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249章 迫在眉睫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249章 迫在眉睫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249章 迫在眉睫

第249章 迫在眉睫

初值较高,这是粉丝向IP作品的特征,它天然带有一定的关注度,起步阶段比纯原创要超出一大截,只要宣传到位,叠加一部分呢路人观众,收视率有开门红的概率还是大的。

至于能不能留住,就看作品的质量,以及后续的吸引力了。

电视剧和电影不一样,后者只需要将影迷“骗”进电影院就行了,他们已经花过钱了;电视剧不行,还需要后续收视提升影响力,洽谈广告投放,以及后续各种商业开发。

拍电影风险极大,但收益也明显,一旦观影潮起来了,赚钱的速度肉眼可见,资金回笼快;电视剧风险略小,但直接受益也较少,除了卖播放权和版权,广告分成账期很长,一个统计周期,动不动就一年半载,忙活大半年,都不一定能见到回头钱,胜在细水长流,后劲十足,而且能提升国民认知度。

新手上路,还是挑门槛较低,难度稍逊的入手比较好。

虽说本来就不是很担心,但好消息传来的时候,金尚的内心还是稍微安定了许多。

换了个时空,相似的幻想故事,依然能够吸引年轻人的追捧。即便只是在京城这一片区域,本地人接触流行时尚较多,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和现实巨大的落差,依然会有遇冷的可能。

这次成功,也证明了金尚从青少年群体入手,逐步横向拓展的思路,是可行的。

真人化剧集的客观条件还不具备,那就深耕学生市场,以他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动画漫画开始,过个几年,时机成熟,他们也长大了,有了空闲和消费能力,正好为当年的“情怀”买单。

前世大名鼎鼎的《仙剑》系列,从单机游戏开始,跨越近三十年,几乎将文娱产业的方方面面都触及到了,版权方赚得盆满钵满自不必多说,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人靠它功成名就。

男朋友又一次判断对了,李萱也感到有些高兴,两人的事业蒸蒸日上,明显越来越好了。

“你对目标客户的心理和接受程度,把握得挺好,这次成了,后续应该能更加轻松吧?”

“嗯。这一行是充满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玄学’的领域,什么都不好使,唯有追捧成功这个套路,是永恒不变的,在我将过去的积攒的‘人品’败光之前,只要拿出剧本,就不愁投资。越是成功,开价越高,越是有人抢着要……”

行业集中度,就是这么来的,资讯越是透明,绝大部分资源越是往极个别项目上扎堆。

什么以小博大,收益率神话,那都是外行人的谈资,真正在这一行混的人才知道,相比起赚钱,如何控制风险,才是在娱乐圈活下去的真本事。

“《金粉世家》的拍摄,基本不花钱,按照小彪的说法,成本预算九百万,拍完之后,说不定还结余五百万。如何将这些钱留下来,都是个让人头疼的事。能打这么富裕的仗,还不是《大时代》电影的成功,让人看到了这个题材的价值么?”

以前金尚和南家兄弟对这一行的灰色地带是深恶痛绝,如今立场不同,倒是巴不得能上下其手的地方多一点。

影视公司亏本?

别傻了。

只要不瞎折腾,极少会有巨亏的情况发生。真有,里面的人不是蠢就是坏,或者两者兼有。

小型影视公司抵御风险能力不强,除了能力不足外,最大的短板就是变现能力太单一,除了院线票房和卖片子,再没有其它进项了,一旦判断出了岔子,一次两次还行,多了就扛不住了。

今夕文化就不怎么怕了,哪怕《九鼎战争》的收视率不尽如人意,只要不是太差,后续的开发就不会停止,风险总能在其它渠道分担出去。

公司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IP,就是《三国演义》和以《我爱我家》和《家有儿女》为起点的都市情景剧,以后都有大潜力可挖。

“用你的话来说,有了这几张‘长期饭票’,公司在文创领域就算是站稳了脚跟,‘下限’被托住了吧?”

“对。”

金尚毫不迟疑地给了肯定回答,

“有了核心,再辅以其它次一级的优秀作品,形成集团规模,体量起来的,差不多就稳了。漫画和小说里能供改编的其实不多,但挑一挑,还是能有一些能看的,说不定能有几个IP能做起来。当然,投入大头,还是要在外面找……”

“用别人的钱帮你试错?”

“不然呢,我为什么要开这么大的公司,撑起这么大的盘子?关起门来自己玩不好么,还不是为了节约成本?这叫现代化商业思维……”

“用别人的钱,替自己赚钱,是吧?”

“你以为资本市场是怎么来的?”

金尚耸耸肩,

“对资金的实际控制权,以及使用效率的巨大差距,掌握资源与否,就是‘狼’与‘羊’的根本不同。生意场,是很残酷的。相比之下,我还是很有良心的,虽然我打算拿走‘蛋糕’的大头,但还是准备给跟随的合伙人分润一点,多多少少赚一些,不至于亏本。这与那些一开始就没安好心,准备坑钱,甚至直接将别人的钱揣进自己兜里的家伙不一样。”

“富余者的慷慨嘛。”

对金尚的作风知之甚详的李萱早有所料地嬉笑了几声,

“赚钱的渠道又多了几分,是不是要加大在线上事业的投入了?”

