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376章 投机取巧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376章 投机取巧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376章 投机取巧

第376章 投机取巧

以往的金尚基本不参加什么酒会,从国外传来的社交活动,经过本土化后的变种,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了。

原汁原味的老外酒会是什么样的?绝对不是影视剧中衣冠楚楚,彬彬有礼,男的温文尔雅如绅士,女的明艳动人似名媛。

表面文章,看看就行,不用当真,社交场合中的机会还是有的,利益交换的触发几率不小。

至于有的男女一时情不自禁,去楼上的套房或者后台的包间“深谈”的事,更是屡见不鲜。

如今这个时代的国内,也没好到哪里去,不过那些见不得光的事,一般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要么去专门的夜总会或者私底下“详谈”。

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大家都是有身份的文明人,不能像不讲礼貌的老外那样,有辱斯文。

二舅梅应年召集的这次酒会,不像是没什么特别主题,吃吃喝喝兼拉拢同僚的社交场合,倒像是武林盟主召开武林大会的样子。

又或者是草莽英雄揭竿而起,插旗立业的宣告?

总之,与会者基本都是商业合作伙伴,有较密切利益往来的合作商,攀得上交情的亲朋好友等。

自“弃船上岸”,涉足房地产和金融业,拓展商业版图,已经有几年了,一开始着实举步维艰,贸然进入不熟悉的市场,吃了不少亏,这两年才慢慢顺遂起来。

硬要确认一个转折点,无疑就是和小外甥有来往后,似乎连运气都变好了。

梅应年自问不是有那些奇奇怪怪迷信想法的软弱之徒,接近白手起家,闯下偌大基业的商海枭雄,才不会信什么天命,时运或者风水之类的鬼东西。

可是,回首这两年的经历,梅应年也不得不承认,时来运转这种事,当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如果没有“超自然”能力加护,或者什么守护神保佑,那就势必要得出一个结论……

“我这个外甥,当真是个有福气的人,难怪有那么多家伙挖空心思想要靠近,蹭一蹭‘江夏黄’的所谓天命。”

趁着宾客没到齐的时候,稍微吃几块点心,垫垫肚子的颜书帆没好气地瞥了一眼正在莫名感慨的丈夫,小声嗤笑道:

“你还没老,怎么也会冒出如此没出息的话来?什么天命眷顾,野史中的怪谈,无知的蠢材编造的故事,也能信?”

“我不是那个意思,而是在感慨,‘天花板’这种东西,真的会因为出身而显得高低不同。你也知道,阿尚那样的人,只要人不错,发达是迟早的事,他的起点,就是绝大部分人的终点。你我辛苦打拼了二十多年,还继承了岳父老大人的基础和人脉,结果……不到两年时间,就被人轻而易举地追了上来。固然是显能耐,也是祖宗的余荫庇护……”

如论净资产,梅应年远远将金尚抛在后面,可论及总资产规模,估值和账面财富,两者的差距已经不是特别大了。

虚胖也是胖,一样压秤砣,而金尚还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将纸面富贵变成真正的财富。

“那孩子……杏红还真是生了个不得了的妖孽。哪怕没有你这个舅父,没有他的曾祖父,他一样可以大富大贵……只要他有这个心思。”

其他还值得商榷,金尚的能耐,颜书帆也是比较认可的,

“黄家的那个老家伙,外人都在等着他蹬腿,没想到都这个时候了,还有这种魄力,押重注给改了姓的曾孙。几十年前的教训,还没吓住他?如果不是如此激进的试炼模式,他家老大未必会被逼死……”

“传承悠久的大世家,自然有其行事逻辑,尤其是在挑家主,培养继承人方面,更是不讲情面,哪怕是父子,也没什么道理可讲。如今这个年代,对‘江夏黄’这样的庞然大物,不太有利。阿尚出现得正是时候,改了姓不是更好?”

