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240章 提纲挈领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240章 提纲挈领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240章 提纲挈领

第240章 提纲挈领

国内流行歌坛一个个都偃旗息鼓,坐看戴义琴大赚特赚的时候,只有小马扎乐队逆流而上。国内非常少见的全英文专辑《哥哥姐姐教你学英语》,发售之后的情况,只能用不温不火来形容,前期三首单曲的热度尚可,口碑发酵带动销量,还需要时间,而且爆发力不足,只能寄希望于长线售卖能够取得好成绩了。

让人颇为惊喜的是,顺着戴义琴的专辑《漫步人生路》发行海外的渠道,小马扎乐队的全英文专辑,在欧美反而更畅销,东南亚稍逊,国内最弱。

不仅是当地华人社区,很多非英语为母语的移民聚居点,也十分青睐这首全英文专辑。

总共十二首歌,全都是吐字清晰,节奏舒缓,相对比较好听懂的民谣,慢摇,流行等,俚语不多,以伦敦音为主,唱法十分洋气,MV也多以贴合歌曲风格的抒情表达为宗旨。

一周多的时间,国内线下销量三十万上下,线上有五万左右,国外总销量,已经接近五十万了。是比较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当然了,国外发行渠道费花了不少,盈利还比不上国内。

这也是金尚只将国外市场视作辅助,而将国内当做基本盘的原因所在。

开辟国外市场,辛苦不说,赚到了钱,实利也会被各渠道方大幅抽成。如果是前世千禧年前后,崇洋媚外的风气较为严重,老外的认可就是走红的基石,顶着国际大歌星的名头,天然就比国内混的同行要高人一等,或许在外闯出一点名堂,再回来就可以躺着混日子了。

这一世,背景完全变了,即便专辑《哥哥姐姐教你学英语》在国外总销量反超国内,压根没翻起多少浪花来。

当然了,直接好处是没有,间接好处还是有一些的,欧美人气热度,多多少少会通过当地亚裔,反馈到国内,让小马扎乐队从默默无闻的歌红人不红状态,拔升到在业界稍微有点存在感了,连带着上一张专辑也吃到了名气上升的红利,半个月时间,将近二十万张的追加订单,让金尚有些烦闷的心情,也好转了许多。

赚钱不是很多,人气捅破了新人的天花板,也算是好事。

另外,十二首歌的发行,让今夕音乐的曲库又丰富了不少。除了三张早就面世的单曲,《Lemon Tree》和《Yesterday Once More》不仅国人喜欢,老外也很欣赏,《Dreams》也很不错,吸引了不少喜欢另类摇滚的歌迷。

其它九首也不是随便选的,无一不是人气和传唱度突出的经典。

方桦独唱了一首《La Isla Bonita》(麦当娜),拉丁风情的劲歌热舞,对热衷健身,减肥成功的她来说正合适。

元休本人独唱了一首中规中矩的《That Girl》,以及一首《Moonlight Flower》(米夏埃尔·克雷楚,后被阿桑翻唱为《寂寞在唱歌》)。

两人合唱歌曲有两首,梅疏影和方桦合唱《Tonight,I feel close to you》,元休和梅疏影合唱《City of Stars》(电影《爱乐之城》主题曲)。

三人合唱歌曲一首,名字叫《Sexy Music》,早年迪斯科舞曲风格,目标群体是年纪偏大的怀旧歌迷。前世这首歌被翻唱为《冬天里的一把火》,上过春晚,人气相当不错。

绝对主唱梅疏影一个人加了三首独唱歌曲,兼具流行与R&B的《Trouble Is A Friend》,以及一首带有弱摇滚和舞曲风的流行歌《Cinderella》(多语种翻唱,国语名叫《半糖主义》)。

最后一首独唱最特殊,是一首为了宣传游戏主机Venus的定制曲,名字就叫《Venus》,六十年代末的古早摇滚,后来多次翻唱,Bananarama和Stefanie Sun最为人所知,金尚也以其为基础,做了点时尚改编,使得编曲和唱法更加流行一点。

