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321章 分叉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321章 分叉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321章 分叉

第321章 分叉

人要是累到一定程度,熬过了最疲惫的阶段,就如同长跑过程中,肌肉从有氧呼吸阶段进入无氧呼吸阶段后,反而会变得麻木,明明身体强烈地需要休息,脑子却精神得不正常。

回到家的李萱就是这个样子,喝了点果汁,洗了个澡,在阳台看了会星星,反而有点睡不着了。

“外面有点小风,比较冷,小心着凉。”

“知道了,酒意上来,脸上有点麻,别说吹冷风,用有轻捏都感觉不到疼。”

“不是说没喝多少吗?”

“酒不醉人人自醉!”

闻言的金尚冷不住噗呲一笑:

“工作一年多,别的不提,嘴皮子确实利索多了。还有……这句话是我教你的吧?就这么被你盗用了,还用来狡辩。”

丝毫不觉得有问题的女朋友李萱拉上阳台窗户,微凉的晚风顿时被挡在外面。

用力揉了揉脸颊,白皙的皮肤都因为略显粗暴的动作而显得有些绯红,李萱将男朋友端过来的白开水一饮而尽,燥热的身心稍微舒坦一点。

“你这没来由的俏皮话层出不穷,时不时就冒出一两句顺口溜,真不愧是考过研的大才子。”

“文化人……从不骂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咱只会讲道理……”

按理说,饱读诗书的文人应该更加温文尔雅才是,可金尚在私底下的形象,还是差得有点远。

“对一家互联网公司,尤其是面对普罗大众的平台型企业,没有发声渠道,是比较危险的。人心繁杂,犹如暗流涌动的海面,随时有掀起波涛的风险。所以,危机公关至关重要!假如有一天,公司的各产品服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实也就相当于变相成为时代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了……”

不仅如此,自己的男朋友还很顽固,绝大部分情况下很好说话,可真要触碰底线,又固执得不像话。甚至,还有点冲动,偶尔会做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来。

“得了吧,我不是君子,是小女子,听不懂你那些大道理。”

“两次!”

相处这么长时间,李萱也知道,金尚是个很聪明的人,身上那股压抑不住的傲气,虽然掩饰得很好,在自己面前,还是很明显的。

似乎想起了什么,金尚很感慨地补充道,

“钱是赚不完的,不是我吹牛,在这个即将迎来大机遇的时代,赚钱于我来说,并不困难……”

一次是大手笔打广告推广今夕聊天,公司现金流紧张,不久之后又遭遇了聊天室和飞信正面竞争后,内外交困,人心浮动之际;

“虽不中,亦不远!具体如何界定,就不细说了,简单形容其重要性的话,它是加强凝聚力,征服人心的武器。举个例子,自从创业开始,我在公司发了几次内部公开信?”

“过奖了,这都是生活积累。”

不知道今天喝的酒是什么牌子,后劲似乎挺足的,原本已经冷静下来的李萱,这个时候又有些心绪难宁了,伸手拢了拢额发,歪着头用有些朦胧的双眼看向了窝在沙发里,悠闲地喝果汁的男朋友道,

“我就不明白了,咱们公司赚钱的业务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要在文化事业上深耕呢?自己玩玩,混个才子人设就够了,干嘛那么执着,投入那么大?”

这不是什么秘密,略一思索,李萱就回忆起来了。

“影响人心,改变意识的物质和精神?”

矜持一笑的金尚,伸出手指,在眼前晃了晃,怡然自得地答道: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文化’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关于男朋友是所谓的“大才子”这件事,李萱还是有点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这个世界的施耐庵不知道有没有出生过,反正《水浒传》是没来得及出世了,那一句“酒不醉人人自醉”在这个时候自然也不存在。

就好比他的事业布局,凌乱得很,大多是一时兴起就做了,虽说在战略版图上是存在的,可切入的时机,确实难言精妙。

一次是抽调大批资源,强推仓促上线的移动市话业务,公司上下对老板决定涉足这个陌生且风险极大的领域十分不理解,抵触之心比较强的时候。

被反问的李萱琢磨了片刻,试探着说道:

“文化人吹牛,就是清新脱俗,哪怕是骂人,没点文化底蕴,都听不懂。”

“两年时间不到,你的身家就差不多够上富豪榜了,这话……我信!”