血缘是断不掉的,但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待老黄过世,金家父子和黄家的那些“孝子贤孙”们的距离刚刚好,既能吓阻虎视眈眈的豺狼虎豹,也能让诸多族人顺利度过难关。

对黄正廓来说,保住家业其实是第二位的,让子孙后代们平安落地才是关键,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说到底,还是没有中流砥柱继承老黄的影响力,能有一个金尚横空出世,已经很幸运了。

曾孙表现越好,老黄就越庆幸,当年多少留了点香火情,金家父子虽然不亲近,但也不是翻脸无情的人,不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至少投桃报李还是能做到的。

而这就足够了。

“以往那些为难我的家伙,是不是看在老黄家的面子,给我行了不少方便?”

“我哪知道?”

将手里的东西放下,用餐巾擦了擦嘴角,颜书帆漫不经心地回应道,“今天你是东道主,可别患得患失丢了面子,阿尚那边,交给年轻人处理,文辉那么大了,历练了这么多年,也能独当一面,不用太过担心。”

“嗯!文辉嘛,以前我还是很满意的,现在嘛……也挺好,真有个太过厉害的儿子,未必就能万事无忧。也不知道妹夫是怎么想的,是不是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幸好有了小儿子,可以重新体验一番为人父母的感觉了。”

守成的继承人,也未必是坏事,长辈这么努力,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不用那么辛苦么?“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阿尚的诗句吧,还真是……太聪明不见得是好事,有时候,蠢一点不是坏事。”

整理了一下衣衫,颜书帆准备往外走去,“你也别喝太多酒,已经不年轻了,不像以前,什么都能扛。”

“知道了。”

望着妻子远去的背影,迷离的眼神清澈了许多,

“马上就新世纪了,得相信科学,但……空穴不来风啊,或许老黄家真的有什么不得了的秘密。无伤大雅的心理安慰,也不错,可要是真管用,那……”

晃了晃手里的酒杯,梅应年将到了嘴边的话吞了下去。

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事,自古有之,为了给自己身上贴金,攀附一个了不起的祖宗,生造出天生富贵,自带神异的血统,古今中外,都是常规操作,屡见不鲜。

正是因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保守想法大行其道,谶纬这种东西才会屡禁不止,从秦汉一直流传到现在。

天生要强的民族,不养无用之神,可秉持着求一个安慰也不错的态度而求神拜佛的人,到处都是。

梅应年也不相信黄正廓和金尚身上有什么了不起的天命加护,可万一呢,还是不要对着干比较好。

恐怕这也是“江夏黄”这几百年的积威所致,和他们作对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使得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对其族人子弟以及亲朋好友抱以善意的缘故。

至少,非必要不针对,是普遍共识。

『天眷未必是真,但人心向背,是真实不虚的。这大概……就是两千年世家的底蕴吧?家声,阀阅,乡望,门第之类,说是不复存在,其实也就换了个说法,或者更加隐蔽了。』会投胎,当真能赢在起跑线上。

为什么梅应年这两年生意顺了很多,除了他自身努力,实力更强外,也就身份的转变,从“过江龙”变成了自己人,One of us成就达成,才是关键,“江夏黄”的亲家,京城风头正健的天才少年金尚的亲舅舅。

『砸了六七年的钱,买不到一张入场券,结果靠着外甥的名头,轻而易举地混进了圈子。难怪……旧时代的婚嫁那么重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族的联姻,对当事人来说,无异于第二次投胎。』

当然了,这只是个开始,未来的路很长,对梅应年来说,取得了公平竞争的资格,意味着他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同时,还收获了金家父子这么个强大的臂助。

『杏红还真是好福气啊!』

内心感叹了一会,又有点遗憾,小外甥病了,金时和梅杏红都没来。

正在想着的时候,门口传来一阵喧嚣,长子梅文辉和一个挽着漂亮女士胳膊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稍微年长,皮肤略微有点黑的精神小伙。

『到了!』

摸了摸脸颊,整理一下情绪,脸上挂着长辈慈眉善目的微笑,梅应年起身走了过去。——卡座里,兄弟三人各坐一边,张云鹰正在说着最近的收获,人工土壤,保水保肥,沙碱地复垦技术,只需要两三年就能将荒漠改造成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沃野之类的,还有室内高压钠灯蔬菜种植基地,全封闭恒温育种中心什么的。

