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367章 年味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367章 年味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367章 年味

第367章 年味

华中地区处于南北交界处,年俗比较复杂,什么样的都有。

女朋友李萱所在的云梦地区,大部分生活习惯和南方人比较接近,能吃辣,口味也重,可大部分食物里多多少少都会放点糖,用来调味。

除了个别品类,金尚还是比较习惯当地口味的。

下午休息了一会,天气转好,金尚和李萱两人捧着暖宝宝,去附近逛逛。

不是第一次来,但也有点印象,金尚还是分得清东南西北的,倒是长期在外求学的李萱,对家乡这些年的变化不怎么熟悉,许多乡人看着脸熟,可人和名字对不上了,碰见打招呼的也只能尴尬笑着糊弄过去。

“咦,今天也有钓鱼的?”

“钓鱼佬嘛,是一群神奇的生物,只要有水有鱼的地方,都不能阻拦他们垂钓。”

看着不远处的小河对岸,几名中年男子趁着风比较小的时候出来过瘾,李萱也有些无奈,老家这种小县城的乡下,小日子过得比较安逸,在没有特别多的消遣的时候,钓鱼也就成为一项比较受欢迎的活动了。

“以前都没有的,夏季打鱼摸虾的比较多,冬天嘛,鱼塘放水起鱼的有一些……”

顿了顿后,李萱忽然意识到什么,奇怪地问道:

“总感觉以前冬季特别冷,池塘里结很厚的冰,小孩子在上面玩,用大石头砸都砸不破,所以这个时候,一般也没什么人钓鱼,甚至外出的都极少。现在……冬天也下雪,凉飕飕,可那种大雪封门,行路困难的天气越来越少了,小河里的流水不结冰,池塘的冰期极短,冰层也不厚。”

“天气变暖了嘛!”

大抵来讲,就是这几年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剧烈,工业发展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得气温升高是一方面,大的周期上来看,接下来二三十年,将会迎来一波气温上升的浪潮。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北极圈附近的西伯利亚都有蚊子肆虐的日子,可能不会远了。冬季是万物寂灭的冻土带,夏季就是人畜难行的沼泽,十分不适宜人类生活。

在这个长江中游的小县城,感触就是夏季越来越湿热,冬季越来越暖和。

与之相应的,就是降雨带的北移,原本很多寸草不生的大片荒漠隔壁,也有了绿化的可能。

不得不说,接下来几十年,确实是一段天时地利人和齐备的黄金发展期。

两人谈天说地,走了不一会,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以前都没注意到,老家居然有这么多人买车。”

虽然都不是什么太昂贵的豪车,多多少少也能说明,老百姓的日子确实比以前好多了。

原本通行自行车,三轮车和畜力车的水泥路,如今都显得有些狭窄了。

“初中开始住校,一直到大学毕业,一年有大半时间不在家,这两年更是难得回来一趟,变化大也是应该的。”

这样的场景,金尚上辈子也见过,只是今生长在京城,且很少外出游历,对各地的风土人情,还真有点陌生。

事实上,这里受豫中和豫南影响极重,许多家庭祖上都有南迁过来的记载,当下也有不少从北方外嫁过来的媳妇。

由此可见,人口重心南迁的趋势,还真是一直在持续,哪怕到了现代,也没有改变,如果不是定都华北平原,南北差异会越来越大。

云梦地区还不是典型的南方,金尚都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这里的生活节奏,明显比北方要快一点。

老家在俱轮泊附近的二姑父家,附近的乡亲对赚大钱的渴望并不如这里强烈,据说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有不少云梦人组团去打工,从事纺织制衣行业,甚至有大半个小区都是一个镇上的人的事。

京城比较特殊,待久了感觉不到,可走出来后,就能体会到各地的差异了。

传统保守,外向开拓,只是个相对概念,但也让金尚意识到,自家事业的根基在北方,可想要发展壮大,赚大钱,影响更多的人和事,必须尽早来南方跑马圈地。

不知道走了多远,感觉到天上的寒气直往下侵袭,天色也要暗下来后,李萱和金尚才往家里转回去。——

吃了顿丰盛的晚饭,和女朋友的家里人闲聊了一会,李萱就组织好了活动,十来个年轻人,包括三个小孩子,驱车来到了县城。

肚子不饿,于是先唱歌。

包了个大房间后,大家热热闹闹地开始玩耍。

金尚坐在李萱旁边,小声说道:

“这地方居然有如此高档的KTV场所,看样子生意还不错啊!”

