办法突破,其中,招贤纳士遇阻,是最重要的难关。

“你呀,就是太着急了。哪怕有姑父的支持,你也是半年资产翻了几十倍的青年企业家,急什么?”

顿了顿之后,梅逢春笑着说道,

“话又说回来,你也是勇,和戴义琴同一天发单曲,不怕被打击得抬不起头来?”

“错位竞争,不怕。”

自演唱会结束后,顺势发行了单曲《执着》的戴义琴,一直忙得不可开交,前两天才将那首《凡人歌》的后期制作完成。

几乎和金尚的《Lemon Tree》同步发行。

两者的听众,重合度不是太高,并不存在谁打压谁的问题,说不定,还是因为《凡人歌》开辟出更大的市场,让金尚间接受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