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361章 年关将至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361章 年关将至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361章 年关将至

第361章 年关将至

看了一圈后,金尚觉得北船机电还是有实力的,至少拿得出这么多东西来装裱门面,多多少少有些干货。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曾经国内首屈一指的民营船企,哪怕衰退了好几年,依然有相当强劲的实力,靠着高附加值工程船的订单,以及机电设备和舾装件生意,艰难撑过了漫长的行业淡季。

周期性行业的规律就是如此,剩者为王,强者恒强,且差距会越来越大。

过去的九六年,北船机电用大量的船舶订单,就顺利贷款了一大笔钱,待三月初的债券和定融产品发行之后,预计上半年能募资近四十亿,这个规模的资金,足够企业在胶澳拿下几个大型船务,甚至再开一个分基地都不是问题。

修造船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的程度也相当夸张,想要做大做强,没点现代化金融思维是不行的。

至于技术含量,说是落后产能,几十年都没什么颠覆性的发展,可它的产业链蔓延极长,全世界都没几个国家能完全靠自身的力量造一条大船。

尤其是大型主机,燃气轮机,发电机等机电设备,更是掌握在极个别跨国企业手里,国内同行想要攀登到产业链的上游掌握话语权,还需要努力努力。

同时,金尚还了解到,北船机电似乎在攻关薄膜式LNG船的建造技术,这种船型诞生了近三十年,北船机电在上一次上升周期就尝试过,甚至试图将其当做主力产品。

遗憾的是,全球航运的衰退速度比想象中的要快得多,还没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就没钱投入了。

这次提前重启,也是为了尽早抓住时机,虽是一场豪赌,成功了,收获也很大。

目前的进度,还卡在材料与焊接工艺上,想要最后完成,估计是以年为单位的投入周期,一时半会是看不到成果的。

技术研发,金尚是不排斥的,LNG船的未来毋庸置疑,早点砸钱也是好事,全世界能建造此类船型的也就那么几家,北船机电要是做出来,对自身也是有相当大的好处。

未来的事还很远,现在的关键就在于尽可能多接订单,融资渠道顺畅,并尽快交付回笼资金,为下一次“滚雪球”做准备。

稍后召开的董事会,波澜不惊地进行,大事早就提前沟通过,达成了共识,小事现场商量一下,问题不大,很快形成了决议,金尚在一大批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大名后,才长舒了一口气。

上市公司流程式的工作极多,私底下有没有什么腌臜事暂且不提,表面肯定要过得去。

对北船机电这种深受行业周期折磨的企业来说,“以丰补欠”式的财务手段肯定相当娴熟,否则,公司高管的年终奖没了不说,甚至有可能因为指标限制而强制退市。

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是比较理想的了。——

事务繁多,金尚并未在北船机电总部浪费太多时间,开完会就马不停蹄地回去了,连中午的酒会都没参加,让总经理洪仁全代为处置。

抵达那熟悉的九层小楼,金尚跨入公司大门,和前台打了个招呼,然后径直走向自己的办公室。

看了桌子上堆积如山的待处理文件,早有所料的金尚也不由得抚额叹息。

过去的一年,今夕文化推行远程办公比较顺利,很多事情可以通过发邮件代替公文流转,等不及的也能直接用今夕聊天发消息,基本上金尚每天晚上都会抽出一点时间,翻看邮箱和留言,哪怕人不在,也不会太过影响公司运转。

不过,回来之后,该有的手续还是要补的。

连午休都没停,化身为盖章机器的小金忙了许久,一直到下午两点半,秘书办公室才有人来提醒,预约开会的时间到了。

按照惯例,首先是赵荣珍和王燕向金尚汇报公司发展最好,利润最丰厚的业务情况。

已经是国内发行量前十杂志的《知音杂谈》,彻底坐稳了第一都市女性刊物的宝座,自去年十月底突破发行量八百万后,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飙升,增长幅度不降反升,半年提升到一千万,年底超一千二百万订阅量是初步目标。

至于排名第一的杂志,随着城市化深入,已经超过了一千九百万,超过两千万是板上钉钉的事。

互联网对传统纸媒的冲击还没到,现在是最后,也是最疯狂的巅峰期。

如果有心,只凭《知音杂谈》这份杂志,就足以撑起一家中小型上市公司了,只是二级市场对这一行的上市融资要求比较苛刻,暂时没有操作空间。

而且,金尚也没有打算只将这一细分领域推出去融资,而是想着打包《知音杂谈》,《京西都市报》,《今夕文库》等数个阅读板块一起上市融资。

至于最后如何操作,金尚还在犹豫中,看以后具体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战略。

王燕手头的工作比较平稳,唯有婚后备孕生子,需要找个代理总编的事,得提前考虑了。

赵荣珍的事就比较多了,虽然手头有两个多亿的预算,加码教育培训产业,真用起来,也是不够的。

“按照金总的想法,先致力于提升规模,提供最多的学位,为外来务工子弟提供基础教育,再来考虑提升质量的思路,我和本地一些经营不善的中小学,农民工子弟学校,想要转行的企业主,以及可以改造成临时学校的闲置建筑方深谈了几次,从结论上来看,现在谈‘质’的问题,有些不契合实际,在‘量’上下功夫,硬件设施的建设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但是,合格的任课老师,缺的不是一个两个……”

听着赵总编的话,金尚缓慢翻看着递上来的文件,斟酌着其中的分量。

良久之后,金尚抬起头,张口打破了会议室的寂静。

“维持正常的教学,就需要超过五百名合格教师,这个数量,光靠社会招聘是绝对不可能满足的,这还是我们主导下的项目缺口,整个京西地区,从幼儿园到高中,未来几年内的缺口估计会数以万计。咱们到底只是一家企业,无法调动如此夸张的资源,所以……”

清了清嗓子,金尚郑重地说道,

“和主管部门……京城妇联汇报一下,看能不能由其牵头,联系本地……或者京畿周边的师范学校,做一个大型支教活动。每年有为数不少的师范生,共建生,契约生去老少边穷支教。远方的同胞需要支持,近在眼前的困难也需要解决,不能因为就在眼皮子底下,‘灯下黑’视而不见,数十万从全国各地来此,支援京城建设的工友,家里也有孩子要上学……”

“这……不好说啊!”

