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238章 过江猛龙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238章 过江猛龙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238章 过江猛龙

第238章 过江猛龙

千禧年后的主流院线,中小型普通影厅,也就能坐百人上下,容量较大的巨幕影厅,能容纳超过三百名观众同时进入。再大,就有点影响观影体验了。

但是在一九九五年,传统电影院大部分都有超过七百人个座位,少数大型影厅甚至能同时容纳超过一千五百名观众,习惯了“未来”现代化影城的人,实难想象一千多人挤在一个大厅里看电影到底是什么体验。

如果是不收钱,不售票的免费电影,那可就热闹了,嗑瓜子的,织毛衣的,聊天的,打瞌睡的,吵吵嚷嚷的小孩子,时不时因为一点小矛盾而发生争执的小年轻,简直不要太多。

搁在那种环境中,沉下心来,欣赏一部好影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收钱的场次,就要稍微好一点,稀稀拉拉的影迷,都坐不满“最佳观影区”。虽说没人闹腾了,可愿意花那个冤枉钱,走进电影院,看一场一个多小时的电影的,到底是少数。

除了个别搞对象的小年轻,估计也没人愿意花这个冤枉钱。他们进来,也不见得是因为自己有什么艺术细胞,而是为了在黑漆漆的影厅里卿卿我我。

这年头,风气还是偏向于保守的,大姑娘小媳妇,一般也拉不下脸来,在大庭广众之下搂搂抱抱。接触时尚比较多的现代化大都市里的男男女女还好一点,稍微偏远一点的地方,大部分人还是很传统的。

远的不说,好多年前,金尚还小的时候,在京西这片土地上,稍微偏远一点的小村镇,年长一点的老头老太太,看见年轻女孩穿个露肩的吊带裙,背地里都要暗自嘀咕几句“有伤风化”。

现在肯定是要开放多了,奇装异服的男男女女们,也是屡见不鲜了。

离公司和家比较近的电影院,就那么几家,大多环境不怎么样,金尚去过几次就再也不想去了。

好在南大彪听信了金尚的劝说,花钱在京城几个热门小区附近,或买或租,盘下了几间老式电影院,后重新装修,风格按照专业人士的设计,以及参考金尚前世的见识,改得稍微时尚大气一点。

总体风格,介于小型影厅与私人院线之间,大的能容纳几十上百人,突出一个便捷不扰民,调整灵活,小的也就二三十人,胜在装修豪华,精致贴心,特色明显,针对的是豪宅社区的VIP客户。

院线铺开,肯定不能只有小而美的社区电影院,还得深入商圈,和大型商场,服务型商务区绑定,开办真正的现代化影院,六七个2D影厅,就配一个3D影厅,循序渐进的推进。

遗憾的是,南家兄弟和金尚这个合伙人实力不足,布局院线,需要极大的投入。

实事求是地说,现在也不是大手笔建院线的好时机,国产电影拍一部赔一部,各地电影院也是亏得都麻木了,这个时候将大量真金白银砸在影视院线上,实属不智。

这玩意需要有,更不能放松,但步伐要缓,节奏要稳。

风口还没来,急不得。

大干快上的中大型影视城,几乎没什么推进,只在几个一线大城市的核心区插了个点,剩下的基本都投入在“小巧玲珑”的小微型社区影院上了。

虽说大银幕的数量起来了,但是观影人数其实没多大起色,能够保证盈亏平衡,勉强覆盖住运营成本就可以了。

在京西这片土地上,就有两家还算不错的新式电影院,全都是南大彪投建的小型影厅。

金尚和李萱前去观影,自然不用在售票处排队,取了预售票就直接进场了。

坐定之后,金尚左顾右盼,观察了一下,这一间在五六个大型社区交汇处的社区电影院,有七十多个座位,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座椅不像传统电影院那样逼仄,坐着十分舒适。

电影快要开始了,估摸着有四十个人买票进场。

“上座率,可以啊!超过一半了……”

入目所及,不仅有下班后来消遣的都市白领,谈情说爱的年轻男女,还有看上去上了年纪的健硕老人,甚至还有一个抱着孩子的全职妈妈。

这些人,大多带着一瓶矿泉水或者碳酸饮料,有的还捧着爆米花等零食,这都是门口售票处的热卖商品。如果有孩子进场,或者年轻人进来打发时间,多多少少都会买点什么,而不是两手空空。

如何借助电影院这个平台赚钱,都不需要金尚事无巨细地安排,只要稍微提两句,自然会有人将这件事做好。

国人在赚钱这件事上,悟性还是挺强的。

“看什么呢?”