虽说是二十多年前的风格,但是,好歌好曲真能跨越时间和历史而不落伍,稍微调整后,梅疏影唱起来,感觉还行。

发给北船机电后,对方的营销部门对这首歌也很满意,诚意十足的动感摇滚,习惯了各种风格老外听起来,略显老气,国内还是很潮的。

关键是,词曲太应景了,简直就像是为游戏主机Venus量身定做的。为了配合歌词中的描述,他们还准备将下一代游戏主机的外形和颜色做特殊定制。

具体如何做,金尚就不管了,兄弟公司,打款也爽快,收到歌曲后,迅速结账,后续的宣传攻势,金尚就懒得管了。

歌唱事业成功了,但不是特别成功,让金尚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矜持一点。

梅疏影和方桦倒是感觉挺好,为了满足金尚的要求,又是练外语,又是学跳舞,忙活了两个多月,终于到了收获的一天。

和第一张专辑发行后的患得患失不同,这一次,金尚为梅疏影打造的“百变歌后”的风格定位,还是比较成功的,各种风格驾驭得都比较成功。

暂且不提又小火一把的小表姐和方桦在学校如何,金尚本人则将主要精力放在公司运营上来,尤其是事关今夕聊天,以及基础运营商方面的事。

前天下午,金尚接到一个参会邀请,是电信相关部门组织的,具体什么内容,还不得而知,据说还蛮重要的。

金尚让人收了一些近期相关文献,翻看过后,若有所思,但还没找到准确的头绪。

临到周五下午两点半,金尚在会场见到了有一阵没见到的郝齐联。

“郝主任,恭喜高升。”

“你小子,年纪轻轻就学会油腔滑调了,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郝齐联古板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拍了拍金尚的肩膀,十分友好地说道:

“你们公司九月的数据,我已经收到了,上面很重视。”

“喔?具体是分管哪一块的领导?”

“工业信息化和外贸。”

“了解了,多谢告知。”

和郝齐联并肩走进会场,金尚压低了声音问道,

“今年下半年,电脑销售和联网设备数量是不是大幅度提升了?”

“你怎么知道?”

这句反问,让金尚意识到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我们公司的的今夕聊天,活跃用户已经有二十二万了。原本我以为超过二十万,就会大幅度放缓,结果……”

到了这个级别,注册用户增加速度,确实放慢了,但比预计的要好得多。

这……很不正常。

而且,根据后台跟踪的IP地址来看,并非僵尸账户。

“你呀,难怪能创业成功,这份敏锐,就是一般的年轻人比不了的。”

郝齐联确认了金尚的判断,

“全年增加比例,可能超过百分之六十……”

闻言的金尚双目一亮。

“真有这么夸张?上半年不是不温不火吗?”

“你也不想想,你们今夕文化成立后,到底带动了多少热度,还有其他一些同行,虽然他们加起来的带动效果,都没你这边强,也很可观了。”

确实,硬件、软件、服务和用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金尚创办公司,在互联网应用上投入巨大,直接间接带动的上下游产业增幅,也极为夸张。

毫不夸张地说,今夕文化就是京城互联网的半壁江山,全国也差不多三分之一强了。

“这种级别的闭门会议,为什么叫你来,心里要有点数,没到那个级别和体量,都没资格参与。”

郝齐联忍不住点拨道,

“具体什么事,你清楚了吗?”