“对吧!碰到了好时候,再加上我的投胎技术不错,赢在了起跑线上,这辈子也就用不着为养家糊口发愁了。既然如此,干嘛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互联网行业来钱方便快捷,纺织服装,连锁餐饮,大型商超,快时尚品牌,体育足球等也不差,都是很有前途的行业,老老实实继承祖业,将来一样能成为了不起的大企业家,大商人,就是前进的步伐稍微慢一点。”

纺织服装,连锁餐饮不赚钱,没有技术门槛?

卖矿泉水,功能饮料都能成为首富,互联网行业也不见得就比传统行业要高明多少。

除非做到“二马”那种程度,或者有“字节跳动”那样的影响力,比较虚的平台型公司的老板,还真不见得有做衣食住行简单生意的企业家有影响力。

“更高层面的追求?”

面对女朋友的问询,金尚难得正色平静地答道:

“咱本来就是一个应该吃喝玩乐,百无禁忌的纨绔子弟,无忧无虑,潇洒过一生,不香吗?”

“你那句‘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是写给自己的啊?”

“有那个意思,但不是太全面!”

作为一名好不容觉醒了“金手指”的穿越者,是不是要辛苦创业,玩一把大的,金尚也不是没有犹豫过。

再三确认,这个世界确实没有更多的超凡力量,没有什么灵气复苏,也没有隐藏的所谓古武家族,更没有什么灭世危机,金尚也就熄灭了修行提升,唯我独尊,长生不老的想法。

这多出来的穿越,好不容易二世为人,就像是老天爷赏给自己的享受机会。

这个世界,不需要金尚瞎折腾,互联网信息时代依然会来,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祖国也会日益强大,自己瞎折腾,或许会让某些事件提前几年,可那也改变不了大势。

自家父母也复合了,关系挺好,家庭和睦,还添了个小弟,一切都很美好,没什么苦大仇深的念头,也没有意难平的遗憾。

以一名故事的“主人公”来衡量,压根就不合格,最大的问题,就是身上没有矛盾和冲突,从小到大,哪怕是创业,也没怎么遇到过生死危机,不死不休的竞争对手更是还没冒出来。

就这种情况,对手握“金扫帚”的金尚来说,怎么做,从来都不是问题,要做什么,或者说,达到什么目的,才是关键。

“大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一定要有立足之基。西方商业公司,投资者往往青睐股权分散,没有实控人的大型上市公司,可东方商业公司就不一样,如果有势均力敌的两方,一定会争夺控制权,竭尽全力将对方踢出局,独揽大权。这点差异,与相关的管理规定有关,更多的,还是社会文化在起主导作用。还记得我藏在记事本里的那个相声文案么,就是那个道理!”

“是不是《小偷公司》?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对!我不是要和你讨论东西方差异,更不是要辩论谁优谁劣,而是要向你证明,文化是投入最小,见效最快,最令人防不胜防的‘神兵利器’,为什么现在各种所谓的‘成功学’、‘厚黑学’之流大行其道,还不是如梅应年那样的早年草莽创业者们在做榜样?不管北海航运和一大堆子公司孙公司的股权如何变迁,其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二舅本人,其公司文化,就是围绕着他的决策来运转的,一旦他出了错,公司就会出大问题。目前今夕文化,其实也处在这个阶段,所以,在危难时刻,我这个老板发内部公开信,稳定人心的作用才会那么大。”

