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236章 推陈出新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236章 推陈出新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236章 推陈出新

第236章 推陈出新

作为企业家,公司老板,金尚肯定是希望公司员工能将精力放在工作上,至少能做到公私两便。

可是,有些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也不是非黑即白的。

很多人以为一个成长中的企业,更需要那些身无长物,风华正茂,除了奋斗一无所有的小年轻。实际上,过犹不及的道理,金尚也是最近才体会到的。年轻,无所畏惧,意味着不稳定。别以为年轻人见过的世面少,就觉得他们好忽悠,会心甘情愿地干了你的“鸡汤”。

大公司的业务线繁杂,部门众多,如果都是事业心太强的年轻人,失去了定力,没有为人处世的经验,也不是好事。那些还抱着天真的理想,一点就着的有志青年,不见得能看上今夕文化这种私企,时刻想要干一番事业的家伙,怎么可能简单接受“九九六”、“福报”之类的活?

“螺丝钉”之类的岗位,需要吃苦耐劳的年轻人,更需要能够托住下限,有“软肋”,有经验的员工。

金尚倒是很想让属下一个个都背上房贷车贷,最好是结婚不久,家里有一两个“四脚吞金兽”,上有老下有小,就不会轻易跳槽。

虽说没法像涉世未深的年轻人那般努力加班,但是,他们也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不顺而心生怨怼,琢磨着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金扫帚”的力量,确实能提高今夕文化的工作效率,使得员工更有归属感,但那也是有限的。

辅助作用始终是次要的,要是金尚这个老板和今夕文化不能满足麾下员工的期待,迟早也会有副作用。

老板和领导层得力,就不需要基层员工一天到晚加班磨洋工了。自然对正常的请休假制度也执行得很彻底,就不说其它私企了,甚至比很多国营企业都要优厚。

主编王燕分心家务,自然会对《知音杂谈》的工作产生影响,但也没那么严重,订阅量起来了,读者群体也不会轻易离开,只要今后杂志文章质量不下滑,用户就会自然膨胀。

拿起请假条回执,王燕心满意足地离开,金尚也是感慨颇多。

公司初创时期的几个元老,基本都在,如今各业务走上正轨,也不用像当初那样战战兢兢了。

赵荣珍和王燕旗下,都有几个还算不错的年轻人,经验是浅薄了一点,能力还是不错的。

正如李萱所说,不给他们机会试试,怎么知道他们到底行不行?

与其从外面招人空降,还不如内部提拔。

本来就不是什么技术含量很高的岗位,需要的是对流行前沿的把控,以及客户群体喜好的精准判断。自己人,似乎更靠谱一点。

翻看着几个这几个月表现优异的编辑的资料,金尚挑出了几个还算不错的“种子”。

『希望这些人,真的能跟随公司一起成长吧。以后今夕文化越来越大,越做越强,对高管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要是适应不了,就……找个相对稳定的部门发挥余热吧。』

做生意,办企业,不是请客吃饭,它需要有人情味,可真到了需要做调整的时候,也不能心慈手软。——

中午吃饭之前,金尚提前去看了下李萱的工作。

作为一个南方小土豪家的小公主,多多少少是有点不接地气的,来到京城上大学后,稍微有了点改观,但也难免娇气。比如睡懒觉这个事,最近虽然勤快了不少,起床气依然很大。

自从加入今夕文化,先是负责繁琐的线下生活,再主持团购售卖,和不少人打交道,着实见识到了很多以前不成设想的问题。

偶尔私底下,也会在金尚面前耍小性质,发脾气,对一些事情发表看法。甚至,言语中难免透着不近人情的抱怨,但是金尚清楚,那不是她真的小气或者刻薄,而是出于对金尚的关心,爱屋及乌,对公司一些小问题看不惯罢了。

