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327章 感触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327章 感触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327章 感触

第327章 感触

周末的两天,金尚并没有让大家将所有时间都放在工作上。就算是在出差,也不代表就要牺牲休息时间,为公司做事。

在远离本部的江南,即便是略显萧瑟的晚秋,如水墨画一般的温婉美景,让大家不由得停下了忙碌的脚步。

除了早餐时间碰面的时候,向大家公布一下白天的行程,以免紧急的时候找不到人,也就晚上的茶会小聚,交换一下见闻,为以后的工作提前做准备。

大部分时间,也是各玩各的。

张云鹰对湖塘众多,拱桥密布,园林景观之类迥异于北方的风光十分着迷,找了个向导,拉着小伙伴就去划船游览了;

梅文辉没那么好奇,相比游山玩水,去拜访一下当地的世交,联络一下感情,才是该做的,早几年就开始辅佐父亲梅应年的他,沉稳之外,长袖善舞也算是个优点。

齐招云提前去华中地区,打前站,为下周的考察做准备,刘燕青则与相熟的同事流连美食街,一点也不为日益发福的身材担心。

魏双萍和黄漪漪的关系不错,两人结伴去逛特产超市,也不知道能不能买到合心意的伴手礼。

闲下来的金尚也暂时将工作放下,信步走在苏州稍微热闹一点的大街小巷上,体会着和家乡不一样的生活。

文化这种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它是真切存在的,用心才能感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和京城相比,苏州明显少了那股略显老气横秋的厚重感,说是古色古香吧,又有着令人十分信服的跨越时光,让古典和现代完美融为一体的融洽感。

在全国范围内……不对,哪怕是全世界,都难得找到太多比苏州更符合“文化名城”这个标签的城市了。

实话实说,如论宜居程度,这里是金尚两世为人,排名绝对在前三的城市。

两千多年前就是鱼米之乡,当地的开发肯定是相对比较成熟,指望从熟悉当地的土著手里抢到个“大金矿”也不现实。

骄傲自信,且怡然自得,十分享受当下的生活,和生活节奏很快的甬东以及绍兴不一样,与京城的循规蹈矩有很大区别。

不管是从历史还是地理来看,更加靠近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华北大地,那股从骨子里透着的粗犷感,和脚下这片土地散发着的灵秀气息,有很大的区别。

平时太过忙碌,怠慢人生道路上的风景,只有停下脚步,才能真正沉下心来,体会到其中的韵味。

从现在回溯千年,这一世的朝代变革明显更少,也更平缓,三吴地区上次遭遇兵灾是什么时候?

从隋末乱世到唐末藩镇之乱,一直少有战乱,也就黄巢起义军稍微带来了一点波折。后来钱镠建立的吴越国,完美避开了五代十国的战乱,稳定发展了数十年,后来见事不可为,很干脆地纳土归宋。

『或许,大家喜欢出去旅游,到处走走看看,不仅仅是为了景点打卡,也是为了体验这种不一样的生活情趣吧。』

历史的岔路,导致国内承平日久,正儿八经的千年古镇为数不少,尤其是坐拥太湖和长江之利的苏松常等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形容,当真不是虚言。

当下的杭州是一副什么景色,金尚还没见着,苏州倒是让人开了眼界。

呼吸着微凉的湿润空气,小金走过一条不知名小河的石拱桥,看着下面的潺潺流水,时不时甩尾激起白浪的鲤鱼,以及远方时不时露头的野鸭,当真是美不胜收。

按理说,这座城市的人口也不少,可并不显得很拥挤忙碌,倒不是说显得懒散,而是有一种按部就班,慢条斯理,有条不紊地运转的沉稳感觉。

如论重工业的力量,城市体量,影响力辐射范围,人口规模,人才吸引力等,京城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可全方位的比较,不止是这些可以量化的数据,还有难以准确形容的,像是弥漫在城市上空的,类似于人文底蕴的积累。