西方公司文化,就不一样,乔布斯之后,投资人纷纷质疑苹果的将来,后继者库克饱受诟病,可实际上,公司股价屡创新高,没有所谓的天才“乔帮主”,偌大的公司运转得也挺好,甚至赚钱更多了。

这种事,在东方却比较罕见,英明神武的天才创始人隐退后,接班的二代企业家们时常会出现问题,富不过三代的反面案例,当真不是个例。

回到关键话题上来,哪怕坐拥“金手指”,金尚能为这个世界做的事,其实很有限。

别看所谓的年轻才子,天才创业者的名头很响亮,深受赞誉,金尚本人不可能自欺欺人,将其全部认下来。

说到底,自己只是个“搬运工”,诸多作品,都是“文抄”过来的,哪怕有诸多“本土化”以及二次创作的痕迹,也不是自己真正原创的作品,名气再大,成就感也很有限。

所谓的创业也是一样,前世见识过那么多经验教训,还有“金扫帚”帮衬,这要是都失败了,该有多无能啊!

静静地听着金尚述说,李萱没有打断,酒意略有点上头的她,只是面带微笑,看着男朋友侃侃而谈。

“所以,我时常在想,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总归是要做点什么,或者说,完成什么‘任务’吧?比如,让这个略显保守的时代,注入新鲜的活力,让其变得更加热闹,更加精彩?”

“啊?那不就是不甘寂寞的搅屎棍么,嫌平淡的人生太无聊了,想找点乐子?”

“你这么说也行!”

毫不介意地耸耸肩,金尚自顾自地解释道,

“体量虽小,撬动的影响力很大,而且,不赚钱只是现在,不代表以后不赚钱啊。等全国院线大荧幕总量上来了,一部卖座的电影好几十个亿的票房,以撬动周边五倍商业市场的规模衡量,二十年后,直接间接带动一两千亿上下游产业链不成问题。”

要是将来学一学迪斯尼的运营模式,全世界造几个大型游乐园,进一步扩张IP价值和影响力,那可就不一般了。

另外,现在的在线小说和漫画浏览,还只是小打小闹,待将来长视频,短视频,主播带货时代来临,文化产业的价值才会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又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李萱才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人生在世,谁都难以逃脱‘名利’二字,既然你对赚钱不太执着,那就是说,对扬名,或者说名垂青史很看重咯?”

“没那么夸张?”

金尚笑着摆摆手,自我调侃道,

“著书立说什么的,我不指望,德行崇高而被世人铭记的希望也不大,能留下只言片语让后人记住就不错了,将来有人感兴趣,查一查名为‘金尚’的前辈的生平和所作所为,就令我十分欣慰了。”

“说来简单,实现可不容易。”

“创业,互联网掘金,科技和文化立基,对我来说,就是最现实的路。古代帝王将相,为老百姓熟知的也就那么几个,倒是盛唐几个不得志的文人,因为诗歌而名垂千古,市井之徒大多不知道唐玄宗叫李隆基,可一定知道写《静夜思》的是李白。”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嘛……”

想起金尚以前做的那一首“歪诗”,李萱不由得忍俊不禁,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亏你敢这么大言不惭地吹牛,还将其发出去了。”

“怕什么,年轻气盛嘛,不气盛,叫什么年轻人。”

提起过去的事,金尚可不觉得自己就做错了,同样是谪仙人,苏东坡就未必比李太白差,自己代表的可是前世的“唐宋八大家”以及一众明清文人的排面,不能妄自菲薄。

“说白了,想要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不在互联网文化事业上下功夫,除非咱真的成为首富,否则,谁认识我是谁?”

将这个走入“歧途”的新世界,掰成前世的样子,至少要尽量相像一点,才是金尚想做的。

当然了,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和进益,那是再好不过了。

毕竟,这里也算是“第二故乡”,让其更好一点,也是所思所想所愿。

另外,金尚也比较好奇,同一根枝条上分叉后,各自结出的璀璨文化果实,互相交融后,到底会绽放出什么样的光彩,也很令人期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