金尚微不可查地点头做了答复。

“有点想法,但……还是要听听业界其它人的说法。”

联网电脑数量大幅度增加,不仅仅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家用电脑的普及也很可观。

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引起了相关主管方的关注,如何规范市场,释放潜力,就需要参与方群策群力了。

金尚此来,就是作为应用服务商的代表来列席的。

“待会,不是自己领域和行业的事,不要多嘴,在场的都是行业专家和一方巨头,你的公司占据的市场份额极大,但体量还是不足,话语权很轻……”

“我明白。”

今夕文化半年来,拼死拼活,总销售额也才几个亿,利润更是少得可怜。

全国最大的品牌电脑销售商,截止到目前为止,公布的三季报,净利润三十八亿。

注意,不是销售额三十八亿,而是净利润这么多,这就很可怕了。

“卖硬件的就是夸张,现在,还不是我们这些下游软件服务商发迹的时候。”

“看来你是真的懂了,我就放心了,”

郝齐联欣慰地说着。

眼前这个聪明有冲劲,还有点桀骜的年轻人,自己还是很看好的,未来京城互联网圈子中,肯定是举足轻重的一方人物。

半个小时后,金尚坐在并不是太大的会议中,无聊地打量着四周。

会议室总体规划,是个圆形阶梯讲堂,中央主席台最低,金尚则坐在最后一排的边缘位置,居高临下地将一切都看得很清楚。

郝齐联在主席台靠中间的位置就坐,第三个起身发言。

提纲挈领的总结后,由各个相关行业的代表发表行业看法和意见。

大部分人的发言,空洞无物,没啥营养,但是,有少部分人还是有点真知灼见的。

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金尚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将手里的参会资料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

原本认为不会有什么“干货”的金尚,居然意外地发现了好东西。

其中一份文件上,写着“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让金尚十分好奇。

文件上的硬件工作原理,金尚只是了解个大概,就没深入研究了,这玩意不是专门搞这个的,并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地了解清楚,只要知道它有什么用就行了。

很快,金尚就从其中提炼出了一些关键要素。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用英文怎么说?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就是那个ADSL,真正当得起宽带称谓的东西?』

一念至此,金尚对它的兴趣越发大了。

现如今,互联网主要使用模式,还是拨号上网,也就是用电话线充当网线,用特殊的端口拨号连接,网速慢不说,还十分不稳定,一旦来了电话,网络就断了。

而ADSL是完全不同的上网方式,从宽带线路到终端设备,完全不是一回事。

以前,金尚以为这玩意出现的年代很晚,技术不成熟,所以现今的主流联网方式,才是拨号上网,而不是ADSL。

要知道,拨号上网的局限性极大,现如今的新一代调制解调器技术难关已经攻克,金尚旗下的游戏主机Venus就在洽谈定制产品。

可是,即便现在的网速翻一倍,也才一百多KBS,依然很慢。

不是说它的潜力就止于此,而是继续开发不太划算,意义不大了。

所以,新的替代技术,就是金尚等候多时的ADSL。记得前世国内第一次出现ADSL个人用户上网服务,已经是一九九年了,千禧年前后,冒出的新东西特别多。当时国内的网络游戏,几大门户网站,腾讯,阿里等后来的大厂,几乎都是那两年诞生的。

可是,从眼前这份文件上的形容来看,金尚觉得自己犯了个天大的错误。

电话线拨号上网和ADSL技术哪个先出现。

一般认为,网速慢的肯定比较古老,网速快的,出现的年代更加晚吧?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ADSL技术的雏形,出现得极早,在六年前,还没有国际互联网的年代,第一个成熟的ADSL技术就出现了。

国内的同类技术出现,要晚两年左右,至今已经迭代了两次标准,非制式升级的次数更多。

到了一九九五年的十月中旬,依然没有满足商用条件,以至于不得不让拨号上网这个临时替代品大行其道。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从手里这份文件中,金尚找到了还算靠谱的答案。

简单点说,ADSL技术太先进,太超前了。目前主流版本的标准体系下,网速超过了7M,接近8M了,这个网速,简直骇人听闻。

理所当然,这样的网速,完全超出了现今民用网络宽带所需的范畴。

除了在一些特殊的不计成本的渠道铺设,民用产品压根没市场,不考虑基础运营商的投入,也没几个网民用得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