李萱用胳膊肘捅了捅金尚的手臂,好奇地问道,

“有什么奇怪的,还是遇到熟人了?”

“没有,就是有点好奇,第一次来这种地方。”

没发现什么异常后,金尚小声回应道,

周末上映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居然还有这么多人看,着实有点让人惊喜。

受益于《大时代》第一部的良好口碑和优秀的市场表现,很多影迷对《大时代》第二部还是抱有期待感的。

网上专区的评论,好评和差评都很多,总的来说,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值得一看的。

据南大龙调查的市场反馈和专业人士的分析来看,总票房应该会在两千五百万到三千万之间,,如果加大补贴力度,大概还能增加五六百万左右的样子。

在保证不亏本的情况下,适当“做大”票房,哪怕并不能带来多少实际收益,对身兼影视制作和发行方的常棣文化来说,还是很有好处的。

表面的光鲜,也有好处,现在的影视院线行业,已经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了,对大部分同行来说,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

多冒出一两部大卖的电影,激励一下投资人,吸引更多“路人粉”愿意掏钱看电影,总归是一件好事。

没几分钟,电影就开始了。

整个《大时代》三部曲,金尚就提前看过完整的第一部,续集到底是什么样,金尚并没实际看过。剧本倒是亲自审定,可拍出来什么效果,也是一无所知。

看片会的时候,南大彪发过邀请,可惜,那个时候忙得不可开交,压根没空花一百多分钟看一部严肃的电影,哪怕它实际取材于自己的先祖也一样。

大致剧情走向,和叙事风格,有点类似前世的电影《黄金时代》,只不过,背景完全不一样,文化和风土人情大相径庭。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比较严肃的电影,相对第一部充斥着黑色幽默,嬉笑怒骂以及针砭时弊的经典,明显更加贴近真实故事。

影片放映的过程中,厅内很少有人说话,大家都被电影剧情和十分有冲击力的画面吸引。

许久过后,灯光大亮,放映结束,金尚和李萱才长舒了一口气。

“是一部好电影,但……不可乐。”

看到一半的时候,金尚就有了自己的判断。

导演的水平和演员的功底都不差,后期也很出色,看完之后,对其早有预计的金尚都有一股意犹未尽的感觉。

将一个足以打动人心的故事,“装”进一部一个多小时的电影中,而不是如几十集电视剧那样,可以事无巨细地将剧情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前者是创作,是艺术家,后者是制作,是匠人。

上述形容,虽然有些偏颇,大抵还是有几分道理的,电影,确实比电视要显得“高级”一点点。

这么想着的时候,金尚也仔细看了下周围的观众,从表情和言语上来看,大抵还是满意的。

只不过……

“几乎没人讨论电影的具体情节,有一种呼之欲出,又欲言又止的感觉,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牵着李萱的手,金尚如是说着,

“能够在国内影视圈混出点名堂的,大多还是有真本事的。”

暂且不论流量时代后期,几乎完全没有业务能力的纯流量明星,这个时候的演员,歌手、编剧、导演和制片,即便称不上艺术家,大多也是有资深匠人水准的。

就好比这个天王,那个花旦,甭管是不是名副其实,敬业是足够敬业的,对自己赖以生存的手艺,还是充满敬畏的。

前世太远,就不说了,据金尚所知,包括戴义琴这种非科班出身的“野狐禅”,其实也有不俗的编曲和作词能力。大大小小的影视剧组,只要不是特别危险,或者出于特殊的考量,演员都是要亲身上阵的,极少用替身。

拍古代战争戏,你不会骑马,很多主要角色都轮不到你。

前段时间,戴义琴在拍摄水战的时候,部分演员在水里泡了大半天,结束的时候,皮肤都快烂了。

至于什么大热天穿着铠甲演练队列,一遍一遍地骑马,大腿都磨出血泡之类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戴义琴这样“娇贵”的大明星,除了能调一下拍摄顺序,照顾其档期,再安排一个专人休息室,助理协调庶务,一样要和一大帮合起来都抵不过他一根指头值钱的糙汉子摸瓜滚打。

不管是台上的,还是台下的,都还对艺术抱有敬畏之心,而不是将其完全视作世俗化的商品。

见男朋友脸色似乎并不十分欣喜,李萱试探着问道:

“你不也觉得是好电影吗?怎么,会不卖座?”