“我三姑父开的。”

“诶?”

“表姑,不是亲的。这不奇怪,方圆百里,拐几道弯,总能找到熟人关系。更何况,你以为这里是首都啊,大年初三还有KTV供你消遣?我都提前说好了的……”

“难怪,我就说人不是很多,还开这么多厅。电费不要钱啊,加班不给加班费的?”

了然的金尚不由得脑补其中的奥妙,为了接待“准姑爷”,老李家看来还是挺上心的,

“自动化程度挺高,居然有联网收银系统,还接受票券优惠,我看见今夕支付的牌子了,还有今夕音乐的广告……”

闻言的李萱不由得奇怪地瞥了男朋友一眼。

“本来就有商业合作啊,商业K歌厅里的曲库哪里来?都是要花钱买授权的,又不是藏在街头巷尾居民区里的不正规KTV。尤其是名声在外的连锁KTV,一旦侵权,被罚得老惨了。”

“我都不知道,今夕音乐的生意,都做到千里之外来了。”

“不是,你装傻还是真不知道?这两年国内最热歌曲,大半都是咱们公司的,还花了好几千万买独家版权,打击盗版黑产,不就是为了赶上这一波流行音乐商业化浪潮,大赚一笔?”

接着,李萱说了下具体情况,让金尚也不由得大吃一惊。

以前金少爷觉得自家音乐板块的收入大头,是音乐专辑租售和商业演出授权齐头并进,最多加上正在起势的手机铃声和彩铃收入,结果现在才知道,居然还有KTV曲库授权,三足鼎立的豪华局面。

“我……好像没有在今年的报表里看到这方面的数据。”

抓了抓后脑勺,小金有些尴尬地说道,

“是不是看漏了?”

“应该是预收款或者代收款还没结算清楚,放到下个财报周期了。以前因为没什么人注意到这方面的利益,今夕音乐下场之后,在业界造成了不小的声势。”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老张都没仔细跟我说过,或者提过,我没注意到……”

“曲库授权,不得一家家推广?别人又不会主动送钱过来,地推都忙乎了大半年了,这恰好是线下生活当前最主要的业务之一啊。”

“好吧!”

怪金尚太忙了,都没注意到公司各部门的运转联动。

实事求是地说,在当下这个环境中,专注于虚拟线上业务,疏于线下生意,想要赚钱,基本是天方夜谭,压根就没有几个线上变现渠道,必须和线下业务结合起来才行。

像“小企鹅”那样,光靠游戏板块一年就能赚几百亿的时代,还远着呢!

话聊到这,李萱也有些嘀咕。

“本来好好的,年底了,音乐协会听说咱们在彩铃和KTV上赚了不少钱,也想纠集从业者来抢生意。”

“利益动人心嘛!等等,你说……什么协会来着?”

“音乐协会啊?”

“不是音乐家协会?”

“看我的口型,音乐协会……”

厅里声音有点大,但李萱在耳边的话还是听得很清楚的。

音乐家协会,金尚是知道的,正儿八经在编正式单位,音乐研究,音乐教育,音乐评奖,国际交流等,业务还挺多。音乐协会是个什么东西,怎么以前从没听过?

但凡被冠上“XX家”之类的名头,那基本上就坐实了艺术家的身份,妥妥业界泰山北斗,说出去倍有面子的,音乐家协会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火到没朋友的戴义琴,也够不上音乐家的级别,甚至连歌唱家都不敢自称,没有烫金盖章的评级证书,放个屁都不响的。

所以,音乐家协会的能量极大,想要规范国内流行音乐版权,为从业者谋福利也不奇怪,可音乐协会这个大而无当,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来头的单位,是哪里来的?