年轻人不了解其中的内幕,见多识广的赵荣珍倒是明白,一旦金尚所说的计划得到执行,去大西部支教变成在京城城乡结合部工作,那么,这几百个名额势必会抢破头。

哪怕是京城郊区,也比去大西北吃沙子,或者去大西南的崇山峻岭,或者连路都没有的湘西密林里喂蚊子要强。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谁去远方,谁留在本地享福,这是个难题。

在赵荣珍比较谨慎的解释过后,金尚也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有些不切合实际,支教容不得如此权变,一旦开了口子,后面的事就不好操作了。

“这样……确实有些不妥,那就改一改,让妇联那边帮忙联系一下已退休老师,能返聘的尽量返聘,同时加大师范生实习合作力度,另外……和师专院校联系一下,能不能指定为实习单位,成人班,夜校班的规模能否扩大,先用民办教师代课,再鼓励他们培训考取资质,当然了,招聘待遇也提一提,顺便……和支农返城的教职工,多招揽一些。”

一条路不好使,多条路一起走,也许能行。

“这样的话,倒是可以一试,未来不好说,渡过眼前的难关倒是很有希望。”

“就这么办!”

将开年最紧要的事商议妥当后,剩下的就没那么急了。

比如音乐部门和电视台合作的综艺,对方心大,胃口更大,己方只想做个取舍,办最好的,别人全都要,所以张骞和骆洋的工作,也变得繁忙起来。

另外,年关将近,公司和友商合办的春节年会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去年比较急,今年时间稍微充裕一点,但也有限。

员工节目选拔,明星邀请,节目排练,外援求助等,一大摊子事,着实有些难办。

线上部门的事也挺多,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飙升,尤其是今夕视频的热度持续攀升,虽然基数低,但其恐怖的数据和网速需求,使得服务器机组一加再加,要不是有P2P分布式网络传输技术的加持,恐怕早就崩溃好几回了。

区域中心节点设置了好多个,目前尚且够用,可看发展趋势,也坚持不了多久。

砸钱堆硬件,其他都是虚的。

带来最大现金流的今夕商城,发展倒是比较平稳,可见魏双萍的掌控力确实了得,在最初的不适期过去后,表现越来越好,不愧是土生土长的天才,学习能力,智商和心性都是顶尖。

有了独当一面的大才,确实让人省心不少。

高速网吧,线下生活,票据发放,版权运营等目前没什么大事,稳步推进的项目没有说太多。

会议结束后,金尚将刘燕青,尹飞扬和杨琦留了下来,聊一聊今年比较重要的产品设计。

望着手里几乎大号板砖一样的所谓“智能手机”,金尚强行压抑住心底的吐槽**,试着操作了几下,卡顿,滞后,反应慢,屏幕刺眼,手感粗劣什么的就不说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后背板就烫得几乎能煮鸡蛋了。

将“板砖样机”放下,金尚无奈地叹了口气。

“以目前的硬件水平,微型化智能手机的量产是不可能的,甚至……平板电脑都不行,用最顶尖的低功耗处理器和散热系统,高性能电池,能做出一个样机来,但价格估计会高到让人瞠目结舌。”

这不是靠个人意愿砸钱就能办到的事,摩尔定律还没失效,硬件的性能在这个年代,还是很低下的,市面上的一体机都经常因为散热不畅而故障,更别提巴掌大小的手机了。

“再等五年,看情况再试,不过,周边硬件整合,系统和应用适配,还是要继续做下去。”

听了老板的话,杨琦提起的心也稍微舒了一口气。

砸了大钱,搞出来的这么一块‘砖头’,正常人都知道肯定是不合格的,老板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充分理解,让技术带头人感觉自己这一关勉强是过去了。

“难怪金总要拥抱精简指令集,如果直接用市面上的主流方案,估计就不是煮鸡蛋,而是油炸烤箱了,功耗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比。”

如果只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开发,尚且有一点迂回的余地,终端缩小到手机的层面,压根没有高功耗芯片生存的空间。

性能略低一点不是问题,能不能用才是关键。

“好了,阿谀奉承的话就不说了,我只是提供方向,具体如何做,还要杨工把握,多招点大才,只要是正常研发所需,钱不是问题。”

涉足这一行,金尚就做好了花钱如流水,拿真金白银投无底洞的准备。

眼下的这一点小小挫折,不值一提。

接下来,金尚又拿起了形状完全改变了的所谓“多功能学习机”,以及自带的几款益智小游戏。

细节不论,英语基础教学,复读机等几个功能,倒是实现得很不错。

当然了,放入游戏光盘,接上手柄,也能玩游戏。

不如说,这就是换了个壳子,调整了一点细节的游戏主机。

“还行,先推向市场,试试反响。”

紧接着,一款银灰色小巧玲珑的条状电子设备被金尚抓在手里,接上定制耳机,打开开关,悠扬的音乐声响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