与之相比,前世见过的那些所谓名胜古迹,人文荟萃的旅游景点,简直不值一提。

内心感慨着,却见周围的路人,似乎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画面,丝毫不觉得奇怪。

不过,以一个外地来此考察市场的商人来说,在这个十分发达且成熟,一产二产三产均衡,格局稳固的地方,想要发掘别人没有涉足的大市场,其实是很难的。

『稳健发展,但少有惊喜么?』

如果说甬东那种新兴群岛城市的旅游资源还需要开发的话,苏州压根就用不着为这种“小事”操心。

做生意,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这样,暴利是一时的,细水长流的稳定生意,才是王道。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今夕文化就完全没有插足的余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环太湖这边风水宝地,迟早也会被时代的浪潮卷入,云淡风轻过着小日子的时间,不多了!

这么想着的金尚,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林荫绿道,来到古色古香的旧街和繁华热闹的新式商业广场交界的小公园边上,路过的行人瞬间变多了。

带着孩子,在玩耍的大人很多,路过的年轻人也不少,在一个小型景观水池边上,金尚看到了一个抱着吉他,正在弹唱的小年轻,边上摆着简易音箱,前方打开的乐器盒子里,有几张花花绿绿的钞票。

街头卖艺?

来到这里后,还是第一次见。

不是在能遮风挡雨的地铁站门口,也不是人山人海的商场天桥,在这种地方露天演唱,效果应该不太妙吧。

实际观察了一下后,金尚意外地发现,判断似乎出错了。

人多,并不是充分的理由,愿意停下脚步倾听的人多,才是关键。

事实也是如此,小花园边上的人并不是特别多,但大家都比较闲,时不时有驻足围观的孩子牵着家长的大手来捧场,还有玩着胳膊的年轻情侣,也愿意投几枚硬币或者零钱。

和一般长发飘飘,非主流气质的街头艺人相比,眼前这个似乎要“寻梦”的年轻人,面皮要青涩许多,看着和小金差不多大,短发清爽干练,个头中等,弹唱的水平不算特别高,但也还过得去,比刚毕业那会的金尚还要好不少。

这种水平,如果有乐队愿意接纳,去跑一跑附近音乐节的场子,间或去酒吧赚点外快,养活自己是不难的,甚至还能活得比较轻松。

最让在在意的,还是他居然在唱元休,也就是金尚的“马甲”的歌。那一曲《口是心非》,差不多有原唱七八成水准,以一名还未出道的街头艺人的标准来衡量,当真挺好了。

既然是自己的粉丝,金尚也忍不住上前,掏了掏裤子和上衣的口袋,想要丢几张票子捧个场,无奈发现没带现金,也不好用信用卡给小费就是了。

略有些尴尬的小金,琢磨了一会,从手边的小袋子里取出一瓶运动饮料放在对方身前,就当是唱累了润润嗓子的犒劳吧。

小年轻没有停下动作,而是很奇怪地看了金尚一眼,也没有在意。

几分钟后,在掌声中停下歌喉,向观众鞠躬致谢后,小年轻放下吉他,抄起饮料,拧开瓶盖,喝了一大口。

“哥们,我在这座城市飘了一年多,还是第一次收到这么别致的礼物。”

“抱歉,没带钱。”

“这年头,出门不带钱的,要么蠢,要么壕,你是哪种?”

“都不是,只是没现金,卡倒是带了。”

“至少够得上一个‘富’吧,你是哪里出来体验生活的公子哥?”

“没那么夸张。”

小金靠近了几步,看了下他目前的收获,似乎……挺一般。

不算好,但也不是太差。

“唱得不错,这种水准,签一个正儿八经的唱片公司,打磨两年,出道问题不大吧?”

“哪有那么容易?有实力就能出人头地,在这一行不是常态。”

“哪一行都不是!”

不止是音乐圈,大部分领域都是如此,不如说,能力之外的资本,起到的作用更大。

在相对小众的流行音乐圈,表现得尤其明显。

将包里的钱拢一拢,收好后,小年轻吹了一声口哨,算是比较满意地笑了笑,后对金尚问道:

“你也是玩音乐的?”