“再等等。”

金尚迟疑了片刻,还是否决了这个提议。

目前最关键的两项线上业务中,电子商务需要时间来完善物流仓储,实力有限,再盲目加码,也玩不转;而今夕聊天则需要面对来势汹汹的聊天室的冲击,不管怎么宣传推广,效果都事倍功半,不可取。目前“敌强我弱”,正是韬光养晦,回头补基础的好时机。

好不容易碰到一柄“磨刀石”,金尚也想看看,自己绸缪了半年建立的“阵地”,是不是可堪一战。

超过二十五万的活跃用户,相对丰富的电子游戏,完善的周边应用,合力抵御汹涌而来的聊天室的侵袭,应该不成问题吧。

金尚有较大的把握,但并非十拿九稳。

实话实说,基础运营商开聊天室,对今夕聊天是巨大的压制,对有心涉足即时通讯领域的竞争者们,何尝不是一记重锤?

如果这次的风潮,将大家的思路带歪了,都去做热热闹闹的聊天室,疏于对即时通讯的关注,从这个角度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当然了,即时通讯和聊天室,本身是不冲突的,在合适的时候,金尚也打算开办自家的聊天室,作为今夕聊天的“僚机”,天下“社交”是一家嘛,最后总归都是被收拢的客户,在哪个应用上停留,都是为公司做贡献的客户。

不管是今夕聊天还是今夕商城,乃至于今夕游戏等一系列需要时间来成长的业务,其实已经具备了稳坐钓鱼台,坐看风云起的底气了。

前面没有赶超的对手,后面的追兵也暂时影响不了自身的头排地位,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就够了。

公司确实需要树立一个长远的目标,一个能带来一点压力的靶子,但没有必要真的全力以赴去将那些后来者击垮。

见金尚不为所动,李萱笑了笑,也没有多说什么,反而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公司的员工们私底下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时常会说起你……”

“喔?怎么评价的?”

“‘微操’太多了,有时候也未必见得就是最佳选择,效果是有,可也不是全都令人满意。”

没想到太过勤劳插手,反而被看做“微操大师”中的一员,金尚也略有些尴尬地摩挲了一下鼻梁。

“还有呢?”

“小处管得太死板,私底下有些抱怨。但在大略上,众人还是服气的,至少到现在为止,从没有出过错。”

在以前没有先例的领域开拓出一条新路来,是十分不容易的。很多成功的案例,开始都是一系列偶然选择的结果。

比尔盖茨和朋友就想代工编个系统赚点外快,结果卖不出去,只好自己运营回本,才有了后来的Windows;小马百万兜售无人接盘,只好亲手将“小企鹅”养起来;老马兜兜转转,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C2C电商这个致富代码;美团创始人屡败屡战,最后抱着不成功就回老家的破釜沉舟的狠劲,终于在“百团大战”中脱颖而出,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班车。

九十年代中期的互联网创业也是如此,每一个成功的案例背后,不知道经过多少次试错,多少意气风发的创业者黯然栽倒。

今夕文化不一样,几乎没有一个大型开拓业务是没有用,被证明不是正途,最后被淘汰的。

迄今为止,保持着“战略转进”的全胜,在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中,是相当惹眼的。

听了李萱的解释,金尚笑着摇摇头:

“我如此郑重,甚至不惜将今夕商城都交给魏双萍管,亲自抓今夕聊天的事,就是因为想要将它全须全尾地收入囊中。但是,怎么着手,是个技术活。这一赛道,我们现在是龙头老大,未来也一定是当仁不让的霸主,可中间过程,就不能一直采用强硬的推广策略。你要知道,社交这个应用的用户,压根谈不上什么忠诚度,在一次次地被‘教育’,证明日常生活离不开今夕聊天,还是这里比较方便之前,他们会一直三心二意下去。”

不能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在旁边几棵树上多试几次,没有对比,你怎么能判断出,这棵树的分叉角度是多么新奇,挂上去令人舒坦呢?

“不止是即时通讯,互联网其它细分赛道,从来就不是什么先到先得,先来后到,那么讲究线下规矩的地方。颠覆,才是互联网的光荣传统,一不留神,大象就会被小蚂蚁掀翻在地。咱们要适应十步之内,人尽敌国的险恶处境,自身不够强大,就会被群狼一拥而上,分而食之。”

“说得这么吓人,你就不怕?”

“豺狼虎豹吃人,资本,也不是吃素的。”

行到最后,谁吞谁,还要看强弱变化。——

又是一个周五的下午,金尚带着尹飞扬从电信大厦出来,坐上了公务车,往公司赶。

相对年轻,有些沉不住气的尹飞扬有些愤愤不平地抱怨道:

“金总,我觉得您对他们太客气了,没有卡专利已经够意思了,还要做什么技术交流,他们不就是想偷懒,用我们现成的技术么?最后,都拿来和我们竞争了。”

“我们不帮忙,他们就做不出来?”

“总归是要迟一段时间的。”

“那又有什么用?注定阻挡不了的竞争对手,就要试着和平共处。做生意不是赌气,要懂得合理利用手里的筹码。技术交流,咱们也不是毫无收获。公司在软件领域成果斐然,硬件领域却乏善可陈,尤其是两者结合,提高效率的新技术,新动向,一直都找不到方向……”

“可以去找那些设计手机和游戏主机的……”

“隔行如隔山。我们以后也不可能仅专注于消费电子领域,基础硬件市场,不需要有多强,但一定要有存在感。刘组长接下来的任务很重,有些事,尹组长就要多分担一下,另外,麾下的人才,也要努力培养……”

“我明白,金总。只不过,现在技术自我提升快要到一个瓶颈了,还是得尽快引进一些真正的高学历人才……”

“具体差在哪?”

“数学。”

“好吧,我明白了。”

金尚头疼地按了按太阳穴。

这几乎是避不过去的天花板,数学水平和理解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程序员的上限,高学历,尤其是名校学生,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不服都不行。

在可塑性和提升潜力上,学历几乎就代表了码农的极限。

不是不能后天改善,可是,公司能帮忙培训编程基础,难道还负责教导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以及离散数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