金尚不是学农业的,但也大概能明白小表哥的意思。

一个个乡村小农,完全听专家的,大概率要亏本,可规模化农牧业,没有科学的保驾护航,是极难赚到钱的。

就比如不起眼的麦秆还田,对机械化大农场,以十年为运营周期的粮食生厂商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二姑妈家摸索了近十年,终于搞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效模式。

可对自食其力的农户来说,不焚烧麦秆,吃力不说,凭空增加了开销,没被大火高温杀死的害虫的幼虫和虫卵,会导致更多次生问题,比如农药用量大增,农残,减产等等,不一而举。

这些,在二姑妈家的农场就不是问题了,科学的轮钟休耕,合理使用农药,化学药剂加强发酵效率,沼气复合利用,少用化肥,降低成本,防止土壤板结,部分环节是需要投入的,但一条龙下来,总体是赚的。

越到后来,种田越不赚钱,机械化大农场,大型养殖场会成为主流。

当然了,这事不由金尚操心,张云鹰只不过是难得有独立做事的机会,成就感爆棚,十分有倾诉**罢了。

“你那边的妈妈牧场,什么时候可以开业?年中暑假?”

“一期大概能行,先做起来,慢慢完善,挤牛奶体验,喂羊,和小猪仔做游戏,驯马场等,对了,马场还没正式开门,就有生意了。”

“哪来的?”

“附近的影视基地,在那拍摄的剧组不少,尤其是古装戏,战争剧,需要大量的马匹,不少都有骑马的镜头,有些剧组租了马匹,没地方放,就来商讨委托代养,另外,帮演员培训骑马也是一门生意。”

这年头的影视剧拍摄还是挺老实的,骑马骑的是真马,最多让替身完成危险动作。

“哦,听着还行!”

京城的马场并不稀缺,但也不是特别多,离影视基地近的一家都没,尤其是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大剧组,史诗巨制,千军万马的战争场面极多,是难得的大主顾。

张云鹰的事业还没正式开张,就来了这么多生意,不得不说,起步还真是顺得可以了。

“等正式开门营业,在线下生活安排个流量入口,发一发优惠券,先把人气拉起来。首善之都,有钱的家庭还是挺多的,缺的是娱乐项目,尤其是老少咸宜的亲子游。”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板上钉钉的事,张云鹰这事,勉强也算是抢占了风口。

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会,金尚对梅文辉问道:

“银行上市的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问题不大,就是分蛋糕而已,市场对它极为看好,如果推迟到明年初,估值更高,但……没必要等了。”

“嗯!”

尽快融资,补充资本金,再把杠杆拉起来,比扯皮个大半年,辛辛苦苦拉二三十亿估值要划得来。

“大概几月挂牌?”

“早则九月,迟则十二月,只要谈妥了,就是走程序,很快的。你那边怎么样了,卡在哪里?”

“换了实控人后没满三年,申请豁免比较难,除非战略引入国资,且对方愿意出面说项。”

“都这个时候了……”

梅文辉微微皱了下眉头,

“还有其他办法?”

“我托了点关系,帮忙问问,看看有没有转机。用B计划吧,没辙了,否则就要拖到明年。”

所谓B计划,就是不以收购的绘心书店等线下渠道为主体融资,而是以今夕视频网络母公司为主体挂牌,就不涉及变更实控人了。

上市申请,三年内变更实控人比成立不满三年卡得还要严,金尚不知道前世的交易所什么情况,这个世界的京交所主板规则就是这样,大概是为了防止内幕交易或者利益输送之类的吧。

一个是探索互联网业务的线下渠道商,一个是购买了线下发行公司的互联网视频服务平台,看哪个说法能说服监管放行。

“这不是一回事?”

张云鹰不解地嘀咕,金尚解释道:“是一回事,可现在线下业务是主营,网络视频还只是个噱头,压根不赚钱,这么投机取巧,要别人相信才行。当然了,只要面子上过得去,有个台阶下,就能找关系帮忙游说了。”

这么搞,其实是在监管条例的边缘反复横跳,碰到个不好说话的,就难搞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