“我倒不是担心这个……”

金尚轻笑着摇头,

“十年内,甚至是十五年内,想要靠拍商业电影赚大钱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糊涂蛋。一两个项目大赚特赚,甚至好几个系列IP都开发成功,也是有可能的,但指望靠电影本身获得多高的商业价值,无异于痴人说梦。艺术上的事,不好说……”

这玩意,太玄学了。

不管从哪个方面都找不到失败可能的影视项目,都有叫好不叫座,甚至暴死的可能。这就跟以小博大的票房深化一样,不可捉摸。

见李萱有些不解,金尚耐着性子解释道:

“信息时代到来之前,或者国内对影视文化领域的产品的需求量,膨胀到一年足以容得下数部上亿票房的电影之前,像《大时代》第二部这样的艺术片,故事片,以冲奖和捧人为主要目的,票房大卖,只能说是锦上添花。当然了,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电影,也没什么曝光度,捧人也就无从谈起。”

“可……要是这样的话,岂不是新人难有出头机会?”

李萱有些疑惑地询问着。

这年头,不仅只是话语权把持在老前辈手里,各个奖项,基本都是人家兜里的囊中之物,不是“自己人”,想要分一杯羹太难了。

甚至,拍电影的权利,很大程度上都是有很高的门槛的。从剧本创作备案,开机拍摄,到拿各类许可证,报名奖项,发行上映,每一步都是一般从业者难以逾越的关隘。

正因为有这样的现实,项目找投资的时候,那是求爷爷告奶奶,什么方法能忽悠到钱就怎么来。可钱一到手,坑起人来,也是毫不手软。

回头钱?

抱歉,没有这回事,逮住一个冤大头就往死里坑。江湖路远,余生都不一定能见面,压根就不虚的。

如金尚和南家兄弟这般,同时兼具地头蛇和过江猛龙双重属性的本地人,都要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这个首富,那个大佬,谁的钱都一样,照黑不误,煤老板,铁老板,房老板,IT老板,有一个算一个,全是人傻钱多速来的货。

当然了,有些心照不宣的合谋,细节就不说了。

临到最后,谁亏了,看看二级市场上的股票K线图,以及一些列所谓的众筹,这个基金,那个私募,心里就应该有数了。

一边给李萱解释,一边思索着什么的金尚,忍不住给南大龙打了个电话:

“喂,小彪,那个……姓什么的导演……”

“对,就是面容有点谦虚的那位,比较瘦,没胡子。他……签下来了没?”

“要价高?给他,千金买马骨嘛,我看了《大时代》第二部,商业不商业不谈,这货艺术水平和审美还是很不错的。”

“不是……我掺和这些事有个屁用,我主业不在此。我主要是看在他这个人,还有点实在,知道分寸,道德水平还比较高,有点好面子,咱们好言相劝,福利给足,让他安心拍片就好了。对了,那几个演员,名气不大,要价不高,似乎很好用,你抽空考察考察,差不多的就签下来。我这边有好几个项目就要开始了,总不能全都用那几个拎不起来的练习生,还是要几个‘老戏骨’当绿叶衬托大红花的。”

断断续续聊了一会,挂断电话后,金尚闷闷地对李萱说道:

“大彪在忙着准备出国考察,小彪一门心思玩换皮‘戏班子’的套路,这玩意或许还能有几年‘苟命’,再过几年,小圈子都被各路资本打得七零八落,旧时代的‘班主’那一套,迟早玩不转。”

“你可千万别在他面前这么说。”

李萱忍不住劝道,

“大家关系好归好,别真的当面揭短。”

“我只是偶尔有点冲动兼心直口快,不代表我傻。”

南大彪多多少少还有点格局,南大龙小事上精明强干,战略眼光却不太行,所以忙碌之余,也要看看合伙人这边的事,别将闲棋冷子给用废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