私底下,李萱也买了不少经济商业,企业管理方面的书,只是这些以所谓的“成功学”、“厚黑学”为基础的书,大多都是胡说八道,满满都是糟粕,照着做,金山银山也得败光。

以打工人的立场,完全不必管这些,只因为想要帮助金尚的朴素心思,以及男朋友承诺过的将包括团购在内的O2O业务剥离后交给她管理,她就会尽心尽力地去做准备。

就好比现在,稍微有点轻微社恐的李萱,和一个个网上的大客户讨价还价,与各协作方做好工作安排,还要调解一些细枝末节的小矛盾等,以她的家世和条件,其实不用这么辛苦的。

等了半天,将手头的事情告一段落后,才将其放下,吃饭的时候,还滔滔不绝地向金尚述说一上午签单多少,成交额多大,赚了多少钱。

金尚也只是体贴地笑着倾听,时不时附和几句。最后,才有些于心不忍地劝道:

“劝我多放手,好好休息,享受生活,你自己也要学着劳逸结合。工作是做不完的,多让手下挑大梁……”

“我也想啊,可是,都是些不靠谱的人,难以托付重担。”

“也不能这么说,你我不都是这么过来的?要相信员工的可塑性……”

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白领的李萱,渐渐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执着,不是那么容易轻易说服的,

“不要被三十亿的估值给束缚了,咱们还是像以前那样,按部就班地工作。万事有我,还没到你承担责任的时候。”

今夕商城的成功,让某些人的想法也多了。

正如女朋友李萱,实际上就在以魏双萍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尤其是金尚对她推崇备至,还将最重要的业务之一交给她打理的时候,攀比之心就起来了。

只不过,骄傲了二十多年的李萱,是绝对不会承认了的。一旦真的坐实了自己在和魏双萍较劲,其实也是变相承认了,目前的自己确实不如她。

学霸也是分等级的,如果说有金手指加持的金尚和魏双萍是S级,李萱也就刚够A级的水准,放在老家那是数十年难得一遇的才女,可到了京城这个汇聚了全国最顶尖人才的地方,依然算得上出色,但离顶尖还有一段距离。

见金尚变相地规劝,李萱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被看穿了小心思,也稍微有点羞赧。

“我这不是怕跟不上脚步么?”

“你呀,才是个毕业没几个月的新入职大学生,同期的毕业生,大部分连试用期都没过,你已经快要到独当一面的地步了,还不知足?”

“可是,魏双萍她怎么就那么厉害?明明就比我大三岁……”

“她和我一样跳级,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比你还小两岁,就工作经验,人生阅历上,也是远远超出。咱们这个年纪,多两三年的摸爬滚打,能力那就是天差地远,更何况是五年?”

李萱是个刚上路的新手,哪怕再有天赋,也比不过有五年驾龄的老司机。

有些能力,真不是靠努力就可以弥补的,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经验来抹平差距。

“不说这些了,今天下班了,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吧?”

“有什么好影片上映?”

男朋友也是好心,李萱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耍小脾气,

“我可不喜欢看那种让人添堵的所谓艺术片……”

“是我投资的,《大时代》三部曲的第二部,昨天上映……”

自家的片子,当然得去捧场,自剪完后,金尚都没实际看过,太忙了,完全没时间,一切宣发事宜都交给南大龙去操作了。

“那倒是要看看。你不是说,第二部上映之后,就要启动《大时代》电视剧的项目么,准备怎么样了?”

“快了,待祖母回来后,让她掌掌眼,就正式开机。对了,电视剧就不叫《大时代》了,叫《金粉世家》,突出的就是一个家国往事,恩怨情仇,和《大时代》的‘底色’不是一回事……”

一部四十多集的电视剧,和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各自侧重什么,已经有业内人士分析过。前者是不要钱的,不管是不是又臭又长,只要有看点,有热度,就能吸引观众,后者是要掏出真金白银,特意花时间走进电影院欣赏的,两者的卖点,明显不一样。

“你还真是喜欢研究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创作者的通病,大是大非上不能出错,几百万上千万的投资,不把准目标客户的喜好,可是会出大问题的。”

