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246章 接二连三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246章 接二连三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246章 接二连三

第246章 接二连三

针对青少年的漫画和动画、小说协同发展,是抓住未来最重要客户的战略,但不是公司计划的全部。

长远的利益不能放弃,短期营收更不能大意。

现如今的都市消费群体,中小学生们还上不了台面,在广大老百姓的荷包鼓起来之前,负担子女的成长教育就很吃力了,由他们自由支配的零花钱比较少,过几年可能会好一点,现在,还不能将其倚为支柱。

真正能为公司的文化定位提供支撑的,还是手里有几个小钱的富裕大学生和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年轻,新潮时尚的电子游戏,是金尚为他们定制的产品;

至于另外一个消费潜力更大的群体,就是正在逐步主导未来二三十年的市场大格局的都市丽人以及掌握家庭财权的全职半全职妈妈,将会成为今夕文化最重要的客户目标。

都不需要太过细致的调查,今夕商城上的母婴用品以及女性时尚用品的销量节节攀升,就是明证。

就连金时麾下的平价快时尚成衣连锁店优衣库的统计数据也表明,都市女性的消费能力,已经超出了以前作为中流砥柱的男性,而且是大幅超出。

至于像张鵟和她的小伙伴们的喜好,金尚实际上把握得并不准,所以并没有做具体的指导,只是按照细分品类的消费情况,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现如今,市面上的文化时尚产品,还是相对偏少的,现在可不是在网上随便一搜,什么都有的互联网大成时期,哪怕是身处京城的女孩子,接触到的东西也很有限,她们消费的,不一定是最适合,最喜欢的,只是在能买到的中,选了最不坏的那一个。

指望一款产品,一个大IP,一条生产线包打天下,肯定是不行的。

越到后来,金尚身为穿越者的前瞻洞察力,起到的作用就越发局限于排雷避坑,并托住下限了。

就在小表姐和小伙伴们聊着最近的新出炉话题的时候,金尚也在翻阅着公司下属呈上来的两份改编剧本。

今夕文库小半年时间,搞了多次征文,筛选了将近四五千本质量还过得去的小说,精挑细选了几份后,交给相关人员改编,经过几轮评审,终于有两本送到了金尚的办公桌上。

实事求是地说,绝大部分合格小说的故事性,都是不差的,但适不适合改编成影视剧,金尚本人是持否定态度的。

字面描述的期待感,和看到真人剧,完全是两回事。金尚是见过动画化真人花拯救原作的经典案例,也有不少“斗气化马”毁原著的滑铁卢,决定成败的因素很多,粉丝向的作品,再现原著的魅力,甚至能有所超越,其实相当困难。

就比如手里这一份剧本,金尚就觉得,和前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真的很像,因为某些原因,金尚本人也是没有认真读完全本的,但感觉关于早期网恋也就差不多了,该有的晨间剧经典桥段,基本不差什么了。

没有实际关心过,金尚就知道这一本小说的人气,在情窦初开,开始知慕少艾的中学生群体中,人气绝对不差。

改变的剧本,看得出来,是众多人才不知道揪掉了多少头发的作品,但是拍成电视剧,估计人气不会很高。

想想就知道,在没有互联网点播的时代,中学生群体是掌握不了家里电视机遥控器控制权的,晚上黄金时间,是他们正在做作业,上补习班的时候,最主要的观看群体缺失,主流舆论还掌握在不喜欢这一类题材的大人手里,能有好评价才是奇迹。

当然了,原著的基础人气摆在那,应该不会太差,不至于放出去连个水花都冒不出来。

如果只从影视剧的投入产出来看,这个项目肯定是亏本的。

但是不要紧,今夕文化需要的是它的宣传效果,投石问路,看看普罗大众对类似题材的反应,顺便宣传一下互联网生活和今夕聊天对日常的影响。

还有,拍戏的投资,基本已经谈妥,公司本身出资并不多,只要拿到核心版权,其它的都可以放到以后再谈。

市场前景可能不好,但制作还是不能大意,金尚犹豫了一下,还是放行了。

文创方面的员工,相对好招一点,使得总体人手是比较富裕的,营销和IT技术就弱了很多。

为了不让人手闲下来,想东想西,得给他们找点事做,尤其是秋季招来的新员工,跟着前辈们上项目,摸爬滚打,早日能拎得起工作才好。

将手里的文件放下,金尚又拿起另一份剧本,这个就明显厚实多了,偏向于现实主义的故事,能说的实在太多了。

将原本的名字划掉,郑重地换上了《外来妹》三个大字,金尚再次从头到尾检查了个遍。

故事背景和前世金尚了解到的《外来妹》电视剧完全不是一回事,一个发生在南方,一个发生在北方,聚焦的热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几个外地年轻女子来大城市寻梦,期间发生的一连串喜乐故事。

整个京城,就属京西地区对外来打工者的事最为熟悉,这里就是华北大地上的最大交通枢纽,提着大包小包来来去去的外地农民工,这里最多。

外来务工人员的事,不是现在才有的,自古以来,首善之都,都是稍微有点心气的人向往的地方。

尤其是在这个社会急剧变化的年代,向往大都市的繁华是再正常不过了。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一部早年的电视剧,但它的主题曲《我不想说》,一定都听说,二十多年后,依然有不少人翻唱成名。

反应时代热点的电视剧,天然带有热度加成,尤其是以前甚少被搬上荧幕的外地打工仔。

这里面可以讲的故事太多了,就这份剧本里所述,就让金尚收获颇多。

比如里面提到了公租房政策,京西地区,只要是被认定相关资质的企业,就能开具证明,在有关部门申请排队廉价的公租房,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个幸运,但还是能保证许多外地打工者的基本住宿的。