“据说是京城一些有点民间影响力的歌手,唱作人以及知名摇滚乐队和唱片公司联手组建的,就是眼红今夕音乐赚钱,自己没能耐开路,吃相难看,还厚着脸皮邀请今夕音乐加入……”

“野路子社团啊,我说……怎么就突然冒出这么个东西来了,都不把业界赫赫有名的音乐大师元休放在眼里了?”

“你就吹吧!”

瞪了男朋友一眼,李萱不满地抱怨道,

“音乐家们眼光太高,看不上这点辛苦钱,这个所谓的音乐协会,名字还挺唬人的,说不得以后会给咱们添堵。”

“那就加入呗,能玩就一起玩,不行就自己组个团体,立几个流行歌曲排行榜单,叫什么公告牌,公信榜,金曲榜什么的,都行啊!”

管别人怎么搞,自己稳住阵脚就行了,KTV曲库授权也火不了多少年了,再过十几年,全都变中老年迪厅,年轻人早就不玩这个了。

待网络时代来临,只要今夕音乐能够取得支配地位,什么阿猫阿狗,统统都到锅里来。

从头到尾,今夕文化和所谓的音乐协会,就不在一个层面竞争。

“我也觉得他们不成气候,但……总有个苍蝇在耳边嗡嗡嗡乱飞,也挺烦人的。”

“安排个助手,直接对接,处置这方面的问题,小事一件,交给员工做就好了。”

远的不说,再过几个月,MP3播放器发售,掀起新时代的浪潮,所谓的音乐协会那些可以想见的传统玩法,都会被冲刷得无影无踪。

跨界而来的降维打击,压根不是眼界不高,故步自封的老顽固可以对抗的。

就在两人说着的时候,李亢在台前高脚凳上高歌一曲,对嘀嘀咕咕的姐姐姐夫说道:

“都来这了,说什么悄悄话,上来啊,早就听说姐夫是被做生意耽误的大歌星了。”

“我还是非著名诗人,无人气小说作家,都是虚名,不值一提。”

嬉笑着的金尚起身,抓起话筒。

和许多人一起,尤其是在压根没啥音乐素养的外行围观下唱歌,金尚的经验并不多,好在以前玩乐队的时候,有不少很多人起哄情况下的表演经验,这点小场面,轻松拿捏。——

气氛十分热烈,愉快地轮唱了两个半小时后,一行人去附近一家小而美的菜馆,点了些烤串和小菜,还喝了点水啤,心满意足后,叫了司机开车,将大家带回家。

金尚没喝多少,路上两风一吹,差不多就清醒了,有“金手指”辅助,只要不是故意灌酒买醉,基本不会有事。

回家洗漱过后,很快就躺下睡着了。

接下来两天,金尚在和李萱家里大部分亲戚都见过面,还抽空去坐游览船,顺着汉水一路到湖塘密布的武汉,看了一些庆祝活动和表演。

初六过后,急着赚钱的人们,差不多陆陆续续要上班了,金尚这次前来的主要任务,还是和李家人商量一下订婚的事。

具体程序不需要金尚敲定,主要是和大家见个面,走个程序,顺便熟悉一下,以免过后打交道尴尬。

优哉游哉地玩了几天,一直到初八这天,金尚才携李萱再次抵达武汉,在华中分公司参加了开工仪式,看了下本地小灵通业务的推广情况,然后去看物流中心建设进度。

经过不少历练,有了很大提升,气质更加沉稳的蒋龙,带着金尚看了下厂区。

大抵上,金尚还是满意的。

勉励了派遣而来的直属员工,发了新年礼物后,金尚和蒋龙一起去吃午饭,顺便说会话。

“蒋经理的工作,干得比我想象中的要好。”

“这是金总提点之功,从魏总身上,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你过谦了。有件事,想要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