“不是有赞助商和业外投资人么?我听小彪说过,后两部和电视剧,几乎没花什么钱。前期投入的成本,已经收回来了,后面的IP开发,基本是纯赚的。”

“赚是赚了,但没那么夸张。总之,就是这么回事,下午你安排一下,不要加班,咱们待会早点走,免得排队候场。”

受益于《大时代》第一部的火爆,第二部也吸引了不少人影迷的关注。

在这个资讯并不是十分发达的年代,老百姓对旧日豪门家里那点事,还是很感兴趣的。以金尚的亲祖父为原型的主角,给影迷的印象,并非完全是好评,而是颇有争议,但总的来说,编剧、导演和演员的塑造是成功的。时代在一个特定角色身上的缩影,哪怕做了一些不好的事,犯了点错误,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个人。

《大时代》第一部上映后,普罗大众对主角的印象,大抵停留在怜悯,遗憾,功败垂成等关键词上,鲜有对他表示厌恶的。

从这一点来说,金尚的目标达成了。

吃过午饭,休歇了一会,金尚接待了一下来自京城本地媒体的记者,处理了一点急事,然后召开了本月初的工作计划例会。

线上业务的产品线,完善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勤练内功”,坐等风来了。

站在整个公司的角度来看,那就是应该赚更多的钱,花在合适的地方,待时运到了,一飞冲天。

现在嘛,只有今夕商城似乎有了点起色,而且还是个不赚钱的货,得时不时提供资源,将它喂养壮大,好在将来的“红海”竞争中脱颖而出。

今夕文化目前最赚钱的业务,就是报刊杂志的发行,以及版权运营,这两样都是投入少,获利大的领域,唯一的门槛,恐怕就是需要一批精明强干,创作能力突出的天才来作为定海神针才能玩得转的。

上个月,受益于整体战略的增益,《知音杂谈》的订阅量更上一层楼,这是可以预见的,国内几乎没有同类竞品,主流杂志还是在往高雅文艺的路子上走,包括武侠、科幻、通俗等小说,虽然也开始起势了,大抵还在爬坡阶段,难登大雅之堂。

在这样的环境下,《知音杂谈》这种针对都市女性的杂志,顶着“格调不高”等批评而发展壮大,使得想要跟风的同行有心一试,又怕出问题。

前怕狼后怕虎,错失良机,待《知音杂谈》抢占了主流市场,再想出手,已经太迟了。

不仅是在国内,整个东亚地区,都有流传了。京城就是有这点好,只要有什么开始流行,其它地方就很容易推进,也很愿意跟风。

除此之外,另一个让金尚感到惊喜的,是《东方漫客》的口碑和销量双丰收。《三国演义》这样的主流漫画连载,让一部分认为漫画于世无益,只会影响孩子学习,玩物尚志的大人,稍微有了点改观。

大部分传统漫画的热销,部分续作的发行,留住了漫迷的同时,如《九鼎战争》这种新式未来科幻风,夹杂着传统元素的新作,带来的新奇感,也吸引了更多读者追捧。

金尚看重的,还不止如此,《九鼎战争》设定的切入时间线在二零零八年,这给了金尚许多操作的空间,比如里面植入的软广告,都是在将互联网时代的各种风貌,以及今夕文化的产品,潜移默化地灌输到了年轻人心中。

几年后,回过头来再看的时候,会发觉这部漫画的“前瞻性”到底有多么可怕。

人气达标了,一些周边开发也要跟进了,比如由苏妲己引出的《封神演义》和闯王引出的架空历史开山之作——《谁主中原》,将会以小说和漫画同步发行的模式,与读者见面。

为了这一天,公司上上下下的创作者,根据金尚提供的脚本大纲,辛苦了近三个月,才有了现在的成果。

至于和美影厂合作的《九鼎战争》的大型动画项目,已经试做了三集,金尚还没看到,预计完成后期后,下周送过来预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