“业余的,闲暇玩一玩而已,不如你执着。”

“执着不是好事啊。”

似乎勾起了什么往事,小年轻不自觉地叹道,

“回忆过去,就会懊悔得想死。”

“考虑未来,同样会不安到陷入忧郁。”

“所以?”

“用排除法,不就能简单地得出结论,只有现在才是最幸福的么……”

顿了顿后,金尚哂笑道:

“或者说,你对现状有很大不满?”

“多多少少有点……”

砸吧着嘴,小年轻打量了金尚几眼,

“你说话真有意思,明明知道是毫无道理的诡辩,偏偏找不到理由反驳。”

“这是在安慰你,别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琢磨一下晚饭该吃什么比较现实。老老实实磨练技艺,然后抓住来之不易的表现机会,就有希望出人头地。”

“机会,希望,说得轻松。不过,我也没啥门路走捷径就是了。”

休息的时候,连名字都不知道的两位同龄人,聊了一会。

金尚也差不多明白了,眼前这个年轻人,是从外地来的,在读高职高专,却不怎么喜欢学习的科目,用家里父母话来说,就是花钱混日子,找个地方安置下来,如果能顺利学到一门谋生的手艺,那是再好不过了。

其人家里也不穷,只不过,身为幼子的他,从小就被宠坏了,被寄予厚望的大哥二哥才是全家的希望,最小的他,也没被视作光耀门楣的顶梁柱,只要安安稳稳过小日子就行了。

家庭不算特别和睦,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矛盾,祖产有一点,但也没到值得兄弟阋墙,内斗争抢的地步。

“普普通通小有余财的人家吧!”

金家父子以前也可以归为此类,或许情况要好一点,但也有限,当然,现在估计是拉开差距了。普通富户和巨富之间的鸿沟,还是挺难跨越的。

“没点积蓄,哪有闲钱供我千里迢迢来上高职高专,更别提有足够的零花钱玩音乐了,眼前这一套设备,虽然是二手的,也不是很便宜了。”

“也是!吉他让我看看,看着不太新,音色倒是很不错。”

对方也没有吝啬,很干脆地递了过来,金尚随意拨动了几下琴弦,发出清脆且急促的声音。

“果然,是个内行。业余水准什么的,有些谦虚了。”

“来苏州两年了吧,感觉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对这座城市的印象看法。”

“哦……”

小年轻琢磨了一会,漫不经心地说道,

“底蕴深厚,后劲十足,虽然经济暂时落后几个主要竞争对手,但是,迟早会后来居上吧。”

“就像是长跑中很长时间都不显山露水,却在中后期依然能保持住节奏,并稳稳定混入第一梯队,有望夺冠冲刺的大后期?”

“这种说法很奇怪,但……就是那么回事吧。你的……‘节奏’这个词,我觉得很贴切,这是一座有灵魂和思想的城市,它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发展,或快或慢,总在前进,很少犯错。就好比炒股,可能不会有短时间内的爆赚,但是能一直赚。”

雍容大气,重剑无锋之感,说的就是这么回事。

“确实,颇有一股‘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气质。”

长三角最有前景的地方,无疑就是浦东,可是,那地方也是各方角逐的大舞台,想要过去掘金还真不容易,去太过偏远的地段发展吧,还不如去周边布局。

比如,金尚和梅文辉等人,就打算将重心放在昆山以及周边这个十分关键的区域,再逐步往四周扩张。

新时代的春风已经吹起来了,但还没到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时期,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才是上策,金尚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见聊得差不多了,金尚递过去一张名片。

“如果有兴趣去京城发展,联系他,也许能提供一点帮助。”

“喔?”

小年轻接过来一看,只有个名字和电话号码,身份都没有标明,

“谢谢,有缘再见吧。”

挥别了那位稍微有点实力的街头艺人,金尚也没有再停留,附近能看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必局限于这里。

『一个人闲逛也有点闷,明天叫上其他人去太湖划船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