这就和金尚理解的群租小格子间的脏乱差社区有很大区别,金尚以前很少写类似贴近百姓生活的文章,就是怕两个世界的差距,导致认知出现偏差,闹出乌龙来。

不太合规的现象肯定有,但绝对不是主流,更不是藏污纳口,滋生罪恶的沃土。

另外,金尚还惊奇地发现,本地对低收入失业人群,临时工等,居然是有类似“降落伞”保护的规定的,虽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对工作变动较为平凡的临时工,还是很有好处的。

这不是实际了解过,谁会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金尚也自诩偶尔去一线体验职工生活,但站的位置太高,还是没能看清楚基层员工到底处在什么状态。

类似的发现,不算太多,但也不是一个两个。

让金尚长舒一口气的同时,也不由得心有余悸地庆幸,没有立什么扎根基层,为老百姓代言的人设。

说到底,金尚的家庭,比上层一小撮,肯定是差远了,但已经比全国超九成的老百姓过得好,而且是好很多,很多事情,从生下来开始,就没有接触过,一旦有和前世经验不符的地方,就容易出丑。

剧本的故事本身并不算惊艳,但在朴实无华中,折射出了时代的闪光点。

以当下的时代背景,几名农村男女来京城打拼,希望通过打工改变自己的命运,漫漫打工路,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经不起考验,走上不归路,有的留在当地,过上普通的生活,有的则回到老家,故事的焦点,集中在几名进厂的打工妹身上。

事业有起伏,感情有波折,成就很感慨,确实很扣人心弦。商战、人际和日常之中,贯穿着时代的剧变,潜移默化地显示着对主人公的影响。

不像上一份剧本那样,互联网对人生的干涉是如此直截了当,这一本被金尚改为《外来妹》的剧本中,就隐晦太多了,似乎都没有直接出现过,但时不时能了解到它的存在,正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两相比较,金尚明显对《外来妹》更加看重。

优秀肯定是很优秀,但找不到好的播出平台,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做好了,就是年度大戏的备选。

迟疑了片刻,金尚拨动了电话,十几秒钟后,电话接通。

“朱主任,是我,小金,两部情景剧还顺利吧?”

“不是催工,我这里收到一份很好的剧本,个人觉得,很值得大干一场……”

“真不是胡吹大气,艺术创作上的事,我极少做太夸张的表述。”

“那……我尽快让人将剧本送过去,台里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又寒暄了几句后,金尚将电话放下,再将注意力放回到剧本上。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好作品,人物刻画相当细腻,细节精致到让金尚都叹为观止,主次分明,叙事的节奏也很畅快,唯有一点,那就是对办企业,商战,以及一些列斗智斗勇,略显幼稚,编故事的主笔明显对此不够了解。

当然,普通观众也不会了解,金尚只是在一些明显会影响观看体验的错漏之处做了点修改批示,就作罢了。

让人尽快修改完善,然后送去朱静筱主任那里,交给艺术中心过目。《我爱我家》和《家有儿女》只是小试牛刀的项目,但能打好起码的合作基础,如果能再进一步,在正剧,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宣传领域有来往,以后合作的路就宽多了。

这年头,拍电影比较难找到投资人,电视剧就相对容易一点,尤其是有大电视台背书的项目,不愁卖。

金尚打算以广告植入的方式,搞定自家投入份额,剩下的,对外面的合作伙伴开放,如果真能成,是多方共赢的局面。

回过头来想想,今夕文化同时开发的文创项目,已经有不少了,虽说有常棣文化这个战略合伙人分担,也占用了不少资源,消耗了不少人力物力,再继续扩大,恐怕有顾此失彼之嫌。

好在南家兄弟那边的路初步走通了,有一部分有钱有意愿,却找不到好项目的投资人和影视公司愿意合作。

至于下一步该如何走,看看电视台那边的反应再说。

目前,公司第一个在电视上亮相的作品,就是《九鼎战争》了,虽然只是动画片,还是地方台,但是能够辐射京城和周边两三千万人,已经是很不错的开始了。

反响好的话,再向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卫士台力推。

在电视为王的年代,没有互联网分担投资风险,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如果不是老金在本地人脉还行,恐怕也不容易打开局面。

前三集试看过后,金尚对美影厂的动画剧集制作水准还是很满意的,只要后面不敷衍了事,保证质量,应该不差。

制作完成后,金尚都没时间仔细检查,直接让项目经理拍板,就送到少儿科教频道排期了。

在漫画杂志上打了几期广告后,相信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

在原创动画为主的年代,漫改动画化,还是个相对小众的市场,因为没有IP开发的概念,众多文创公司,也不注重这个。金尚就打算试试,在这个世界,这个年代,这一套到底玩不玩得转。

第一个试水的项目,其实应该是《三国演义》,无奈那个课题太大,诸事繁杂,计划不得不一推再推,让《九鼎战争》后来居上了。

再拖下去,进度飞快的两部情景剧,都要上映了,还有冼老夫人过目后,正在筹备的《金粉世家》剧组,离开机的时间也不长了。

『作为主要投资人和关联方,是不是该培养几名靠谱的制片?完全指望南家兄弟似乎也不太好……』

琢磨了一会,暂时将这一茬放下的金尚,觉得有些事还是急不来的,等旗下的项目面试,打响口碑,才好招贤纳士。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